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6章 巧妙寻找致胜的强项(2)

  然而,他依旧愁容满面地说:“但是,有件令我相当苦恼的事,我始终无法对自己产生自信。对于任何事我都没有把握,甚至无法确信自己是否真的能顺利完成一件事。通常,在事情尚未开始着手之前,我的意志便不由自主地消沉下来。事实上,目前我已相当泄气了。”他继续说着,“如今,我已是四十岁的中年人,却一直受困于自卑感的烦恼,因此对自己总是抱着否定的态度,今晚聆听您的演讲,对于您所谈有关思考力量的问题,希望有进一步的了解,我想明白该如何做,才能对自己产生自信与肯定。”

  罗德曼·鲍勃对这名男子做了这样回答:“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你的问题:第一是探讨无力感的来源。当然,若要找出源头,必得花费不少时间分析,但这是绝对必要的重要步骤。我们必须学习科学家的做法,以科学方法来探究这种生活病态的原因。不过,这件事绝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答案,再者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这是一种为达到永久治愈目标的治疗法,因此对你的迫切需要并不适宜。但是还有一个方法可以临时应急,以解决你迫在眉睫的问题。我要给你开一贴处方,若能好好运用,想必能有效解决你的困难。”

  罗德曼·鲍勃继续向他郑重说明,“今天晚上,当你走在街上时,不妨重复默念我将告诉你的这句话;等你回到家,躺在床上时,也要对自己重复说上几次。待隔天睡醒时,记得在起床前把这句话说上三次。倘若你本着虔诚的心意来做这件事,你将会获得足够的能力面对这个问题。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尝试花些时间去进行分析问题的本质,是再好不过的事。但不论研究结果如何,我现在要赠予你这贴处方,在治疗上却是扮演着绝对重要的角色。”这句话的内容是:“虔诚的信仰给了我无比的力量,凡事能做。”

  由于在此之前,他并未听过这句话,因此罗德曼·鲍勃把这句话写在卡片上递给他,并请他大声复诵三次。然后,再次细心叮咛:“那么,你就按照我刚才所说的去做吧!

  我相信一切将很顺利!”他站起身来,先是静静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后来带着激动的表情与口吻对罗德曼·鲍勃说:“好的,先生,我知道了!”罗德曼·鲍勃看着他昂首挺胸的身影在夜幕中逐渐消失,尽管那身影看来仍有些悲伤的意味,但是端视他那昂然离去的姿态,仿佛无言地暗示,信仰已在他的心中萌芽。

  日后,这名男子曾感激地对罗德曼·鲍勃表示:“这贴简易的处方确实为我缔造了奇迹。”此外他还强调,“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想不到这么一小句话竟能带给人们这么大的效果!”后来,他也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努力探究自己自卑感的原因所在。结果,终于去除长久以来的自卑感。

  最重要的是,他真正学会了应该如何拥有信仰,并恪守某些特定的训诲。他逐渐拥有强大、坚定不移的信心,现在任何事情对他而言都不再是难以掌握的困难了,而是完全由他来操控安排。这样的变化实在令人惊讶,大量事实的确如此。

  他的人格再也不似昔日般消极悲观,而是充满积极与斗志,现在他不仅不会与成功绝缘,相反地,更将成功拉向自己。尤其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已经对于自己本身的能力真正具有信心了。“凡事都能做”造成自卑感的因素很多,原因之一是,不懂得发挥自己的强项,而屡遭败绩。假如你总是表现自己的弱项,肯定会产生许多失望,对做事失去信心。

  有一位企业家曾经谈及有关他公司内一名前途相当看好的年轻人。他说:“我计划大力栽培他,但是……我却又不能让他参与任何具有机密性的工作。这实在是一种遗憾——否则,我将能造就他成为我事业上的助手。”这位经营者表示惟有一项缺点,就是他相当多话。即使他本人无意如此,但无论什么秘密,只要让他知晓,必然泄露无疑。经过心理分析的结果显示,这名年轻人之所以多话,且守不住秘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卑感的关系。换言之,他是为了弥补自卑感的心理,才忍不住向他人透露秘密,以炫耀自己。

  原来,这位年轻人在公司中交往的对象大都是相当优秀的人,而那些人多半具有大学学历,在大学时代也都是十分活跃的成员;然而这位年轻人的成功背景并非如此幸运。他自幼生长在贫穷的环境中,没有进过大学之门,也无缘接触大学社团。因此,他总自觉本身的背景、条件远不如公司中的伙伴,基于这种心理影响,他为了与伙伴取得平等地位,因而往往借助炫耀和自我表现,以弥补自我压抑的潜在意识。在公司中,这位年轻人有不少参与公司重要会议的机会,也经常陪同上司参加各种会议。

  因此,他可轻易地得知有关的重要消息、决定或其他资讯。这位年轻人于是把这些所谓的内幕消息当作法宝向伙伴炫耀,而这种做法也的确满足了他本人的自我表现欲望,同伴对他投以钦羡的眼光,着实令他感到相当有成就感。而这位年轻人的上司——前面提及的那位企业家,乃是一位为人和善且深具判断力的人。当他注意到年轻人这项缺点时,便给予他适才适位的工作,让他发挥才能,也让他逐渐了解原来自己屡屡泄露秘密竟是自卑感作祟的结果。经过这样的自觉与自省之后,年轻人终于能够认真工作,并发挥自信心的力量,结果成为公司中担当大任的精英份子。

  畏惧与自卑在一个人的成功过程中构筑了障碍物使其成为弱者,所以不要受到他人的威信影响而去试图仿效他人,如果克服畏惧与自卑,必让真正拥有自己积极的心态。“凡事都能做”,这就是良方。

  8与其满腹怨气,不如投石问路

  人生箴言

  不管对什么人动怒,它只能使别人继续自行其是。

  愤怒情绪是一个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它病毒一样,可以使你重病缠身,一蹶不振。

  失败者的借口总是:“我没有机会!”

  机会其实包含在每个人的反应之中,正如未来的橡树包含在橡树的果实里一样。

  同样,“我没有强项”,也是失败者的自慰之语。向愤怒之神说“再见”如果因为找到自己的强项而愤怒,那是不明智的做法,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做法。相反,要冷静地多问、多思自己之所以不成功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发掘自己强项的成功者。留心四周,你无时不可以找到正在生气发怒的人们。

  商店里,也许顾客正在和营业员吵架;出租车上,司机也许正因交通堵塞而满脸怒色;公共汽车上,也许两人正在为抢占座位而大打出手……。此种情形,举不胜举。那么你呢?是否动辄勃然大怒?是否让发怒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你是否知道:这种情绪根本无济于事?也许,你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大加辩护:“人嘛,总都有生气发火的时候”、“我要不把肚子里的火发出来,非得憋死不可”。

  在这种借口之下,你不时地自我生气,也冲着他人生气,你似乎成了一个愤怒之人。其实,并非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出自己的愤怒情绪,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问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精神愉快、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愤怒情绪是一个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它病毒一样,可以使你重病缠身,一蹶不振。

  首先,可以来看看心理学家们是如何看待“愤怒”的。这里所提的愤怒是指当某人在事与愿违时做出的一种惰性反应。它的形式有勃然大怒、敌意情绪、乱摔东西甚至怒目而视、沉默不语。它不仅仅是厌烦或生气,它的核心是惰性。愤怒使人陷人惰性,其起因往往是不切实际地期望大千世界要与自己的意愿相吻合。

  当事与愿违时,便会怒不可遏。愤怒既是你做出的选择,又是一种习惯。它是你经历挫折的一种后天性反应。你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方式消极地对待与你的愿望不相一致的现实。事实上,极端愤怒是一种精神错乱——每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便有些精神错乱。因此,每当你气得失去自制时,你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愤怒情绪对人的心理没有任何好处。

  上面已经讲过,愤怒使人情绪低沉,陷入惰性。从病理学角度来看,愤怒可导致高血压、溃疡、皮疹、心悸、失眠、困乏甚至心脏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愤怒可能会破坏情感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情绪。总之,它使你不愉快。你可能不相信这种观点,因为你或许听说过发火要比生闷气更有助于身心健康。

  是的,生气时把气发出去比把气憋在心里要好得多;但是,还有一种比发火更好的办法——根本不动怒,为什么不采用这种方法呢?这样,你便不会为决定是发火还是生闷气而自寻烦恼了。

  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愤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作出自己所熟悉的愤怒的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只要你认为愤怒是人的本性之一部分,就总有理由接受愤怒情绪而不去改正。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自己心中愤怒的火种,你可以通过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

  然而,你不妨想想,你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用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惰性的愤怒。既然世界绝不会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失望;但无论如何,你完全可以消除那种不利于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愤怒。

  你或许认为,愤怒可以使你达到自己的目的,因而发怒是有道理的。关于这一说法,我们可以先看看下面这一情形:假设你有一个两岁的女儿,她现在街上玩耍,而且很可能会被车子撞上。你板起脸大声叫她回来。如果你觉得这样高声说话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别在危险的地方玩耍,那么这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

  然而,如果你因此而真的生气,气得脸发红、心跳加快、乱摔东西——总之,在一段时间内陷人惰性,那你便是处于愤怒状态了。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教育孩子,根本犯不上自寻愤怒。你可以这样想:“女儿在街上玩很危险。我要让她懂得在街上玩耍是不能允许的。

  我要高声叫她回来,以表明我的坚决态度。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为此勃然大怒的。”惹人生气的人有时会后怕,但他同时也知道他可随意叫对方动怒,从而在感情上控制对方。可悲的是,发怒的人往往认为可以通过愤怒来控制对方。每当你以愤怒来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馈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而且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世界就是如此,你不可能期望别人永远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一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让自己经受感情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人一种情性。

  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怒;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决不应动怒。动怒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上述种种生理与心理病症。真的,你完全可以做出选择——要么动怒,要么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这一误区。

  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其中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忿忿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但是,这并不是那些咆哮大怒的人的反面。在你心里,同样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你以为,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忿。虽然有怒便发比积怨在胸好得多,但你会慢慢懂得,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以致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为可取的。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自寻烦恼。对他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

  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惰性。”不能静等机会“不应该等待机会,而应该施展强项”,是当代流行的一句成功智语。为什么呢?一个人不应该受制于他的命运。世界上有许多贫穷的孩子,他们虽然出身卑微,却能做出伟大的事业来。比如富尔顿发明了一个小小的推进机,结果成了美国著名的大工程师;法拉第仅仅凭借药房里几瓶药品,成了英国有名的化学家;惠德尼靠着小店里的几件工具,竟然成了纺织机的发明者。此外,还有豪尔靠几只缝针和梭子,发明了缝纫机;贝尔竟然用最简单的器械发明了对人类文明有很大贡献的电话。

  在美国历史上,最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便是个人通过奋斗而获得成功的奇迹,很多男男女女们确立了伟大的目标,尽管在前进的途中遇到种种非常艰难的阻碍,但他们依然忍耐着,以坚韧来面对艰难,最后终于克服了一切困难,获得了成功。更有许多人本来处于十分平庸的地位,依靠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努力奋斗的精神,结果竟跻身于社会名人领袖之列。

  失败者的借口总是:“我没有机会!”失败者常常说,他们所以失败是因为缺少机会,是因为没有有力者垂青,好位置就只好让他人捷足先登,等不到他们去竞争。可是有意志的人决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会,也不向亲友们哀求,而是靠自己的苦干努力去创造机会。他们深知,惟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创造机会。

  亚历山大在某一次战斗胜利后,有人问他,是否等待机会来临,再去进攻另一个城市,亚历山大听了这话,竟大发雷霆,他说:“机会?机会是要靠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创造机会,便是亚历山大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因此,惟有去创造机会的人,才能建立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

  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总要等待机会,那是极危险的。一切努力和热望,都可能因等待机会而付诸东流,而那机会最终也不可得。有人认为,机会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一旦有了机会,便能稳操胜券,走向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无论做什么事情,就是有了机会,也需要不懈的努力,这样才有成功的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到处有着大批失业的人群,好像是社会对劳力的需求不足。但事实上,却同时有许多空缺的职位保留着。在每种职业的门口,都有“诚聘员工”的广告。

  当然,企业界所招聘的是那些受过更好训练的男子和女子,是那些更为出色的经理和领袖,企业界要求人格更完善的人材。人们往往把希望要做的事业,看得过于高远。其实最伟大的事业,只要从最简单的工作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便能达到事业的顶峰。

  青年们如果看了林肯的传记,了解了他幼年时代的境遇和他后来的成就,会有何感想呢?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 不抱怨的世界 超越自卑 杜拉拉升职记 人性的弱点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一辈子做女孩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销售就是要搞定人 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