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小说天堂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专题
车站

车站txt下载

作者:高行健

分类:现代小说

字数:22717

进度:完结

更新:2022-03-08

开始阅读 章节目录
我要推荐 TXT下载
作品简介
[+展开] 《车站》是高行健正式写作的第一个剧(如果不算他在文化革命中烧掉的十个未发表过的剧本的话)。当时他刚从作家协会外事处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据高行健回忆,他当时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于是之讲了三个构思,先是《绝对信号》取得轰动性成功,高行健和林兆华随后又搬出《车站》。

  《车站》讲述了一个简单之极的故事:在一个郊区公共汽车站,星期六下午,各式人等来此等车进城,为排队秩序等闹了不少纠纷,但几次有车过都不停。人们发现已经等了一年多,夜来了,雨雪来了,他们明白了此站早已取消,却舍不得不等下去。只有一个"沉默的人"早就离开车站,步行进城,也许早就到达目的地。剧情寓意很明显,也很温和,副标题是"无场次生活抒情喜剧"。

  《车站》公映后引起了轩然大波。高行健为此打起背包南下漫游大半年之久,得到的东西,他整个艺术生涯享用不尽。一九八四年底,高行健浪游南方后回到北京,风潮已近尾声,这以后,高行健才开始为自己辩护。看来,他急欲自辩的对象是戏剧界同行关于《车站》受荒诞剧,尤其是《等待果陀》影响的指责。例如戏剧界元老陈瘦竹指责《车站》"套用了《等待果陀》的社会观点和创作思想",因此"无论在思想上或艺术上都没有为我们提供任何宝贵经验"。

  在当代中国大陆文学的研究中,有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受西方现当代作家影响,是认为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是西方价值的携带者,是新殖民主义或后殖民主义入侵的渠道,在文化圈来看是趣味不够高雅,有二层原因:部分人坚持苏联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喜欢西方现代艺术;大部分人则是不愿从俗心理:八十年代翻译大盛,要学西方现代艺术,几乎是信手可拾取,而且实际上几乎人人都在学,因此受西方影响者羞于承认,避而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坏事,它阻抑了盲目模仿和趋赶时髦。但它给批评造成很大困难。如果说高行健强调《车站》不是荒诞剧,只是为了躲开批评,或者是为了自抬身价,就未免把事件的暂时性视为本质,把各种个人动机视为历史意识。那样文学史就未免太容易写了。

  在中西文学影响的研究中,无论当事人或批评者肯定还是否定影响的存在,却只是证词而不是证据。高行健本人认为《车站》绝非《等待果陀》之翻版时,他试图把他的论辩延展到戏剧美学领域。首先,高行健坚持认为他的戏剧不是"反戏剧",恰恰相反,"是最古典意义上的戏剧,也就是戏剧是动作的这种戏剧。而在贝克特的剧中,戏剧动作也否定掉了。"我剧中的人物是要走而又由于外在的和内心的种种牵制走不了,不是他们不有所动作,是他们屡屡要走却又走不了。这就是贯串《车站》全剧的非常鲜明而单纯的动作。可是,在贝克特的剧中,人们只是坐等,无意要走。他们从头说到尾,沉溺在语言的游戏之中。当贝克特把戏剧的最根本的规律都否定了的时候,我只不过重新去肯定戏剧这个古老的根据--动作。

  以一动一静为区分,固然表面化,却让人想起萨特于一九六○年三月在巴黎戏剧学院的讲话,指责《等待果陀》,强调"动作是戏剧的真正中心"。萨特说的"动作"(action),就是情节。在一些为《车站》辩护的文章里,把这区分往更表象的方向拉,例如说《车站》是高行健"迄今为止最逗乐的一个戏",有幽默感和娱乐性,还有的人指出"沉默的人"这个角色及其音乐主题贯穿于全剧之中,"变成宏大而诙谐的进行曲",因是"催人奋进的力量,单就这一点,也不应该指责《车站》在散布对社会主义的灰色情绪。"

  虽然这样一说,《车站》不再是以一悲剧为特色的荒诞剧,此种解脱把论辩降到对手的水平上。然而高行健更进一步试图区分二者,他认为贝克特与荒诞剧一些代表作家,或者说荒诞戏剧的整个潮流,是哲理剧,而《车站》所代表戏剧观念,则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他(贝克特)是把观念作为他的戏剧材料,我则把经验作为我的戏剧材料。"高行健并不否认《车站》有哲理,但这哲理是以具体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艺术抽象。经验与哲理当然无法如此简单地拆开。在这里我只限于指出,高行健除了策略上的考虑,他的戏剧美学尚处于展开过程的初步阶段。如果现在有可能听高行健谈贝克特,将是很有趣的事。尤其是他的戏剧已经远远走出了西方荒诞剧可能的影子,不再需要步步为营地自辩。

随机推荐

同类推荐 沙僧日记 白洋淀纪事 耳光响亮 生命册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领导班子 男人帮 秦腔 蜗居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同类更新 情感狱 伊人伊人 阿来:空山3 黑烟:烟草走私的黑道风 重组 1966的獒 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羊群入城 妻祸 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