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3章 建构精神家园的巨著(1)

  三顾茅庐为什么很重要

  易中天的《品三国》专门探讨了刘备和诸葛亮谁先找谁的问题。《魏略》和《九州春秋》说是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而诸葛亮上刘禅的《出师表》中则说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诸葛亮主动去找刘备并不等于一定要投奔他,如同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双向选择嘛,多找几家没什么,但是去哪一家是另一回事。那么接下来就是刘备三顾茅庐了。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诸葛亮和刘备谁先找谁为什么很重要,值得现在的学者们去讨论。

  首先,中国有隐士传统,周游列国的孔子被讥讽为不识五谷,就想讨个官做,弄得“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主动归隐的陶渊明却被认为有气节。所以古人要么表白自己愿意归隐田园,要么表示功成身退,只想大济苍生,不是想捞什么好处。刘备听他纵论天下大事后请他出山,他推辞说,自己一直乐于耕种,懒得去管天下大事。刘备就很“真诚”、很“伤心”地哭着说:

  “先生不出,如苍生何?”就是说你自己不求闻达于诸侯也就罢了,但是不能不管百姓的死活。这样诸葛亮就答应了,但还嘱咐诸葛均说自己是甘心做隐士的,不想荣华富贵,但是为了大济苍生,是愿意出去的。成功后会再回来隐居。表明自己确实只是为了天下人,而不是为了自己扬名显世。

  因此,诸葛亮本人确实可能是受隐士心理影响,而表现得不想出山。作者这么写更是按照当时读书人的心理和标准来美化他。

  其次,刘备三顾茅庐,就先让读者对他有强烈的认同和期待。求人总是难的,求职求婚都是这样。能够被人求是一种快乐。知识分子最大的烦恼就是放不下架子求人,而不求人又得不到很多东西,因此罗贯中在这里大大地满足了一把读书人的心理。一切出于弱势的群体,包括普通百姓,也都能够理解这种求人难而能够被人求的满足心理,因此对三顾茅庐总是津津乐道。

  而刘备这样礼贤下士的人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君主,也是大大满足了我们的心理需求。这样双方的形象就两全齐美了,都符合读者的理想,真是皆大欢喜。

  刘备主动找诸葛亮,而且是三顾茅庐,小说肯定要这么写。

  实际上,诸葛亮也肯定不会一口答应。他有可能去拜访刘备,互相了解一下,但是,他会看对方的诚意,会看彼此是否需要且能够满足对方需要。甚至,未出茅庐的他,多少还有些缺乏自信,怕主动找上门去却被发现并没有什么才能,那岂不是很无趣?但是刘备听了他的一番宏论,“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地请他帮忙,他也就不必再顾虑、矜持了。

  三足鼎立的关键人物——鲁肃

  鲁肃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可敬、可信、可爱、可笑,又有点可怜、可气的形象。赤壁之战时,他力主抗曹,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联刘抗曹;又多次协助诸葛亮脱离周瑜陷害的险境。赤壁战后,他在诸葛亮的设计下,成为保人,将荆州“借”给刘备,此后多次讨要不成,处于两难的境地。其实,鲁肃是促成和维护三国格局最重要的人物,和诸葛亮一样有战略眼光。

  鲁肃同孙权也有类似“隆中对”的一番言论。孙权说他希望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安定内乱,会盟诸侯,成为霸主。鲁肃说,当年汉高祖想尊楚怀王(义帝,屈原时代的楚怀王之孙或玄孙,沿用其号)而为关中王,但因为项羽势大而不能够。现在曹操相当于项羽,将军你也不能成为齐桓公和晋文公。我觉得,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立即除掉,唯有鼎足而立于江东,以观天下之变。可以剿除黄祖,攻伐刘表,占据整个长江一带,然后称帝,以图建立汉高祖那样的统一大业。

  赤壁之战前,刘表病死,二子不和,部下离心。鲁肃说如果刘备能够和他们同心协力,就可以结盟共抗曹操。他主动代表孙权去荆州吊丧,了解到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献出荆州降曹,刘备准备南撤渡江。鲁肃当机立断,去找准备投奔苍梧太守吴巨的刘备,劝刘备放弃投奔吴巨而与孙权联合,共拒曹操。这才有了诸葛亮出使东吴。

  鲁肃另一件显示胸襟、魄力和战略眼光的事情是他不顾吕范等大臣的反对,劝孙权将刚刚占有的荆州借给刘备,让他去安抚百姓,拥有根据地,那么曹操多了一个敌人,我们多了一个朋友。据说曹操听说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写信,震惊之下,笔落于地。

  鲁肃与荆州关羽邻界统兵,双方多次发生摩擦,鲁肃总是顾全大局,安抚双方。因此,孙刘之间基本维持着相安无事的局面。而他数年病逝后,孙刘交恶。

  由此可见,鲁肃是东吴最具有战略眼光,能够摆脱开疆拓土的贪欲而建功立业的人。

  鲁肃独赴单刀会

  刘备借荆州不还,不可谓不厚,孙权对关羽斩尽杀绝,不可谓不黑。刘备需要荆州为出征的门户,孙权要阻住刘备的出路,是有雄心或野心的政治家必然的冲突,但是最终两败俱伤,可谓不明大势。

  鲁肃非常清醒地看到,无论孙权还是刘备都不足以与曹操抗衡,只有走联合抗曹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因此,在荆州问题上,他不仅显出了厚道,显示了坚韧的意志,更显出了战略家的大智慧。

  公元215年,刘备攻取益州,孙权觉得刘备有了自己的地盘,该还荆州了,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刘备不答应,孙权就派吕蒙攻取长沙、桂阳,威胁零陵。刘备亲率五万大军从成都赶回公安坐镇,派关羽率军三万争夺三郡。孙权也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一万在益阳,和关羽对抗。双方战事一触即发。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将军们各带单刀赴会。部下怕出变故,劝鲁肃不要冒险。

  鲁肃说,事到今日,应该把话说清楚。毅然决然赴会。

  会上,鲁肃指责关羽说,当初你们兵败而来,没有立足之地,所以才把荆州借给你们。现在已经得到益州,却无奉还之意,连这三郡都不肯放弃。关羽手下一将领说,土地嘛,该有德之人拥有,并不永远属于谁。鲁肃厉声喝斥,如果没有鲁肃的单刀会,双方已经打起来了,那么曹操大举进攻汉中刘备就未必守得住汉中。刘备失败,孙权就又会坐立不安了。

  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无视刘备一方不守信用、关羽蛮不讲理的事实,将关羽塑造成维护汉朝正统的英雄,将鲁肃塑造成使阴谋诡计的小人。要说刘备借荆州不还,也不能一味从信用上讲,因为双方联合抗曹,事后应该瓜分利益,借荆州就是刘备一方的一个开口方式,而孙权一方哪肯放弃到手的肥肉,所以“借”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如同今天有两人合伙做生意,一方觉得分亏了,又不好说,就借一点,不提还,对方也不好意思催。只是这样毕竟有后患。鲁肃用他的人格和气度维护着相安无事的格局,但是,他死后,冲突的急剧爆发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刘备孙权何至于没有鲁肃那样的战略眼光呢?一者,意气用事也,哪里能够像鲁肃这样好脾气。二者,俗话说利令智昏,双方不肯放弃利益,头脑也就昏了。

  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上演时,还没有《三国演义》。否则,人们看到关羽的结局,还会觉得他是英雄吗?《三国演义》中关羽欺负得鲁肃可怜兮兮的,可是看看他的鬼魂叫喊“还我头来”的情节,就可以知道鲁肃如何识大体,如何忍辱负重了。

  妙改“二乔”

  成就周郎赤壁

  朝中大臣对降曹还是抗曹意见不一,给孙权下最后决心的就是周瑜。周瑜是个滑头,文臣说要降,他说他见主公请降,武将说要战,他说见主公要战,其实道理很简单,不能让人觉得是他撺掇孙权作战,他所担心的正是他对鲁肃说的:“江东六郡,生灵无限,若罹兵革之祸,必有归怨于我。”诸葛瑾因为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就不表态,怕话传到诸葛亮耳朵里。他有结盟之心,不想过早摊出底牌,但也不能说降,怕断了结盟之路。作者就是将他写成一个心眼儿过多的人。

  诸葛亮知道周瑜大致是要战的,降呢,如鲁肃所说,普通文官不会没个合适的位置,孙权则不会有,周瑜作为孙策的连襟和水军都督,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但是如何让周瑜消除顾忌,帮助孙权早下决心呢?于是他就卖了个关子,说只要送两个人到江上,曹操百万之众就会退走。周瑜还真不明白,问:“用何二人,可退操兵?”诸葛亮就娓娓道来,说他在隆中时,听说曹操在漳河造了一座铜雀台,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在台中欢乐。曹操本是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大乔、小乔二女,曾发誓曰:“吾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一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现在曹操下江南,就是想得到这两个美女。因此不妨找到她们,采用范蠡献西施之计。二乔分别是孙策、周瑜之妻,诸葛亮佯装不知。

  周瑜不信,诸葛亮说有曹操幼子曹植所做《铜雀台赋》为证,并背了出来,别的一字不差,唯独将“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蝃”音为dìdōng,就是彩虹,也代指“桥”,“二桥”指从铜雀台出发连接金虎台和玉龙台的两座桥。诸葛亮这么一改,又解释得合情合理,而且古代以美女为战利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难怪周瑜勃然大怒,再也顾不得扭捏作态了。

  争取了周瑜,诸葛亮就最终完成了他游说东吴的使命,也成就了周郎的赤壁伟业。杜牧有诗曰:“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虽然不是历史,但在《三国演义》中,则是诸葛亮成就了周郎。

  千古文人的理想和失落

  中国古代读书人,除了做官和务农,并没有更多正经职业,也就是做个幕僚,寄人篱下。我们这里所谓的读书人就是和做官者相对而言。他们因为失意,所以最大的理想,或者说幻想就是,虽然出身寒微,但终于能够出人头地,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闻名天下知”。诸葛亮躬耕陇亩而最终为蜀汉丞相,圆了许多读书人的梦。而最大的不满就是只能写些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间或写点游戏文字。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追求的就是挂六国相印的风光。诸葛亮舌战群儒时,充分显示了罗贯中对读书人的态度,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的理想和失落。

  当群儒在国家大事上被诸葛亮说得哑口无言时,严畯转而质疑诸葛亮的儒士身份,说他所言都是强词夺理,不合正统儒家思想,问他治何经典,想就具体的经典展开探讨。如果真的要引经据典来辩论,那未必是诸葛亮所长,而且经典解释莫衷一是,那就什么也说不清了,因此诸葛亮不上当,直接举耕莘、伊尹、姜子牙、张良、陈平、邓禹、耿弇等成功人士,从“兴邦立事”、“匡扶宇宙”这样更高的层面,否定了腐儒的“寻章摘句”、“数黑论黄,舞文弄墨”,“治何经典”也就是个不值得回答的问题,说得严畯垂头丧气而不能对。

  痛处被揭,程德枢气愤不过,大声说:“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诸葛亮进一步指斥儒士的不足,阐说何谓真正的儒士:“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唯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扬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真正儒士的标准,不是说空话、写无用的文章、吟诗作画,而应该有道德、有节操、有胸怀、有作为。所以程德枢也无话可说。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读书人都是希望建功立业的,对于做学问和文学艺术都是不屑一顾的。只有那些成功人士,反而有闲情逸致来欣赏这些东西。

  其实,即便是今天,又有哪个知识分子不希望自己对社会更有实际作用呢?当官,或者科学家,或者教育家。因此以前的文学,总是强调教育作用和认识作用,艺术,则强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现在的文学艺术,则可以由名利双收而自慰。唯有皓首穷经地做学问,是最不愿意的,一些学者教授埋怨研究生们浮躁,坐不得冷板凳,一些评论家指责文学影视媚俗,如果明白自古如此,大概也就不会强求了。

  架空晁盖是不是阴谋

  梁山最初是王伦等占据,因为王伦心眼小,又没本事,或者说正因为他没本事,所以心胸狭窄,不能服人,于是被晁盖等取而代之。

  晁盖当了寨主,他讲义气,所以宋江很难通过正常途径取代他的地位。

  但是宋江讲义气的名声远播,结交了很多豪杰,救了晁盖等人。而且他是当官的,还能够讲义气,就更难能可贵。所以迟早是要取代晁盖的。宋江采取的方式是温水煮青蛙,一点点架空。而晁盖不甘寂寞,硬要出征,一出马就死了,宋江也给他报仇了。这样宋江合情合理地得到了寨主的位置。

  晁盖的政治纲领是“竭力同心,共聚大义,和大宋皇帝做个对头”。

  而宋江投降给大家带来的悲惨后果,也让读者对这个架空晁盖的过程有一种“阴谋”的揣度。

  宋江架空晁盖是否有阴谋是另外一回事,但是以晁盖一个土财主的出身、才能、见识等都不足以发展梁山。读者们觉得宋江误了梁山好汉,但是电视连续剧中宋江说出了心里话:为弟兄们谋个出路!与大宋皇帝作对能有什么结果呢?历史上的宋江一度势力很大,但也就是一年多就被张叔夜打败了,灰溜溜地投降。宋代自赵匡胤开国以来,一直举行对外屈辱、专力防内的政策,政权、财权和兵权高度集于中央,土地兼并剧烈,封建剥削异常残酷。所以,虽然当时工商业比较发达,人民生活出路较广,但社会矛盾仍然相当尖锐,农民起义次数很多。这样的结果不是农民起义胜利并改朝换代,而是北宋灭亡,偏安江南。理想的是朝廷改辙易弦,安抚民众,招安义军,义军则成为抗金的力量。但是积重难返,只有互相消耗,两败俱伤。因此,宋江接受招安,是避免灭亡,甚至可能双赢的一种方式。

  只是因为鲁迅对宋江不能坚持到底不满,毛泽东深受鲁迅影响,也大批投降,说《水浒传》可以做反面教材,所以此后大家都反对宋江的投降行为。普通读者呢,总是看着造反的情节觉得有趣,满足了对现实不满的情绪,乃至于产生唯恐天下不乱的逆反心理——倒不是真的希望天下大乱,而是觉得乱也挺好玩,越是不能乱,越想看到乱的样子,梁山好汉和孙悟空大闹天宫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因此,大家对宋江接受招安不满,也对孙悟空后来变得那么窝囊和无能不满。这都是一个道理。

  因此,从给弟兄们谋出路来看,宋江也比晁盖更加英明。幸好晁盖及早身亡,否则,降将无法安抚,好汉们也没有奔头,只能喝酒吃肉、打家劫舍混一天算一天了。

  梁山好汉的不义行为

  梁山好汉们的不义行为多了去了。比如宋江去花荣那里路过清风山时被捉,燕顺叫先用冷水泼了宋江的热心,好脆了取出做酸辣醒酒汤。刘高的老婆上香被捉,寨主王英立即要去强暴。张横、张顺之流在江上杀人越货,差点将宋江扔到水里做了水鬼。张青、孙二娘开店放麻药,杀人剥皮剁人肉做人肉包子。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庄子心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 诗三百:思无邪 当时只道是寻常 美人何处 红楼梦魇 刘心武续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