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男人卷·张伯端
张伯端生于北宋,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相传,他能形散神聚,神游千里,能将梦境中的物件拿到现实生活中。虽是道家代表,但晚年却“佛道双成”,炼出舍利子上千颗,世所惊叹。
八仙嫡传“张真人”
据说,汉钟离、吕洞宾等人一脉传下来的道教,在两宋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一派的第四代里最重要的传人之一就是张真人。不是张三丰张真人,是道教里面另外一个叫张伯端的张真人。
张伯端是北宋人,生于公元984年(另有983年一说),字平叔,号紫阳。因而被尊为“紫阳真人”,著有《悟真篇》,故也被尊为“悟真先生”。相传,他自幼饱读诗书,遍阅千书万卷,广泛涉猎儒释道三教的经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占卜生死吉凶。他还懂刑法,通书算,精于医道,偶尔钻研一下摆兵布阵。用今天的话来说,简直就是通才、全才加天才。
可惜天妒英才,这样一个“高材生”竟屡考不中,多年屈居幕府,只是一个刀笔小吏。通俗点说,也就是衙门里的“师爷”。这样的身份换成一般人肯定很不满。本是发光发热地大好年华,结果都空耗在府衙里,平淡无奇的生活实在没什么意义。好在,张伯端是个很有追求的人,他很早就选好了自己的人生路——寻真访道。而这些经历其实都能在他的诗词里找到些蛛丝马迹。
《全宋词》里现共收录张伯端两组《西江月》词。其一组为十三首,谈的是道教的修炼;另一组为十二首,讲的是佛教的修为。现各录一首如下: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更于性上究真宗。决了死生妙用。
不待他身后世,再前获福神通。自从龙虎著斯功。尔后谁能继踵。
《西江月十三首之十三》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曾说梦。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西江月十二首之四》
在第一首词里,张伯端将道家的修炼生活基本完美地呈现给了大家。他谈到了道教炼丹术,说金丹练好之后,服下去那真是变化无穷,还能得各种神通。一炉好丹,一缕丹烟,一位道士安然高坐,飘然若仙。单是想想这样的情形,就觉得朦朦胧胧,如真似幻,令人心生向往。而像朱砂、丹丸、真金、火炼、阴阳等专业术语,在《西江月(十三首)》里更是俯拾皆是,一口气读下来甚至有种捡到很多“解药”的幸福感。
但回头再看第二首《西江月》,感觉就截然不同了。在这首词中,张伯端谈论的都是高深的佛理。法本无法,空也非空,静默和语喧原本也没什么不同。“果熟自然红”这几个字看似简单平常,如闲来之笔,却是道出了佛法修炼的真意。如能顺其自然,且勤种勤修,前因后果,一切自有定数。此时的张伯端已如一尊端坐云端的佛道大师,笑看红尘,看红尘中人茫无目的地奔波、索求,不自觉地竟含着一丝叹息。说起来,自己的禅修悟道也是一场机缘。
相传,公元1069年时,张伯端遇到了一位高人。很多野史见闻里说,此人为张伯端师傅,刘姓。刘师傅甚是厉害,能够夏天穿棉衣而不觉热,冬天穿单衣而不觉寒,基本上相当于“移动式人体空调”。正是这位拥有神通的刘师傅。将自己的绝学“金液还丹”传给了张伯端,同时也促成了张伯端从道学转为禅学,并最终达成“三教归一”的成就。
按常理说,道教遵循的应该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顺序。但张伯端主张“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他认为道教修的是“命”,而佛教修的是“性”,只有内外通透圆融,才能有明澈顿悟,所谓“性命双修”正是这个道理。
而这“性命双修”里,其实还藏着个“神游折花”的故事。说是张伯端的道友中有位高僧,入定的时候,人虽打坐,却可以“灵魂出窍”,方圆几十里随便神游。一天,张伯端问他说:今天能跟您一起出去游玩吗?和尚很高兴,说好啊。于是,两人就约着一起去扬州赏琼花,而且要折一枝回来做凭证。约定之后,二人就各自入定,神游到了扬州。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来说,这就是穿越,只不过是地点的穿越而非时间的穿越。过了一会儿的功夫,两人都欠身而起。张伯端从袖子里拿出那枝扬州的琼花,而和尚一摸袖子,竟然空空如也。
浪迹云水老神仙
在“神游折花”后,弟子问张伯端,为何同样是“神游折花”,和尚就拿不出凭证呢?张伯端解释说,平常的修行都是只修性,不修命。换句话说,只修炼气法,而不修命的话,等于是“阴神”。而我们是性命双修,散虽成气,但聚则成形,所以是“阳神”。阴神是虚的,而阳神却是实的,阳神可以移动物体,他们却不能。此为“性命双修”的妙处。
其实,如果我们只是道学的旁听生,能大概解其意,知其论就可以了,没必要一定知道这“性命双修”的来龙去脉。毕竟,修为一事也要看机缘。再好的根基,没有那份成就你的机缘,一切都只能是空谈。
要说起张伯端潜心道学的机缘,还真是拜了一人所赐。这个人就是他府上一个薄命的丫鬟。
这段轶闻在《临海县志》中曾有记载,但也有好学者考据其县志本身不足以信。但信与不信,县志都在那里。能够去了解历史的也只有这些古书了,即便做不得实,也可以姑且听之。
县志上说张伯端非常喜欢吃鱼,有一次在官邸办事,家里便差人去给他送饭。朋友们知道他嗜鱼,便把鱼藏在房梁上戏弄他。结果他找不到鱼,便怀疑是送饭的丫鬟偷吃了,回家后还重罚了她。丫鬟羞愧难当,百口莫辩,含恨自杀。
事情过去后就渐渐被他淡忘了。又一天,他看到梁上掉下来一些蛆虫,才发现竟是从藏在梁上的烂鱼中掉下来的。此时,他方知道原来是自己冤枉了丫鬟。经此一事,他不禁喟然感叹,连这样一件小事都隐含着如此巨大的冤情,更不要说那“积牍盈箱,其中类窃鱼事不知凡几”。在府衙内的卷宗里,不知道还积压了多少箱类似的冤案。想到这里,张伯端的职业理想发生了毁灭性的动摇。他决定辞官不做,专心悟道。
为表心志,他赋诗一首:
刀笔随身四十年,是非非是万千千。
一家温饱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衍。
紫绶金章今已矣,芒鞋竹杖经悠然。
有人问我蓬莱路,云在青山月在天。
这首诗无疑是张伯端对自己从前漫长职业生涯进行的一次深刻反思。刀笔随身,是非也随身。而今,他不想参与这些俗务了,惟愿放下一切,远去蓬莱,竹杖芒鞋,青山绿水。如此一来,当真是悠然惬意,自得意满。赋毕,他便放火将所属案卷焚烧殆尽。
按理说,一般人辞官不做就算了,但张伯端临走还闹出一起“纵火案”,结果不幸触犯了宋朝火烧文书的律法,被发配到边疆。所以,有人将《西江月》词认定是他悟道后所作,颇有道理。
彻底摆脱红尘俗事后,张伯端写下了《悟真篇》、《悟真篇外集》、《金丹四百字》等书,为后代炼丹采药、修道悟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材料。相传,清朝雍正皇帝病重时,曾夜梦张伯端来为自己治病,结果第二天一早醒来,就发现病去了大半。于是,雍正为感谢紫阳真人,特地跑到白云观去祭拜,足见其影响深远。
那么,张伯端悟道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据《历代神仙谱》描绘,他的晚年生活主要是“浪迹云水,遍历四方,访求大道。”而其中“浪迹云水”这四个字又是多么令人怦然心动啊!云水禅心,独自前行的坚定背影被吞没在山中的薄雾间;心中的妄念随山中云海一点点消散,内心渐渐澄澈,又不断升腾起团团祥和……单是这样的画面,就可以体会出“浪迹云水”这四个字背后的浪漫仙境。
1082年,将近一百岁的张伯端结束了自己的住世生活,驾鹤仙逝,趺坐而化。临终留偈云:
四大欲散,浮云已空。
一灵妙有,法界圆通。
张伯端一生奉行“性命双修”,从他最后留下的文字看,走到人生尽头时,他已然是“道佛双成”的人了。能够始终走在自己所选择和坚持的路上,并终有所获,本就是一种幸运。而他又能在死后位列“仙谱”,一生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相传,他圆寂火化后,弟子在其遗骨中拾到上千颗舍利子,大如芡实,色皆绀碧,世所罕见。
wWw。xiaoshuotxt。netT?xt_小_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