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5章 金陵十二钗中的闺阁精英(7)

  如“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那一次,薛姨妈见薛蟠被柳湘莲痛打,又是心疼儿子,又是发恨,骂一回薛蟠,又骂一回柳湘莲,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治罪。宝钗忙劝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们一处吃酒,酒后翻脸常情。谁醉了,多挨几下子打,也是有的。况且咱们家的无法无天,人所共知。妈不过是心疼的缘故。……如今妈先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倒显的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薛姨妈听了道:“我的儿,到底是你想的到,我一时气糊涂了。”宝钗笑道:“这才好呢。他又不怕妈,又不听人劝,一天纵似一天,吃过两三个亏,他倒也罢了。”薛蟠睡在炕上痛骂柳湘莲,又命小厮们去拆他的房子,打死他,和他打官司。薛姨妈禁住小厮们,只说柳湘莲一时酒后放肆,如今酒醒,后悔不及,惧罪逃走了。薛蟠听见如此说了,气方渐平。(第四十七回)

  宝钗尽管不知此事的起因是哥哥的见色起意,凌辱了柳湘莲的人格,才惹气吃打,她却能将这件事的性质确定得恰如其分,让薛姨妈和任何人听了都心服口服。她的智慧和识见真是不同凡响。她又以她一贯宽厚豁达、冷静理智的处世态度,用真切的话警醒和劝止了薛姨妈,制止一场了不义的过火的报复行动,避免了一场无谓的冲突。古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正因此事给对方充分留下了余地,以后在薛蟠生意途中遭遇劫匪时,巧遇柳湘莲拔刀相助,两人还成了结义兄弟。

  能够做事负责有担当的人,必是冷静坚毅的人,宝钗就是如此。不久尤三姐为柳湘莲自杀,柳湘莲为此出家、失踪,贾府内外轰动,人人惊恐,薛姨妈心甚叹息,特地告诉宝钗。不想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伴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她的沉着镇静,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度。清代评论家洪秋蕃忍不住谴责说:“尤三姐自刎、柳湘莲失踪,闻者无不骇然,独宝钗听了,并不在意,若非矫情镇物,即是天下忍人。”这种评论不切实际,我们不能孤立地只看这一件事,要看全人,才能下正确的结论。她感到尤、柳两人都是非同凡响的孤高之人,她能理解他们的人生选择,所以才淡淡地做了极为冷静客观的评论。要紧的是不要耽搁正事,她提醒母亲和哥哥,不要怠慢伙计们,一为感谢,二讲信誉,这才是眼前要做的急事。宝钗是做总经理的人才,由此可见。

  当王熙凤与王夫人商议,得到贾母的同意,用调包计举行宝玉和她的婚礼时,宝钗是不积极的,她深知宝玉爱的是黛玉,但她知道自己不能用这个理由拒婚,只能听从摆布。她嫁的是一个患有深度痴呆症的宝玉,婚后她任劳任怨地侍侯宝玉,规劝宝玉,过着万分艰辛的生活。她的深厚感情,终于感动了宝玉。宝玉一度与她有了夫妻之情。所以他们已经有了腹中的孩子。

  最后,宝玉去考试,临走时,与众人告别。宝玉讲话中有永别之意,众人顺他的语气讲话,此时宝钗听得早已呆了,这些话不但宝玉,便是王夫人李纨所说,句句都是不祥之兆,却又不敢认真,只得忍泪无言,聪明的宝钗已经听懂了宝玉的意思。

  宝玉走到跟前,向宝钗深深的作了一个辑。众人见他行事古怪,也摸不着是怎么样,又不敢笑他。宝钗用心读懂了宝玉的内心想法,所以“只见宝钗的眼泪直流下来”。可是众人更是纳罕。他们还是又听宝玉说道:“姐姐,我要走了,你好生跟着太太听我的喜信儿罢。”宝钗道:“是时候了,你不必说这些唠叨话了。”宝玉道:“你倒催得我紧,我自己也知道该走了。”……宝玉仰面大笑道:“走了,走了!不用胡闹了,完了事了!”众人也都笑道:“快走罢。”独有王夫人和宝钗娘儿两个倒象生离死别的一般,那眼泪也不知从那里来的,直流下来,几乎失声哭出。

  王夫人痛苦,是母子之间的心灵感应,宝钗是用智慧测知她与宝玉的这次分手是生离死别。在这样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场面,宝钗依旧用理智、智慧挺住。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一人抚养儿子,生活是极其艰难的。性格坚韧、智慧超人的薛宝钗,什么样的艰难困苦能够难倒你啊!

  薛宝钗是曹雪芹深深喜爱的一个可爱的人物,他将薛宝钗描写成性格和智慧上都十全十美的可爱少女。她的言行和待人处事处世态度,其中所包含的情商和智慧,在去除时代赋予她的局限之后,都是青年读者学习的榜样。生气动怒的时候,看一段关于宝钗的描写;遇到艰难困苦时,看一段关于宝钗的描写;碰到坏运时,甚至在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时候,细细读读关于宝钗的描写,你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好像会感到这位灵慧多智的姐姐在亲自劝慰你、指导你的言语和行动一样。

  3.机关算尽的泼辣女将王熙凤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和贾宝玉并列的两大主角之一,人称“凤辣子”,她在贾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王熙凤出身豪门,为都统制县伯之后,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她的爷爷是负责外交和对外贸易的,担任的是当时非常时髦、获利丰厚的职务。她曾经非常得意地自诩:“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的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

  王熙凤的叔叔王子腾做过京营节度使,九省都检典,后来还入阁拜相。

  王熙凤还是一个出众的美人,她家里却从小当她男孩来教养,可惜的是不让她读书。她竟然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清代评论家洪秋蕃评论她:“凤姐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王熙凤,何以胸无点墨,想见小时顽不受教。”

  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嫁到贾府,成为了国公府长孙贾琏的夫人,贾母的孙媳。她的姑妈是荣国府次子贾政的夫人,即王夫人。她与这位王夫人结成同盟,操纵着全府的大权。她还能超越王夫人,独家操纵全府大权,是因为得到贾母的信任和全力支持。

  ●处事待人的足智多谋和八面玲珑

  王熙凤在全书第一次出场就以她的出色智慧而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光彩照人。

  (林黛玉从苏州来投奔外祖母史太君,刚进贾府,正与贾母、王夫人等见面。贾母说到黛玉身体不好,要配药丸给她吃。)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她,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她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赔笑见礼,以“嫂”呼之。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

  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第三回)

  在这个迎接远来亲戚的场面中,王熙凤已经舒展了她的浑身解数,让我们领略到她那处世待人的全套敏慧的才智。我们看到随着贾母见客的众多女眷和丫环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说明贾母治家严谨,大家都拘谨守礼,只有凤姐敢于打破常规,谈笑自如。

  这个“谈笑自如”,可不是随随便便做得到的,必须每句话要大方得体、智慧出众,或者幽默,或者动人,体贴人情,或者话锋锐利,出人意料之外但又合乎情理之中,必令大家心服口服,否则马上就会失去听众并给人剥夺了发言权。通观《红楼梦》全书,王熙凤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物。遥想当年大观园内隆重开张诗社,凤姐虽没有文化,更没有学过写诗,但大观园众位才女邀请她当监制,奉她为诗坛领袖。大家在即景联句时,给她面子,竟然请她起句,她谦虚一番,竟然开口就是佳句:“一夜北风紧”。这句平易不起眼的句子,却富有泼辣的生气,正是文如其人,大家不禁佩服地一致称赞:“不但好,而且留下了多少地步与后人。”还被众人誉为“这正是会做诗的起法”。

  即以本段描写来说,她人尚未到,却先闻其声,一声“我来迟了”,普普通通的一句话,简洁明快,现在也早已经成为日常的名句了。

  凤姐的衣着打扮,与众不同,富贵华丽。蒙府本评:“大凡能事者,多是尚奇好异,不肯泛泛同流。”在打扮得体的前提下,她的美貌出众从黛玉这个目光敏锐的少女的眼光中描出,风韵卓著。

  凤姐讲黛玉的标致和气派都像是贾母的孙女,而不应该是外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甲戌本侧批和戚序本批语都说:“却是极淡之语,偏能恰投贾母之意。”她极能体会讲话对方心底的感情和意味,故能恰如其分地投其所好。

  接着又伤心落泪,洪秋蕃评:“凤姐于贾夫人(指黛玉之母)情而两疏,乃见黛玉而念及,且至用帕拭泪,此仰体贾母痛女之心而为是假惺惺也。希意旨,工趋奉,于此已见一斑。”她的伤心装得极其逼真,贾母也深信不疑,劝她敛哀,甲戌本侧批:“反用贾母劝,看阿凤之术亦甚矣。”她忙自责说:该打!接着关心地问起黛玉的情况,赶快转移话题。她还亲为年幼的黛玉捧茶捧果,态度热情,关心入微,礼仪周到。她的礼仪周到,能注意从细节上着手,所以有着极好的现场效果。

  有大本事的人和只会奉承拍马的小人的不同之处是,开玩笑管开玩笑,开玩笑是让大家笑得畅快过瘾,但遇到正经事,遇到大事、繁难事,做事要和讲话一样利索干脆。王熙凤就是这样。

  王熙凤对黛玉来访,早作了准备,王夫人言及尚未为黛玉准备衣料,王熙凤立即回答“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使得王夫人非常满意,无话可说。王熙凤做事机警,有备无患。蒙府本评:王熙凤“先为筹划,写其机巧。”

  凤姐在迎接黛玉到来这件事上,她已圆满地表演了全套的唱功和做工,她从大处着手,却懂得小处圆满,处处细小的地方都浸透了做人的智慧。她对黛玉之事如此用心,就因为黛玉是贾母最心疼的女孩。

  ●对待贾母的讨好奉承和卖乖弄巧

  凤姐在贾府中最为老谋深算的是拍住贾母,得到贾母的赏识和信任,于是她就“挟天子而令诸侯”,在贾府中掌权无往而不利了。

  凤姐不识字,又看不懂《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她怎么会学会曹操的“挟天子而令诸侯”这高明的一套?比起以钗黛为代表的大观园女儿们,凤姐作为文盲,的确远所不及,但文化修养并不是绝对是以认字多少、看书多少为标准,她出身和成长于诗礼世家、豪门大族,只要肯认真学习,耳染目濡,都是治世文章。她又像贾母一样,也看戏听书,从中可学的人生知识和治世知识,也车载斗量,应有尽有。王熙凤天性聪慧,再有心无心地将世家豪门世代积累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吸收于心,造就了她的见多识广、粗雅兼具的深厚教养。

  凤姐所禀赋的主要是高层次的贵族文化,她又通过看戏听书。听到仆人、仆妇言谈笑骂,懂得民俗市井之情态,学会俚俗声口,甚至骂人粗口。

  无论要笼络讨好皇帝后妃还是达官贵臣、巨富大贾,甚或任何尚有见识能力的上级,乃至任何交际,首先要能说会道,谈笑风生。对待聪明绝顶、历练深厚的贾母,凤姐首要的是发挥语言智慧。而凤姐的说话水平之高,通观古今,也罕有伦比,在贾府中已无敌手。运沂总结凤姐的说话水平之高,说:凤姐有一张犀利的口齿,她的语言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周瑞家的称凤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这一点也不夸张。她能说多种风格的语言,她的语言的基本特色是明快尖利,揭示事物往往一针见血,或阴险冷峻,或如疾风骤雨,有很大的力度,很高的透明度,锋芒所及,往往使对手尴尬难堪,心惊肉跳,望风披靡,一下子就解除了武装。至于叙事分析的明快简断,说笑话的机智风趣,应承贾母的匠心独运,应酬宾客的大方得体,等等,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她是个当之无愧的语言艺术家。(运沂《潘金莲与王熙凤形象之比较》中国江苏网·文化·博古,2005年3月15日)

  所以王熙凤雅俗兼具的深厚修养,首先体现在她的语言中。有时她对症下药,嘴里讲出村俗的语言,在贾母跟前的言谈亦有放纵、随意之处,必要时还可恶骂一声,或者讲一些出人不意的话。宝玉挨打后,贾母来怡红院看望,临走时关心地问到宝玉的饮食,还与也来看望的薛姨妈说:“想什么噢,只管告诉我,我有本事叫凤丫头弄了来咱们噢。”薛姨妈谦让了一句,凤姐儿笑道:“姑妈倒别这样说。我们老祖宗只是嫌人肉酸,若不嫌人肉酸,早已把我还喫了呢!”一句话没说了,引的贾母众人都哈哈地笑起来。袭人凑趣笑着赞赏:“真真的二奶奶的嘴怕死人。”(第三十五回)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美人何处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于丹庄子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 红楼梦魇 刘心武续红楼梦 诗三百:思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