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12章 陈子龙 (2)

  ①沈,通“沉”。燕又,彭宾字燕又,崇祯举人,为陈子龙同乡。让木,宋徵璧字让木,一字尚木,亦子龙同乡。杨姬,即柳如是,明末名妓,初名杨影怜。李雯《坐中戏言分赠诸妓》:“悉茗丁香各自春,杨家小女压芳尘。”②绮疏,有花纹的窗户。③滟滟,灯光摇动貌。④蛩(qióng),蟋蟀。⑤弄玉,传说为秦穆公之女,嫁与萧史。后萧史吹箫引凤,与弄玉共升天仙去。⑥病相如,《史记·司马相如传》:“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又因司马相如曾与卓文君相爱,后人亦以“消渴”比喻文士爱悦美人情意之急切。

  【说明】

  作于崇祯六年(1633)在故乡松江时。当时作者二十岁,柳如是十六岁。不久,作者即北行应试。

  作者又有七古《秋潭曲》,诗前有“偕燕又、让木、杨姬集西潭舟中作”语。秋潭即白龙潭,在松江谷阳门外。诗中有云:“摘取霞文裁凤纸,春蚕小字投秋水。”《陈子龙诗集》此诗前有王昶案语:“(宋徵璧)《抱真堂集》:‘宋子与大樽泛于秋塘,坐有校书,出所寿陈征君诗,有“李卫学书称弟子,东方大隐号先生”之句,后称柳夫人,有盛名。’”则柳如是又擅书法。陈征君指陈继儒(眉公),为子龙乡前辈,子龙与如是最初相识,即在继儒寓所中。子龙集中好多绮怀之作,即为如是而赋。

  据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第三章考证,崇祯七年时,子龙与如是或一度同居。如是《送别》诗云:“念子久无际,兼时离思侵。不自识愁量,何期得澹心。要语临歧发,行波托体沈。从今互为意,结想自然深。”陈氏疑此诗“乃崇祯六年癸酉秋间送别卧子北行会试之作”。陈氏结语云:“至于陈卧子,则以文雄烈士,结束明季东南吴越党社之局,尤为旷世之奇才。后世论者,往往以此推河东君知人择婿之卓识,而不知实由于河东君之风流文采,乃不世出之奇女子,有以致之也。语云,‘物以类聚’,岂不诚然乎哉?”实则在晚明的文苑中,尤其在江南,类似的交接原是很普通的。

  钱塘东望有感①

  清溪东下大江回,立马层崖极望哀。

  晓日四明霞气重②,春潮三浙浪云开③。

  禹陵风雨思王会④,越国山川出霸才⑤。

  依旧谢公携伎处⑥,红泉碧树待人来。

  【注释】

  ①钱塘,指钱塘江,浙江的下游。②四明,山名,在浙江宁波市西南。自天台山发脉而绵亘于奉化、余姚诸境。这里泛指浙东。③三浙,指浙江流域的桐江、富春江、钱塘江。④禹陵,在绍兴会稽山,相传禹南巡至会稽而亡。王会,本为《逸周书》篇名,记周公大会诸侯于王城洛邑事,这里指“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事(见《左传·哀公七年》)。涂山之说有三,一说在绍兴市西北。⑤霸才,称雄超众之才。⑥依旧句,东晋名臣谢安早年隐居于会稽之东山(今上虞县西南),游赏山水时必以妓女陪从。伎,通“妓”。

  【说明】

  据作者自撰年谱:崇祯十三年(1640),自京师南还,“抵家治装,以八月奉太安人(祖母)携家渡钱塘”,即赴绍兴推官(司李)之任。此诗当作于次年春季。另作《晓渡钱塘》,亦有“万户晴江开晓郭,千帆春草送芳洲”语。

  当时明室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诗人立马东望,不禁想起禹会诸侯、越灭强吴的故事,而红泉碧树正在迎人,因而又有山川依旧的欣悦之感。

  此诗颈联向为人传诵,王士禛《渔洋诗话》:“明末七言律诗有两派,一为陈大樽,一为程松圆(程嘉燧)。大樽远宗李东川(李颀)、王右丞(王维),近学大复(何景明)……”下并举警句如“左徒旧宅犹兰圃,中散荒园尚竹林”,“九龙移帐春无草,万马窥边夜有霜”,“九月星河人出塞,一城砧杵客登楼”,“四塞山河归寒阙,二陵风雨送秦师”及此诗“禹陵”一联。

  钱钟书《谈艺录》:“陈卧子结有明三百年唐诗之局,其名联如(见上引诸联)……皆比类人地,为撑拄开阖。”

  秋日杂感

  行吟坐啸独悲秋,海雾江云引暮愁①。

  不信有天常似醉②,最怜无地可埋忧③。

  荒荒葵井多新鬼④,寂寂瓜田识故侯⑤。

  见说五湖供饮马⑥,沧浪何处着渔舟⑦。

  【注释】

  ①海雾句,一说指陈子龙当时与福建的唐王朱聿键、浙江的鲁王朱以海有联络事。②不信句,《文选》张衡《西京赋》及注:秦穆公梦朝天帝,帝醉,以鹑首之地(今湖北襄阳、安陆诸地)赐秦。当时有谣云:“天帝醉,秦暴金误陨石坠。”李商隐《咸阳》:“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后人亦以“天醉”喻政局的混乱黑暗。③最怜句,后汉仲长统《述志》诗:“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宋祁《感秋》:“人间无地可埋忧。”陆游《江楼醉中作》:“人间宁有地埋忧。”④荒荒句,悼念死难的一些亡友。葵井,当是用何逊《行经范仆射故宅诗》语:“旅(野生)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⑤寂寂句,秦亡后,东陵侯召平隐居长安城东种瓜为生,后遂比喻前朝遗老的隐居田野。一说明初中山王徐达裔孙徐弘基袭封魏国公,明亡后隐迹于吴江,瓜田故侯或指徐弘基。然明亡后故侯之流落匿迹者不止弘基一人,故此句当是泛指亡明若干亲贵。⑥见说,听说。五湖,太湖。供饮马,指为清兵占有。⑦沧浪,清水,犹言江湖,此句即无地能容忧患之身的意思。

  【说明】

  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清兵入苏州,吴江进士吴昜与同邑举人孙兆奎、诸生沈自炳等聚众抵抗,屯兵长白荡,出没太湖、三泖间。作者则在松江设太祖遗像起兵,先吴昜而败,又与吴昜在太湖誓师。后事败,自炳投水死,兆奎被捕。次年,吴昜就义于杭州。

  诗作于顺治三年,避居嘉兴武塘时。全组共十首,皆七律,此为第二首。当时作者已知大事不可为,而往昔交游,或捐躯故国,或入仕新朝,平日接近者甚为零落,故末首有云:“岂惜馀生终蹈海,独怜无力可移山。八厨旧侣谁奔走,三户遗民自往还。”亦可见其作诗时的心情。

  会葬夏瑗公①(二首选一)

  二十年来金石期②,谊兼师友独追随③。

  冠裳北阙同游日④,风雨西窗起舞时⑤。

  志在《春秋》真不爽⑥,行成忠孝更何疑⑦?

  自伤旧约惭婴杵⑧,未敢题君堕泪碑⑨。

  【注释】

  ①夏瑗公,夏允彝,字彝仲,号瑗公,夏完淳之父,与陈子龙同乡,世称夏陈,并共创几社。②二十年,作者与夏允彝订交于明天启五年(1625),允彝死于清顺治二年(1645)。金石期,互相许以金石交。期,许可。③谊兼句,夏允彝长于陈子龙十二岁。李商隐《哭刘》:“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④冠裳句,崇祯三年(1630),子龙偕计吏至京师,同行者有允彝。次年,试礼部,报罢。九年,二人会试得中,皆列三甲。此句当指这段时间。北阙,宫殿北面门楼,为大臣等候朝见或上书的地方,后亦泛指朝廷。⑤风雨句,《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又,晋祖逖与刘琨颇友好,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⑥志在句,传说孔子作《春秋》志在“尊王攘夷”,这里指扶明反清。爽,违失。⑦行成句,夏允彝中进士后,大臣力称其贤,将特擢,因遭母丧而未用。福王立,又欲擢任。他疏请终制,不赴。后有人劾他居丧任职为非制,其实未尝赴官。这是因他曾为东林党人,故意借此贬损,子龙亦有意以“孝”表之。⑧自伤句,春秋时,赵氏门客公孙杵臼、程婴相约共同救护孤儿赵武,杵臼为此丧命,程婴亦忍辱负重。此处比喻允彝为抗清而投水死节,自己却未能对故国有所贡献。惭婴杵,对婴、杵皆有惭色。⑨堕泪碑,晋名将羊祜死后,部属为他立碑于襄阳岘山,因该山曾为他所游憩,见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因称之为堕泪碑。

  【说明】

  清兵进松江,夏允彝屏居横云山,不剃发。提督李成栋使人请之出,且将荐于朝,不者死。允彝于冠带后,作绝命词,怀石沉于嵩塘而死。

  此诗作于顺治四年三月。同年五月,子龙为清之官员拘于舟中,乘守者之懈,猝起投水死。

  途中(二首选一)

  屈指淮上书,故人应已觏①。

  那知百种愁,都在缄书后。

  【注释】

  ①觏(gòu),见到。

  【说明】

  信纸的空间毕竟有限,情无法完全寄托于物。何况还有时间不断发展的因素。

  夜意

  忘却博山炉①,残灯动幽梦。

  起探绣罗裳,香气温青凤②。

  【注释】

  ①博山炉,面上雕刻着重叠山形的香炉。博山非地名。乐府清商曲《杨叛儿》:“欢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②青凤,罗裳上绣的花纹。

  【说明】

  残灯的明灭之光,牵动了她的幽梦,醒来后探视床边的罗裳,罗裳上还绕着余香,这才记起临睡时忘了熄灭香炉之火。

  炉火是残火,灯光是残光,梦是幽梦,香是余香,由此逼出的未尽之情。

  督亢①

  燕南赵北起秋风②,乱后斜阳没故宫。

  此地舆图原不小,能藏匕首入关中③。

  【注释】

  ①督亢,在今河北涿县东,战国时为燕国膏腴之地。燕太子丹遣荆轲携督亢图入秦廷谋刺秦王政,督亢图即此地的地图。②赵北,督亢在赵国北部。③能藏句,荆轲奉督亢图求见时,曾藏匕首于地图中。秦王展图,图尽而匕首现。

  【说明】

  崇祯十年(1637),作者母丧服满,入都途中作。又有《渡易水》云:“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作者有七古《易水歌》,末云:“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庆卿(庆忌)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这是在京师沦陷,清人入主以后所作。《督亢》、《渡易水》尚是一般的吊古伤时之作,此《歌》的末二句,则径喻抗清复国的初衷,决不会因志士的丧亡而消失。

小 说t x t-天堂(/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齐民要术 王阳明全集 论语 弟子规 大唐西域记 文心雕龙 楞严经 喻世明言 庄子大全集 增广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