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水经注卷二十五 沂水

  【原文】

  沂水出泰山盖县艾山,郑玄云:出沂山,亦或云临乐山。水有二源,南源所导,世谓之柞泉;北水所发,俗谓之鱼穷泉。俱东南流,合成一川。右会洛预水,水出洛预山,东北流注之。沂水东南流,左合桑预水,水北出桑预山,东注于沂水。沂水又东南,螳蜋水入焉。水出鲁山,东南流,右注沂水。沂水又东径盖县故城南,东会连绵之水。水发连绵山,南流,径盖城东而南入沂。沂水又东径浮来之山,《春秋经》书,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者也,即公来山也。在邳乡西。故号曰邳来之间也。浮来之水注之。其水左控三川,右会甘水而注于沂。沂水又南径爆山西,山有二峰,相去一里,双峦齐秀,圆峙若一。沂水又东南径东莞县故城西,与小沂水合。孟康曰:县,故郓邑,今郓亭是也。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阳共王子吉为东莞侯。魏文帝黄初中,立为东莞郡,《东燕录》谓之团城,刘武帝北伐广固,登之以望王难。魏南青州治。《左氏怜》曰:莒鲁争郓,为日久矣。今城北郓亭是也。京相璠曰:琅邪姑幕县南四十里员亭,故鲁郓邑,世变其字,非也。《郡国志》:东莞有郓亭,今在团城东北四十里,犹谓之故东莞城矣。小沂水出黄孤山西,南流径其城北,西南注于沂。沂水又南与间山水合,水出闾山,东南流,右佩二水,总归于沂。沂水南径东安县故城东,而南合时密水,水出时密山。春秋时莒地。《左传》,莒人归井仲于鲁,及密而死是也。时密水东流,径东安城南。汉封鲁孝王子强为东安侯。时密水又东南流入沂。沂水又南,桑泉水北出五女山,东南流,巨围水注之。水出巨围之山,东南注于桑泉水。桑泉水又东南,堂阜水入焉,其水导源堂阜。《春秋》庄公九年,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杜顶曰: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者是也。堂阜水又东南注桑泉水。桑泉水又东南径蒙阴县故城北,王莽之蒙恩也。又东南与崮水合,水有二源双会,东导一川,俗谓之汶水也。东径蒙阴县,注桑泉水。又东南,卢川水注之。水出鹿岭山,东南流,左则二川臻凑,右则诸葛泉源,斯奔乱流径城阳之卢县,故盖县之卢上里也。汉武帝元朔二年,封城阳共王子刘豨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著善矣。又东南注于桑泉水。桑泉水又东南,右合蒙阴水。水出蒙山之阴,东北流。昔琅邪承宫避乱此山,立性好仁,不与物竟,人有认其黍者,舍之而去。其水东北流,人于沂。沂水又南径阳都县故城东。县,故阳国也。齐同盟,齐利其地而迁之者也。汉高帝六年,封将军丁复为侯国。沂水又南与蒙山水合,水出蒙山之阴,东流,径阳都县南,东注沂水。沂水又左合温水,水上承温泉陂,而西南入于沂水者也。

  南过琅邪临沂县东,又南过开阳县东。

  沂水南径中丘城西。《春秋》隐公七年。夏,城中丘。《左传》曰:书不时也。沂水又南径临沂县故城东。《郡国志》曰:琅邪有临沂县,故属东海郡。有治水注之。水出泰山南武阳县之冠石山。《地理志》曰:冠石山,治水所出。应劭《地理风俗记》曰,武水出焉,盖水异名也。东流,径蒙山下,有祠。治水又东南径颛臾城北。《郡国志》曰:县有颛臾城,季氏将伐之,孔子曰: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社稷之臣,何以伐之为?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便近于费者也。治水又东南流,径费县故城南。《地理志》:东海之属县也。为鲁季孙之邑,子路将堕之,公山弗扰师袭鲁,弗克。后季氏为阳虎所执,弗扰以费畔,即是邑也。汉高帝六年,封陈贺为侯国,王莽更名之曰顺从也。许慎《说文》云,沂水出东海费县东,西入泗,从水,斤声。吕忱《字林》,亦言是矣。斯水东南所注者,沂水在西,不得言东南趣也,皆为谬矣。故世俗谓此水为小沂水。治水又东南径访城南。《春秋》隐公八年:郑伯请释泰山之把而祀周公,使宛归泰山之祊,而易许田。杜预《释地》曰:祊,郑祀泰山之邑也。在琅邪费县东南。治水又东南流,注于沂。沂水又南径开阳县故城东。县,故鄅国也。《春秋左传》昭公十八年,邾人袭鄅,尽俘以归,各鄅子曰,余无归矣,从帑于邾是也。后更名开阳矣。《春秋》哀公三年,《经》书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者是矣,县故琅邪郡治也。又东过襄贲县东,屈从县南,西流,又屈南过郯县西。

  《鲁连子》称陆子谓齐滑王曰:鲁费之众臣,甲舍于囊贲者也。王莽更名章信也。郯,故国也,少昊之后。《春秋》昭公十七年,郯子朝鲁,公与之宴,昭子叔孙湣问曰:少吴鸟名官,何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矣。黄帝、炎帝以云火纪官,太皞以龙纪,少皞瑞凤鸟,统历鸟官之司,议政斯在,孔子从而学焉。既而告人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者也。《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越子末句灭郯,以郯子鸪归。县,故旧鲁也。东海郡治。秦始皇以为郯郡。汉高帝二年,更从今名,即王莽之沂平者也。

  又南过良城县西,又南过下邳县西,南入于泗。《春秋左传》曰:昭公十三年秋,晋侯会吴子于良,吴子辞水道不可以行,晋乃还。是也。《地理志》曰:良城,王莽更名承翰矣。沂水于下邳县北,西流分为二水,一水于城北西南入泗,一水径城东屈从县南,亦注泗,谓之小沂水。水上有桥,徐、泗间以为妃。昔张子房遇黄石公于圮上,即此处也。建元二年,曹操围吕布于此,引沂、泗灌城而擒之。

  【译文】

  沂水发谏于泰山郡盖县的艾山,

  郑玄说:沂水发源于沂山,也有说发源于临乐山。沂水有两个源头,南源民间称为柞泉,北源民间称为鱼穷泉。两条水都往东南流,汇合成一条,在右边与洛预水汇合。洛预水发源于洛预山,往东北流,注入沂水。沂水往东南流,左边汇合了桑预水。此水发源于北面的桑预山,东流注入沂水。沂水又往东南流,蝗娘水注入。此水发源于鲁山,往东南流,在右边注入沂水。沂水又往东流经盖县旧城南面,往东流与连绵之水汇合。此水发源于连绵山,往南流经盖城东南,而后南流注入沂水。沂水又往东流经浮来山。《 春秋经》 载,公和营人在浮来会盟。浮来山就是公来山,在那乡西,所以称郑来之间。浮来水又注入沂水,浮来水左面接纳了三条水,右面与甘水汇合,而后注入沂水。沂水又往南流经爆山西面,爆山有两座山峰,相距一里,双峰都很秀美,浑圆的山形看来一模一样。沂水又往东南流经东莞县l 日城西面,与小沂水汇合。孟康说:东莞县是从前的郸邑,就是今天的哪亭。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 ) ,封城阳共王的儿子吉为东莞侯。魏文帝黄初年间(220 - 226 ) ,立为东莞郡。《 东燕录》 称为团城。刘武帝北伐广固时,登上城关遥望王龙,魏时,这里是南青州的治所。《 左氏传》 说:营、鲁争夺郸,由来已久。今天城北的邪亭就是当时的郸。京相瑶说:琅邪姑幕县南四十里有员亭,就是过去鲁国的郸邑。世人把字改了,是写错的。据《 郡国志》 东莞有娜亭,今天在团城东北四十里,还把它称为旧东莞城。小沂水发源于黄孤山,往西南流经城北,往西南注入沂水。沂水又往南流与间山水汇合,间山水发源于间山,往东南流,右面引入两条水,一起汇合入沂水。沂水往南流经东安县!日城东面,又南流与时密水汇合。时密水发源于时密山,春秋时属营地。《 左传》 :营人把共仲送回鲁国,到密时却死了。时密水往东流经东安城南,汉封鲁孝王的儿子强为东安侯。时密水又往东南流入沂水。沂水又往南流,桑泉水发源于北方的五女山,往东南流,巨围水注入。巨围水发源于巨围之山,往东南流注入桑泉水。桑泉水又往东南流,堂阜水注入,此水发源于堂阜。《 春秋》 :庄公九年(前685 ) ,管仲请求鲍叔把他关起来,鲍叔就把他囚禁了,但到堂阜就把他释放了。杜预说:东莞蒙阴县西北有夷吾亭。就是这地方。堂阜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桑泉山,桑泉水又往东南流经蒙阴县旧城北面,王莽时称为蒙恩。桑泉水又往东南流与望尚水汇合,此水有两条源流,东流合为一条,俗称汉水。往东流经蒙阴后注入桑泉水。桑泉水又往东南流,卢川水注入。卢川水发源于鹿岭山,往东南流,左边有二条水汇入,右边有诸葛泉流来,乱流经过城阳的卢县,这里是从前盖县的卢上里。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 ) ,把这里封给城阳共王的儿子刘稀,立为侯国。王莽时改名为著善。卢川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桑泉水;桑泉水又往东南流,右边与蒙阴水汇合。蒙阴水发源于蒙山北麓,往东北流。从前琅邪承宫在此避乱,他生性仁厚,不和人争,有人冒认他所种的黍,他也就丢掉离开了。蒙阴水往东北流,注入沂水。沂水又往南流经阳都县旧城东面,阳都县就是从前的阳国。阳国是齐国的盟国,齐国贪图那片土地肥美,就把阳人迁走。汉高帝六年(前201 ) ,把这里封给将军丁复,立为侯国。沂水又往南流与蒙山水汇合。蒙山水发源于蒙山的北面,往东流经阳都县南面,又往东注入沂水。沂水又在左面与温水汇合。温水上口承接温泉破,往西南注入沂水。

  往南流过琅邪郡临沂县东面,又往南流过开阳县东面,

  沂水往南流经中丘城西面,《 春秋》 :隐公七年(前716 )夏天,修筑中丘城。《 左传》 说:记录这件事是因为这项工程不合时宜。沂水又往南流经临沂县旧城东面,《 郡国志》 说:琅邪有临沂县,从前属于东海郡,有治水在此注入沂水。治水发源于泰山南武阳县的冠石山。《 地理志》 说:冠石山是治水的发源地。应肋《 地理风俗记》 说:武水发源于冠石山,那大概是治水的异名吧。治水往东流经蒙山下,那里有一个祠庙。治水又往东南流经撷臾城北面,《 郡国志》 说:临沂县有撷臾城。季氏打算征伐撷臾,孔子说:昔日先王封他为东蒙主,是国家的重臣,为什么要征伐他呢?冉有说:因为撷臾城坚兵利,而且又与费相邻近,不攻下它,恐有后患。治水又往东南流经费县旧城南面。据《 地理志》 ,费县是东海郡的属县,是鲁国季孙氏的封邑,子路要毁掉它。公山弗扰的军队袭鲁,没有攻克,后来季氏被阳虎拘捕,公山弗扰在费反叛,说的就是这城邑。汉高帝六年(前201 ) ,把这里封给陈贺,立为侯国,王莽改为顺从。许慎《 说文》 说:沂水发源于东海费县,往东南流,注入泗水。沂字偏旁从水,音斤。吕忱《 字林》 也这样说。治水往东南注入的是沂水,泗水在西边,不能说向东南流注入泗水,两人都说得不对。所以民间称这条水为小沂水。治水又往东南流经访城南面。《 春秋》 :隐公八年(前715 ) ,郑伯要求废弃对泰山的祭祀而祭祀周公,让宛交还泰山的访城,而以近许的田作为交换。杜预《 释地》 说:访是郑国祭祀泰山的城邑,在琅邪费县东南。治水又往东南流,注入沂水。沂水又往南流经开阳县旧城东面,开阳县是从前的邵国。《 春秋左传》 :昭公十八年(前524 ) , 郑人袭击部,把部人全都抓起来带回,禹卜子说:我已无处可归了。于是就随着妻子儿女去邦。后来部改名力开阳。《 春秋》 :哀公三年(前492 ) ( (经》 载,季孙斯、叔孙州仇率军修筑启阳城,就是这座城。开阳县是过去琅邪郡的治所。

  又往东流过襄资县东面,转弯从县南往西流,又转弯向南流过郑县西面,

  《 鲁连子》 说:陆子对齐滑王说:鲁国费的家臣们,在襄责建造宅第。襄贵,王莽时改名章信,是从前郊的封国,少吴的后代住在这里。《 春秋》 犷昭公十七年(前525 ) ,炎体子朝拜鲁国,鲁公宴请他。昭公的儿子叔孙蜡问他:少昊以鸟为官名,那是什么缘故?郑子答道:少昊是我的祖先,我知道这件事。黄帝、炎帝以云、火为官名,太睐以龙为官名。少睁立时有凤鸟出现的祥瑞,就以凤鸟掌管历法,并规定了各种鸟官的职司,商议政事都靠他们。孔子也在这里向郊子学习。不久他对人说:天子把典章制度都丢了,关于职官的学问现在反而向四夷学习。《 竹书纪年》 :晋烈公四年(前412 ) ,越子末句灭掉郊国,俘虏了郊子鸽回来。襄责县是从前鲁国地方,是东海郡的治所,秦始皇立为郑郡,汉高帝二年(前205 ) ,改为今名,就是王莽时的沂平。

  又往南流过良城县西面,又往南流过下郑县西面,往南注人泗水。《 春秋左传》 说:昭公十三年(前529 )秋,晋侯在良与吴子会晤,吴子以水路不通为借口推辞了,晋侯就回去了。《 地理志》 说:良城,王莽时改名为承翰。沂水在下邵县北面向西流,分为两条水,一条在城北向西南注入泗水,另代条流经城东再拐弯流过县南,也注入泗水,称为小沂水。水上有一座桥,徐、泅一带称桥为坦,从前张子房在纪上遇黄石公,就是这地方。建安二年(197 ) , 曹操在这里围困吕布,引沂、洒之水灌城,而擒了他。

T@xt`小$说$天"堂Www.xiaosHuOtxt.net

同类推荐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三国志 文心雕龙 大学 纳兰词全编笺注 醒世恒言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攻略全本 大唐狄公案 黄帝内经白话文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