作者:

第51章 :平定叛乱

  长岭古道,数骑骏马飞驰而过,落下满天烟尘滚滚,一路东行,直奔琅州。

  数名玄甲铁卫护送斯惟云自天都出发,马不停蹄,披星戴月三千里,只用了不到五天时间便赶入东海都护府境内。待看到高耸的琅州城时,斯惟云似乎略微松了口气,但心中焦虑反而有增无减。

  因在战时,琅州城下精兵重防,对往来人员盘查严格。守城将士刚拦下这队人马,忽见当前一人手中亮出道玄色令牌,为首的中军校尉看清之后,不免吃了一惊。圣武年间便随昊帝征战南北的玄甲军,在天朝军中始终拥有无可比拟的声望和地位,玄甲军令,如圣旨亲临,所持者必是昊帝亲卫密使,身负重任。

  那校尉抚剑行礼,抬头看去。玄甲铁卫中唯有一人布衣长袍,形容文瘦,虽满身风尘仆仆却难掩周身清正气度,叫人一见之下,不由肃然起敬。由玄甲铁卫护送而来的人,必定非同寻常,校尉从他微锁的眉间看到深思的痕迹,转眼带出的肃然之气,竟隐隐迫人眉睫。

  斯惟云沿琅州城坚固深远的城门往前一看,随即问清湛王行辕所在,打马入城。

  城中四处戒严,不时有巡防的兵将过往,剑戈雪亮。三日之前,湛王亲率天朝四百余艘战船、二十万水军主力全面进攻琉川岛,胜负在此一战。此时此刻,琅州,甚至整个东海军民都在等待战事结果。

  斯惟云入城之后秘密见过留守的琅州巡使逄远,便往城东观海台而去。登上观海台,眼前霍然天高海阔,远望波涛无际,长风迎面,带来潮湿而微咸的气息,令人心神一清。边城哨岗之上,不时可见阳光耀上剑戟的精光,在沿海拉起一道严密的防线,牢不可破,湛王治军严整由此可见一斑。

  但这时却不知琉川岛战况如何,倘若兵败,天朝必将立刻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情势堪忧。这场战事,也是所有布局成败的关键所在。

  斯惟云深深呼吸海上清爽的空气,一路的劳顿困乏都掩在了脸上的静肃之下,心中思绪翻涌。回首遥望远隔崇山峻岭的天都,依稀能想见那个秀稳的身影。她手底一步棋竟走到了如此深的地步,命他赶来琅州,连东海战后安民之事都早有打算,那纤柔的肩头到底压着多重的担子?娇弱的身躯中,究竟装着怎样的灵魂?他似乎不由自主地便随她同赴一场豪赌,却义无反顾,甘心为之。唇角隐隐泛出丝苦笑,斯惟云微一闭目,耳边忽然响起遥远的号角声,紧接着远远海天一线处,隐约出现了一片深色的浪潮。

  随着那浪潮的接近,渐渐可以看清是数百艘天朝水军战船旗帆高张,乘风破浪,浩荡驶来。

  不过片刻,战船上猎猎金龙战旗已清晰可见,万里波涛中连成一片整齐威肃的玄色,几可蔽日。号角再次响彻长空,不远处瞭望台上的将士们猛然爆发出一阵欢呼,接着便有嘹亮的号角声呼应而起,传遍整个琅州城。

  “琉川岛大捷!”

  “琉川岛大捷!”

  城中立刻有战士扬起军旗,打马疾驰,将战讯传告全城。百姓听到这号角讯息,纷纷奔走出户,人人相携欢呼。得闻捷报,斯惟云喜形于色,反身往观海台下快步而去。

  此时琅州城东门开启,巡使逄远率城中将士飞骑出迎。

  天朝战船相继泊入近海,四周虎贲战舰缓缓驶开。但见其后数百艘战船之上精兵林立,战甲光寒,剑犹带血,大战而归的杀气尚未消散,充斥四周,震慑人心。

  惊涛拍岸,长浪如雪。

  随着当中主舰甲板上一长剑高扬,二十万将士同时举戈高呼,震天动地的喊声盖过浪涛奔腾的海潮,刹那豪气干云,席卷天地。

  逄远所率的骑兵战士亦闻声振剑,呼声起伏,汹涌如潮,整个琅州几乎都淹没在这铁血豪情的威势中,大地微颤,山野震动。

  就在今日,天朝水军远征琉川岛大败倭寇主力全胜而归,一举摧毁倭船五百余艘,杀敌数万,倭国首领剖腹自绝,余者奉剑乞降,战败称臣。

  至此,天朝四境之内战祸绝,九州咸定。

  夜天湛率军凯旋,驰马入城。飘扬的海风吹得他身上披风高高扬起,一身银甲白盔在碧空之下反射出耀目寒光,跃马征战的历练,在他温雅风华中增添了几分戎武之气,峻拔身姿,清越凌云。

  琅州军民夹道相迎,满城沸腾的欢呼映入他清朗的眼中,尽皆敛入了那从容潇洒的微笑。

  逄远相随在侧,快到行辕之时带马上前,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夜天湛俊眸一抬,吩咐道:“带他来见我。”

  步入行辕,斯惟云微微拱手,逄远知晓分寸,先行退了下去。

  此时夜天湛已换下战甲,着一身月白色紧袖武士服,正坐在案前拆看几封书信,微锁的眉心下略有几分凝重的神情,与他周身未褪的杀伐之气相映,使得一室肃然。

  斯惟云躬身道:“王爷。”

  夜天湛闻声抬头,清锐的目光在他身上一落,直接问道:“你为何会来琅州?宫中出了什么事?”

  斯惟云将皇后所托的书信奉上,说了四个字:“中宫密旨。”

  夜天湛拆信展阅,目光在那熟悉的字迹之间快速掠过,手腕一翻,便自案前站了起来,负手踱步。

  两封截然不同的书信,一是措辞哀婉,依依相求,只看得人怜惜之情百转心间;一是锋毫利落,落纸沉稳,一钩一画似极了他皇兄的笔迹。都是要他速回天都,却是不同的人送来,截然不同的目的。

  一笔之下,两番天地,孰真孰假?即便后者是真,又真到何处?倘若凤家从中设下了陷阱,倘若皇上依旧不放心他,此去天都便是以性命相赌。他能相信谁?

  斯惟云在旁注视着湛王脸上每一丝表情,只见他霍然扭头,问道:“皇上现在究竟如何?”

  斯惟云缓缓道:“臣离开天都时,皇上病势危急,尚在昏迷之中。”

  一抹精锐的光泽自夜天湛眼底倏地闪过,湛湛明波沉作幽黑冰潭,深不可测。满室明光之下,他挺拔身形如一柄出鞘之剑,背在身后的双手不由自主地握紧,几乎迫出指节间苍白的颜色,暗青色的血脉分明,使得那双手透出一种狠稳的力量,似乎要将什么捏碎在其间。

  斯惟云一言不发地看着湛王。在此一刻,眼前这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亲王,他可以引兵护驾,也可以作壁上观,甚至可以借东海之胜势拥兵自立,天下又有几人挡得住他的锋芒?一切都在他一念之间,包括他斯惟云的生死。

  在来琅州之前,这一趟的凶险斯惟云也早已尽知。谁也不敢断言湛王的反应,皇后走这一步险棋,究竟有几分把握?

  千般念头飞掠,眼前却只不过一瞬时间。夜天湛回头之时正对上斯惟云看来的目光,心中忽然一动。来人是斯惟云,举朝上下再找不出第二个人比他更加刚正不阿,甚至有时连皇上都拿他无可奈何。无论是皇上还是凤家,若另有图谋,都不可能让这样一个严谨耿直的人前来。然而她派来了斯惟云。

  沉默对视中,斯惟云忽见湛王唇角勾起了一丝锐利的笑容。

  目若星,鬓若裁,一笑似清风。

  武台殿中,平时用做皇上练功之处的西偏殿,透雕殿门紧闭,挡住了殿外的光与暖,里面不断传来刀剑的声音。

  晏奚不敢进殿去,在门外焦急万分,苦苦求道:“皇上……皇上您歇一会儿吧,皇上……”

  殿中毫无回应,晏奚束手无策,急得团团转,突然听到身后有人道:“晏奚,你先下去,这里有我。”

  晏奚回头,不知什么时候皇后站在了身后,目光似乎静静透过乌木之上细致的镂空雕纹看向殿中,黛眉微拢,描摹出清浅忧伤的痕迹。

  “娘娘。”

  “去吧。”卿尘轻轻一挥手,晏奚便只得低头退了下去。卿尘缓步迈上最后一层殿阶,并没有像晏奚那样请求夜天凌开门,只是站在门前轻声说了一句:“四哥,我在外面等你。”

  说罢她靠着高大的殿门慢慢坐下来,殿中的声音依稀有一刻停顿,然后便继续了下去。卿尘以手抱膝,抬头望着面前清透的天空,淡金色的阳光洒下,落在她的衣角发梢。四周连风声都安寂,唯有大殿中断续的剑啸声一次次传来,每一下都像划过心头,让她感觉难言的痛楚。

  就这么几天的时间,身子根本没有恢复元气,换作常人怕是连清醒也难,他居然硬撑着自己站起来,重新将剑拿在了手中。他是怎么做到的?那几乎被摧毁的身子中到底蕴藏了什么样的力量?听着声声长剑落地,卿尘几次想站起来去阻止他,却又一直忍着。她知道他的骄傲,在狼狈的时候不愿任何人看到,甚至是她也一样。同情与怜悯,他并不需要。从来就是这一身傲气,不肯服输,不肯低头,永远要比别人强,流血流汗都无所谓。

  日渐西斜,在殿前投下廊柱深长的影子。当卿尘觉得快要熬不住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轻响。她闻声回头,夜天凌撑着殿门站在那里,手中仍握着一柄流光刺目的长剑。

  “四哥!”卿尘急忙上前,触手处他那身天青长衫像被水浸过,里外湿透。他扶着她的手微微喘息,唇角却勾出孤傲的笑,如那剑锋,无比坚冷。

  卿尘扶他在阶前坐下,他手中的剑一松,便仰面躺倒在大殿平整的青石地上,微合双目,久久不说一句话,胸口起伏不定,汗水一滴滴落下,很快在光洁的地面上洇出一片深暗的颜色。卿尘牵着他的手,他修长的手指微微有些发颤,却猛一用力便握住了她。卿尘柔声道:“四哥,你这样子着急会伤到经脉的,欲速则不达,要慢慢来才行。”一边说,一边轻轻压上他手臂的穴位,替他松弛因过度紧张而僵硬的肌肉。

  夜天凌手底松了松,这时缓过劲儿来,转头看向她,淡声道:“我若连剑都拿不稳,又如何保护你?”

  一句话,卿尘满心心疼与担忧都漾上眼底,喉间似有什么滞在那里,一时不能言语。她忙将头侧过,只觉他手心里传来沉稳的温度,如每一个相拥而眠的夜,平静,温暖。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在风雨之中,在生死之间,谁也不曾松开谁的手,似乎可以一直这样,到地老天荒,到海枯石烂,任沧海变为桑田,任千年化作云烟。

  “我只要你好好的,那我便什么都不怕。”卿尘极低地说了一句,夜天凌忽然长叹一声,慢慢将她的手覆在脸上,冰冷的唇划过她柔软的掌心,深深印上她的心底。

  卿尘坐在他身旁,安静地听着他的呼吸声,温柔含笑。过一会儿,才想起什么事来,道:“四哥,忘了告诉你,今天琅州传来捷报,咱们到底赢了。”

  夜天凌对东海捷报似早有预料,并不十分意外,只缓缓一笑:“七弟果然没让人失望。”

  卿尘微笑道:“再有两天,他便到天都了。”

  夜天凌撑起身子,深深看向她,墨玉般的眸心划过淡淡光芒:“清儿,无论如何,我不会让你独自去面对那般风浪。”

  《天朝史·帝都》,卷九十三。

  帝曜七年春,东海大捷。五月甲辰,湛王凯旋,后设宴太极殿……

  巍巍太极殿,嵯峨入云霄。

  夜色无尽,万盏次第辉煌的灯火勾勒出大正宫殿宇起伏雄伟的轮廓,琼阶御道流光似水,天边满月如金。

  高高在上的帝宫天阙,在万丈光影交错中俯瞰人世苍生,千百年岁月,岿然不动。每一次盛世辉煌,每一次乱世风雨,都在龙阶玉壁上刻下无声的痕迹,铸就这座宫殿的壮丽与繁华。

  大殿之中,百官云集,一场盛大的华宴即将举行。

  今日正午,率军平定东海的湛王奉旨归京,三十万大军驻留琅州,仅有五百轻骑相随。宫中降旨,当晚在太极殿设宴以庆湛王得胜而归。

  钟鼓钦钦,琴瑟和鸣,笙磬悠扬,韶乐泱泱。天都六品以上官员皆从宴饮,如此空前规模的庆典尽显天朝国力昌盛,但赴宴的群臣却多数面无喜色,行事默然。

  大殿之上龙椅庄严,鎏金夺目,却并不见昊帝出席,空设在此。其下一阶,左置凤座鸾案,右置麒麟金案。一边轻垂玉帘,天后盛妆华服端坐其后,一边竟赫然是太师凤衍,就连湛王的席位也在其下。

  再往下数阶,乃是公侯亲贵及三品以上重臣之席,此时放眼看去,十有八九尽是凤氏亲党,人人面露得意之色,趾高气扬。

  凤衍身着紫锦蟒袍,峨冠金缨,白眉长髯,一双狭长的眼睛半眯半合扫视四周。目光落在大殿四面层层深进的华帷龙柱之后,唇角带出得意的冷笑。宫中一切已尽在掌握,凤氏一门三十年荣华风光,今晚之后,就连整个天朝都将是凤家的天下,再也无人与之争锋。想至此处,凤衍骄狂之态尽现于面,斜眸睨视阶下文武朝臣。

  百官俯身恭迎天后入座,雅乐毕,殿前内侍宣礼声中,一众臣子却尴尬立于殿中,人人跪也不是,站也不是。

  本是三跪九叩朝见天子的大礼,此时昊帝抱病,由天后代为受礼便也罢了,凤衍却与天后一样并坐殿上,这一拜下去,是拜天子,拜皇族,还是拜他凤家?

  非但如此,那麒麟案前置的是鎏金盘,紫玉盏,这已是逾制的器物,凤衍此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天朝众臣志气虽短,风骨犹存,多数立在那里不肯行礼。殿中侍御史韩渤当即越众而出,昂首奏道:“臣启奏娘娘,自古以来,君臣上下非礼不定,我朝为国以礼,礼废则国危。今日殿堂之上尊卑混淆,仪制相悖,实与礼法不符。还望娘娘明鉴。”

  玉帘之后,天后面色淡冷,垂袖静坐,闻言缓缓道:“礼制为尊,固不可废,则如你所言,我是不是也不该坐在这里了?”

  韩渤顿了顿,俯身叩首,再道:“臣职责所在,还望娘娘恕罪。”

  面对这素来以刚正直言著称的侍御史,卿尘微微蹙了下眉头,但还未等说话,便听凤衍冷哼一声:“无知臣子,在此一派胡言,娘娘何必与他多费口舌?逐出殿去便是,来人!”他当着天后和众臣传召侍卫,一指韩渤,“将他带出去!”

  卿尘心底怒意陡生,眸光一锐,但看到近旁另外空着的那张麒麟金案,却生生压下了怒气。凤衍的专横与放肆,令众臣人人惊怒。殿下韩渤挣开上前推押的侍卫,突然对着御座顿首痛呼:“皇上!奸臣当道,国将不国,臣今日宁肯一死以报圣恩,也绝不能坏了我朝君臣纲纪!”他重重叩头,抬起头来,满面已是鲜血。殿中大臣,尤其是那些御史们被激起心中血性,立刻便有数人上前跪谏。

  凤衍面色一沉,方要发作,卿尘搭在凤座之旁的手霍然一紧,喝道:“御前喧哗,都成何体统?”

  殿中原本已有些混乱的局面静了一静,这时忽听外面长长一声通报,“湛王殿下到!”

  内侍高亮悠长的声音传来,如浪破水,瞬间冲破眼前僵局。众臣尽皆回身,便见湛王一身云龙常服,缓带轻衫,纤尘不染,踏玉阶,登天阙,携月色清辉翩然而来,笑若熏风,步若闲庭,明湛俊眸惊鸿一瞥带过殿前,绝然风神连凤衍都看得一呆。

  国宴庆典他竟姗姗来迟,凤衍暗中冷哼,单凭此点便可治他君前失仪。殿中群臣有惊有喜有忧,不少人亦为湛王捏了把冷汗。

  待湛王入殿,御前内侍按照礼仪,再次高声宣道:“跪——叩——”

  湛王却毫无行礼之意,负手立于阶前,目光扫过韩渤等大臣,往殿上看去,灼灼眸光正对上凤衍骄横的眼神,眼梢一挑,竟似有几分挑衅意味。

  凤衍亦不起身,沉声道:“敢问王爷为何怠慢圣旨,故意来迟?入殿不拜,又是何意?”

  湛王面色淡淡,冷笑一声,傲然道:“本王上拜天地君父,下可拜君子豪杰,此时这太极殿中无君无父,宵小之徒妄居高位,凤相想让本王参拜何人?”说着广袖一甩,径直往席前走去。

  凤衍心火渐盛,他此时有恃无恐,竟不把湛王放在眼中,当廷呵斥道:“大胆!天后在此,你竟视若无睹,意欲何为?”

  湛王闻言一笑,悠然转身,目光在玉帘之前一停,便对天后拱手长揖:“臣,参见娘娘。”这一拜却是家礼。

  “王爷辛苦。”玉帘之后淡淡飘出一句话,如珠玉轻击,泠泠传入众人耳中。

  凤衍忽然直觉有些异样,扭头往鸾座看去。水晶光影洒下片片晶莹,轻微一晃,似冰丝细刃,若秋水剑痕。天后一双修长冷媚的凤眸穿过玉光剔透迎面看来,复往湛王那边一转。电光石火之间,两道目光交于刹那。

  湛王唇角始终噙着一抹淡笑,他这时步上金阶,沉声道:“殿中侍御史何在?”

  韩渤和另外两名侍御史闻言,上前一步:“臣在!”

  湛王问道:“臣子殿中逾制,该当何罪?”

  韩渤抬头往凤衍看去,愤然道:“臣子失礼逾制,乃是僭越之罪,为大不敬,轻可削职为民,重可诛族!”

  湛王点头,一转身,声音冷淡,“凤相可听清楚了?”

  凤衍目视湛王,眼中精光暴现,四周依稀仍闻钟磬清和,笙乐飘飘,殿前却已是剑拔弩张。众臣提心吊胆肃声而立时,忽见凤衍拂案而起,手中盘螭玉盏咣的一声铮然落地,美玉碎,琼浆溅。

  似是响应这声脆响,大殿四周的暗影中,毫无征兆地出现了数百名御林侍卫,迅速将宴台包围其中。随着剑甲撞击的轻响,橐橐落地的靴声,太极殿高大沉重的殿门缓缓闭合,轰然一声震响,将夜色天地隔绝于外,整个大殿顿时变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牢笼。

  惊天变故将殿中群臣震在当场,凤衍脸上露出不可一世的狂妄,胸中野心急剧膨胀,几乎就要放声大笑,手指殿下,高声道:“湛王结党谋逆,左右侍卫,速速将其拿下!”

  这时殿中突然传来湛王清脆的击掌声,他仿佛刚刚看过一场精彩的好戏,忍不住击节而赞,风雅淡笑,倜傥无俦,直对四周刀剑林立视若无睹。

  “凤相好手段!”伴着他一声声潇洒地击掌,殿前御林禁卫应声而动。两队侍卫刀剑出鞘,快步踏上龙阶,却越过湛王身旁,直奔凤衍席前。其余诸人亦行动利落,迅速包围了所有凤家亲党。刀光剑影之下,四周响起一片惊呼怒骂,乱成一团。凤家诸人猝逢变故,不及反抗,片刻便被御林禁卫尽数押下。

  事出突然,凤衍不由色变,既惊且怒,挣扎喝道:“我所犯何罪?你等竟敢无礼!”

  只见殿上玉帘轻摇,天后起身步下鸾座。凤衣飘展,铺开华美尊贵,环佩清越,绰约风姿高洁,她沿着流光溢彩的玉阶前行,目光与湛王相汇于半空。

  他回来了,踏一路惊涛骇浪,来赴她生死之约,携一身风华傲然,托起这如画江山。

  他幽黑的眸底如同浮华落后的深夜,如同风雨历尽的秋湖,沉淀着太多的东西,都在平静背后化作淡淡清雅的微笑。

  君子坦荡,知己相逢。这一生总有些人,值得用生命去信任。

  卿尘一步步行至殿阶正中,那安静的步履,含笑的面容,却让凤衍突然如坠冰窟。

  “凤氏逆党指使御医令黄文尚谋害圣上,构陷湛王。送有孕之女入内侍寝,妄图冒充皇统,谋宫篡位。戮杀重臣,乱政误国,罪无可恕,当诛九族……”平淡而清晰的声音如一道冷冽溪流淌过原本慌乱纷纷的殿堂,所过之处似薄冰蔓延,人声落尽,话语寂然。

  每一个人都静立在原地看着大殿之上的天后,是震骇,是惊讶,是置疑,是敬佩……然而有一人脸上却只见深深的疼惜。

  伫立在殿阶旁的湛王,抬眸凝视。宫灯璀璨,华服美裳凤霞流金,她站在万人中央,光华耀目,却仿佛从来就不曾在此停留。

  眼前仍是那个白衣素颜的女子,一颦一笑,是他一生难解的谜。他遇到了她,错失了她,却又在这一刻,真真正正拥有了她。

  红尘万丈皆自惹,情深不悔是娑婆。

  忽然,被禁卫押下的凤衍发出一阵大笑,似乎听到了世上最可笑的事情,昂首向上喝问:“凤家罪无可恕,当诛九族!哈哈……难道你不是凤家的人,不是老夫之女,不在凤家九族之内!你以为就凭这几句话,凤家便会葬送在你手中吗?”

  卿尘慢慢行至凤衍面前,淡淡一垂眸,清冽的光华直迫凤衍眼底,她微笑,轻声低语,一字一句只令凤衍听得清楚,“你错了,我谁都不是,我只是夜天凌的妻子。”她将声音一扬,拂袖转身,“我只是天朝的皇后,国贼可杀,逆臣当诛,便是凤家也一样!”

  处心积虑眼见手到功成,凤衍此时离那象征九五至尊的宝座如此之近,却不料最后一步毁在一个女人手中。他心中恨极,戟指怒骂,“妖女!皇上早已重病不治,你与湛王内外勾结,谋夺皇位,难不成也想先奉兄长,再嫁其弟,悖礼乱伦?”

  众臣惊哗,湛王忍无可忍,出声怒斥,“住口!”忽闻殿上响起一个清冷的声音,“凤衍,你可敢将此话当着朕的面再说一遍?”

  凤衍闻声如遭雷殛,猛地抬头看去。龙阶之上,金帷之后,竟是皇上缓步而出。大殿四周华灯错落,金辉明耀,映得他一身衮龙玄袍峻肃孤傲,高高在上,睥睨众生,一抬眸,惊电般的目光穿透人心。

  群臣乍见皇上,喜出望外,韩渤等人惊诧之余竟哭跪在地,随着他们,殿前顿时乌压压跪了一片大臣,人人激动难言,唯有凤家党羽个个面如死灰。

  夜天凌看向凤衍,冷声问道:“凤家九族的确不可小觑,但朕今天便是要葬送他们,你又能如何?”

  他最为顾忌的、本已垂死的人,突然出现在面前,凤衍僵立殿中,手指前方,嘴唇颤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依稀听到御前侍卫统领卫长征、骠骑将军南宫竞、抚军大将军唐初等一一上前叩禀皇上,“殿中当场羁押凤氏逆党共一百一十七人。华岳坊凤府重兵封禁,无一人得出。司州凤氏宗族尽遭抄没。汉中布政使凤卢、广安布政使凤誉革职待罪,都已秘密入狱……”最后,凤衍听到湛王平稳清朗的声音,“东海布政使凤柯纠兵顽抗,已被臣弟斩于剑下,文、现、琅、纪四州由漓王亲自坐镇,中书侍郎斯惟云、东海水军都督逄远率兵镇抚,军民安定。”

  天翻地覆的动作竟没有一丝消息传回天都,天下在其掌心,四海为之倾覆。凤衍直勾勾地看着太极殿上那个峻冷迫人的身影,泰山压顶的恐惧毫不留情地将人打入深渊。他浑身一软,喃喃说出四个字,“凤家完了。”眼前只觉一片黑暗,先前的嚣张狂妄被那冰冷注视摧毁殆尽。那般雷霆手段,绝决而无情的清扫,让人就连一丝反抗的念头都无法兴起。皇上安然无恙,皇后临阵倒戈,湛王兵逼眼前,他自知绝路在前,死期已到。

  卿尘淡淡垂眸,一丝悲悯浮掠而过,与眸底冷静的光泽交替,化作一片幽深。“带下去吧。”她将云袖挥落,玄甲侍卫齐声应命。

  不过片刻,太极殿中尘埃落定,所有疯狂与贪念,所有野心与挣扎,都在辉煌的光影中消失无声,淹没于皇皇钟鼓声中。

  韶乐再起,群臣正襟叩拜。隔着金辉玉阶,夜天凌对卿尘伸出手,薄唇微挑,含笑凝视。

  他傲岸的笑容停驻在卿尘眼底,盛起绝美的光彩。携手此生,生死不离,笑看江山,天下为家。她对他粲然扬眸,从容举步,将手交到他的掌心。

  再一次握了卿尘的手,夜天凌将她轻轻一带,与她共同立在大正宫最高处,四海苍生,匍匐脚下。

  万千灯火耀出炫目明光,相映月华金辉,缔造这壮阔帝宫、人间天阙,气势恢弘,俯瞰众生命运悲欢。

  浩瀚山河,无尽岁月,众臣高呼之声震彻四方,直入云霄。

  天边满月,洒照寰宇,千里同辉。

  《天朝史·帝都》,卷九十三。

  帝曜七年五月,凤氏谋逆,事败。逆首凤衍及其二子腰斩于市,九族流徙千里。帝以仁政,未兴大狱。

  ……

  六月,帝废九品世袭制,设麟台相阁。破格取仕,拔擢寒门才俊,布衣卿相自此始。

  ……

  九月,颁均田令,清丈田亩,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复止兵役,不夺农时。

  ……

  十二月,湖州广安、广通渠成。两江连通,支渠纵横,尽从天利,灌田万亩。江东平原绝天旱雨涝之灾,岁无饥馑,年有丰余。

  ……

  帝曜八年三月,帝诏修《天朝律》。尽削圣武所用酷峻之法,废酷刑十三种,减大辟九十六条,减流入徙者七十条,削繁去蠢,宽仁慎刑。

  ……

  八月,废夷狄之别。迁中原百姓融于边城,四域之内,一视同仁。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

  帝曜九年,设琅州、文州、越州、明州、凉州等十一处商埠,四通贸易。异域来朝者数以万千,使臣、商旅、艺者、僧人云集于帝都……

  ……

  宣圣宫,太宵湖。

  轻舟悠然,波上寒烟翠。青山如屏,半世繁华影。

  转眼又是一年,春已去,秋风远,望过了尘世风云,看不尽万众苍生,泛舟停棹,偷得浮生半日闲。

  船舷之侧,夜天凌闲闲倚在那里,手中把玩着一支紫竹箫,青袍广袖随风飘扬,双目半合,神情惬意。卿尘坐在他身边,白衣如云,铅华不染,纤指弄弦,清音自正吟琴上流泻,婉转在她指尖,游荡在云波之上。

  只是漫无目的地抚琴,只为与他泛舟一游。自从帝曜七年的那场宫变之后,卿尘因旧疾移居宣圣宫静养,此处山水灵秀,宫苑清静,她渐渐便很少再回大正宫,常住在此。这几年身子时好时坏,她也早已成了习惯,一手医术尽在自己身上历练得精湛。命虽天定,人亦可求。

  或许是因卿尘回宫的时间越来越少,夜天凌来宣圣宫的次数便越发多了。今日随兴而至,四处不见她人,在这太宵湖上听到琴声,循声而来,却见她独自抚琴,遥望那秋色清远的湖面,思绪悠然。

  点点曲音,轻渺淡远。夜天凌原本静静听着,忽而薄唇一扬,回眸相望,修长的手指抚上竹箫,清澈的箫音飘然逍遥,携那云影天光,顿时和入了琴声之中。

  秋水潇然云波远,龙翔凤舞入九天。

  七弦如丝,玉洁冰清;紫竹修然,明澈洒脱。卿尘笑看他一眼,扬手轻拂,琴音飘摇而起。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

  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事知多少;

  苍生笑,不再寂寥,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琴声飘逸,清风去,淡看烟雨苍茫。箫音旷远,波潮起,笑对沧海浮沉。

  一曲沧海笑,那箫音与琴声流转合奏,如为一体,不在指尖,不在唇边,仿佛只在心间。心有灵犀,比翼相顾,共看人间逍遥;相携相伴,万丈红尘,且听潮起潮落。

  琴音渐行渐远,箫声淡入云天。伴着最后一抹余音袅袅,卿尘似乎轻叹了一声,含笑问道:“四哥,你还记得这首曲子?”

  紫竹箫在夜天凌手边打了个转,他微微扬眉,看向卿尘,“当然记得,我第一次听到你的琴,便是这首曲子。”

  卿尘手指抚过冰弦,垂眸一笑。夜天凌缓步上前,低头问她,“清儿,这一路,你陪了我十年了。”他抬起她清秀的脸庞,“开心吗?”

  卿尘淡淡微笑,“既是陪你,自然开心。”

  夜天凌唇角挑起清俊的弧度,微微摇了摇头,再道:“在想什么?告诉我。”

  卿尘凝眸注视于他,他俊逸的笑容潇洒不羁,黑亮的眸心炫光明耀,一直透入她的心底,将她看得清清楚楚,那低沉柔和的声音似乎在诱惑着她,等待着她,纵容着她……

  如此坦荡的目光,映着飒爽的秋空,碧空万里,一览无余。她突然扬眸而笑,看向这瑶池琼楼,金殿碧苑,慢慢问道:“方寸天地,天不够高,海不够阔,四哥,你可舍得?”

  夜天凌朗声长笑,笑中逸兴傲然,“既是方寸之地,何来不舍?”

  卿尘粲然一笑,“当真舍得?”

  夜天凌抚上她的脸庞,“舍得,是因为舍不得。”他将卿尘带入怀中,手指穿过她幽凉的发丝,眸中满是怜惜,暖暖道:“清儿,我答应过陪你去东海,这俗世人间你已陪了我十年,以后的日子,让我来陪你。”

  卿尘笑而不语,侧首靠在他温暖的怀中。两人立在船头,湖风清远,迎面拂起衣衫袖袂,轻舟飘荡,渐渐淡入了烟波浩渺的云水深处。

  《天朝史·帝都》,卷九十四。

  帝曜十一年三月,帝命湛王摄政,携天后东巡。四月,登惊云山,祭始帝。从江乘渡,过七州,抵九原。五月,至琅州,登舟出海,遇骤风。海狂浪急,袭散众船。浪息,帝舟不复见……

  帝曜十一年暮春,天都本是暖风艳阳,繁花似锦,上下政通人和,四处歌舞升平,却忽然被东海传来的消息掀起轩然大波。

  帝后东巡的座舟在东海遭遇风浪,竟然失去踪影。琅州水军出动二百余艘战船,战士数万,多方寻觅,仅在三日之后寻得随行船只二十一艘,其余诸船皆不得归。

  帝后罹难,消息一经确实,举朝震骇,天下举哀。天朝三十六州百姓布奠倾觞,哭望东海,天地为愁,草木同悲。

  天都内外一片肃穆悲凉,大正宫太极殿前,群臣缟素跪叩。此时已拜为麟台内相的斯惟云手捧昊帝传位诏书,率几位相臣跪在殿内,面对着的,是湛王白衣素服的背影。

  噩耗传入天都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东海水军数十次出海寻找帝舟,却始终一无所获,昊帝与天后生还的希望已极为渺茫。但无论如何劝说,湛王始终不肯继承皇位。国不可一日无君,斯惟云等悲痛之余忧心不已,今日再次殿前跪求。湛王却一言不发,只是望着那金銮宝座,兀自静立。

  斯惟云抬头,眼前那颀长的背影,在高大雄伟的殿堂前显得如此孤寂,他几乎能感到湛王心中的悲伤,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楚带来的悲伤,无言、无声、无止、无尽,弥漫于整个辉煌的宫阙,天地亦为之寂寥。

  “王爷!”斯惟云再次叩请湛王受命登基,身后众臣一并俯首。

  湛王终于转过身来,殿前丧冠哀服一片素色如海,尽皆落在他幽寂的眼底,“你们退下吧。”他缓缓说了一句。

  “王爷!”

  “退下吧。”

  斯惟云与杜君述相顾对视,无奈叹息,只得俯身应命。

  群臣告退,大殿内外渐渐空旷无声,暮色余晖落上龙阶檐柱,在殿中光洁如镜的玄石地上涂抹出静寂的光影。

  夜天湛往前走去,空荡荡的大殿中只有他的脚步声清晰可闻,走过漫长的殿堂,迈上高高的玉阶,最后停在至高处那张龙椅面前。他伸出手,触摸到那鎏光金灿的浮雕,忽然猛地一用力,龙鳞利爪直刺掌心,尖锐的疼痛骤然传遍全身,心中万箭攒射的感觉仿佛随着这样的痛,稍微变得模糊。

  他一瞬不瞬地看着这张龙椅,百般滋味,尽在心头。曾经他最想得到的,曾经他苦苦追求的,现在近在眼前,然而却有一个人,永远消失在他的生命中。

  他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在最不想得到的时候得到,在最不想失去的时候失去。

  痛过之后,心中仿佛一片空白。他撑在龙椅之上,发现自己居然笑了出来。丝丝苦涩浸入骨髓,无声的嘲弄,无形的笑。

  “父王。”身后突然有人叫他,夜天湛回头,见元修手中拿着什么东西站在大殿一侧。见他转身,元修便走到玉阶之前,抬头道:“皇伯母去东海之前留给我这个木盒,嘱咐我在三个月后亲手交给你。”

  夜天湛接过元修手中的木盒,熟悉的花纹,精致的雕刻,正是他昔年出征之前送给卿尘的。他急忙打开盒盖,里面仍是那支玉簪,白玉凝脂,木兰花静,旁边是一幅雪色的丝绢。随着他手腕一抖,丝绢上两行字迹展开在眼前。分明是两个人的笔迹,却神骨相合,如同出自一人之手——

  托君社稷,还君江山。

  元修站在旁边,看到父王的手在微微颤抖。“父王?”他忍不住上前叫了一声。

  夜天湛双手紧握,猛地闭目抬头,久久不能言语。待到重新睁开眼睛,他眼底红丝隐现,唇角却缓缓地逸出了一丝通透而明澈的笑。

  帝曜十一年七月,湛王登基即位,称圣帝,改元太和。

  太和元年,册王妃靳氏为贵妃,皇长子元修为太子。九月,御驾东巡,驻跸琅州三月有余,至岁末,返驾天都。

  数年后,天下大治。太和一朝,朝无贪庸,野无遗贤。九州岁收丰稔,米每斗不过二钱,终岁断死刑仅二十余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道途不惊,史称“太和盛世”。

  琅州观海台,夜天湛负手独立在山崖之巅,浩瀚的东海举目无极,长风吹得他长衫飘摇,却不能撼动那挺拔的身姿。

  遥远的天际仍笼罩在一片暗青色的苍茫之中,崖前是陡直的峭壁,前赴后继的海潮击上岩石,卷起惊涛万丈。碎浪如雪,半空中纷纷散落,随着汹涌的涛声遥遥退去,消失在波澜浮沉的远处。

  潮起潮落,汹涌澎湃,一浪过后又是一浪,周而复始,无休无止。

  碧浪无尽,天外有天。

  夜天湛望着这片他曾经历尽风浪,一手缔造了安宁的东海。海天一线处渐渐露出一道晨曦,随着朝阳慢慢升起,海面上浮光绚丽,云霞翻涌,仿佛深处蕴藏着巨大的无法抗拒的力量。终于,一轮旭日喷薄而出,万丈光芒夺目,在天地间照出一片波澜壮阔的辉煌。

  夜天湛浑身沐浴在这旭日的光辉之中,深邃的眼底尽是明亮与坚毅,回首处,长风万里,江山如画。

  后记

  太和九年,琅州商船东行过海,避飓风,不慎迷途。逐浪漂泊,茫茫不见归路,船行数日,忽遇仙山,山在海中,方圆不知几百里,云雾缥缈,烟岚缭绕,玉峰叠嶂,霞岭相连。遂停船登岸,寻路前行,适逢雨后新霁,青峰绕云,山野琼林落落,瑶枝缤纷,兰芝琪草,灵洁鲜美。中有玉湖清溪,碧澈几鉴人影,五色美玉散落水畔,光泽晶莹,俯仰可得。举目之处,青鸾择丹木而栖,彩凤翱翔以自舞,百鸟翩飞,清鸣之声悦耳。复行数百步,遇异兽成双,追逐嬉戏于前,状如貂狐,通体似雪,一金瞳,一碧晴,灵异不同寻常。林间有女三五人采撷芳草,笑语玲珑,轻歌悠然,见诸人,甚异之,闻其境遇,乃引谒其主。

  沿山行,云境如幻,流连忘路之远近。前有屋宇列峰峦之体势,青竹为檐,紫篁为台,清瀑落而为帘,流岚浮以为幔,楼台高远,廊腰缦回,浮云飘然,气象万千,连绵难见全貌。极峰顶,登楼台,举目远眺,穷碧波于千里,凭虚御风,凌万顷之浩然。沧海桑田,茫茫不知其所止,天高地迥,渺渺不知身何处。气清神爽,忘人间之凡尘,飘飘乎心怀,羡仙世之逸然。

  及见主人,男子青云衣,女子白霓裳,神度清傲,风姿出尘,逍遥神仙眷侣。闻客自天朝来,遂以宴饮,琼浆玉液、奇珍海味皆未曾见也。问天朝,众云盛世之治,欣然而笑。言及四海异域,妙语逸事,见识广博,谈笑惊讶诸人。有仆玄衣俊面,复引众人游观山岛,奇景不能尽述。见宝船泊于碧海,长四十余丈,宽约十丈,长楫巨舳,龙桅云帆,可容数百人不止。曰其主云游之舟,兴之所至,乘风破浪,东海、南溟、西洋无所不能及也。

  停数日,辞归。为备清水粮蔬,赠以奇珍异宝,中有《西海图志》,绘西洋航路,详录诸国风俗,世所罕见。仆轻舟相引,离岸入海,遥闻箫音送客,浩渺云波,浪潮万里,仙山渐远。及琅州,仆舟不复见。同行者逄豫,琅州巡使族亲也,归诣巡使,说此异事,以为奇。适逢帝东巡,引见圣帝,奉宝图。帝见之,乃大惊,即遣船入海,寻此岛,东海浩瀚,来路难再得。帝登观海台,临风远眺,慨然笑叹:天地逍遥,且看人间是仙境。遂不复求。云州陆迁,扈从东行,奉旨文以记之,甲申四月秋。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

同类推荐 情倾天下 武唐攻略 寻找前世之旅 满朝文武爱上我 秀丽江山 乘龙快婿 琉璃般若花 冠盖满京华 魂兮归来之兄弟(现名:丑男励志大变) 惊世傻弃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