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46章 关于成功——做最好的自己(2)

  中国成语中有“东施效颦”的故事。如果用多元化成功的观点来解读该故事,则不难发现:西施的美丽是一种独特的、有着鲜明个人特点的成功,东施当然可以从西施身上学习成功的经验和法则,但不应该因为模仿别人而失去了自我。试图模仿或复制他人独特的成功模式是行不通的,这样的做法不会带来真正的成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每个人的成功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培养和教育年轻人的角度来说,只有摒弃一元化的思维定式,支持和鼓励年轻人走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道路,整个社会才能涌现出更多的人才,青年一代才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所以,李开复对成功哲学的核心归纳为下面几点:

  不要轻易走入一元化成功的误区,而应主动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功道路;

  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要让人人都成为李开复,而是要让更多的人理解李开复的成功哲学,并利用李开复的经验和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

  做最好的自己

  既然多元化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那么,该如何追寻多元化的成功呢?

  多元化成功并不要求每个人都去刻意重复别人的成功之路,或者用别人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自己,但它要求我们重视诚信的价值观,拥有完整、均衡的人生态度,善于用智慧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并能不断地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妥善地处理好身边人际和沟通问题……

  如果从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那么,无论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结果,这种努力本身都是最可嘉许的成功了。所以说:“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只有一元化的成功才会强迫人们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

  如果强迫自己去做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模仿别人的事情,就无法从内心深处投入足够的兴趣和激情。在这样的状态下,就算尽了200%的努力,也往往会事与愿违,同时还会让别人觉得自己缺乏诚意。

  想取得成功,就要首先“做最好的自己”。换言之,成功就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充实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始终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做一个快乐的、永远追逐兴趣并能发掘出自身潜能的人。

  深入思考下去就不难发现,财富、名利等外在指标往往是社会整体意识强加给个人的镜子、标尺和参照物。大多数追求外在名利的人其实都是在竭尽全力模仿他人的成功,忽视了自己的特点、潜能和兴趣,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东施效颦”的闹剧。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人迫于家长或社会的压力,将考试成绩、财富、名利当做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那么,他所做的多半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他把这件事做好并因此而获得成绩、财富、名利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相反,那些追逐自己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并发掘自身潜力的人更容易得到财富和名利的眷顾,因为他们所做的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所以他们更加有动力、有激情将事情做到完美的状态——即便他们不能从这件事中获取财富和名利,也会得到终生的快乐和幸福。

  国内一位大学教师曾对李开复说:“优秀是有标准的,我们有一个给学生打分的指标体系。”这种给人才贴标签、分类别,给成功评等级、定指标的做法在国内教育界几乎是根深蒂固的。从幼儿园和小学开始,老师们就习惯于将孩子简单地划分为“好学生”和“差学生”两种类型,就好像他们分别是从两个不同的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

  美国教育界的思维方式恰恰与此相反。有一次,一位中国家长问美国某大学的校长:“你们学校里有多少好学生,有多少差学生?”校长诚恳地说:“我们这里没有差学生,只有个性特点不同的学生。”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质,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动选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成才没有公式可以套用。试图用一个成功个案来总结教育规律,或寻找某些成才“捷径”,这些做法都有失偏颇。对大学生来说,有的学生某个科目非常优秀,适合做科研、开发等工作;有的学生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特别强,适合做组织或管理工作。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相反,如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因人而异的引导和帮助,整个社会的人才类型就能得到极大丰富,人才质量也能大幅提高。

  复旦大学附中的校长认为:优秀学生并非是靠某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营养均衡的土壤中脱颖而出的。因此,学校应该营造宽松的氛围,提供丰富的课程和活动让学生选择,例如,多布置一些“开放式”的作业、鼓励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等等,以便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成功的支点。

  正因为成功是“做最好的自己”,所以,每个人都有条件在超越自我的基础上不断取得成功。

  到达成功彼岸的秘诀

  通过上面几节,我们已经就“什么是成功”这样一个人人关心的话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也就“多元化成功”、“做最好的自己”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但是,相信更多的读者一定更想知道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成功有秘诀吗?到底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成功法则呢?换言之,如果成功是多元化的,如果“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那么,我们该在哪些具体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呢?

  还记得此前提到的那个一心想做领导、做管理的名牌大学高才生吗?这次对话使李开复思索良久,为什么郭士纳可以从纳贝斯克食品公司空降到 IBM公司并成功地拯救了IBM?为什么微软公司要求每个副总裁都可以随时接替任何一位其他副总裁的工作?思索的结果让李开复更明确地意识到,真正的成功人士并不是仅仅靠知识、创意等外在素质赢得成功的,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具备了某些最为根本的、最有价值的素质或品格,他们获得成功的内因几乎都可以用一个“成功同心圆”来解释。

  什么是“成功同心圆”呢?简单地说,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首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因素。如果价值观不正确,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都会像南辕北辙的赶车人那样离成功越来越远。

  有了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就可以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人格,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对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人生态度包括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等六种,它们构成了同心圆的第二层。

  最后,还要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应用到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合作沟通等六种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它们构成了同心圆最外面的一环。

  只有按照这样的逻辑顺序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每个人才有可能真正做最好的自己,真正取得多元化的成功。

  将这一成功法则逐步细化后,我们可以得到完整的成功同心圆。

  1.价值观

  成功同心圆的中心是价值观,这也是判断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作出正确的抉择,意味着他是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

  只有从诚信出发,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这种成功法则其实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提倡和推崇的。例如,《大学》中说:“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话不正点明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心”和“诚意”)对于为人处世乃至建功立业的重要性吗?

  2.态度

  有了正确的价值观,还必须努力培养自己,使自己具备正确的、可以适应当代社会的人生态度。这里所说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被理解为做事的基本原则。

  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态度也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和他人心目中映射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他就不可能体现出这些正确的态度或品质来。

  概括起来,一个人应具有的最为重要的态度有六种,分别是:积极、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胸怀。值得注意的是,在成功同心圆的第二层中,六种态度两两一组,构成了三个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第二层每两个相对的态度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内在联系:

  (1)积极和同理心:在积极和同理心之间求得最佳的平衡,参与社会事务时既不能咄咄逼人,也不能因羞涩而畏缩不前。

  (2)自信和自省:既不能因过于自信而跌入自负的深渊,也不能因为过于自谦而加入自卑者的行列。

  (3)勇气和胸怀:既要有勇气面对挑战,改变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也要有足够的胸怀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

  中国文化强调团队和纪律,更注重自省和同理心,更有胸怀“来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事情”;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意识,更注重自信和积极主动,更有勇气“来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所以,融会中西,协调均衡是在态度上“做最好的自己”的关键所在。

  3.行为

  行为是态度在具体行动中的反映,行为是一个人与社会、他人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行为也是社会衡量每个人的价值的外在指标。

  行为受价值观和态度的指导,是态度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每一种态度都主导了一种具体的行为。这六种行为分别是: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和合作沟通。

  以上六种行为均受第二层六种态度的共同影响,但对每种行为而言,其中的某一种态度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在追寻成功时要注意:

  (1)以勇气指导自己追寻理想;

  (2)以自信培养、发现兴趣;

  (3)以自省指导有效执行;

  (4)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学习;

  (5)以同理心指导人际交流;

  (6)以胸怀促进团队合作与相互沟通。

  4.完整与均衡——用智慧选择成功

  在理解和使用成功同心圆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两个原则:完整的原则和均衡的原则。

  完整的原则是指要完整地理解成功同心圆的每个方面,要同时培养自己在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使自己成为完整的、结合中西文化优点的人才。例如,不能只顾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忽视了培养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能只拥有积极的态度,而没有了同理心。

  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接受不同的思想和意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缺陷,善于从各种不同的思潮中汲取力量,善于融会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均衡的原则是指在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时,不能偏激,不能走极端化的路线,应当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在对立统一的逻辑关系里选择最佳的均衡状态。例如,既不能因为过于自信而跌入自负的深渊,也不能因为过分的自省而加入自卑者的行列。在自信和自省这组对立统一的逻辑概念之间,需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正如此前所说的那样,国际化人才是融会中西文化精华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合格的国际化人才都是在价值观、态度等方面达到完整、均衡标准的人。完整和均衡并不意味着圆滑、世故和骑墙,完整和均衡也不意味着必须丧失自己的个性与激情。

  恰恰相反,这里所说的完整和均衡既不反对展示个性,也不反对挑战自我,这里所说的完整和均衡仅仅是在提醒大家: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需要足够的智慧来避免自己走入偏激的误区。

  也就是说,在遇到两难选择的时候,需要依靠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力,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做出最适合于自己、最能满足需要、对社会和他人最有价值的选择。在成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不要把一切归于宿命。成功是选择的结果,不成功也是选择的产物。你的选择会让你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功同心圆——因为你的理想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你如何均衡自己的态度也不会和别人完全相同。只有积极把握成功道路上的每一次选择,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己!

  只要完整和均衡地理解了成功同心圆,只要学会了智慧选择的方法,就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达到下面这种完整、均衡的境界: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做到了这一点,大家就与真正体现自我价值的、多元化的成功近在咫尺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 富爸爸穷爸爸 我不是教你诈 遇险自救全攻略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杜拉拉升职记 The Secret秘密 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