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9章 唐诗(8)

  这首诗写于代宗广德二年(764)秋,杜甫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在严武幕府时作此诗。开头四句与诗人独宿幕府所见所闻,描写了一幅凄清的秋夜景图。后四句抒情,感事伤时,表现作者对于国事动乱的忧虑和自己飘泊流离的愁闷。因此使诗人无心赏看天上美好的月色。对风尘荏苒的动乱时代自己辗转流离而愁思百结。

  岑参

  (715—770),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天宝三年进士,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岑参曾几度出塞,久佐戎幕,对边地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体验。他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主要特征。他长于七言歌行,善于应用多变的笔触,新奇的想像,磅礴的气势,表现塞外的山川景物和战争场面,诗风奇峭。他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陆游称赞:“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有《岑嘉州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①。瀚海阑干百丈冰②,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③,胡琴琵琶与羌笛④。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⑤。轮台东门送君去⑥,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

  ①都护:镇守边疆的长官。这里的都护和上句的“将军”都是泛指。

  ②瀚海:即沙漠。阑干:纵横貌。

  ③中军:本义是主帅亲自率领的部队,这里借指主帅所居的营帐。

  ④“胡琴”句:古人饮酒时作乐的觞,胡琴、琵琶、羌笛都是所奏乐器。

  ⑤“风掣”句:红旗在冰雪中成僵冰,遇风不易翻动。掣,牵曳。

  ⑥轮台:封常清军府所在地,在今新疆。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诗人从塞外冰天雪地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特殊的环境背景的描绘,衬托出送别之情。雪在诗中构成了贯穿全篇的线索,并加强了抒情的形象性。在歌咏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友谊。这首诗语言明朗优美,想像奇妙浪漫,场景画面交替起伏,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①,双袖龙钟泪不干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解】

  ①故园:指长安。

  ②“双袖”句:用两袖拭泪,袖已沾湿而泪仍不止。龙钟,沾湿。涕泪流溢的样子。

  【赏析】

  天宝八年(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诗作于此次赴边途中。首句写眼前的实景。第二句强调自己思念亲人的激情。三四句表现了相思眷恋的柔情,也表现了开阔豪迈的胸襟。这首诗看似信手而作,不假雕琢,却真挚感人,平易中透出丰富的韵味。

  寄左省杜拾遗①

  联步趋丹陛②,分曹限紫微。晓随天仗入③,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④,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解】

  ①左省:唐置门下省在宣政殿之东,称东台或左省、左掖。杜拾遗:即杜甫,时任左拾遗。

  ②联步:同步,一同走。曹:官署。分曹:分署办公。

  ③天仗:天子朝会的仪仗。惹:沾染。

  ④白发:岑参自谓。青云:是仕途升迁的代词,比喻杜甫还有升迁的希望。

  【赏析】

  这是岑参任右补阙时赠给杜甫的一首诗。诗的前四句写二人为官联步同行的亲密情景,充满真挚的友谊。五六句感叹迟暮已临、功业难就,流露一种感伤情绪。末两句用反语,名为对朝廷的颂扬,实则暗含讥讽。

  刘方平

  (生卒年不详),唐开元、天宝时人,原籍在今河南省洛阳,一生未曾作官。青年时就显露出才华,与皇甫冉为诗友,也善画山水。其事见《唐诗纪事》卷二十八,《唐才子传》卷三。《全唐诗》存诗二十余首。

  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①。今夜偏知春气暖②,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解】

  ①阑干:此处是横斜的意思。

  ②偏知:犹方知。

  【赏析】

  这首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之作。首二句从仰望的角度描写星斗阑干,月色空明。后二句从俯视的角度写大地的静谧,诗人以艺术家特有的敏感,以对物候细微变化的真切感受,感知春天的来临,饱含激情地描绘蕴含着勃勃生机的早春月夜景色。全诗构思新颖别致,语言清丽细腻,盎然生趣。

  裴迪

  (生卒年不详),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早年是王维的好友,相互唱和较多。天宝后,裴迪随王缙入蜀,与杜甫、李欣友善,也相唱和。他的诗多为五绝,常描写幽寂的景色,思想倾向与王维的山水诗相近。《全唐诗》录存其诗十九首。

  送崔九①

  归山深浅去②,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③,暂游桃源里。

  【注解】

  ①崔九:崔兴宗,曾为右补阙。②归山句:谓归山后无论到何处。③莫学句:用“桃花源”故事,渔人到桃花源后,没有留下,几天就离去。

  【赏析】

  此诗为送崔兴宗归山而作。明为送别,实则希望友人归山后,要尽享丘壑之美,安于隐居,不要再出山为仕途奔波。寓有对仕途奔竞的厌弃之情。诗中形象生动,语言明白如话。

  华子岗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迹①,山翠拂人衣。

  【注解】

  ①侵:逐渐浸染。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作于安史之乱前,是裴迪与王维在辋川的唱和佳作之一。诗中描写华子岗秋日黄昏时的优美景色,诗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景物之中,描绘出悠然自得、陶醉于自然风光之中的忘我境界。

  元结

  (719—772),字次山,河南洛阳人。天宝十二载进士。安史之乱后,曾招募义军抗击史思明南侵。在文学创作上,元结反对浮艳文风,主张发挥文学“救世劝俗”的社会作用。诗作大多为讽喻时政、表达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他的文学主张对白居易的诗论有明显的影响。有《元次山集》。

  石鱼湖上醉歌

  石鱼湖①,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②。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③。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注解】

  ①石鱼湖:在今湖南省道县。

  ②樽:酒杯。沼:池子,此指酒池。酒徒:指和作者同游一起喝酒的人。历历:一个个地。

  ③长风:大风。废:停止,阻止。

  【赏析】

  本诗通过描写石鱼湖的游宴之乐,抒写作者狂放不羁的豪放情怀。虽然作者寄情山水,但往往是借酒消愁,排遣自己政治上的失意和苦闷心情。本诗语言质朴、自然,场景的描写真实而生动,颇具民歌风味,是元结诗中形象较丰满的篇章。

  舂陵行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①。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②。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邮亭传急符③,来往迹相追。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④。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⑤。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逋缓违诏令⑥,蒙责固其宜。前贤重守分⑦,恶以祸福移。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顾惟孱弱者⑧,正直当不亏。何人采国风⑨,吾欲献此辞。

  【注解】

  ①有司:有所职掌。这里指地方行政长官。

  ②遗人:战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③邮亭:古时传送文书的驿站。急符:紧急的催征文书。

  ④“欲令”四句:意为贫困的人民已无可搜刮,除非叫他们卖儿卖女,但这话一出口,立刻就会引起变乱。鬻,卖。生资,生活资料。

  ⑤“安人”二句:上句说,皇帝派官吏治理地方,主要是为了安排人民的生活;下句说,自己是一州之长,应该负起这个责任。

  ⑥逋:拖欠税赋。缓:缓期交纳。

  ⑦前贤:以往的贤吏。守分:照着自己的本分去做。

  ⑧顾惟:顾念。孱弱者:指贫困的人民。

  ⑨采国风:即采集诗风了解体察民情。

  【赏析】

  这是诗人在道州刺史任上所作。诗作真实反映了官吏催征赋税,及战乱使人民深陷灾难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概述了赋税繁多、官吏严刑催逼的情况。五到十六句为第二部分,具体描述老百姓困苦不堪的处境。第三部分更细致地描写催租场景,以及作者在催征赋税时的思想活动。诗人叙事、议论、抒情都直陈实情,直抒胸臆,浑厚质朴,感情真挚。

  戎昱

  (生卒年不详),荆南(属今湖北省江陵)人。少试进士不第,漫游荆南、湖、黔间,又曾客居陇西、剑南。后官至虔州刺史。

  诗多吟咏客居中山水景色和忧念时事之作。

  桂州腊夜①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②。雪声偏傍竹③,寒梦不离家。晓角分残漏④,孤灯落碎花⑤。二年随骠骑⑥,辛苦向天涯。

  【注解】

  ①桂州:属今广西桂林。

  ②赊:远。

  ③雪声偏傍竹:有竹子的地方,下雪时声音特别清晰。

  ④残漏:是夜将尽时的铜壶滴漏声。

  ⑤落碎花:指灯草的余烬落下。

  ⑥骠骑:将军的称号。此处指卫国有功充任荆南节度使的卫伯玉而言。

  【赏析】

  这首诗抒发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开头两句写除夕守岁直守到三更已尽。三四句写三更以后人已凄然入睡,却睡不安稳,而进入一种时梦时醒的朦胧境地。五六句写梦醒后再不能入睡的情形。最后一联和首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全诗运笔轻灵,质朴自然,含义深蕴。

  张继

  (生卒年不详),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中进士,曾任盐铗判民、检校祠部员外郎。他的诗缺乏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多登临记行之作。大都清丽自然,不事雕琢,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有《张祠部诗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枫桥夜泊①

  月落乌啼霜满天②,江枫渔火对愁眠③。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④。

  【注解】

  ①枫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阊门外枫桥镇。夜泊:夜间把船停泊在岸边。

  ②乌啼:乌鸦啼叫。

  ③江枫:江边枫树叶被霜冻,变成红色。

  ④“姑苏”二句:姑苏,苏州的别称。寒山寺,在苏州市西,枫桥附近。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旅途景色与感怀的诗。诗中通过鲜明的景物描写,抒发客旅的愁怀。诗中远景、近景交替,使画面有层次、有色彩、有光亮、有声响,描绘了一幅清冷孤寂的气氛,字里行间汇聚着诗人羁旅穷途的忧思。

  钱起

  (722—780),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天宝十年进士,历任校书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是“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与王维、裴迪等人唱和。其作品内容多为吟咏山水、寄情闲逸。诗与刘长卿齐名,技巧熟练,语言精工,词藻清丽。有《钱考功集》。

  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①,来途若梦行。浮天沧海远②,去世法舟轻③。水月通禅寂④,鱼龙听梵声。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注解】

  ①上国:指中国。随缘:佛家语,引申为随其机缘。

  ②浮天:来自远处茫茫大海,船如浮云天。

  ③去世句:指人坐法舟,如离开尘世一样轻快。法舟:指有佛法庇护之舟。

  ④水月:佛家用语,比喻世上一切都如水中月那样虚幻。禅寂:佛家指清寂澄静的境界。《全唐诗》作“禅观”。

  【赏析】

  这是作者在长安赠与来我国学经期满返国的日本僧人的诗。全诗主要通过描写日本僧人远渡大海、不畏艰苦,赞美日本僧人忠于信仰的勇敢坚贞精神。由于是颂扬僧人,诗中句句用佛家术语,这是本诗的鲜明特色。

  归雁

  潇湘何事等困回①?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②,不胜清怨却飞来。

  【注解】

  ①潇湘:长江在湖南的支流名,这里指回雁峰。

  ②二十五弦:指瑟。

  【赏析】

  这首诗以奇妙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成为咏雁名篇。按王相等注解此诗为:“言归雁闻瑟声之悲,想不胜其清怨而飞来也。”

  赠阙下裴舍人①

  二月黄鹂飞上林②,春城紫禁晓阴阴③。长乐钟声花外尽④,龙池柳色雨中深⑤。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⑥。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解】

  ①阙下:宫阙之下,这里借指朝廷。舍人:指中书舍人,其职责是草拟诏书。

  ②上林:指上林苑,这里指唐宫苑。

  ③紫禁:皇宫。

  ④长乐:本汉宫,这里借指唐宫。

  ⑤龙池:泛指宫中之池。

  ⑥霄汉:指高空,喻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落第期间赠给一个显官的,向他陈情以求援引。诗的前四句以典雅得体的语言对其官职和生活加以赞颂,把全部的情意寓于清新的春晓景色中。后句则向裴舍人陈述自己的心事,虽然措词凄苦,但“霄汉常悬捧日心”,仍把自己的境界写得很高,末联则含蓄地写出求其援引之意。

  顾况

  (722—816),字逋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至德进士,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当朝权贵,被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关心民生疾苦,善画山水,其诗平易流畅。诗歌主张和诗风与元结相似,对白居易有一定影响。有《华阳集》。

  题琅玡上方①

  东晋王家在此淫,南朝树色隔窗低。碑沉字灭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注解】

  ①琅玡:地名,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南。上方:佛寺。

  【赏析】

  这是一首借凭吊历史遗迹抒发今昔盛衰之叹的诗作。前二句通过眼前之景概括历史往事,后两句诗人发出兴沉的沧桑之叹。这首诗将眼前景物与深切的意蕴相结合,引人深思。语言平直中含有顿挫之致。

  过山农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①,却喜晒谷天晴。

  【注解】

  ①嗔:嫌怨。焙茶:烘炒茶叶。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围绕一个“过”字展示,以细腻传神的笔调描述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以及山农爽直的性格和淳朴的感情。这首六言绝句语言质朴明快,自然流畅。

  郎士元

  (生卒年不详),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末期进士,官至郢州刺史。“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齐名。他的诗多酬赠之作,诗风与钱起相类。《中兴间气集》赞他比钱起“稍更闲雅”。

  擅长五律,多有精辟句联。有《郎士元集》。

  柏林寺南望

  溪上遥闻精舍钟①,泊舟微径度深松②。青山霁后云犹在③,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解】

  ①精舍:指佛寺。

  ②微径:曲折的山间小路。度深松:谓穿行在密密的松柏林中。

  ③霁:雨后天空放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风景的佳作。诗人的赏景立足点虽在柏林寺,但诗人笔下展现的是一幅清丽俊朗、淡雅疏逸的山水画卷,给人以扑朔迷离、婉曲逶迤、深香幽邃的意境。

  韩

  (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末进士,曾为节度使幕僚,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为送行赠别之作,在当时颇负盛名。《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寒食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②。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③。

  【注解】

  ①寒食:清明前一天或二天为寒食节,节前后三日禁火吃冷食。

  ②御柳:宫廷中的柳树。

  ③五侯: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节长安白昼风光和夜幕皇宫传烛的描写,暗讽封建社会上层贵族享有特权的不公平现象。前二句表现了春日浓丽的优美风光。后二句写寒食节少数人家中因皇帝的赏赐仍飘动轻烟。全诗音韵优美,形象生动,同时暗寓宦官专权的弊端。

  汉宫曲二首(选一)

  绣幕珊瑚钩,香闺翡翠楼。深情不肯道,娇倚钿箜篌①。

  【注解】

  ①箜篌:乐器名。钿箜篌,意为用金长钿装饰的箜篌。

  【赏析】

  这首诗写宫女的孤独、寂寞。前两句写人物的背景,翡翠楼头的香闺中,挂垂着珊瑚钩的绣幕,后两句写宫女娇倚在用金花钿装饰的乐器箜篌旁,含情不语。虽没有直言宫女的幽怨,感情的困扰,却给人以多种想象的余地。

  宿石邑山中①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注解】

  ①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省涿鹿东南。

  【赏析】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说唐全传 神农本草经 太平广记 官场现形记 吕氏春秋全译 汉书 东游记 如意君传 道德经 庄子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