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70节:第二十三章战略思维最重要(1)

[T.xt^小.说.天)堂)

  第二十三章战略思维最重要

2001年,是京唐港发展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他们突破了1000万吨的吞吐量,达到1102万吨,跨入国家大港口的行列。全年港口实现总收入2亿元,利润3500万元。而在这期间,京唐港人还做了一件功不可没的大事,即为如今已成为渤海湾最具远景意义和发展前途的曹妃甸港口完成了基础工程的主要项目的投资与建设。曹妃甸,作为京唐港的“姐妹港口”,现在已被国家确定为我国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工业区,如一颗耀眼的新星正在太平洋的东方海岸线上冉冉升起。刘卫民和京唐港人作为这一新兴港口和示范区的开拓者与建设者,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现在,我们还是把目光收回到进入新世纪后的京唐港海吧——

  这一年年末,一位记者来到京唐港,在港口现场作过一段描述:此时的京唐港,巨轮来来往往,高耸的吊机紧张地工作着,坨港铁路线上,满载货物的列车风驰电掣。短短10年,从通航到千万吨大港,京唐港人付出了多少心血?那天,远航的“安达海”号满载2.5万吨优质煤炭驶往南京港,汽笛在蔚蓝色的渤海湾回荡,海鸟追逐着渐渐远去的巨轮,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刘卫民的眼角潮湿了……

  刘卫民的眼角不能不潮湿,因为从他担任港口的“一把手”以来,仅用3年时间,就把一个正在滑坡的新建小港,建设成名列全国港口前23位的千万吨大港口!这,绝非是件简单和容易的事。

  “古人曰:‘一名之立,数旬踟躇。’又曰:‘名者,实之宾也。’是说,立名虽则不易,名称只是一种叫法,叫什么都是次要的,关键要看实质。一个发展着的港口建设,重要的是要不断调整思路,找准定位,也就是说只有从‘实’出发,‘实’而‘名’正,港口的发展才能突破瓶颈,走上快车道。”刘卫民是个意识里充满着哲学感知的思想家,同时又是善于把这种感知转化为行动的实践者。

  “港口,如同一个舞台。港口人就是这个舞台上的唱戏人。舞台多大,你的戏就能唱多大。一个有作为的艺人,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歌唱家,你的舞台就要成为面向世界的一流舞台。港口做不大,港口人就永远不能与世界贸易融合在一起。”刘卫民经常用这样的比喻影响和灌输自己的港口职工。

  调整思路,找准定位,用“蓝色思路”改写“煤都历史”。这是京唐港人在进入新世纪后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奋斗目标。

  《左传》有句话叫做:“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是,坐着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刘卫民对这句话特别欣赏,他经常用这话教育自己的职工,希望港口人将此作为建设港口的座右铭。

  “京唐港的机制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其它港口一样,可以在有了政府和国家大笔大笔的资金后再进行规模建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穿着破烂衣服’去开辟山林的宏愿。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要把北方大港建设成‘与纽约等大’的国际贸易大港口,如今实现这一愿望的历史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的身上,京唐港人自然必须接受这副重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开路者和子孙后代。”刘卫民的心中装着雄才大略。

  “把京唐港做大做强,做成‘与纽约等大’!”这是刘卫民和京唐港人的毕生愿望,他们为此呕心沥血。他们知道,如果自己的港口只是局限在背靠“煤都”唐山、做单一的货种,即使把吞吐量做到几个“千万吨”,那也摆脱不了“搬运站”的痕迹而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港梦想。,

  “做大做强,这是唯一的选择!”它不仅仅是让京唐港人自己受益,而是让所有与京唐港相关的广大客户受益,让唐山市、让河北省、让京津唐及整个渤海湾经济区受益,更能为推动全国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作用。在河北省建设沿海强省的布局中,京唐港早已被赋予当“领头羊”的历史重任。历史已经赋予京唐港人这样的责任:作为渤海湾经济区的未来沿海新兴港口城市,这里通疆达海,后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前有通向世界的大海,发展空间无限,发展前景美好而壮观……

  然而,如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扩大京唐港的建设规模?刘卫民和京唐港人几乎每天都在掐着手指算账:吞吐能力应该达到多少万吨才能成为大港?而要称其为大港,还必须投资建多少个5万吨级甚至10万吨级的泊位?要建这些超大吨级码头得需要多少投资,钱又从哪里来?如果有了足够的钱该怎样干?如果没有那么多钱又该怎样的干?

  世界风云变幻莫测,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异常。沿海港口如雨后春笋,每一个港口的主政者都想把自己的地盘做得最大最强,京唐港将向何方发展……所有这一切,刘卫民与班子成员必须想明白,然后还得拿出做法和措施。光有一般的做法和措施是不足以参与群雄四起的港口经济竞争的。


www.xiaoshuotxt.net

同类推荐 千万别学英语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正能量 厚黑学 浮沉 心灵鸡汤全集 人性的弱点 马云创业语录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