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7章 【鸿雁】诗经·小雅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关于此诗诗旨,诸家分歧很大。《诗序》说:“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朱熹对《序》说表示怀疑:“未有以见宣王之诗”,认为作者是流民。近人方玉润认为:“合者承命安集流民。”今人陈子展先生认为是“关于政府救济流民之诗”。这里将《鸿雁》看作一首乱世流浪者的哀歌,劳动者辛苦服役,自己却无所安居,流离失所,不得不成为流民。作者究竟是代流民而言,抑或本身是流民中的一员,这里不作考究。

  全诗以“鸿雁”起兴,既是兴,又有比的意思在里头。鸿雁是流徙的象征,本诗中,以鸿雁来象征悲惨流浪的人,可谓十分贴切。

  首章自叹无处安生,并由此念及更苦的孤寡鳏独。“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是流民流于原野时所见的自然景色:一行大雁从天空中飞过去了,振动的羽翅发出隐约的沙沙声。“之子于征,劬劳于野”意为:我们这些背井离乡的人,远行在外,在茫茫旷野上辛苦地劳作。“爰及矜人,哀此鳏寡”,这些劳苦的人中多有单身汉和寡妇,极言人生境遇之苦。

  第二章写服徭役,为奴隶主修建房屋,更衬其没有居所的悲剧。“之子于垣,百堵皆作”徭役者在此筑墙,百堵高墙已高高地筑起。“虽则劬劳,其究安宅”与上面两句形成尖锐的对比:百堵高墙虽然筑成,而劳苦之人却无处安身。

  末章以鸿雁的嗷嗷哀鸣之声来象征流民心中的痛苦。“维此哲人,谓我劬劳”,只有聪明的智者才能了解流民们的辛苦不易;“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而那些愚蠢的人,听到流民的哀鸣声,还要说他们骄傲。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菜根谭 梦溪笔谈 三字经 荡寇志 水浒传 警世通言 后汉书 水经注 冰鉴 纳兰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