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教案

    甲午议和以后,中国畏敌如虎,教士势力日益滋长,奸民失业者从之如归,蒙亻其以弱良善。浸而告诉无门,私相仇杀,或以口语相怨恶。教士受教民播弄,遇事不关白地方,辄诉之领事。领事诘外部,外部得夷书一纸,然恐开边衅,即请旨严诘督、抚。督、抚责州县保护不力,不问事曲直,辄劾罢之。江西学政黄均隆试抚州士,以士子改装游学比之西人变服传教命题,主教疑均隆讥己,电诉于朝,即传旨申饬。于是外吏以媚洋为得计,选人捧檄出都,不暇问缺肥瘠,闻属地无教堂,即额手称庆。报馆惧封闭、奸商苦关卡需索,出资购取洋旗,十居八九。粤人籍丛林房屋,上之当道,议改学堂,顺德某僧挟金赴洋行保险遂免。近十余年来,民畏官,宫畏督抚,督抚畏外部,外部畏公使、领事,内外隐忍,层累压制,民积怨不伸。好乱者掉弄笔舌,因之骂官长、倡新法,积非成是,牢不可解,浸成不可收拾之势。考世变者当知中国之弱,不弱于甲申、甲午、庚子之失败,而弱于总理衙门外务部之媚夷。可叹也!

同类推荐 资治通鉴 三国志 儒林外史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本草纲目 九尾龟 老残游记 史记(史记白话文) 庄子 曾国藩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