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智慧54培养高分高能的孩子
《弟子规》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弟子规》说,倘若不努力实践,而只是学习经典文献,就会滋长浮华的作风,将来怎么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反之,如果只是一味地做,而不努力学习,就容易只凭自己的见解去为人处世,就不会明白道理的真与假。
从前有一个叫刘羽冲的人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
后来他又得修水利的书,苦读一年,并画了水利图,到州官那儿讲了修水利的好处。州官就让他去修水利,他不看农田水势,不问以往这个地方的降雨情况,又不听一听当地农民的意见,就叫人按他画的水利图动工。可是渠道刚使用,就被汹涌的大水冲垮了,农田也被淹没了。
一个人空读书,而不把书本知识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在应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就会失败。因为书本知识是死的,而现实情况是复杂的,只有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古代的孙权,就懂得一个人既要学习知识,又要有做事的能力。
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吕蒙非常勇猛,深受孙权重用。但吕蒙没念过什么书,在人们眼里是一介武夫。后来孙权批评他说:“你们现在掌握了大权,负责处理国家大事,应该多看点书,了解以往的历史作为借鉴。这样会大有好处的。不要总说忙,你有我忙吗?
我都会抽时间研究兵法。光武帝再忙也抓紧时间学习,曹操也老而好学,你们就不能学一学吗?”吕蒙听了后,便刻苦学习,成了知识渊博的人。
在当今的应试环境下,很多家长陷入了一个教育误区,认为孩子成绩好,将来就能有出息。于是全部心思都花在了提高孩子成绩上面,忽略了孩子社会能力的培养,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孩子。比如,一名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原计划回福建找工作却买错火车票来到江西南昌,手机忘记随身携带,身上只剩几十元钱,因中暑及食用霉变食物晕倒;南京市的一名普通工人,自己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不适应社会,他不得不在《南京晨报》发表自己的忏悔日志,试图与儿子沟通;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学生马加爵在临毕业120多天的时候,因为玩牌起纷争,积下仇怨,竟然连杀4名同学……
为了让自己的孩子顺利成长,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不但要把教育重点放在学习上,还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能力发展。比如,身心是否健康、社会活动能力是否得到同步发展、生活自理能力是否够强等。
1.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学习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推动力,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课本知识是系统传授人类社会发展所积累的知识,它注重系统、全面、精确和相对稳定,学习起来会感到枯燥与抽象。但是这些知识是人类更深更广认识世界的基础,学得越扎实越利于自己的未来发展。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练就一种顽强的心理品质——坚持性、耐性、顽强性、自制力等。
要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家长不断启发孩子探索问题,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让孩子想象学习成功后会是什么样的美好状态。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家长要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小注重提高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会玩的孩子头脑更灵活,多接触自然的孩子创造力更强,孩子越早走向社会,对社会的了解越多。孩子们不能只学习、观察,还要自己亲身体验一下,真正地参与社会生活,这样才能锻炼能力。父母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假期让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做导游、做推销、卖学习用品、走进大自然植树种草……走进社会,见多识广,思想就深刻,认识问题就会全面,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丰富,处理事情的能力就会增强。
3.锻炼孩子的思考力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前进。”也就是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只有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不断提出问题,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家长可以在讲故事、做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思考力。
比如,讲故事到一个关口,可以停下来让孩子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讲完了,让孩子讲一个类似的故事等;孩子做题的时候,如果家长觉得有其他的方法,就让孩子用其他的方法解答一下,然后让孩子比较,哪种方法更简单。
当孩子成功完成了一件事情后,家长给孩子做一个假设,问孩子“如果不这样该怎么办?”以此启发孩子进行思考。台湾学者陈龙安总结出发问技巧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孩子玩问答游戏;“例”,即是多举例;“比”,比较东西和东西间的异同;“替”,让孩子多想些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可”,可能会怎么样;“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组”,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如何;“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类”,是多和孩子类推各种可能。
4.提高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随着孩子认识水平的发展,自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而且年龄越大,孩子的自主愿望就越强烈。着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尽可能地依据孩子的天性让他有发展的可能,这样孩子才能够茁壮成长。因此,父母应该顺应孩子的愿望和需要,适时放手,让孩子做他能够做、应该做的事,从点滴小事入手,逐渐树立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比如,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洗自己的小物品,帮助父母择菜、洗菜、洗碗等。
w w w. xiao shuotxt. n ettXt小_说天_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