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5章 天府成都(2)

  武侯祠在成都老南门外,占地五十六亩。西晋末年(316)成汉李雄为纪念诸葛亮,建祠于此。祠本在惠陵之西、昭烈庙西南,明代初年(1368)重建时并入昭烈庙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重建时,在刘备殿后增加诸葛亮殿。于是,刘备殿、文武两廊及二门形成一个四合院;诸葛亮殿、东西厢房及过厅则形成了另一个四合院,形成君臣合祀的格局。正是:“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邹鲁《武侯祠》)

  武侯祠大门内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为唐代名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一生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予以赞颂,措词严谨,文笔酣畅。

  诸葛亮殿造像泥塑贴金,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肃然清正。刘备殿正中像高达三米,头戴天平冠,耳大臂长,合乎史书相关记载。祠内有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四十一尊,出自清代民间艺人之手。

  二门门廊内壁悬有巨幅书法木刻,乃岳飞手书前后《出师表》,体兼行草,运笔雄健,大气磅礴,是中国古代书法中的神品。

  相关诗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莺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杜甫《蜀相》)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唐·岑参《先主武侯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鼎足,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唐·刘禹锡《蜀先主庙》)

  名士风流去不回,凋零羽扇使人哀。

  伤时莫更吟梁父,如此江山少霸才。

  (清·李调元《游武乡侯祠》)

  【链接一】惠陵·刘备

  惠陵即刘备墓,在武侯祠内之正殿西侧。据史载,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病死永安宫(在三峡白帝城),五月梓宫还成都,八月葬惠陵。后主从诸葛亮之意,先后将甘、吴两位夫人合葬于此。墓地呈圆锥形小丘,树木参差,绿草如茵,古柏森然。四周万竿修竹,枝叶婆娑,清幽静寂。

  刘备(161~223)三国蜀汉先主,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汉朝皇室疏宗。早年贩履织席为业,好交结豪侠,以镇压黄巾起义起事。先后依附曹操、袁绍及刘表。后采纳诸葛亮之议,与孙权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据有荆州之地。建安十六年(211),率军数万人应益州牧刘璋之请,西入蜀,夺得益州,又占领汉中,蜀国规模自此基本确定。刘备知人善任,有名将关羽、张飞为左右手;自得诸葛亮,信任专一,言听计从,措施得宜,故能在地狭民少的蜀地,开创与魏、吴鼎立局面。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都成都。后因失计伐吴,兵败逃至白帝城。第二年病重,托孤于丞相诸葛亮而卒。

  相关诗词

  天下英雄君与孤,漳河疑冢尚存无?

  三分势已倾刘汉,正统人犹帝蜀都。

  益部山川余石马,锦官风雨怆城乌。

  宫陵寝何年祀,铸错当时在伐吴。

  (现代·黄载元《惠陵》)

  【链接二】武侯祠古柏

  武侯祠自晋代修建,祠内多植柏树,多历年代,蔚为景观。武侯祠内古柏受到很好保护,表明了蜀人对诸葛亮的由衷敬爱。而武侯祠的古柏,也成为诗人歌咏的一个专题。

  相关诗词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宫。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唐·杜甫《古柏行》)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唐·李商隐《武侯庙古柏》)

  密叶四时同一色,高枝千岁对孤峰。

  此中疑有精灵在,为见盘根是卧龙。

  (唐·雍陶《武侯庙古柏》)

  锦里

  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人称西蜀第一街。

  老街始修于秦汉。汉时蜀锦作坊集中在成都锦江南岸,设锦官管理,其地称锦官城或锦里。

  唐宋时,锦里在诗中已成为成都的代称。

  新修的锦里一条街紧傍武侯祠,是一条集中展示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新街由武侯祠博物馆出资,历时三年精心打造,2004年11月1日正式开市。

  新修锦里浓缩了老街街景,紧邻武侯祠东侧呈南北走向,北望彩虹桥,以秦汉三国文化为灵魂,以明清式样建筑为载体,以川西民风民俗为内容,将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既为三国文化扩大了外延,又为古老的祠庙融入了新的精神。

  锦里一条街长三百五十米,街两边开设客栈、酒吧、茶坊、商店,小吃有钵钵鸡、荞麦面、糍粑、豆花、凉面、凉粉等,并定期展示民间婚礼、民间音乐、戏剧表演,民族服装秀等民俗节目,并在中国传统节假日举行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主题活动,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

  相关诗词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落星,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升平似旧。正锦里元夕,轻寒时候。十里轮蹄,万户帘帷香风透。火城灯市争辉照,谁撒□满空星斗?玉箫声里,金莲影下,月明如昼。知否?良辰美景,□丰岁乐国,从来稀有。

  坐上两贤,白玉为山联翩秀。笙歌一片围红袖。切莫遣、铜壶催漏。杯行且与邦人,共开笑口。

  (宋·京镗《绛都春·元宵》)

  【链接一】蜀锦

  蜀锦是对产于汉至三国时蜀郡(今四川成都)织锦的统称。蜀锦与南京德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汉时蜀中织锦工艺大兴,品种和色彩纹样相当丰富。

  诸葛亮曾以蜀锦作为重要物资加以发展,后历唐、宋、元代而不衰。清代蜀锦受江南织锦影响,以经向彩条为基础,以彩条起彩、彩条添花为其特色,图案有流霞锦、雨丝锦、散地锦、浣花锦、方方锦、铺地锦、条条锦等。

  相关诗词

  九气分为九色霞,五灵仙驭五云车。

  春风因过东君舍,偷样人间染百花。

  (唐·薛涛《试新服裁制初成》)

  布素豪家定不看,若无文采入时难。

  红迷天子帆边日,紫夺星郎帐外兰。

  春水濯来云雁活,夜机挑处雨灯寒。

  舞衣转转求新样,不问流离桑柘残。

  (唐·郑谷《锦》)

  【链接二】支机石·严君平支机石的传说见于《太平御览》,汉武帝令张骞寻觅河源,乘槎至天河,见一妇人浣纱,妇人赠张骞一石,张骞既归,以此石问成都严君平,严君平告诉他,这是天上织女织布机上用来压布匹的支机石。成都今有支机石街,其石尚存。

  严君平(?~?)名遵,西汉末年蜀郡郫邑(今成都郫县)人,古代着名卜筮家。他精通易学与老学,以三个铜钱摇卦占卜改造简化了蓍草、龟甲占卜法,着述甚丰,内容涉及哲学、军事、谋略、卜筮多个方面,同邑扬雄曾师事之。今成都市青羊区有君平街,彭州、邛崃均有君平乡,郫县有君平墓。

  相关诗词

  君平既弃世,世亦弃君平。观变穷太易,探元化群生。寂寞缀道论,空帘闭幽情。驺虞不虚来,有时鸣。安知天汉上,白日悬高名。海客去已久,谁人测沉冥。

  (唐·李白《古风》)

  君平曾卖卜,卜肆芜已久。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不知支机石,还在人间否?

  (唐·岑参《严君平卜肆》)

  卜肆垂帘地,依然门径开。

  沉冥时忆往,思慕客犹来。

  鸟啄虚檐坏,狐穿古井摧。

  空余旧机石,岁岁长春苔。

  (宋·吕公弼《严真观》)

  一片支机石,传来牛女津。

  客槎何所处?卜肆已生尘。

  较似昆池古,长从汉月新。

  每逢秋夕里,吟眺倍相亲。

  (明·曹学《咏支机石》)

  豌豆芽生半尺长,家家争乞巧姑娘。

  天孙若识支机石,块质犹存织锦坊。

  (清·杨燮《乞巧》)

  【链接三】散花楼

  成都散花楼建于隋初,在老成都老东门传说中天女散花处,故楼为官宦士人日常观景赋诗的重要场所。

  相关诗词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乡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唐·李白《登锦城散花楼》)

  锦江城外锦城头,回望秦川上轸忧。

  正值血魂来梦里,杜鹃声在散花楼。

  (唐·张祜《锦城》)

  濯锦江边莎草浓,散花楼畔夭芙蓉。

  蜀山叠叠修门远,谁把丹心问李庸?

  (宋·喻汝砺《散花楼》)

  琴台·司马相如

  琴台在成都通惠门一带,靠近司马相如故宅。晋《益州耆旧传》《益州记》载,司马相如宅在市桥西,即今成都通惠门附近,其地有相如琴台。

  司马相如(约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年时代曾读书学剑,汉景帝时家境殷实,捐得郎官,后投奔梁孝王,在梁园与邹阳、枚乘等一批着名文士交往,写下了着名的《子虚赋》。梁孝王死后,相如回到成都,其时家境衰微,不得不依托于做临邛县令的故人王吉,住进该县城郭下的小亭中。卓王孙为临邛首富,设宴请王吉率相如聚会,席间王吉请相如弹琴,从而引发卓氏新寡的女儿卓文君对他的爱慕,由此酿成一段佳话。

  相关诗词

  芜阶践昔径,复想鸣琴游。

  音容万春罢,高名千载留。

  弱枝生古树,旧石染新流。

  由来递相叹,逝川终不收。

  (梁·萧纲《登琴台》)

  闻有雍容地,千年无四邻。

  园院风烟古,池台松春。

  云疑作赋客,月似听琴人。

  寂寂啼莺处,空伤游子神。

  (唐·卢照邻《相如琴台》)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唐·杜甫《琴台》)

  【链接一】驷马桥

  在成都城北,原名升仙桥,水曰升仙水。司马相如得汉武帝征召,过此桥时曾题市门:不乘高车驷马,不过其下。故后又称驷马桥。

  相关诗词

  长桥题柱去,犹是未达时。及乘驷马车,却从桥上归。名共东流水,滔滔无尽期。

  (唐·岑参《升仙桥》)

  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

  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

  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

  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唐·汪遵《升仙桥》二首)

  【链接二】万里桥

  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相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聘吴,至此桥,感慨地说:“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后人因称之万里桥。

  相关诗词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唐·岑参《万里桥》)

  万里桥西万里亭,锦江春涨与潮平。

  拿舟直驶修篁里,坐听风湍彻骨清。

  (宋·吕大防《万里亭》)

  长江万里涉波涛,慷慨登舟使节劳。

  山隔巫庐云盖回,江连吴楚浪花高。

  三分鼎立东西帝,百战关临上下牢。

  朱雀桥边回首处,连天春草似青袍。

  (清·骆成骧《万里桥》)

  杜甫草堂·杜甫

  杜甫草堂在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今已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圣地。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玄宗开元末举进士不第,曾漫游齐、赵等地。其后往长安求仕,困守十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曾陷贼中,被解至长安,后逃至凤翔,谒见肃宗,授左拾遗。两京收复后,出为华州司功参军。肃宗乾元二年(759),关辅大旱,杜甫因饥馑弃官,于七月携家经秦州、同州,岁尾到达成都(今四川成都)。翌年春天,在友人的帮助下,建起草堂。

  寓蜀期间,杜甫还曾游寓梓州(今四川三台)、阆州(今四川阆中)等地,后随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重返成都。武尝荐举诗人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代宗永泰元年(765),严武死,诗人始离成都,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宇。

  此后草堂屡兴屡废,经明弘治十三年(1500)、清嘉庆十六年(1811)两次大规模重修,始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新中国成立后,杜甫草堂又经全面整修,正式对外开放(1952)。后又成立杜甫纪念馆(1955),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再后又更名为杜甫草堂博物馆(1984)。

  草堂总面积约二百四十亩,建筑为清代风格,园林为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草堂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他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

  新修茅屋故居景点在碑亭北面,建筑面积二百四十平方米。主体建筑五开间,四座配房,竹条夹墙,裹以黄泥,屋顶系茅草遮苫,再辅以竹篱、菜园、药圃,使整个建筑古朴中透露出浓浓的文化色彩。

  相关诗词

  万里桥南宅,百花潭北庄。

  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雪岭界天白,锦城曛日黄。

  惜哉形胜地,回首一茫茫。

  (唐·杜甫《怀锦水居止》)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添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

  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

  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唐·雍陶《经杜甫旧宅》)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中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道欲度羲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宇悬,杜陵韦曲无鸡犬。

  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飘零不相见。此公乐易真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且相亲。浣花酒船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

  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生绡铺墙粉墨落,平生忠孝今寂寞。儿呼不苏驴失足,犹恐醒来有新作。常使诗人拜画图,鸾胶续弦千古无。

  (宋·黄庭坚《老杜浣花溪图引》)

  老病吟哦卧草堂,后人称圣复称王。

  千秋史笔承盲左,一代诗名冠李唐。

  微觉天才殊太白,却无题目咏汾阳。

  皮毛摹拟谈宗派,多少呻吟假病方。

  (清·张懋畿《游工部草堂》)

  人日残梅作雪飘,出城携酒碧溪遥。

  无端老杜同心事,四海风尘万里桥。

  (清·张之洞《人日游草堂寺》)

  少陵祠宇未全倾,流落能来奠此觥。

  一树枯楠吹欲倒,千竿恶竹斩还生。

  人心已渐忘离乱,天意真难见太平。

  归倚小车还似醉,暮鸦哀怨满江城。

  (现代·陈寅恪《甲申春日谒杜工部祠》)

  浣花溪公园

  浣花溪为今成都南河上段,流经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是以杜甫草堂为中心,新建的成都迄今最大的开放式城市森林公园。

  公园占地面积三十余公顷,将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艺术,民俗空间和时代氛围有机结合,以自然、雅致的景观和建筑凸现川西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向市民免费开放。

  万树山在公园西南部,以一座人造山为主,植以密林,占地六万五千平方米,其间有万竹广场、川西民俗文化广场,锦水绕行其间,山体形态变化丰富。绿化分为春、夏、秋、冬四景,附以阳光草坪和花卉,营造出“绿竹通幽径,青萝拂行衣”的意境。

  沧浪湖在公园中心地带,水面约四万三千平方米,与草堂入口广场、浅滩、溪流、小岛和岛上的浣花居共同营造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境。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美人何处 刘心武续红楼梦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 红楼梦魇 于丹庄子心得 诗三百:思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