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24节:第十七章马路地摊垒出的神话(2)

T,xt,小,说,天,堂

  从史书上我知道,常熟始建于商末的勾吴时代。当时吴王为抵抗从长江而入的外敌,在虞山(常熟城西,现已为城区一部分)设立兵站与望所。为解决兵士的营宿,吴王下令在山的东边垒了几间茅棚,这就是常熟城最初的形成。古常熟城的发展比蚂蚁爬还慢。到1000年后的隋朝时,常熟城仍只有“城周240步、列竹木为栅”的堡垒式小城池……然而又过后的1000年间,常熟城因其所处的独特富饶之地而获得大发展,到明清时已成为江南名城。

  然而3000年前的古常熟城比起常熟新城,比起常熟新城中崛起的另一座“城中城”——中国服装城来说,那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下面的一组数字可以使我们作最简单的比较:

  从隋朝时的“城周240步”到1950年的1000多年中,常熟城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从1950年到1985年的35年间,常熟城面积扩大到8.25平方公里;而从1985年到今天仅20年多一点的时间,常熟城扩大到30多平方公里。这中间被常熟人称为“城中城”的“中国服装城”则占了一定比例。

  常熟人在10年中为建“中国服装城”投入了30亿元资金。当地的建城费约为北京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常熟人用这么短时间等于北京人拿出300多个亿人民币新建了一个全新市场,而这使我们足见常熟农民们建起这座服装城的意义所在了。

  然而常熟“中国服装城”的意义远不在此。它的真正意义在于:

  ——它既非国家重点工程,没用过国家一分钱投入,而全是农民们凭着双手和智慧自己建起的。

  ——它既非在已有的什么框框下铸出的“金色模型”,而是由马路地摊滚雪球滚出来的市场经济产物。

  一座城市般的巨型市场!

  一座每天拥有一二十万客流的市场!

  一座年成交额200亿的市场!

  这就是常熟人做出的一个奇迹!

  这就是常熟农民在市场经济海洋中涌动的潮!

  长镜头2:雪球是这样滚出来的

  凡是常熟人都知道,如今占地面积达3.7平方公里的服装城那块地方原来并不是现在这个样的。

  那时是什么样?

  那时没有样,常熟人都这样回答我。

  这么大个市场咋发展起来的?

  你知道吗?不知道。那你呢?不知道。常熟人又大都这样回答我。

  好像是一夜醒来的事,老乡们谈论这事时脸上的笑容总透着一种光彩的憨气,其实是一种自豪和聪明的狡黠。但是对我和所有外来的人,常熟市场究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总是个感兴趣的话题。

  你说说——我找到第一批进驻市场的小商贩沈某。

  沈某现在已是拥有数个几百万的老板了,但他还是自谦地喜欢别人称他为“小贩”。“咱常熟服装城里一竿下去能打上几个百万富翁,我算不了啥湖潮。”(常熟方言,即不算什么)他回答我的问题时也这么简单,说他一直是种地的。有一年儿子从他们乡办厂里拿回几件腈纶衣,说出厂价才两三块钱一件,到外地就能卖10来块。我听后心一动,就让他从厂里多买回了几件想抽空去卖卖看。到哪儿卖呢?我一下先想到了常熟城南门汽车站那儿。因为那儿人多又有不少外地人。于是我用中午和下工时间上那儿试着卖,结果一两天就卖出了10来件,赚了50来块钱。一想这不等于干一个多月的农活所得吗!值。从那开始我就一直在汽车站门口的马路边搁一张旧报纸放上几件衣服摆起了小摊。后来有人看我小生意做得蛮实惠,就跟着学。马路边小摊多了也就有些乱哄哄,我们就被集中到一起。开始大伙都不乐意,因为那儿离车站100多米远,买东西的人不易去。管市场的人说会有人来的,过了些日子,真的客人都往这边来了,而且越来越多,进市场头年只有4个来月时间,我就赚了一万多块。第二年翻了番。第三年又翻了四番……这往后的钱就像潮水涌来似的,推也推不走。我回头再看看左右前后的摊位、门市不知啥时候里三层外三层,转眼又一个里三层外三层,比潮水涨得还快。接着是一栋栋好大好大的商场,像春笋似的从地上冒了出来,弄得我现在几天在摊位没动窝,都对服装城有点不摸门了!


wWw:xiaoshuotxt?net

同类推荐 一辈子做女孩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富爸爸穷爸爸 正能量 厚黑学 遇险自救全攻略 千万别学英语 不抱怨的世界 The Secret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