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5章 4真性情者皆心存仁爱

  第一卷第一章4真性情者皆心存仁爱

  做一个有人情味的人,不管我们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这个“人味”都不能缺少。——季羡林

  人生在世数十载,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方才塑造人的真性情。

  当一个人回首往事,预见未来而不再困惑时,已是人到中年。岁月的点点过往已化为昨日的云烟,多少痴恨已消逝,无限凄凉上心头。唯一值得安慰的,就是在人所经历的人间情感中,那点“人情味”依然保持着恒定的温度。

  季老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做人要有‘人味’。”从一位耄耋老人的本心出发,季老赋予了“人味”更多的含义,将它从单纯的情义上升到了“仁”与“爱”的层面。

  在我国的儒家思想当中,“仁爱”被置诸高位,无上崇敬。《论语》有曰:“仁者,爱人。”何谓仁,即关爱他人。又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叫做“忠”;而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亦称之为“仁之方”,即施行仁术的方法。

  仁爱思想讲究付出、不计回报,提倡扶危济困、尊老爱幼,古来受到儒家仁爱思想影响的先贤不计其数,不仅如此,他们的仁爱之道常能达到及人的程度。

  诗人屈原在幼年时期就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当时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时有沿街乞讨、啃树皮、食埃土者,幼小的屈原见之不禁伤心落泪。

  一天,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百姓们见状,纷纷拿来碗瓢、布袋接米,将米背回了家。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家中粮仓中的大米越来越少,他很奇怪。

  有一天夜里,他发现屈原正从粮仓里往外背米,便将屈原叫住,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屈原把家里的米灌进石缝里。

  乡亲们知道了真相都很感动,纷纷夸赞屈原。

  父亲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我们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自此屈原勤奋治学,成人后被楚王得知他很有才能,便召他为官,管理国家大事。他为国为民尽心尽力,为后世之人所称颂。

  屈原所做的一切正是出于心中的“仁念”,其性情中的仁爱成就了他的千古美名。“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善良之于人性,就好像食物之于饿欲一般重要。只要心存善念,则风波不起,广施善行,则天下太平。不过,在季老眼中,“仁爱”有大有小,凡是对国有利、对人有利、对人类发展前途有利的益事就是大善;凡是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利、对保持社会安定有利的事情可以称之为小善。善积而成仁,仁者则无敌。

  蜀主刘备在临终前曾给其子刘禅下过一道遗诏,其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与季老在《有为有不为》一文里提到的观点是一致的,季老认为有些事情是一个人应该去做的,即使很小的善行也要去做,只有小善积多才能成为利天下的大仁。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突然开悟。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惊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在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面对偷窃的盗贼,禅师既没有责骂,也没有告官,而是以仁爱之心给他谅解,并以这份苦心换得了小偷的醒悟。禅师送了小偷一轮明月,这轮明月照亮了小偷的心房。给一个小偷以谅解,这是小善,却含大德。

  在季老心中,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也是小善中的一种,小善多积才可成仁。自古以来,爱人者人恒爱之。唯有你对他人施予仁和爱,他人才会以德报德。不管你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官显贵,唯有仁爱之心才能让你从容淡定、广结善缘,才更能显现你的情深意重。人生来便受父母之爱恋、兄姊之悌怜,情义仁爱是最早具备的情感和德行,它最能体现人情味,其乃人性中的无价之宝,我们自当珍惜。

wWW。xiaoshuotxt=nEtxiaoshuotxt。com

同类推荐 于丹庄子心得 红楼梦魇 当时只道是寻常 刘心武续红楼梦 于丹论语心得 美人何处 诗三百:思无邪 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