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6少年知珍惜,无不可逾越之困境
第三卷第三章6少年知珍惜,无不可逾越之困境
青年们,好自为之。世界是你们的。
——季羡林
季老对青年人从不吝啬赞誉之词。在他看来,青年人是希望,是未来,一切蓬勃之气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季老对青年人有过许多寄语,比如在《希望在你们身上》一文中,他就对青年人说:“你们青年人感觉敏锐,英气蓬勃,要认清自己在人类社会进化的漫漫的长河中的地位。人类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造。这就是你们青年人的责任。但千万不要把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做一个哲学命题讨论,徒托空谈,无补实际。”
在季老心中,青年人是这个时代的未来,他们的生命是美好的,责任也是重大的。所以,当他将所有的希望寄予青年人的同时,也在勉励他们,刻苦学习,让自己能够担此重任。“是不是年轻的一代,新的一代,只要有年轻这一条件作为靠山,把枕头垫得高高的,大睡其觉,一点努力也不需要,只要守株待兔,就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当然不是。青年人一定要加倍努力,刻苦学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达到出蓝的高峰。”
季老殷切希望年轻人能够有所成就,希望他们珍惜时间,用意恐怕正应了那句老话:年轻时可能一无所有,但年轻本身就是最大的富有。
然而,年轻的人总是认识不到年龄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也没有看到自己的最大优点,而是一味地去追求不可企及的东西,慢慢变得迷失了。
大珠慧海第一次拜见马祖道一禅师时,虔诚礼拜。
马祖禅师问他:“你来此所为何事?”
大珠慧海说:“我来这里向您求佛法。”
马祖禅师:“我这里什么也没有,哪里有你要求的佛法呢?你都没有顾好自己家里的宝藏,甚至没有发现自己的宝藏,反而东奔西跑向外寻找。”
“什么是我自家的宝藏呢?”大珠慧海困惑不解。
“现在正在询问我的就是你自家的宝藏,你所需要的一切就在你的心里,一样都不欠缺,你又为何要向外寻找呢?”
大慧慧海顿悟,叩首离去。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座宝藏,又何苦向外寻找?马祖禅师其实也正是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大珠慧海,一个人只有自己来开悟自己,才能真正走上解脱之路。向外寻找不能带给你真正的归宿,只有求助于自己,点燃自己的心灯才可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富有,只不过很多人惯于参照别人,从别人的身上找寻可供借鉴的东西。然而他们忽略了自己本身的才华,使自己变得慢慢平庸,须知,靠别人终究是不如靠自己的。
一个佛教信徒去寺庙中拜佛求愿,路上突然天降大雨,他没有带伞,只能在一个屋檐下等待天晴,远远地看到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把我送回家吧!”
禅师远远地回答:“我在雨里,你在檐下;檐下无雨,你不要我度。”
这人立刻走出屋檐,站在雨中,说道:“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走到他面前,说道:“我们都在雨中,我不被淋湿,因为有伞;你被淋湿,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对吧?”
这人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
禅师接着说:“所以,你要被度,不必找我,应该自己去找伞。”
说完,他便扔下这个人独自走了。
面对禅师离去的背影,这个在雨中等待的人有些气愤,无奈只能等待天晴。天晴之后,他来到庙中,刚刚跪在观音像前,便看见一个长相和观音极为相似的人也在拱手躬腰相拜,便忍不住好奇问道:“你就是观音吗?”
那人回答:“是的。”
他又问:“既是观音,为何还要拜自己的塑身?”
观音认真地回答说:“你来求愿是因为有难事,我也会遇到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电光火石般,这人想到了雨中邂逅的那位禅师的话,恍然大悟。
佛可以助人修行,却不能帮你成佛,唯有自性自度。世上本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之。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有无法逾越的心门。所以,请正视自己,因为你此刻还年轻。一旦年老,再想像年轻时那样勇往直前,多数人都会变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很少有人能像季老那样,九十多岁高龄,心智不改。大多数人在发现自己已经碌碌无为时,便任自己碌碌无为下去了。
ww 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