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3章 文武兼备的创业之君——清太宗皇太极(4)

  孙承宗趁机向崇祯帝建议加强防御,恢复被后金兵毁坏的大、小凌河两城,以接连松山、杏山、锦州等城。崇祯批准了这一建议,下令先修复大凌河城。大凌河城位于锦州东30多里处,属锦州守备管辖,建于宣德年间,周长3里,嘉靖时又有所增修。在明清战争中,它是锦州的前哨阵地,几经战争破坏。这次经孙承宗提议,决定再次修复。这年七月,兵部尚书梁廷栋主其事,总兵祖大寿、何可纲及十余员副将率兵正式动工重建。

  阿敏率败军刚回到沈阳,皇太极就得知明兵在大凌河筑城的消息。他毫不迟疑地昼夜催调各军包括蒙古兵,由他率领前往攻城,不给明修筑和加固防线的任何机会。他说,“坐视汉人开拓疆土,修建城郭,缮治甲兵,使得完备,我等岂能安处耶!”七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率军离沈阳西行,第二天,渡过辽河,召集众将领,宣布军纪:凡俘虏之人,勿离散其父子、夫妇,勿裸取其衣服,当加以抚恤。八月一日,大军驻旧辽阳河,在这里分兵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等率兵2万,经由义州,屯驻于锦州与大凌河之间;一路由皇太极率领经由白土场,趋广宁大道,约定六日两军会于大凌河城。

  皇太极此次围攻大凌河城,已与宁锦之战大有不同。他吸取了宁远之战、宁锦之战和北京之战三次失败的经验,建造红衣炮,各旗还成立了炮兵营。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后金仿制的第一批红衣大炮在盛京沈阳造成。这次围大凌河城,皇太极首次携带大炮,命令额驸佟养性率领汉兵,把大炮安放在通往锦州的大道上,堵截明朝援兵。皇太极认识到,后金军虽有火炮,但就目前而言,攻坚不是自己的长处,这次改为围而不攻,企图迫使城内粮尽援绝而降。

  皇太极此次用兵志在必胜,他指挥后金兵将大凌河围得水泄不通,明3万军民被困城中。后来明人惊叹说:“逆奴围凌,连挖四壕,湾曲难行,器具全备,计最狡矣!故虽善战如祖大寿,无怪其不能透其围。”祖大寿等起初还不时地出动数十人、几百人的小股部队,企图作试探性的突围,都被后金兵给打了回去。有一次,皇太极把后金兵伪装成明援兵,引诱祖大寿出城。祖大寿不知是计,率兵出城,中了埋伏,被杀得大败。因此从九月下旬以后,祖大寿紧闭城门,等待援军,再也不敢出战了。

  明廷得知大凌河城被围,急忙从附近调集援兵。八月十六日,后金围大凌河城十天以后,松山城出动明兵2000前来支援。二十六日,辽东巡抚丘禾嘉与总兵吴襄、宋伟合兵6000赴援,与后金兵在长山(大凌河城东南)、小凌河间大战,被逐回锦州。此后,明兵多次采取救援行动,但均被外围后金兵击退。最后一次,明朝派监兵张春同总兵吴襄等率4万援军开来,结果张春被活捉,吴襄逃跑,全军被歼。明军经过这几次战斗,损失惨重,已经无力增兵救援了。

  援兵盼不到,大凌河军民面临着粮尽的危险。围困已两个月,城里储备的粮食眼看就要吃光,兵士宰杀战马充饥,马无草料,大批倒毙。成百上千的老百姓都饿死了,勉强活着的人抢食死者身上的肉,用人骨当柴烧。

  在严密围城的同时,皇太极不断发动政治攻势。皇太极责令俘获的明将20余人给祖大寿写信劝降,他本人还写了三封,一起送到城里,但祖大寿仍不投降,表示“我宁死于此城不降也”。皇太极知道祖大寿已面临绝境,之所以不降,是顾虑身家性命,担心后金随意杀人。皇太极写信解释,说从前杀辽东人实有其事,我十分痛悔,今后决不妄杀一人。祖大寿对皇太极的话将信将疑,拖到十月中旬,终因“力竭计穷”,才下决心投降。经过双方信使往来,将投降之事谈妥,只有副将何可纲反对投降。祖大寿将其逮捕,让两名士兵把他架出城外,当着后金诸将的面斩首,何可纲脸色不变,含笑而死。祖大寿来降时,皇太极十分高兴,他派诸贝勒出迎一里,他则出幄外迎接,不让祖大寿跪见,而以抱见礼优待,还让他先入幄,祖大寿不敢,谦让后,皇太极和他并肩入幄,极示尊敬之意。

  在皇太极招待祖大寿的筵席上,祖大寿说妻子尚在锦州,请求皇太极允许他回锦州做内应,皇太极当即同意。祖大寿带26人,渡小凌河,徒步到达锦州,从此一去不复返,其子侄俱质留于后金,也顾不上了。皇太极采取怀柔政策,并未为难他的家人、部将。10年之后,皇太极在松锦大战中,再次围困祖大寿据守的锦州,祖大寿才真正投降。从皇太极对待祖大寿的态度上,足可见其卓越的政治才能。

  祖大寿走后,后金兵开进大凌河城。原先全城兵民共3万多人,此时仅存11682人,马只剩下32匹。三日,皇太极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大凌河城归顺将官。九日,皇太极下令班师,八旗将士满载战利品撤回沈阳。撤军前,将大凌河城完全摧毁,剩下一片废墟。

  此次大凌河围城战前后达三月余,毁坏了大凌河工事,消灭了明在关外的精锐,使其军事力量遭到严重损失。同时,皇太极还招降了张存仁等数十名明将,这些人大部分成为他的得力战将。在深谋远虑的皇太极看来,这种收获远远超过了一座城池。

  入口之战

  大凌河围城战役结束后,太宗率军亲征蒙古察哈尔,暂时放松对明朝的大规模征伐。

  过了两年,到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又发动了远袭明朝宣府、大同的战役。因为这次战役主要是在沿长城内侧一带进行,所以称之为“入口之战”。

  这年五月十一日,皇太极召集诸贝勒大臣,征求他们对征明的想法。他说:

  现在我打算征明,应当由哪条路进兵?

  贝勒大臣认为应从山海关进入。皇太极不以为然,他说:“今兴大兵宜直抵宣(府)、大(同)。察哈尔先为我败,举国骚然,贝勒大臣将来归我,必遇诸途。

  我一则征明大同,一则收纳察哈尔来归官民。”其实,皇太极决定走大同,除了要在中途收纳察哈尔余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山海关明兵防守很严,不易通过。相形之下,宣府、大同一带的关口成了薄弱环节。

  宣府、大同这两处重镇都以防御和控制北方游牧民族而为历代兵家所重。明朝为阻止蒙古兵南下,在这里筑城堡,派重兵把守,有“固若金汤”之称。但到了明末,这一地区的守备大坏。一方面,蒙古不断侵袭破坏;一方面,为对付后金新的威胁,明被迫抽调宣、大之兵专力经营宁、锦至山海关一线的防务,致使宣、大一带守卫空虚,岌岌可危。皇太极选择宣、大作为军事行动的突破口,从战略上说,就是避实击虚,攻其不备。通过对这两个重镇的打击,动摇明朝的统治之本。

  五月二十二日,皇太极率大军离沈阳西行,渡辽河,到达都尔鼻。蒙古诸部率军来会。

  为适应远程行军和奔袭的需要,骑兵占了多数。从这里继续向西进军,进入内蒙。不出皇太极所料,一路上遇见许多察哈尔余部,纷纷归降后金。

  后金军兵分四路,于七月八日分别破关口而入。皇太极此次用兵,“不攻城池,只在各村堡抢掠。”也就是说,皇太极的目的不在于得城池、土地,而是要掠取明朝的财富,消耗明朝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对于城镇能攻则攻,一时攻不下就放弃,转而去别处。皇太极入口后,亲自领兵奔向宣府,被明兵大炮击退,转向应州,包围后攻取成功。阿济格、代善、德格类也分别领兵一路,四处劫掠。

  明朝在宣、大一带的防务十分空虚。当皇太极于六月上旬行经内蒙西进时,明朝就已得到情报,崇祯帝先后连发十余次御旨,指示宣、云等处“尤宜严备、固守”。六月中,又传下御旨:如被后金攻破,守官“立置重典”处死。但是,朝廷大计到了地方上,却得不到落实。地方官和带兵的将官不敢同后金对阵,要么弃城逃跑,要么紧闭城门,看到后金兵来了,只知道发射几颗炮弹而已。为了将来逃避责任,他们还纷纷向朝廷求援,声称:

  “欲出城剿杀,贼势甚众,寡不相敌,用炮远打。”

  在腐败的明朝守将面前,后金兵如入无人之境,在明朝的州府台堡之间往来穿梭。八月初,后金20来个骑兵掠获妇女小孩千余人,经过代州城下,被掠获的人望见城上自己的亲人,互相悲啼,城上守军却不发一矢,任后金兵从容过去。崇祯帝听说此事后,气得顿足不已。崇祯帝见宣、大之兵不顶用,急令宁远总兵官吴襄、山海关总兵尤世威率军2万分道驰援大同。同时,京师宣布戒严。由此可见,皇太极的这次入塞,给明朝造成的震动实在不小。

  后金各路大军陆续会于应州,命诸贝勒攻克了代州,分道出攻。八月十三日,皇太极也离应州赴大同,攻城五天,打败吴襄,与尤世威兵大战北门,后金兵未攻下,就去攻西安堡,奔阳和。阳和总督张宗衡表面提出议和,却暗暗策动后金内部的汉人、蒙古人反叛皇太极。皇太极约张宗衡出城会战,还写信给他,信中指斥明将虚诳无能:“朕入境几两月,蹂躏禾稼,攻克城池,竟无一人出而对垒,敢发一矢者。”张宗衡不作答复。八月二十七日,皇太极率军离阳和,不久攻下万全左卫,斩守备常汝忠,歼灭明军千余人。随后率大军班师,从尚方堡出塞。因为接收和处理察哈尔余众耽搁不少时日,直到初冬才回到沈阳。

  皇太极此次入塞,史书称其“蹂躏宣、大五旬,杀掠无算”。后金军队的活动范围,以宣府、大同为中心,在今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纵深几达山西中部,攻围明50余个大小城镇台堡。在大肆劫掠之后,安然出口东去。皇太极此次用兵,以掠取明朝财物为目的,使广大人民遭到严重损害。但纪律败坏的明朝军队,从各地来大同的援兵包括辽兵,也给当地百姓造成了不小的灾难。皇太极远行数千里,再次自由入塞,向明朝显示了八旗将士能征惯战的威力,同时也暴露明朝在北部防线的巨大漏洞。

  建立大清国

  皇太极即汗位以来就倾心于学习中国历代专制主义的封建统治,不断地加强集权。他上台伊始,设了八大臣管理国务,称八固山额真,在旗内总管一切事务,国家有事,与诸贝勒“偕坐共议”,狩猎出师,各领本旗兵行,还负有稽查责任。固山额真的设立,削弱了诸贝勒的权力,加强了汗权。

  皇太极又处心积虑以获得南面独坐权。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命四大贝勒“按月分直”,皇太极即汗位,四去其一,其余三大贝勒仍“分月掌理”,这是一种分权制度。

  皇太极刚登汗位时,与其余三大贝勒(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与三贝勒莽古尔泰)共同当政,群臣上朝时均南面而坐,这突出不了皇太极的地位。他处心积虑争取南面独坐,借用各种机会把其他三贝勒打下去。

  天聪四年(1630年),皇太极以阿敏从滦州、遵化等地败归,心怀异志僭拟国君等16条罪状将他幽禁籍没。第二年,皇太极以持刀“向前”(行刺皇太极)为罪名处置了莽古尔泰。在明白了皇太极杀鸡给猴看的手法后,代善便自个儿要求下台。自此,皇太极终于可以“南面独坐”了。但是皇太极对代善还不放心,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又以代善轻视君上、贪财违法的罪名削了代善的贝勒爵号。第二年代善封和硕礼亲王。第三年,皇太极又斥责他越分妄行,轻君蔑法,迫使他闲居。

  天聪六年(1632年),皇太极再次率军远征林丹汗,长途奔袭至归化城(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林丹汗星夜逃遁。此后,蒙古察哈尔部逐渐分崩离析,林丹汗逃至青海出痘病死。天聪九年(1635年)正月,蒙古的牧羊人发现一只三天不吃草的羊,用蹄子老刨同一个地方,牧羊人在羊刨的地方挖出一块玉玺,上有汉文篆字“制诰之宝”,据说这是汉朝传下来的传国玉玺,元顺帝北逃时带走,后来就不知踪影。天聪九年,皇太极命令多尔衮等再次率军攻打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儿子额哲率部归降,献上传国玉玺。皇太极大喜,认为这是“一统万年之瑞”的天赐之宝。

  接下来,皇太极巩固和完善了八旗制度,扩编蒙古八旗,加强对蒙古的统辖;创设理藩院,专门处理民族事务;设立内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形成所谓“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政府架构,基本完善了政府组织的体制和架构。

  天聪九年十月十三日,即1635年11月22日,皇太极正式下令把族名定为满洲:“我国建号满洲,统绪绵远,相传奕世,自今以后,一切人等,止称我国满洲原名,不得仍前妄称。”从此以后,满洲族简称满族,这样无疑凝聚了整个满洲内部的力量。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在盛京笃恭殿举行盛大典礼,大贝勒代善用满文宣读表文,额哲用蒙古文宣读表文,汉人孔有德用汉文宣读表文。这就意味着皇太极不仅是满洲人的皇帝、蒙古人的皇帝,也是汉族人的皇帝。

  此举充分显示了皇太极的远见卓识。首先,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金朝(1115~1234年),曾经残酷掠夺和压迫过汉族人民,是汉族人仇恨的对象。废去“女真”族号和“金”的国号,正是为了避免刺激汉族人的历史记忆,减少民族抵触情绪。第二,明朝的统治者姓朱,按汉族传统说法,其中的“朱”、“明”两字,均含有“火”之意,按五行相克的说法,“火”

  克“金”,这在明金对峙的形势下,对金不利。改“金”为“清”,汉字的“清”及“满洲”

  等字,均以“水”为旁,而“水”是克“火”的。另外,明朝当时的年号是“崇祯”,即崇尚祯祥,表明明朝统治者重天事。而皇太极改年号为“崇德”,表明他重视的是德治。

  在封建社会中,种种迷信观念深入人心,皇太极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不仅取悦于民,而且展现了与明朝争夺天下的决心和抱负。

  但是,皇太极称帝之后亲自领兵攻打的不是明朝,而是10年前曾与他签定过“兄弟之盟”的朝鲜。自从后金与朝鲜结为兄弟以来,朝鲜仍与明朝藕断丝连,对后金政治、经济、军事的一些要求都寻找借口不肯应允。皇太极每有胜利,都不厌其详地告诉朝鲜,极力想把朝鲜从明朝一边拉过来,但收效甚微。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大典上,朝鲜使臣拒不跪拜,衣服被撕扯破后,愤然离去。皇太极非常恼怒,崇德元年十一月十九日,皇太极以“朝鲜败盟逆命”为由,决定亲自征讨朝鲜。十二月,皇太极第二次对朝鲜用兵,统率清军渡鸭绿江,前锋直指朝鲜王京汉城。朝鲜国王李倧逃到南汉山城,皇太极也率军到南汉山城驻营。第二年正月,李倧请降,奉清国正朔,向清帝朝贡。第二年,朝鲜军队在汉江东面的三田渡,设坛杀白马黑牛,焚香盟誓,朝鲜国王表示尊崇清朝的正朔,向清朝进贡,结成“君臣之盟”。皇太极此次用兵朝鲜,达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一是改变了朝鲜游荡于明朝和清朝之间的立场,二是得到了来自朝鲜的物资供应,三是解除了南攻明朝的后顾之忧。

  蒙古、朝鲜臣服后,东方、西方的牵制势力都已经扫清,皇太极开始专心对付南部的明朝。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大清相国 司马懿吃三国(合集) 明朝那些事儿 易中天品三国 张居正 最后一个匈奴 大唐万户侯 大秦帝国 汉代风云人物 神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