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209章 【秋夜】谢朓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诗题“秋夜”,实写秋思,是秋夜之思。但除了末两句之外,作者并没有直接在“思”字上作文章,没有着重去刻画和抒发人物的内在心理活动,而是以外界环境去衬托人物的心情,以人物的行动去反映人物的心理。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再创造的余地,去更深入地领受人物缠绵刻骨的相思之情,如含英咀华,余味无穷。

  诗的开头两句,“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是秋夜氛围中的典型事物,一下子就把秋思的气氛渲染得相当浓厚。与下两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连续,味道就更加深沉。看来,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妇女,她长久地思念远出的夫君,但夫君远隔九重,水远山长,她夜夜相思,伫立等待,却夜夜落空。今天,她又是伫立久等,也许是由黄昏等到入夜,逐渐在夜的寂静中,听到了促织鸣,捣衣急。这种具有秋夜特征的事物,由思妇听来,分外惊心。也许,正是这种声音,在静夜里打破她的苦思;而由此,更加深了她对在九重之外的夫君的惦念。“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这位思妇伫立久等,明知是“空伫立”,还是要等。不知在什么时候,她心力交瘁,已经坐在屋门前。夜越来越深,北窗的轻幔已经垂下,月亮已从西窗照入。看来,今夜又是“空伫立”,夫君是不会归来了。她一个心眼思念着夫君,几乎已经迟钝麻木,不觉秋夜之寒,夜露之下。在月光下看到阶前的湿处,才想到白露已下。由“阶前湿”想到“白露下”,是一种猛然间的惊觉,正反衬其思夫等待太久而麻木迟钝的神经。“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直到末了,才直率袒露地发出这样的呼声,真是蓄之既久,发之有力!秋天是这样的难熬,可秋天过去了,是更难熬的冬天,谁能忍受这种长久分居的痛苦呢?通篇含蓄隐约的相思之情,终于压抑不住,迸发出来,袒露无遗。而读者压抑沉闷的心境,也从这种迸发中得到了一种审美的快感。

www.xiabook.com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易经 东周列国志 二十四孝 庄子译注 东游记 如意君传 贞观政要 剪灯新话 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