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浅谈对神秀和六祖慧能佛偈的理解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实践性色彩很浓厚的派别。禅宗作为一个佛教宗派的创立虽迟,但是禅宗中人却将它的起源追溯的十分久远。传统的说法即“拈花微笑”,是由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开始传承佛心,直到菩提达摩,这一宗在印度共传承了28代,即“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到中国传法,于是中国有了禅宗。从达摩祖师开始,经过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相传,也就是“东土六祖”,禅宗成为了在中国社会中影响深远、流播范围最广的佛教宗派。

    学界认为禅宗形成宗派,应从唐朝中叶(公元7世纪下半叶)算起,慧能被推为禅宗六祖,是禅宗正式形成的标志。六祖慧能家境贫寒,父早丧,母寡居。他靠卖柴养母,从他早年的生活经历判断,他应该是没有读过多少佛教经典的。后来慧能投奔弘忍门下,以“行者”身份在寺院里从事体力劳动,他虽然不是饱学之士,但是很聪明,会思考,见识很高超。这可能是和他的身份有关,他作为一个在寺内服杂役而没有剃发出家的人,应该是更为自由的,能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而不必拘泥于戒律,事事留心皆学问,很可能他的世俗生活给他之后的僧侣生涯以及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据传五祖弘忍大师考虑衣钵的继承人时,曾让弟子们作偈,看谁能得真传。当时他的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虽不识字,一闻此偈,便知未见本性。托人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两首偈子一作比较,高下立判。可以看出,慧能的偈子是更具有禅宗真味的,其空无观比神秀更为彻底。慧能就这样得到了弘忍的赏识,便把衣钵秘密地传给他,从此慧能就成为禅宗史上的“六祖”。慧能作为一个不识字的劳动者出身的宗教领袖,其传教记录《坛经》被中国僧人尊奉为“经”,这和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由一个游牧部落的文盲而成为先知,传播《古兰经》以教化世人是有某些相似性的,值得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进行思索。

    仔细分析一下禅宗的思想渊源,禅宗与其他教派最大的不同是它重视悟得而不提倡教导,也可以说是它把佛祖所说的话与佛祖所说话的真实含义区分开来。它认为,佛祖所讲的佛法是“可道之道”,而真正的佛法是不可说的,语言达到不了表达的极致。因此听了佛祖所说的话,得到的仅仅是佛法的皮毛;与其去倾听佛祖的言语,不如去思考佛祖说这话的含义。禅宗认为,要真正懂得佛法的含义,必须要像《庄子·外物》中“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的那样超越名言,要把佛祖所说的佛法变成自我的证悟,以自悟自修为入教之门。而慧能的佛偈以及慧能之后提倡的“顿悟成佛”便体现着这一思想。

    神秀和慧能的这两个偈,是禅宗中的两个重要文献,其内容是相互对立的。佛祖当年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时,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众生本来与佛无二无别,佛在世时,行、住、坐、卧和众生没有区别,只是他的内心没有妄想、没有执着,活得轻松、自在、快乐。众生由于妄想执着而迷失了本心,执妄为真,所以活得很累。只有去掉了妄想,断掉了执着,本具的佛性才会自然显现。所以说,修佛就是修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既然人们本来具有觉悟的智慧,可是为什么会迷失自己的本性呢?神秀和慧能的佛偈便对此展开了论述。

    在慧能看来,客观世界总是要归结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主观形象全是虚妄,而佛性智慧即真实的本体却不受“六尘”沾染,空寂清净,独立存在,也就是说佛性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与慧能相反,神秀不认为佛性具有独立性,他认为佛性是有赖于“人我”的。“我”是最高的,是主体,佛性是从属的,是处于“我”的支配之下的,他在佛偈中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也就等于说佛性是有相的。既然“佛性”有“身”和“心”,这种“佛”就不是真佛,而是披上了佛的外壳的“人我”。“人我”是主体,要使“佛性”莫惹尘埃,就必须“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如果我不去拂拭,尘埃就会污染“佛性”。因此神秀主张的修行方法是“坐禅习定”,也即后人所说的“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而慧能的禅法却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他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六祖坛经》,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菩提般若之智”是每个人心中本来就有的,所以它就是人的本性,人们在佛教觉悟的本性上一律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是否具备佛性,而在于对佛性的迷失与醒悟;每个人之所以可能成佛得到解脱,就因为人们本来就有觉悟的本性,于是才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所以佛性是人们觉悟成佛的内在根据。

    从慧能的佛偈我们可以观想一下当前的社会,人们常常嚷着要去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其实它一直都在,从不需要你去寻觅。当你从为欲望而劳役终日的忙碌中静下来时,自然会感到它的存在。人们逃避家庭、城市、社会以及自己的问题而逃到深山中去寻觅内心的平静,既然是要寻觅心内的平静,又怎么可能在心外寻得呢?快乐也是如此,快乐只可以在内心寻得,并不取决于你身处之地,有人花费众多积蓄往外国的海滩度假,结果却败兴而归;有些人却可以在水灾灾区中划艇以为乐,玩个不亦乐乎。如果心中没有快乐,即使走遍天涯海角,也永远不会找到乐土;心中若满足快乐,哪怕身在牢狱厕所,一样可以悠然自得。在你的心开始懂得以智慧去观察时,生命的真谛便会在每一刻、每一地方、每一事物中向你展现。

同类推荐 诗经 九尾龟 梦溪笔谈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醒世恒言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攻略全本 鬼谷子 封神演义 徐霞客游记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