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38章 功败垂成 (1)

  守通州的指挥房胜一听说燕王兵到,立刻便开门投诚。燕王得了通州,顺流而下,又攻克了蓟州,陷了遵化,北兵已抵居庸关,关上守将余填、都指挥马宣,弃关逃走。都督宋忠也不敢交锋,引兵退至怀来,北军赶到,宋忠勉强出战,结果大败进城,北军随后拥入,擒了宋忠,并出示安民。

  次日燕王领着大队人马进了怀来,命朱能、张玉、丁胜、庞来兴等分头袭取龙门、开平、云中、上谷诸州。不上半个月,各处纷纷报捷,燕王好不得意。

  而对于建文帝来说,警耗如雪片般传入京中,让他大惊大惶,即时召集文武大臣,筹议讨燕计划。于是拜老将耿炳文为大元帅,统兵十万,以宁凯、李坚为先锋,星夜起兵,浩浩荡荡地杀奔北方而来。左丞相齐泰恐兵力不济,又命江阴侯吴高、安陆侯吴成、都指挥盛庸、潘忠、徐贞、杨松、陈文安等领兵五万,在后接应。又令王宇晖为运粮总管,专门接济粮饷。燕王听说南兵众多,不敢轻进。

  耿炳文领着十万大兵,在滹沱河隔岸屯住,也不向北军挑战。耿炳文的用意是要暗遣铁骑去抄袭燕王的背后,待北军心慌退去再渡河追击。

  耿炳文部下副将张达原系北平人,在这关键时刻竟然弃了炳文来投燕王,把耿炳文的谋划与军中虚实一齐和盘托出。燕王听说惊得面如土色,忙起身拜谢张达,说:“得将军来此,是天助孤王成功。象耿炳文这样的诡计,若非将军见告,孤王这里必然全军覆没了。”于是立刻增加张达为都指挥,又派了十几个细作,赶往京中捏造流言,说耿炳文停军不进,是得了燕王的贿赂。左丞相齐泰得了这个消息,忙来奏知建文帝,下谕催耿炳文火速进兵。

  耿炳文接着上谕,不觉长叹一声道:“君主不明,权臣当国。将帅被他人掣肘,吾辈恐怕将来是死都没有个葬身之地了。”说罢便下令,渡河进剿北军。其时耿炳文已派了先锋李坚偷袭燕王背后,这时也等不到双方并进了,只得单独渡河来和北军交战。

  燕王见建文帝信了流言,逼迫耿炳文出兵,便吩咐朱能领兵埋伏在河边,张玉在后接应,又命庞来兴领兵一千去上流埋伏了,只是擂鼓呐喊作为疑兵,又令丁胜引兵五百去守住滹沱河河沿,看南兵渡过一半时,就鼓噪起来奋力杀出,自有大兵来接应。丁胜、朱能、张玉、庞来兴等都领兵去了。这里燕王亲率三军准备交战。

  耿炳文督着兵马正在渡河,忽听得上流人喊马嘶,耿炳文猛然说道:“咱们渡河,须防北军截击。”先锋宁凯道:“我兵多北军十倍,谅北军也没有这般胆量。”

  耿炳文道:“素闻燕王用兵如神,不可不防。”言犹未了,上流鼓声大震,喊杀连天。南军忙整戈待战,却又不见一人,大家疑惑了一会,依然渡河。上流喊声又起,鼓声复鸣,南兵急来看时,连鬼也没一个。宁凯大笑说:“这是北军的诡计,他不敢和我军对敌,只用疑兵来吓人罢了。”

  兵士们听了,也一齐笑起来,竟大着胆渡河。将至一半的时候,河沿上突然呐喊声四起,丁胜领着五百军士直往河沿上杀来,宁凯分兵迎敌,一面继续渡江。不提防河边朱能又杀出,上流庞来兴再杀来,后面张玉又杀到,南军这时手足无措。耿炳文虽是智谋老将,因误信了宁凯的话,这时也指挥无度了。

  正在万分为难的时候,北军阵后尘头大起,燕王亲自领三军前来接应。南军顿时没了纪律,纷纷弃戈逃命。耿炳文独立阵前,连斩牙将六员,仍是喝止不住。宁凯见不是势头,回身便走,于是南军大败,落河死者无数,来不及过河的便向北军投诚。燕王领着兵马,乘势大杀一阵,一时间尸横遍野,河流水赤。北军正在追杀,南军的后军吴高、吴成等赶到,燕王见来了生力军,恐众寡不敌,随即鸣金收兵。

  一错再错权臣误国

  南军败兵的消息传到京中,建文帝十分忧惧,便向群臣叹道:“耿炳文随高帝出征,也算得是一员大名将,今日为何一败至此,唉!依此看来,北军的兵力之强也就可想而知了。”黄子澄赶紧鼓励道:“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偶然失利,陛下不必深忧。若再调兵五十万,以天下之力巢制一方,众寡不敌,燕王自然也就擒获了。”

  建文帝于是问道:“耿炳文惨败,不可复任。不知还有谁能够为将?”黄子澄道:“曹国公李景隆,文武全才,可当此任。陛下前日若派李景隆去,必无今日之败矣。”

  建文帝立刻深信不疑,于是召见文官曹国公李景隆,赐他斧钺,领兵五万去替换耿炳文回来。师行之日,建文帝亲自饯行。

  自北平起兵之时,建文帝已赦免教谕程济出狱,并升为翰林院编修,如今又诏他充当北征军师。程济推辞不肯接受:“臣之术数,不过前知祸福,实非有经世济事之才,恐滥处师中充数落人笑柄,乞请陛下另选贤能,以当大任。”建文帝道:“祸福既能前知,则胜败自在掌握之中。卿就不要谦逊推辞了。”程济只得受命而去。又传诏镇守北边诸将,发兵出征北平。

  耿炳文滹沱河兵败后,驻兵杨树堡时,李景隆就到了,耿炳文心上很是不高兴,在他的眼中李景隆不过是个小小的后辈,最主要他是个文官,懂什么兵法,知什么攻略,然而上命难违,于是耿老将军暗暗将伤心痛心留给自家回味,当即草草交付了印绶,带了十几个亲兵匆匆回京。李景隆接收了兵马粮草,准备和燕王开兵。

  燕王闻知耿炳文去职,却调了李景隆来领兵,不禁大笑道:“老将耿炳文颇晓兵法,我尚有三分畏惧他。今换了文官李景隆这个只知纸上谈兵的小辈,还怕他什么?!”

  南军自调了主将,军士早巳离心,况且李景隆用兵,不能说远不如耿炳文,而恰恰就是根本不会用兵,第一次出兵便被燕王杀得大败,以后屡战屡溃,二十万大兵死伤过半,锐气丧折殆尽。

  于是李景隆之带兵,从河北败到山东,德州城下,十余万大军与燕王对阵,竟被打得落荒逃去,只剩下济南一座孤城可以投奔。

  可是李景隆的败报一到京,黄子澄就暗中匿住,反而奏称交战获胜,不过因天气寒冷,未便行兵,所以暂回德州,待明春再举兵。建文帝信为以实,于是封李景隆为太子太师,李景隆受诏后,自己都是纳闷,直到接了黄子澄密书后,方知黄子澄代为掩饰,真是感激不尽;且黄子澄在书中一再鼓励他再举兵歼敌,也正合他的意思。

  这个时候,先锋宁凯死在了乱军之中,耿炳文差去暗袭燕王背后的李坚,也被燕王擒住。江阴侯吴高、安陆侯吴志也先后遭擒,因为不肯屈膝投降,被燕王杀死。都指挥盛庸败走,徐贞阵亡,陈文安投河自尽,杨松兵败在逃,潘忠和顾盛两人又争夺先锋,自相残杀。南军的营中,将佐死亡,好好的一座大营,直弄得落花流水。李景隆看看兵败将丧,几欲自刎而死,如果不是黄子澄的密书一封封到来,鼓励他再行举兵建功。

  姑息养大祸

  燕王这个时候乘势长驱直入,各州郡多望风归顺,生性软弱、少谋寡断的建文帝不善御将,因而也就不必奇怪在这场与燕王的对抗中,肝脑涂地者少,望风归顺或逃跑的多,致使燕王战必胜,攻必取,最终夺取了皇位。然而,也有少数官员殊死抵抗,真正拼舍着身家性命抗战,他们忠心耿耿,用计设谋,给燕王的军队以沉重打击。山东参政铁铉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威烈的铁铉将军是燕王的新对手,并且也永远地与燕王做对下去,并且燕王永远地败在他的手里,尽管他后来被燕王活刮油煎,可他永远是个胜利者。

  当日文官曹国公李景隆败逃到济南,这时铁铉正押运粮饷到李景隆军中。听说李景隆大败而还,于是急忙飞马驰回,与参军高巍接李景隆入城,同时聚集败逃士兵,严密布防。

  不想李景隆却要归并铁铉的兵权,铁铉不肯,他以振振之词坚守住自己的理由:“元帅奉旨讨燕,屡屡失利,驻扎无定。至于守济南之城,乃铁铉地方之责。若元帅并去我的兵权,倘一旦城池有失,则罪将归谁呢?”李景隆只好作罢。

  燕王到了德州,见李景隆已弃城逃走,城中空虚,于是入城出榜安民。一时官吏尽皆归顺,唯教谕王贵听说燕王破了城,便升坐明伦堂,召集起他所有的学生弟子,大哭道:“此堂名明伦,今日君臣之伦安在?倘若苟活于此,岂不愧死!”然后便一头撞向堂上那根粗壮的大柱子,顿时白脑浆并红鲜血齐流,纯洁的雪白和浓烈的艳红一起盛开在死去的他的周身上下,他的学生们非常哀痛,厚葬了他。

  燕王听说李景隆逃往济南,于是又引兵追至济南。此时的李景隆虽然屡败,但尚有兵十余万,而来追的燕兵只有三千人,一时胆子又大了起来,便要列阵城外,候燕兵初至,人马困乏,迎头痛击之,以雪数败之耻,以报惨溃之仇。铁铉劝道:“燕兵精勇,不在疲劳;我师柔靡,实难取胜。莫若我们两处兵马协同坚守,我们是主,他们是客,时间一长,局势对他们的不利就越来越明显了,到那时他们自然就会退去。”

  李景隆很不以为然,他脸上的全部肌肉都在配合着他的心理活动而表现得非常到位,说:“三千人都不能打跑击退,倘若他们的后兵都到了,那可怎么办呢?你不要拦我!”于是李景隆将十余万人马都调出城,正要列成阵势以待燕兵,不期然阵尚未曾列定,而燕王早已追到。

  燕兵虽然只三千人,却不与他将对将厮杀。只听得金鼓连天,炮声动地,忽一队从东杀入;忽一队从西杀入;忽又一队从中突至。东边的人忽地杀到西边;西边来的,直杀往东去;中间突至的,又两头分杀,将南军兵阵冲突得七零八落。李景隆又没调度的才干,一任兵将乱战,这个样子战了不多一会儿,南军将士便逃的逃,躲的躲,早又败了下来。恰这时又听得燕王传令,说要活捉李景隆。李景隆慌了,早在众将士溃逃之一开始,就乘机单骑逃去。

  铁铉料定景隆必败,所以早就做好了准备,一见他单骑逃回,便忙再次将景隆接进城去,然后督兵排列炮石,紧紧守城。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神鞭 清十二帝疑案 三国 清朝的皇帝 易中天品三国 司马懿吃三国(合集) 少年天子 这个历史挺靠谱 一个都不正经 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