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2章 人人都应该懂一点文学常识

  影视时代我们还需要文学吗

  有些东西是少数人的专利,永远不能普及,比如相对论,比如哥德巴赫猜想。而文学却是属于每个人的。人人都应该懂一点文学常识,也都应该掌握一些文学常识,为的是更好地分享这个绚丽的世界。

  也许你会说,在这个常有精彩电视剧,不时掀起大片风暴的时代,谁还需要文学作品,要懂什么文学常识?

  那么,你应该知道很多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改编自文学名著吧?如新近的大片《赤壁》出自《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也都被改编成为电视连续剧。金庸的小说一再被翻拍,《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红色经典也在荧屏上以崭新面目出现,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出自二月河的历史小说,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借用了莫言、苏童、余华等当时文坛新匠的精华……不仅国内,国外亦是如此,比如商业大片《特洛伊》就从古老的荷马史诗中寻找题材,经典电影《乱世佳人》则来自《飘》。

  看过一部好影视剧,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只有阅读原著才能得到最好的延续和弥补。要是你看过原著,再看影视改编作品,就更加有意思了。比如说“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到底什么样啊?这种想象怎么都不够味,而陈晓旭一出,我们的这种期待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是文学原著在长期流传中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期待让我们喜欢上了陈晓旭,她是带着书中描写的很多很多美好的东西来到我们眼前的。没看过小说的人,可能得好长时间才能够喜欢上林妹妹,甚至一直都不怎么喜欢,也不怎么理解;看过小说的人,则是在不断确认,这就是那个可爱可怜、让我们放心不下的人儿?可以这么说,有一定文学阅读经验的人,不需要广告就会去看好的片子。

  影视虽然具有多种艺术元素,比如音乐、服饰、形貌,等等。尤其今天的大片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但其基础是文学,是文学编剧或文学原著的创意。作家选择加工或者虚构的一种人生、一段历史,或者一朵朵生活浪花构成基本的情节,给多种艺术元素的组合提供一个意义环境,在这个情感与思考相结合的文学场中,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全部经验包括整个的文化传统去接受、理解和欣赏影视剧。一个单纯由打斗、战争场面,或者服饰、风光、音乐等拼成的影视剧是难以想象的。我们欣赏影视剧,其实主要追随的还是文学因素,其他因素会强化这种审美,使形象更直观,动作更痛快淋漓。音乐、服饰和风光为人物增色,为心情充电,但相对于没有与思维和情绪的关联、没有用语言传达的文学情节来说,那么我们不如去听单纯的音乐会、看服装表演或风景片。

  其实人人都喜欢文学

  纸质传媒的弱点,就是不易传播。不是你不爱看文学作品,而是很多作品你没有机会接触,甚至闻所未闻。而电影、电视剧传播要广得多,快捷得多。还有,书是要不断花钱去买的,而你又并不知道什么书好看,电影则是有大量宣传的,电视剧呢,更是你打开电视就能够看到的,有线费已经交了,不看白不看。但是,书是可以长久保存,可以随时翻阅的,电视剧可没准儿,有时落下一集,只好等别的台放,有时你会错过好几个台的同样一集,那叫一个恼火啊!更何况,书便于携带,有边阅读边回味的空间,眼睛也不会那么累……总之,影视是不会取代文学的。

  懂点文学常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接受影视,更好地交流对影视的看法与感受,破除审美的心理障碍。比如说,有些历史专家指出“太后吉祥”、“老佛爷吉祥”中的称谓不符合清代称谓制度,更说孝庄皇太后自称“孝庄”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孝庄”是死后的谥号。这些历史常识通过网络很容易广为人知,但是文学的特征本来就如柏拉图和王尔德所言是“说谎”,如果囿于历史和生活真实,就少了很多趣味。荒诞不经也是一种需要,因为我们不能总是正儿八经,人是需要调节的。

  另外,我们不会总要求影视和文学有实际的认知作用和教育作用,不会带着功利目的去审视和苛求。比如有个家长说《还珠格格》会教得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还要起诉琼瑶。我想,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本身没有问题,那就足以抵挡文学和影视的稍许“不良”影响——我们不可能让小孩子生活在真空中,必须让他们在未消毒的环境中培养抵抗力。

  大陆的影视剧之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死板,除了一部分原因是编剧们不能区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另一部分原因就是有些观众也不能改变这种“较真”、“抬杠”的心理。知道文学的特征,那么我们就既不至于将影视和文学全当真,将它与道德和知识区分开,又可以继续做一个“笨笨傻傻”的读者和观众,饶有兴趣,自得其乐和与人同乐。

  商潮汹涌诗文有无立足之地

  在我们的生活和心灵中,散文和诗歌还有没有立足之地?

  现代散文不乏读者,不少人知道周作人、林语堂、余秋雨和周国平,一些发行量很大的刊物如《读者》也经常登些林清玄、莫小米的小品文,可见很有市场。新散文有读者,古文似乎只能沦为中考高考考场上的内容。其实不是这样。古文中有许多有思想的文章,可以说,是现代人很多思想的直接来源。《论语》、《庄子》因为于丹的解读广为人知。古文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小品文,没有流传开来。如果大家的文化基础好一点,自己去读,自己去发现,那么又会开辟一个新的精神天地、娱乐世界。

  诗歌在这个时尚琳琅满目、人人行色匆匆、手机网络占据大部分心灵空间的情况下,似乎更没有立足之地。

  确实,很多人再也不会像过去一样经常有从容、平静的时间来细细品味诗歌。不过,如果每个人都多一些文学素养,那么多花上一分钟来体会“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比“我是粽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黏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消息,不然粽子噎死你!”这样的短信要耐人寻味得多吧?

  我们承认,诗歌写作不容易,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们永远只能写些词不达意、言不由衷、有气无力、故作轻松的东西。如果你真的用心去作诗赠人,或者能够随时拈出合适的名诗佳句赠人,那与人与己的快乐要比随意写个或者转发一个短信多得多。

  在有些场合,诗歌作为艺术品有快餐文化不可取代的地位。

  比如说,毛泽东一首《沁园春·雪》,憋得蒋介石喘不过气,找了很多文人也做不出一首诗与之抗衡。想想贺敬之的《回延安》,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有时候,一个民族是需要同一首歌同一首诗的。

  中国是个诗歌国度,即使暂时由于诗人们忙于生计,无暇写诗,也有非常丰富的古诗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和享用。如果多一些诗歌常识,我们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有更多的心灵共鸣,有更多的欣悦、感动和温暖。

  文学史有知识更有乐趣

  文学常识,主要是中外文学史以及当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文人和其他艺术家一样是最特殊、最有趣的一类人,他们的作品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启迪和感悟。但是由于主流文化主要带有政治教化的价值观来集中这一类作品,所以有更多有意思的作品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比如《天仙配》出自《二十四孝》,比如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快嘴李翠莲传》非常有意思,如果看过这个话本,那么就会有兴趣去看同名电视剧。国外好的小说、好戏剧更多,毕竟我们的人口不过是全球的四分之一,中华文明也只是四大文明之一。但是,我们对外国文学作品都很陌生,有很多是闻所未闻的。文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仅仅因为缺乏普及性介绍就不能去分享一些,那是一种损失。

  国人似乎觉得电影、电视剧比文学原著更有趣,其实未必,二者是不同的审美感受,没有可比性。要说呢,文学作品多半是精心写作,殚精竭虑,甚至穷毕生心血而成,而影视剧受很多因素影响并不能拍得都好,有时还真不如文学作品读来有味道,只是我们不知道有那么多可读的文学作品。因为众人不知,所以文学图书不好卖,不好卖就更少出版,就更不容易流传。这是教育水平和国民素质现状决定的,而普及文学常识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

  文学评论人人都有资格

  说到文学评论,似乎是评论家们的事情。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评论家,谁都可以发言。网络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发言场所。不过,发言的水平如何,不仅是人家的感觉,也是自己的感觉。胡说八道,即使人家不知道你是谁,你也会觉得无趣。反过来则会有一种满足。平时,师生在课堂上,夫妻、父母、子女在家庭中,朋友、同事在办公室、酒家或户外,都可能谈及文学影视作品。如果有文学素养,就能够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反之,双方都会觉得无趣:“那个啥啥啥真有意思,可有意思了,就是那什么什么什么……”好憋得慌!说不出是很难受的。

  而且,文学是反映生活、社会和历史的,看多了文学作品,想得多了,对人生、社会和历史也就有更多思考和见解,就能够对更多事物与现象发言。所以,普及文学常识,也是将看似少数知识分子特权的思维权与发言权普及给大众。

  文学理论并不艰深

  说到理论,总是难免让人望而生畏。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文学理论,就是对于文学实践家和现象家们的思考和分析,而理论总是让人望而生畏的。文学本来是应该让人觉得亲近可喜的,一旦与“面目可憎”的理论联系在一起,总是让人觉得怪怪的。但是既然有文学实践和现象,就必然要有理论。最起码,要有对文学基本的概括性说明。想一想,如果你有亲朋是中文系的,甚至读到文学理论的研究生乃至成了教师,你总还是想知道他究竟是在琢磨些什么吧?而假如你就是这个“误入歧途”的人,也难免要对亲朋说一说你的专业吧?

  文学理论,有些形而上学的思考。不过,既然作品和文学家都很有趣,那么分析、理解和说明文学的理论,是为了让这种有趣更有趣。

  我想说的是,理论并不一定难,文学理论更不难。只是,有些理论家,不是深入浅出,而是浅入深出。浅入深出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理论,而深入浅出,则是简单明了但并不缺乏深度的常识。他们有一种“深度”情结,担心肤浅,所以借用哲学、宗教、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乃至一些自然科学的术语,不仅不能将某些复杂的文学问题说得简明扼要,反而将生动活泼的文学事实说得更加高深莫测,那么就难免曲高和寡,成为象牙塔内的自娱,岂止一般读者敬而远之,甚至自己的学生也不捧场。在高校,逃理论课的大学生是最多的,在中文系,同学们最不爱听的也是文学理论课。

  而文学事实与现象结合的理论其实很简单。

  最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可以说有五个:一、什么是文学;二、文学有什么用;三、文学家是怎样一类人,为什么会有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怎么创作;四、作品怎么读,怎么分析评论;五、文学是如何起源与发展的。这五个问题我们接下来逐一给予简明扼要的回答。至于文学的文体、风格、主题、题材之类纯属于文学研究的专用术语,指的其实就是人人可知可感的对象,无须刻意普及,在谈具体作家、作品时顺便说明或者用到,大家就可以大致明了了。

  文学会消亡吗

  现在关于文学发展有一个新问题,就是文学消亡论。主要是认为商业利润的追求导致大量的复制和拼凑,从而毁灭了作品的艺术性,尤其是独创性。我们不这么看。我们首先肯定,人需要一些轻松、低级的东西,这些东西好拼凑,好卖,而思想性的、高尚的东西总是给我们一种阅读压力。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精神层次,所以有多层次的需求,随着整个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那么对阅读物的思想艺术要求也必然提高。

  文学也好,影视也好,目前呢,拼凑也能够糊弄那些刚刚步入小康、开始有更多文艺消费要求的大众。但是,当这个社会有一个人数占优势的中产阶级后,那么,此前属于贵族和高级知识分子的文艺消费品就将成为大众化的精神产品。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存在矛盾。比如说,涉及性、犯罪、暴力的图书影片更容易带来经济效益,但对青少年有不良影响。这些是可以随着管理规范,以及对青少年的正确教育引导,为他们制作更多适合的读物来消除的。现在的游戏也是很影响青少年的,不过如果不是家庭或学校本身有失职问题,也不至于那么严重。更何况,我们完全可以制作更多有趣有益的游戏。

  应该说,能够为大众喜欢的文艺作品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大众并非就喜欢那些低级趣味的东西。只是低级的东西更好制作罢了。如果有越来越多有水平的人制作出更好的精神产品,那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统一起来了。

  因此,人人都多一些文学常识,不仅可以提高鉴赏水平,敦促制作水平的提高,甚至也可能有助于在大众之间产生一些优秀的制作者。

www.XIAOshuotxt。NET_T_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于丹庄子心得 红楼梦魇 人生若只如初见 刘心武续红楼梦 于丹论语心得 美人何处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诗三百:思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