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7章 近代哲学(1)

  古典哲学余波

  现在倒数上去五十年,正是1872年,我们来看看那时候的哲学界是个什么样子。传统哲学日渐凋敝,新生哲学还在挣扎着,即将破蛹而出。哲学舞台,像一个乱糟糟的戏场,闹哄哄我方唱罢你登台,浪漫主义,实证主义,唯意志论……近代哲学的主要问题,知识的来源是什么,理性观念还是经验?知识的工具是什么,直觉的内省还是经验观察?认识的主体和对象是什么?什么样的认识方法才是最可靠的?

  这些问题已经没人再感兴趣,经过德国古典哲学的讨论,黑格尔一死,好像这些问题也随着思想巨擘而离世。思想界陷入乱象之中,今天信奉浪漫主义,明天又去追捧实证论,唯意志主义大师叔本华、尼采也把思想界搅得神魂颠倒。大家不再关注问题,不再思考,而是热捧情绪,追逐非理性的宣泄。

  这段时期的哲学,以达尔文及其后学的进化论思想影响最大,甚至今日英美唯实主义、美国实用主义都深受影响。在这段时期,思想界养成质疑的精神,没有证据绝不相信,如要相信,必须有证据。此外,政治哲学的主题也在个人和国家的问题上徘徊,出现放任主义和工具主义两种政治哲学理论。

  一、浪漫主义

  欧洲大陆上,浪漫主义哲学已到了衰败分崩的时期。黑格尔死41年了。叔本华死12年了。培根说的“蜘蛛式”的哲学系统,从哲学家的脑子里抽象出伟大系统的狂热,忽然冷落了,缔造宏大哲学体系的雄心壮志再也不能赢取听众。

  最有势力的黑格尔学派早已分裂:“右”派的,变成卫道忠君的守旧党;“左”派的,在宗教方面,费尔巴哈与斯特劳斯都进行了大胆的批评;在社会政治方面,有马克思与拉萨尔的社会主义,同样掀起社会政治学说的巨大变革。

  二、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的盛世也早已过去,它的开端就是培根的经验主义哲学。培根的思想要点集中在一句话上:知识即权力。他拿这个经验主义的标准来评判当时大多数的学术,得出的结论是:它们都是知识冒牌货。

  因为它们不产生任何权力,没有什么功效。当时的学术被他归结成三类:媚俗的、空想的、争执不休的。培根的经验主义,实际上就是“实验验证”,产生实际功效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讲“知识即权力”就等于讲“知识即功效”。

  孔德死了15年。第二年(1873),英国的密尔(旧译“穆勒”)接着也过世了。英国还有一个斯宾塞,此时还正当盛时,但他早已蜕变成一个演化论哲学家,而不再是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实证主义者了。因此,随着几位老实证主义大师相继过世,斯宾塞转投演化论哲学,实证主义凋零殆尽,逐渐被新兴的唯心主义流派取代。

  大陆浪漫主义的余波此时变成一种新的唯心主义,又叫做“客观唯心主义”。这一派的远祖是康德,但开宗大师是洛采。1872年,他的重要著作已出了不少。1874年,他的《逻辑学》出版;1879年,他的《形而上学》出版;1884年,这两部书都译成英文。在英国方面,德国系的哲学向来没有势力;但到这个时候,新唯心主义也渐渐有了代表,他们都倾慕黑格尔哲学,早期思想的黑格尔色彩很重,因此,这些新唯心主义者都曾是“新黑格尔主义者”。

  从英国的哲学历程来看,这段短暂的时期,难得英国思想界接受并传播大陆哲学,一系列很有分量的作品也相继出版发表。格林的名作《休谟哲学导论》,1875年发表。凯尔德《康德哲学》,1877年发表。这一派的英国大师布拉德雷的两部难以理解的名著《逻辑原理》与《现象与实在》,此时虽然还不曾发表,但这个时代的英国哲学界,至少英国的大学教授所代表的哲学界,已经染上很浓的德国色彩。

  新唯心主义

  一、德国唯心主义洛采

  洛采精通医学与生理学,受到科学观念的影响,不满意机械论的人生观。他总想调和自然科学的机械论与浪漫派的唯心论。他从机械论入手,指出近世科学承认,一切现象都来自原子的交互作用。这些原子只是无数“力的中心”。

  但是,究竟物的本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呢?洛采要我们用类推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物的本体若完全独立,那就不可知。我们只能由已知“推知”未知。我们之所以能直接了解自己精神的现象,全靠心灵的综合力。宇宙的实际,也须转换成精神的现象,方才可知。

  洛采以为原子也是有生命的,不是死的。这里面有莱布尼茨的许多影响。实在有种种等级;人的心灵代表最高一级,其余的依次递降下去,就是最低等的物质也有心灵的生活。

  二、洛采之后

  洛采以后,德国的新唯心主义思想家有哈特曼,费希纳,心理学家温德,都属于这一派。现存的老将奥伊肯,反对理智主义与自然主义,鼓吹精神生活,颇能替近代宗教运动添一个理论的基础。

  三、英国唯心主义格林

  在英国方面,格林的《休谟哲学导论》和《伦理学导言》新唯心主义的开山著作。格林是一个热心改良社会的人,做了许多社会服务的事业。当达尔文的进化论引起许多激烈讨论时,格林正当壮年。1860年6月30日,牛津大学辩论进化论的大会——生物学史上最有名的一场舌战——,格林也在座,他那时还是大学学生。

  对这种自然主义的人生观,他总觉得不满意。人不单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他有自觉力。人是那普遍心灵的一个影子,有欲望与情感。但人的欲望与禽兽的冲动不同,人能把冲动化成他自己的,变成自觉的,使欲望变成意志。人的特点就在于他能想像一个胜于现在的境界,并且力求达到那个境界。

  四、布拉德雷

  1.生平与著述

  格林英年早逝,英国后起的新唯心论派的哲学家,要算布拉德雷最重要。他的哲学最不好懂,有人叫他做“近代哲学的芝诺”。他的名著叫做《现象与实在》。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本体是绝对的,完全的,无欠缺的。人类平常的经验知识,都只是片面的,不完全的知识。

  绝对的本体是贯通的,和谐的,无所不包的。我们的经验知识,只是那大本体的一个具体而微的部分;虽不完全,却非虚幻,也可以算是一个小本体。我们单靠思想知识,不能完全获知绝对的本体。只有直觉,只有直接的感觉,可以使我们领略本体的大意。

  2.绝对唯心论

  自从布拉德雷以来,这一派不再模糊地叫“新唯心主义”,而是获得一个新名称“绝对唯心主义”或“绝对唯心论”。也叫“客观唯心论”,何以又叫做“客观唯心论”呢?因为他们一方面接受休谟与康德的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方面又想拿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来代替新兴的进化论。绝对本体是可知的,却又不完全可知。

  人心的作用,能把散漫的感觉与经验,组织成一个宇宙;这个宇宙虽不完全,却非纯粹主观的,因为人人都有一个大同小异的宇宙;既然人人都有,互相印证,所以说是客观的。

  这个宇宙,这个宇宙观,是进化的。靠着知识科学的进步,由孩童的宇宙转变到大人的宇宙,由常人的宇宙转变到科学家、哲学家的宇宙,由不完全的宇宙转变到比较完全的宇宙,这种转变就是进化。

  布拉德雷的思想中混杂着康德和黑格尔两种有冲突的哲学,康德在绝对本体和人能认识的现象间划下不可逾越的鸿沟,黑格尔则坚持认为这条鸿沟不存在,所以,布拉德雷对本体的界定很矛盾:绝对本体可知,但又不能全知。布拉德雷的绝对唯心论既非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他还挣扎在两种对立思想的交界处。

  3.鲍桑葵

  这个学派,在五十年中,可算是大陆上“正宗”哲学的传人。他的势力在英美都很大。英国大师是鲍桑葵,是新唯心主义的主要代表。他的哲学还沉浸在黑格尔主义之中,虽然也谈到经验,但还远远不是能够得到准确验证的经验,而只是情感经验,他的哲学基本上还是以黑格尔哲学和浪漫主义为主要的思想来源。

  4.美国唯心主义罗伊斯

  美国绝对唯心论的大师是罗伊斯,主要著作有《哲学的宗教方面》《近代哲学的精神》《世界和个人》等。梯利教授在他的《哲学史》里略举属于这一派的美国哲学家,竞有二十人之多。但马文教授在他的《欧洲哲学史》里说:

  哲学史家指出,科学与这种少人问津的书生学说,分道扬镳了。也许将来科学会同他合流;但目前,这一运动虽然声势浩大,却只能说是欧洲哲学思潮的一个回波,不算主流。绝对唯心论的时代,新思想还没有完全成型,旧学说也没有完全退出哲学舞台,新旧交替之际,思想家们的脑子里有太多矛盾和不协调。绝对唯心主义还在留恋成体系的德国唯心论,还舍不得同它决裂,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唯意志论正是这种同唯心主义决裂的思想流派。

  尼采哲学

  人们通常不在唯意志论这个思想上严格区分尼采和叔本华,他们也都以“人生哲学”而出名,不过他们有一个明显区别:叔本华重视经验,而尼采则很少谈经验。尼采很少像叔本华那样为了证明一个观点引用许多经验,再根据一系列经验来归纳出结论。尼采批评叔本华的学院气,但是,他确实轻视了事实经验。

  一、乐观主义的唯意志论

  尼采也是浪漫主义的产儿。他接受叔本华的唯意志论,而抛弃了他的悲观主义。叔本华说的意志,是求生的意志;尼采说的意志,是求权力的意志。生命乃是一出争权力的大戏:在这出戏里,意志唱的是主角,知识等等都是配角。而生命最终争取到的,就是昂扬向上的生命权力。

  二、超人

  真理之所以有用,只是因为它能帮助生命,提高生命的权力。生命的普遍法则是:各争权力,优胜劣汰。生命的最高目的是造成一种更高等的人,造成“超人”。战争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宁静和平是无生气的表现。为了实现超人社会,我们应该打破一切慈悲爱人的训诫。叔本华最推崇慈悲,尼采则反驳说,慈悲纵容弱者、压抑强者,是社会进步的最大仇敌,他的乐观主义发挥到一种极致,不容忍任何文文弱弱的思想观念。

  三、强者哲学

  尼采反对当时最时髦的一切民主主义学说,理由很简单,这些虚假论调压抑生命,限制生命去争取权力。生命是竞争的,竞争的结果自然是强者的胜利。强者贤者的统治是自然的、理所应当的;一切平民政治的主张:民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都是反自然的。不平等是普遍法则,争平等则是时人妄想。尼采为了宣扬自己的强者哲学,不惜曲解进化论,借自然之威为自己的哲学作证明。

  四、反基督

  尼采大声疾呼,极力反对古代因袭下来的道德与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传统道德是奴隶的道德,基督教是奴隶的宗教。传统的道德要人爱人,庇护弱者劣者,束缚强者优者,这难道不是道德吗?基督教及一切宗教也是如此。基督教提倡谦卑,提倡无抵抗,提倡悲观的人生观,扼杀生命力,更是尼采所痛恨的。

  五、重新估量一切价值

  尼采本是一个古典语文学家,他在巴塞尔大学做古典语文学的教授。他一生多病,也是“弱者”之一!他的超人哲学虽然带着一点“过屠门而大嚼”的酸味,但他对传统的道德宗教,进行肆无忌惮的批评,“重新估量一切价值”,无破不立,思想强劲,的确有很大的破坏功劳。

  演化论哲学

  一、达尔文

  1.达尔文和《物种起源》

  1872年第六版的《物种起源》是最后修订本。达尔文在这一版的第424页里,加了几句话:

  前面的几段,以及别处,有几句话,隐隐地说自然学者相信物种是分别创造的。有许多人说我这几句话不对。但我不曾删去,因为保存它们可以记载一个过去时代的事实。此书初版时,普遍的信仰确是如此的。现在情形变了,差不多每个自然学者都承认演化的大原则。当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时,赫胥黎在《泰晤士报》上作了一篇有力的书评,最末一节说:

  达尔文先生最忌空想,就像自然最怕虚空一样(“自然最怕虚空”,一则谚语)。他辛勤地搜求事例,就如同宪法学者搜求例案一样。他提出的原则,都可以用观察与实验来证明。

  他要我们跟着走的路,不是一条用理想的蜘蛛网丝织成的云路,乃是一条用事实砌成的大桥。那么,这座桥可以使我避开许多知识界的陷阱;把我们引到一个远离陷阱的地方,那是妖艳动人却不生育的魔女——指的是终极原因——设下的陷阱。

  古代寓言里说一个老人临终前,嘱咐他的儿子:“我的儿子,你在这葡萄园里尽情挖掘吧,园子里有宝藏。”他按照老人的话,把园子都挖遍了,还是找不到什么宝藏,不过倒把园地锄遍,那年的葡萄大丰收,他们也发了财。这一段话最能形容达尔文演化论的真正精髓所在。他对思想史的最大贡献,就是开辟出一种新的实证论精神,任何问题最终都要拿到经验事实面前验证,需要详实的证据。他打破了追求所谓“终极原因”的方法,使我们能够从实证的角度来解决生物学的根本问题。

  二、自然科学背景

  1.顽固的灾变论传统

  十六七世纪以来,物理科学进步了,欧洲学术界渐渐知道注重个体的事实与变迁现象。三百年的科学进步,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变动的宇宙,让我们形成一种万物皆变的宇宙观。但关于生物、心理、政治等方面,“物种不变”的观念仍然独占优势。偶尔一两个特别有见识的人,如拉马克,又不彻底。

  达尔文同时的地质学者,动物学者,植物学者,都不曾打破“物种不变”的观念。最有名的地质学家莱尔——达尔文的好友——,又何尝不知道地球历史上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生物?但他们总以为每一个地质的时代的末期必定有一个大毁坏,把一切生物都消灭掉;然后再重新开始,创造许多新物种,他们始终没有打破传统观念,宗教的创世论观念。

  2.反驳神创论

  达尔文不但证明了“物种”是变化的,而且指出“物种”为什么会变化又如何变化,这种思想上的大革命在哲学上产生了几种重要的影响。最明显的是打破有意志的上帝观念。如果一切生物都能随时改变和淘汰不适应生存竞争的变异,求取适应环境的变异,才能适应环境,那就用不着有意志的主宰来预先计划、限定。况且生存的竞争很残酷;若有一个有意志的主宰,为何生物界还会有这种惨剧呢?

  当时的大植物学家亚萨?格雷始终坚持上帝主宰的观念。达尔文曾答复他:

  我看见一只鸟,想吃它,就开枪打死了:这是我有意做的事。一个无罪的人站在树下,触电而死,难道你相信那是上帝有意杀了他吗?有许多人竟然相信,我不信。如果你相信这个,我再问你:当一只燕子吞了一个小虫,难道那也是上帝命定燕子应该在那个时候吞下那只虫子吗?

  我相信触电的人和被吞的小虫是同样的例子。如果人和虫子的死都不是命定的,为什么我们偏要相信他们的“种”生来就是有意设计好的呢?

  三、基本观念和对哲学的影响

  达尔文的学说在这五十年中,逐渐得到证实与修正,这都是五十年来科学史上的材料越来越丰富的缘故,我不必在这里详说了。我现在单说他的演化论的基本观念以及在哲学思想上的影响。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于丹论语心得 诗三百:思无邪 人生若只如初见 美人何处 于丹庄子心得 刘心武续红楼梦 红楼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