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我的冰鉴读后感

    说是在读曾国藩家书,其实看得极为草率,有很多句子还不是很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还是把它们跳过去,坚持读下来,因此也有了很浅薄的收获,为了便于同第二,第三次...再读此书的感想和收获做比较,于是决定写点感想。

    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修身养性篇,从曾国藩刚刚考取进士,入京开始。主要是写给他的四位老弟的家信,还有部分是前期写给他的父母的信。

    写给父母的家信,主要是一家人刚刚到京城的状况。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曾对于长辈的尊重。我想有教养的家庭的孩子,都是会懂得这点道理的。在每封信的开头都是“曾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对于长辈,都尊称为,堂上老人!当然我们不必以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但是对于长辈毕恭毕敬的精神是必须有的。而做为长子,他对长辈的尊重,也给弟弟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再有后面的家信主要教导他的四个弟弟:第一是勉励他的弟弟们“勉君子应立志”主要讲的道理是,无论在家塾还是在外的私塾读书,只要真正发奋自立,无论地方,无论何时,都是可以读书的。还勉励弟弟不要因为科举没有考中就怨天尤人,应该放宽胸怀,有大的抱负。

    第二是勉励弟弟“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曾国藩以自身的言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来教导弟弟们,不仅仅是读书要立志,更立志力戒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因为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就自我满足,“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都是无识者,我想做到有志应该不是很难的事情,只是立志不同而已。而要做到有识和有恒,则需要时时提醒自己,督促自己。而也只有具备了有识和有恒,立的志才能够实现。有恒是伴随着人的一辈子的,是时时事事都要提醒自己有恒的,如果只是获得一点小成就,就认为可以放纵,便是无识之举了。但是有识又不是一下就能得到的,必须要靠自身努力的有志和有恒。可见这两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第三是教导弟弟们相处之道。包括兄弟之间,族人之间,朋友之间。曾的四弟批评曾待人不够宽恕,曾很是惭愧,并且自我反省。他说,为人子,如果只让父母见得自己好,说别的兄弟都不如自己,是不孝;如果只让家族乡党称道自己好写,说兄弟都不如自己,是不友爱兄弟。读到这里,觉得这种现象在我们家族中也是很明显,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之间,有人雄纠纠气昂昂的开着大奔回家过年,有人蹬着破脚踏车回家。于是亲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表面上看起来融洽的一家人,心底里谁也瞧不起谁。本来亲戚难得在过年相距一堂,可是因为这些因素,反而觉得不自在了。而与朋友之间,要选择良师益友,吸取明师的益处,不受劣友的伤害。“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不善不吾恶,吾强与之拒”一生成败,都与朋友是否贤能有关,不可不慎重。

    第四是教导弟弟要在孝悌上下功夫。曾看到四弟的信,心中苦闷,忧郁,想尽快有条出路。他劝导弟弟,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不但没有益处,反倒有害。只要日积月累,如愚公移山,终久必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愈求速则愈无出头之日。所以要弟弟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坚持读书,还要致力于孝悌,要真正的按照圣人书中所教导的去使长辈安乐,顺心,是兄弟妻子安心。想到自己的个性,有些不顺心的事常常压抑在心中,不愿对别人讲。所以即使很感激师长们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也从不说出口。曾教导弟弟们,大部分学问就在家庭日常生活之中,也就是说,读书不能只为了科举,而于现代人来说,读书不能只为了获得学位或者职称。书中所教导的道理,只有真正的身体力行的去做了,即使笔下无法写出也没有关系。如果只是图有长篇大论,却无法把从书中学来的东西付诸实践,那么文章写得再好,也只是空话而已。这里也明确了读书的目的。

    第五点,曾的连续两封家书一封教导弟弟们读书习字要有恒,一封教导弟弟们讲事读书都贵乎专的道理。这两点其实是相互补充的。在讲恒的那篇文章中,曾教导弟弟读《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而实际上,这与后面的一封家书,教导弟弟们“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会深入,求友不专,则是泛泛之交而不亲近。”是相同的道理。即是,做人做事读书,都应该以专和有恒为基本准则。同时曾还补充说,心里有专一的东西,再博观其余以扩充见识。这也同曾前面教导弟弟们要有识,是相呼应的。最后总结的是,无所专宗,见异思迁,什么流行学什么,则大不可以。这让我想到现在学生报考志愿,都是看什么流行学什么,看别人什么做得好,赚的钱多,做什么,殊不知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学习适合自己的。

    之前也一直没有仔细读曾国藩写给弟弟们的《五箴》以及《养身要言》,这是第一次读,觉得很喜欢,但是也只能大概理解里面的意思,更深的意境也许要等读数次之后才能有进一步的体会。

    首先是《五箴》(《五箴》包括:立志箴,居敬箴,主静箴,谨言箴,以及有恒箴。)的序,序里面曾国藩自责少年不自立,蹉跎了匆匆岁月。因此在古人所说应当学有所成的年纪,仍忙碌一无所成。这是曾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表现。他感慨今后世事日益繁杂,精神日益不济,江河日下的趋势。在序里面,又一次表现出曾时时刻刻都有的危机感,他认为艰难困苦有益于智慧,而安乐平顺则不利于自身,自己是以中等的资材过着安顺的生活,却依然能够刻苦向上,自强不息,也实在不易,因此写下了《五箴》以自勉。

    1.立志箴讲的是,伟人先贤也一样是人,是父母所生的凡夫俗子。从“聪明福禄,予我者厚哉”可以看出曾对能处于现在的地位和境况的珍惜和知足。抛弃上天的给予而安逸享乐,那么凶灾即将来临。始终记住自己的誓言,只要一息尚存,永不食言。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古人对于“道”是非常重视的,并且时刻记住自己所许诺过的誓言,只要还活着,就不能食言。

    2.居敬箴讲的是,通过讲“天与地各在其位,阴阳五行孕育生命,国家礼仪祭祀仪式”说明实际上天,地,人的道理是相通的。这里讲到,真正的珍惜自身,是严谨恪守整洁身心;而自身不庄重,夸耀自己,则是残害了性情。就算别人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必然助长了人的骄气。这时候,别人就会瞧不起你,而老天也自会罚处你的。

    3.主静箴的开头描绘得很美“斋宿日观,天鸡一鸣,万籁俱息,但闻钟声”清晨,在书房中从安睡中醒来,靠到了美丽的朝阳,雄鸡一声高唱,天将要破晓了。万物都无声无息,只听见远处的钟声。接下来是用比喻来说自己现在身处的境况:后有毒蛇,前有猛虎。神定不慑,谁敢余侮?然后讲到,君子不能逃避出世,而必须要勇敢的面对现实。只要自己专心致志,就不必去管他杂乱纷纷。

    4.谨言箴讲的是,花言巧语取悦人,只是扰乱了自己的心身。闲言碎语度终日,亦一定会搅乱你的精神。真正的高人从不自夸,夸夸其谈的一定不是高人。道听途说拾人牙慧者,只让聪明人暗笑,而无知者惊骇。等到惊骇的人明白了,会说你实质上是欺骗,暗中绩效你的人则更是看不起你。这箴里面讲的主要意思,与平日长辈经常教育我们,言多必失,是同样的道理的。也教会了我们不能夸夸其谈,这样的人往往是跳梁小丑,让别人瞧不起,而这造成的后果是,之后别人就很难在对你的话信服了。

    5.有恒箴先是曾国藩讲,自己从读书识字到今天,已经有28年了,却还一无所知,当然这是十分自谦的话。后面的几句,看得不是很明白,大概是讲,德业没有做好,说成是因为被琐事牵连了。我想其中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读书要有恒心,不能因为有其他事情,就把原来该读的书,该做的事情中断了。

    从曾国藩对弟弟们诗文的评论可以看出,他很擅长于从一个人的文章或者字的气势,力度等来观察了解他,并且通过这个来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劝他们改正缺点。他对四弟的文章评价是干净,而做的诗是稳安。也指出了其弱点在于,平淡罗唆。也许对于六弟的期望颇高,因此批评他的文章没有才气奇异之笔。并且劝他,应当在学问上下功夫,不应该只一味的追求功名,到最后落个功名学问两空就不值得了。对于最小的弟弟,曾则更多的是鼓励。并且一直强调,他对于各位弟弟的希望,

    在对于宗族姻党,他则教育弟弟们要敬爱之。这里面主要讲的是,不管他与我家有无矛盾,我们这一辈人只宜一概敬之爱之。孔子曰“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自古以来,没有和宗族乡党结仇的圣贤,因此他教育弟弟这一辈,万不可一意职责他人。在这里面有插了一段关于曾对于结为儿女亲家的看法,也是很值得我们今天来借鉴学习的。他不愿意与“常家”结亲,因为听说常世兄经常依仗其父亲的权势作威作福,衣服鲜明,因此恐怕这家的女子有宦家骄傲奢侈的习气,会乱我家规,引诱我家子弟学坏。因此从一个人的家教,可以反映出一整个家庭也是很有道理的。

    还有一点就是,立志,就必须切实去做,这里曾举的例子很简单“有人想进京,一步也不走,只是在家空谈进京里程路途,又有什么用呢?只是说得口水四溅,又有谁信”我想这也是我们时时要提醒自己的。我们立志要在若干年后去实现自己的哪些哪些愿望和理想,就应该一步一步的从现在去努力,而不是空在那里感叹!古人常说,学无止境,因此无论何时,都会有我们不懂的地方和事物,应该时时保持勤于思考和善于发问的好习惯,这样我们的知识面就越来越宽,积累起来的知识就越来越多。如果丧失了这种习惯,那么就会对于不懂的事物,装懂,或者变得懒惰了。这是我很大的毛病,以后应该时时提醒自己多多加以改正才是。

    贯穿曾国藩一生的还有就是“日夜诚惶诚恐修身反省”身处高位的人,能够不被外在的荣华富贵所迷惑,在一帆风顺的时候也小心谨慎,才不致于翻船颠覆。要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金玉良言,常有敬畏之心,才是保持幸福的正道。这又使我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现在我们很多人,一取得一点成就,就很容易飘忽所以然起来,也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不知不觉的就走了下坡路。这是很危险的。而曾能够时时这样提醒自己,可见其自身修养之高!

    这就是我第一次读完《冰鉴》后一点儿见解,虽说有些浅薄,但为日后第二遍的阅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有理解偏差的地方,谨请各位赏脸的读者谅解!

同类推荐 王守仁全集 牡丹亭 王阳明全集 大唐西域记 三字经 纳兰词全集 了凡四训 鬼谷子 金刚经 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