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五十二章 老朽的帝国

张锐率众人逛完新城,返回住所吃晚饭。饭后,张锐找林白泉议事,不见其踪。与林白泉同房间的人告诉他,林白泉吃过晚饭并没有回来,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了。张锐只得悻悻地自个儿去找他。
张锐找了好几处林白泉可能会去的地点,终于在一处山崖前找到了他。他正悠闲自得地坐在树下的藤椅上欣赏晚景呢!树下摆放着四五张藤椅,中间还有一张大石桌。
“你可真会享受,何时发现这个好地方的?”张锐坐到林白泉身边,发现从这个角度能看茫茫大海。此时,晚霞满天,柔和的日光透过云层洒在海面上,海面清风徐徐,凌波荡漾,泛起点点金光,显得格外迷人。
“我每到一处,都要找寻奇观美景,来到这里更不能例外。您看,这景致可真是美不胜收!”林白泉目不转睛地凝望着大海,脸上却浮现出一丝凄苦之色。
林白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年他参加突忽政权,是为了找到机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惜的是,他的理想被无情地毁灭了。不仅是因为汉军镇压了突忽,主要是他发现突忽政权根本无法实现他的理想。
当年他有理想、有才华、有漏*点,但突忽政权中的大多数人却不一样。那些人参加造反,不是为了什么理想抱负。只是单纯地想造反成功后,自己地小日子能过得更富足一些,能当上在汉朝廷永远无法得到的官职。
突忽的朝廷大臣们,成日高喊着要赶走汉人,实现独立。但跟本没有几人考虑过突忽即使独立成功之后要成为什么样子的国家,它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该如何制定与执行。
当林白泉看清楚自己是和什么样子的人为伍时。高涨地漏*点就消退了大半。如果他不是看到有极少数如德公这样的人与自己有同样的理想,恐怕早就脱离了突忽朝廷。
无能、幼稚的政权,毕竟不是靠少数几个人就能救得了的,即使是身为突忽丞相的德公阿巴贡也无力回天。
突忽灭亡后,林白泉被汉人俘获时就没有想过自己还能活下来。他也曾经想过,自己要保留一个忠义之名,但是审讯的他的许士基触及到他心中之痛,他也自认不愿为一个无能的政权殉葬。
因为身边张锐的缘故,他活了下来了,但他不愿理事。宁愿寄情于山水,就是为了能够忘却那段不堪回首地岁月。但心中的痛苦,哪是说忘怀就能忘怀的?
经过西征期间和近段时间地接触。张锐对林白泉也比较了解。平日表面上是一副清心寡欲、脱凡于尘的样子,可从他的点滴话语中,能看出他不平静的内心。
与林白泉接触得越多,张锐越感到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有见解的人。当初他把林白泉留下,只是想利用他才能能帮助自己管理家事。但现在张锐完全没有这种想法,他把林白泉当成了良师益友,即使他什么事情也不做,当食客也行。
“单利,你说罗马帝国将要灭亡。可依我看,罗马帝国还没有衰弱到如此地步。目前它与三国之间的战争并没有失败。它的正规军至少还有五十万以上。我们帮它收拾了鲜卑后,虽说它没有可能同时打败苏丹、单于,但自保还是没有问题的。”
单利是林白泉在利西族的名字。林白泉的真实身份绝对不能暴露。虽然他现在地模样与在俘虏营时的模样已大不相同,即使以前跟他见过面的李伯药,恐怕此时再见也认不出来。即使已经易容,张锐觉得还是小心为好。他对外宣传林白泉是利西族人,当然当众只能称呼林白泉地利西族名字。
林白泉听了张锐的话。回过头来微微一笑。说:“国家的兴亡可不全依仗军事力量的强弱,更何况罗马现在的军事力量并不像你想象地那样强大。也许罗马灭亡地祸根就要出在这几十万军队身上。”
“请先生赐教。”张锐知道林白泉不会随口说这些话,其中必有道理。
“罗马是怎样兴盛起来的,殿下应该有所了解吧?”林白泉反问张锐。
“略知一二。罗马最初只是一座城市,到后来成立了城邦。我认为罗马真正强盛地开始,是共和制的出现。《十二铜表法》的制定,限制了罗马贵族的权利,使得罗马成为了所有罗马人的罗马,而不是某个人、某些人的罗马。因而罗马在遭受到外部袭击时,所有公民会毫不犹豫的拿起武器抵抗。
罗马人还首先实行义务兵制度,服兵役不仅没有军饷,甚至武器、装备都需要自己准备,这在其他国家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罗马军队凭借着对罗马的忠诚和热爱,战斗热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军队。
再有,罗马人从立国到与我国交战之前,就没有停止过扩张行为。国内的公民利益空前统一,因而它的内乱次数和程度都比我国少得多。在不断的对外战争中,他们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和奴隶,生产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虽然最后它也变成了一个帝制国家,但共和制度早已深入到罗马人的骨子里。罗马元老院的权利比起我们大汉的内阁大得多,甚至还能影响到帝位的继承。所以,我认为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国家,深受平民热爱、拥戴的国家,是不可能因为一两场战争就灭亡的。”
张锐前世、今生都学习过历史,当然对罗马地历史有所了解。马上说出了自己对罗马帝国兴盛的见解。
林白泉在张锐讲话时,时而点头,时而摇头。等张锐讲完,他说道:“你说的这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表面的一部分。要了解罗马这个国家,要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全面了解。”
“我们先来看看罗马的政治。正如你所言。罗马人因为共和制地出现,而开始走向强盛。但罗马人后来走向帝制,也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罗马人的共和制度,是最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建立的。罗马人最初只是一个弱小的城邦,周围的敌对势力众多。如果罗马贵族不向平民妥协,那么就意味将被别国灭亡。”
“罗马人有了公民参政权后,全体公民对城邦的热爱和忠诚是发自内心的。那时,城邦里没有庞大的官吏队伍,官吏们不拿俸禄,他们都是自觉自愿的为罗马做事。这种制度。也可是叫做城邦制度,只有小国寡民,大家在彼此非常熟悉了解地情况下才能实现。”张锐连连点头。在那个年底没有通讯的情况下,要民主的选举一位放心地领导人,只能是自己非常熟悉了解的人。大家能经常在城里看见他,能听到他的讲话,这才能选他当执政官。
但要是在一个疆土面积较大、人口众多的国家实现民主选举,那就可笑了。等全国的选举结果出来了,当选人恐怕也快老死了。
林白泉又接着说:“因此,罗马强盛之后,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这个选举制度。从苏拉的独裁,到凯撒、到屋大维。最后到奥古斯都的登上帝座,罗马贵族终于把最初给出去的权利给夺了回来。当然共和制度实行了这么久,即使消亡也是逐渐的。因而罗马人还保留着一个元老院。但我请问殿下,你知道现在元老院中地人有多少是平民出身?”
张锐想了想说:“元老院的人都是从罗马军政界退下来的高官。军队方面我不知道,但是罗马现在地两个执政官,一个肯定是要从平民中选取。这样算来的话,元老院中应该有一半。甚少三分之一是平民出身吧。”
林白泉哈哈大笑。说:“殿下这样想就错了,新加入元老院的人要经过半数元老们的同意才行。这有点像我国要入凌烟阁时的世袭家族地投票行为。你说,一个由贵族们控制地元老院,能希望看见平民与他们平起平坐吗?”
张锐这才恍然醒悟,罗马元老院原来是由罗马贵族控制的。这样看来,罗马现在所谓地一点民主,充其量也就是罗马贵族们享受的民主,而真正平民阶级的民主权利早就丧失了。没有了公民权,罗马平民还能想当初那样热爱罗马,愿意为了它献出一切,甚至生命吗?
“接着,我们来看罗马的经济。”林白泉继续说,“农业是所有国家的立国之本,罗马当然也不会例外。”
林白泉的农业立国说,张锐深为赞同。在古代,甚至今后的现代,国家的农业都是基础。即使是以工业化为主的国家,或是掠夺,或是有固定的供应基地,反正农业是不可能被忽视的。
“其实,罗马的农业早在帝制实行之前,就已经开始衰落了。罗马人最初是不信任外族人的,因此它初期的军队都是由罗马人组成的。罗马人不断扩张,不断作战,对其人口本来就不多的罗马人来说是个巨大的问题。那时,罗马人军队中,上到五六十岁的老者,下到十四五岁的少年比比皆是。战时,几乎罗马男丁都参加了军队。这样的结果,对农业的破坏是可不避免的。”
“随着罗马扩张的需要,罗马人的兵农合一制度也随之瓦解。公民义务兵被正规军取代,这样罗马人即使在不作战时,也不种地了。罗马的农业,几乎全部由作战时俘获来的奴隶代劳。”
说到这里,林白泉笑了,说:“殿下应该明白,罗马人为什么会一直不断的对外作战了吧。”
张锐略微思索了一下,惊讶地说:“难道是为了得到奴隶?”
林白泉点点头说:“地确如此。不是罗马人生性喜欢扩张。喜欢作战。而是因为不这样做,就无法得到充足的奴隶。没有奴隶给他们耕种,他们就要饿肚子。没有奴隶给他们做衣服,他们就要受冻。”
“比如尼禄时代,罗马的非洲各行省的一半土地分属六个大庄园。而在西班牙、高卢、不列颠以及其他行省,也有这样类似的大庄园。这种庄园里的劳动者全是奴隶。他们平时吃不饱、穿不暖,稍有过错就会被处死,或是被卖去角斗场。而他们生产地粮食,供养着整个罗马国人。”
“但即使是这样,罗马人还并不满意。有一个罗马著名的学者名叫科鲁麦拉,他在自己的《论农业》一书中说,有人认为农业收成不好,是因为土地不肥沃,或是气候恶劣等原因造成的。但我不这样认为,我们把农业交给了奴隶中最坏的奴隶。就像是交给了一群懒汉。这是人祸,而是不是天灾。对待这群懒鬼,唯一的方式就是把他们交给绞刑吏去处理掉。”
林白泉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唉!我不知道科鲁麦拉说这话的时候想过没有。如果没有这些他口中说的懒鬼,他的餐桌上的食物从哪里来?要是罗马人听了他地建议,把那些奴隶都给绞死,现在的罗马帝国还会不会存在。因此,后来有很多人说罗马人是彻头彻尾的蝗虫、吸血鬼,是很有道理地。”
突忽人曾经也骂过汉人同样的言论,林白泉此时没有把自己再当成是突忽人,所以说这个话的时候,并没有含沙射影的意思,但张锐听罢心里很不是滋味
关于突忽人骂汉人是蝗虫的言论。张锐也听说过。但汉人比罗马人对新征服领地的手段温和多了,最起码没有把当地人都变成奴隶。
要说罗马人是蝗虫、吸血鬼还有几分道理,他们放弃了农业耕种。全靠奴隶供养,可能除了作战、掠夺之外,什么都不会了。
汉帝国制定的新州政策,虽然多收了他们一些赋税,但大多数汉人还是依靠着自己辛勤双手在生活。怎么能和罗马人不劳而获的做法相提并论呢?
“罗马与我国交战之后。就没有再对外扩张过,也就失去了奴隶的来源。这几百年。他们是怎么过的呢?”张锐又问林白泉。
“这正是我要说地重点。罗马人在失去了奴隶来源后,就必须要独立耕种了。大庄园倒闭后,原有的土地分给了当地的平民。但罗马数百年没有耕种过,有些人即使领到了土地,也不愿意耕种。无奈,罗马元老院只得制定法令,分到土地地罗马人必须耕种,违反者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置,甚至处以绞刑。”
“这些新得土地的罗马平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罗马公民。他们是当初随着领地被罗马征服而归属了罗马,也随跟随罗马人去征服新的领地,而被罗马承认是罗马平民。但罗马人在失去了奴隶来源后,就想起了他们。他们必须要像以前奴隶那样种地,来供养罗马人生存。”
“按照罗马元老院法令,这些新得土地的罗马人,必须世代耕种,不得从事别地职业,也不得迁移到别处。因此,他们后来也被称作是隶农。隶农虽然不是奴隶,不带枷锁,却被牢牢束缚在固定地土地上,还要背负沉重的农税,日子并不见得过得比奴隶强。因此,他们地积极性也不高,生产出来的粮食并不能满足罗马本州人的需求。”
“所以,罗马在对外贸易时,粮食占进口货物的很大一部分比例。每年罗马要从汉帝国进口至少上千万金币的粮食。大汉的天竺等几个新州的粮食,几乎都卖给罗马人。以前新罗、度信两州的粮食赋税,也有大半是卖去了罗马。”
“罗马不仅大量从大汉进口粮食,还进口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果导致了罗马的经济崩溃。在圣祖时期,罗马帝国钱币与我国钱币一样都是纯金、纯银的,因此,彼此间的兑换是一比一。一百年后,罗马人钱币里的含金银比例下降了七成。所以十枚罗马金币只能兑换三枚汉金币。而现在,罗马钱币里地含金银比例还不到一成,一百枚罗马金币也只能换取五枚汉金币。即便如此,汉商也不愿意收取罗马钱币,罗马商人几乎都是用汉钱币在与汉商结算。”
张锐听到这里暗自摇头,自己还想着用鸦片去赚罗马人的钱。没想到罗马的贵金属已经几乎消耗殆尽了,其中有大半是被汉人给赚走了,自己即使把鸦片运去,也赚不到几个钱。
现在张锐终于相信,林白泉说罗马帝国不久将会灭亡的话了。罗马人常年的贸易逆差,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出,终有枯竭的一天。一旦贵金属用完,拿不出钱来买粮食,那么只能走向灭亡了“更为严重地是,罗马财政的困难。导致了罗马军团的堕落。”林白泉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罗马是军事帝国,它是完全靠军队打下来的这块江山。在世人眼中,罗马军团是无敌的。至少不会比大汉军队差多少。但军队是要靠财政支撑的,罗马人早期可以不为钱财服义务兵役,但现在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去白白当兵的。”
“据我所知,罗马在西班牙和高卢的军团都在屯耕。这样虽然可以养活军队,但训练必然会受影响,战斗力也可想而知。罗马的几十个军团与单于国军队对持一年多也没有分出胜负,想当年那支无敌地罗马军团,只出动几个军团就能横扫周边国家。唉,竟然衰弱到如此地步,真是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张锐也傻眼了。怪不得罗马军团先是败在穆莱.哈桑之手,现在又与农兵为主的单于国军队打得不分胜负,原来自己也变成了半农半兵。
“更为可怕的是。罗马人在苏丹损失地那十万军队,是为数不多由纯粹罗马人组成的军团,是不用屯耕的精兵。损失了那十万之后,罗马只有在本州还有十万这种军队,除此之外都是由行省人组成的军队。在这些行省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是十个由日耳曼——哥特人组成的军团。”
张锐奇怪地问:“罗马境内怎么会有这么多日耳曼人?”
林白泉道:“奥古斯都在重新征服高卢和消灭萨拉西人之后。派兵进入多瑙河沿岸,与日耳曼人隔河为界。但有着强大战斗力的日耳曼人一直是罗马人的心头之患。特别是特乌托布尔之战后。罗马人想方设法分化瓦解日耳曼人。”
张锐身为军人,非常清楚特乌托布尔之战。这场作战,是罗马军队几次不多的败仗,但败得非常之惨,全军上下无一幸存。这场战役也导致了罗马人不敢再继续北上。
这场会战,对罗马是不幸的,对日耳曼人来说,却是非常有纪念意义地。恩格斯说过:“同瓦鲁斯之战,是日耳曼民族上最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这场会战,使得日耳曼尼亚免遭罗马人的入侵,而取得了独立。”
前世历史上地乌托布尔之战,不仅导致日耳曼人的独立,还使得罗马北部边疆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而且也为罗马人遭受“蛮族”人入侵埋下祸根。张锐非常好奇,为什么这个时期有如此之多的日耳曼人愿意为罗马人效力。
林白泉揭开了他心中的不解:“罗马帝国在与大汉交战之后,东进扩张受阻,因此又打起了北进的主意。但日耳曼人像一头拦路虎横在北面,让罗马人投鼠忌器。罗马人打仗胜仗不仅靠军事上实力,正确、巧妙地外交手段也至关重要。”
“当时地罗马皇帝奥利乌斯三世,就是利用外交手段分化了日耳曼人。在罗马人的挑拨下,莱茵河以南有数十万日耳曼人与莱茵河以北地日耳曼人产生了矛盾,进而双方发生了战争。”
“这场战争本来双方势均力敌,但后来河北的日耳曼人得到了单于人的帮助,河南的日耳曼战败,被迫向南转移。奥利乌斯三世收留了他们,并从高卢行省中划出一块地安置他们。奥利乌斯三世给了这些日耳曼人高度的自治权,目的就是有朝一日用他们去攻占日耳曼地区。”
“这部分日耳曼人不知奥利乌斯三世不怀好意,他们感激奥利乌斯三世收留他们,并分给他们土地,于是向奥利乌斯三世发誓,永远看护罗马帝国的北部边疆,并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哥特人。”
张锐这才明白,哥特人原来是这样来的。
“可还没等奥利乌斯三世完成自己的计划就一命呜呼了,他的继承者显然没有他的雄心壮志,只想稳固罗马帝国现有的疆域。由哥特人为他们看护北部边疆,也是不错的一件事情,于是新罗马皇帝承认了奥利乌斯三世给予哥特人的待遇。哥特人和日耳曼人经常作战,所以一直保持着强悍的战斗力。现在十个由日耳曼——哥特人组成的军团,有三个在北部边疆驻守,四个去单于人作战,还有三个调到埃及行省以防苏丹人。可以说,现在罗马一直靠着哥特人在作战,其他行省的军团战斗力很差,根本就是滥竽充数。”
“而罗马人如此依赖哥特人保护又有着非常大的隐患,倘若哪天哥特人不愿再做罗马人的看护神,甚至想取而代之,那么罗马也就彻底完了。这不是猜想,而是可能性很大,特别是现在罗马人军费紧张的情况下,一旦发不出哥特人的军饷,我敢保证哥特人会立马作乱。到那时,外有苏丹、单于、日耳曼人的威胁,内有哥特人的叛乱,罗马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回天无术了。”
“这次去罗马,也许是看罗马帝国最后的一眼了。因此,我才厚着脸皮,要跟着殿下来啊。”林白泉说这话时,脸上既有兴奋之色,也带有稍许遗憾之意,似乎这个千年帝国的灭亡景象已经在他脑海里预演过一样。
林白泉的一番话,让张锐受益匪浅。原来一个貌似强大无比的帝国,竟然会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脆弱得轻轻一碰就会完全坍塌。
这次的和谈,也是因为罗马人快支撑不住了。要是我们这次去再在罗马人伤口上撒把盐,更要加快罗马人的灭亡速度。
罗马人虽然与自己没有仇,也没有挑起对汉的战争。但只有罗马帝国灭亡了,汉帝国作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才能永保安宁。为了汉帝国的强大,我们一不做二不休。
wW w.Xia 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弹痕 三国 康熙大帝 光荣与梦想 万历朝鲜战争 风起陇西 雍正皇帝 芙蓉锦 神鞭 帝国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