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涤荡灵魂的伟大诗人(2)
其次,陶诗的思想内容也较单调平淡,大都是田园生活、恬然心境的反复吟咏,贫士与酒在诗中出现得太多,这是由其较为简单的人生和趋向恬适的心境决定的。文学作为一门用心灵去赏析感应的语言艺术,平淡清雅固然也是一种魅力,也能触动人们的情怀,闲情逸致固然也能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真趣,但大多数的时候,人们还是需要那些至悲至情至爱至为激越至为怪戾的东西,陶诗中《咏荆轲》之类金刚怒目式作品被人赞不绝口便是见证。虽然陶诗与李杜相比纵然稍逊一筹,但在同时代却毋庸置疑是别具一格、凡眼难识的极品。而且他开一派田园诗风,对后代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将率真任情的人生态度通过他的诗表现出来,在一代代作家的心灵中引起回旋不绝的共鸣,这样诗的意义已超出了诗本身。那些在滚滚红尘里挣扎不休的迁客骚人,在饱经风霜之后蓦然回首,才体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真意,这才向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的田园,这才渴盼追随陶渊明返璞归真。陶渊明的人格心性为人景仰,其诗作为其独特心性和品行的写照,因之也增色增彩,而这人格与诗品已经混融难分。他的淡泊坚贞融入他的诗中,外化为那种天然真态的一部分。人们对其人的神往与其诗文的喜爱也一致不可分割。这样的人造就了这样的诗,这样的诗奠定了陶渊明一代隐逸宗师、田园鼻祖的文学史地位。
谪下人间的诗仙
他的才气他的酒,他的狂放他的愁……似乎从我们能背诗开始,就知道了他。小时候摇头晃脑背“床前明月光”,长大后默念“抽刀断水水更流”,一个谪仙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丰满起来。
李白五岁时随父亲定居于四川昌隆青莲乡。他家道殷实,到了二十岁便开始远游。他仪表气度非凡,才情文章超人一等,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一见他就说“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贺知章在读到李白的《蜀道难》后,赞他是“天上谪仙人”。
由于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李白受到唐玄宗的接见,任翰林供奉,以“布衣侍丹墀”,没有正式的官职。
就李白性格而言,他是一个热爱自然、率性而为的人,这在官场上是混不开的。传说他曾经让玄宗身边的红人高力士给他脱鞋研墨。高力士逮住机会便说李白坏话。一日,玄宗与杨贵妃前往赏花,李龟年率梨园弟子歌唱助兴,玄宗说让李白立即写《清平调》共演唱。李白诗中用“可怜飞燕倚新妆”来衬托和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而高力士却在杨贵妃面前挑唆说:“他把飞燕比拟娘娘,试想飞燕当日,所为何事?乃敢援引比附,究是何意?”贵妃立时变色。汉代皇后赵飞燕非常纤瘦,汉成帝怕大风把她吹走,专为她建了一座七宝避风台。今人都说唐代妇女以丰满为美,其实未必,只是生活优裕,富态者多,所以画中人多胖美人而已。玄宗曾拿避风台的事对杨贵妃开玩笑说,像你就不怕风,任它怎么吹也没事。女人总是会往坏处想,喜欢找自己弱点,觉得是讥嘲,现在高力士一挑拨,就认为李白嘲讽自己体形偏胖,何况赵飞燕后来是被迫自尽的,不由得恨起李白来。她的哥哥杨国忠是当朝宰相,李白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李白究竟因为什么事被“赐金放还”不好说,但恃才傲物和不守规矩的因素肯定是有的。虽说李白对翰林院的生活有诸多不满,但毕竟是皇差啊,即使是谪仙,也会失落的。于是,李白写下了《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古风》
等众多名篇佳作。既然长安不让待了,李白只好再次漫游,甚至在山东齐州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隐居到庐山上去了,虽说在求仙学道,但是内心仍旧希望可以在国家危难之际建功立业。恰巧永王李璘要出师东巡,邀李白入幕。但永王不久就失败了,李白因之入狱,流放夜郎。虽遇大赦,但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李白一生不以功名显,在权贵面前毫不屈服,为维护自我尊严而勇于反抗,激励着后世文人,甚至包括当代人。郭沫若那么喜欢李白,大概就是因为他自己活得窝窝囊囊、委委屈屈吧。
《静夜思》
不是李白原作吗
关于李白原诗究竟是“看月光、望山月”还是现在的样子,我以为,这个无须讨论。因为,我们所讨论的就是现在这首诗,至于“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对于已经习惯了这首诗的人们来说则是另外一首诗。一首诗最初是什么样子并不重要,关键是最后为大众广泛接受而为之展开讨论的诗是什么。
康晓云试图以“原诗”来论证床是井栏,这就引出一个我们早已熟悉的《静夜思》有否在历史流传过程中以讹传讹的问题了,这有必要跟“瓠山才子”较真一下。
康晓云认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一诗,“看”、“疑”、“望”、“思”四个连续的动作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因“看”到井台前方的月光,恍惚如霜,进而生疑,营造了月光似霜又非霜的意境。
实际上“床前明月光”本身包含了“看”,对于古诗来说,能够联想的无须赘言。其次,这句就是“疑床前明月光是地上霜”的倒叙,很自然地符合了古诗的形式要求。
康晓云又认为第一个“明”字,使得“地上霜”的效果大打折扣。月光太明,则“霜”的效果势必不明显,只有在朦胧的月光下,“霜”感更加真实。只有“看”字才符合人物情态和心理。
这里他仍然是犯了将诗看成实写的毛病。即便李白是触景生情,从实际上讲,凡是可见月光,自然是明月之光。从文字效果上讲,“明月”响亮,这里并没有强调“明”的意思,只是“明”能够倍增凄清。
康晓云还试图由古绝的韵律特色来证明此诗非原貌。他将四句诗用平仄格式表示如下:平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平(韵)。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严格的律绝是截取律诗中相连的四句,是非常上口的。参看律诗常识。既然将此诗认定为古绝,就无须去考察其平仄,而只需看其本身是否上口。读来试试,显然是今天的《静夜思》更上口,而“看”字在之间别一下,“山”字又别一下。另外,两处“明月”,有文字上的呼应和音乐上的回旋效果。如同崔颢的《黄鹤楼》,虽然前四句不符合格律,但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反复出现,有一唱三叹之效果。
“将进酒”是“将要喝酒”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光阴如流水,所以及时行乐吧,我的朋友,“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请接着喝,尽情喝,“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不要怕没钱喝酒,更不要舍不得花钱,即使钱花光了,宝马貂裘卖了也要喝,“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为何要长醉不醒啊,乃是为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愁什么呢?就是因为人生苦短,天生我材并不一定有用,转眼间青丝如雪。
李白的这首诗,其主题是前人早就有过的,如古诗十九首之三《青青陵上柏》中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所以要“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曹操的《短歌行》之一中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但是,李白写得如此痛快淋漓,胸怀极度舒张,可以说将千古以来一切失意人,或者若有所失者的情绪都倾泻无遗。
这首千古佳唱的题目“将进酒”是汉乐府中的旧题。引文中注明了“将”的发音,也就是说,“将进酒”不是将要喝酒,而是“请进酒”。诗句也表明,大家是正在喝酒,而李白在劝酒,要大家一醉方休。《诗经·虻》中有云:“将子无怒”,就是请你不要生气。
现在收有这首诗的出版物,一般都会注明这个正确发音,但是读者有可能忽略。而以前的很多出版物,比如郭绍虞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今诗粹》就没有注出来。所以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可能读错了,同时也就会理解为将要喝酒。这会破坏那种正在喝着,要继续喝,卖了马和衣服也要尽兴,这一充分舒张作者胸臆、极大激荡读者情怀的心理劲势。
李白入仕的敲门砖
大家知道,诗歌在唐朝是入仕途的敲门砖。不过不要由此以为有文艺特长就可以做官,更不要觉得有诗才就可以建功立业。所谓敲门砖,其实就是用非常美的文字表述自己的心意,打动有威望的人,得到一个被进一步认识的机会。至于能不能入仕,还是要经科举考试,要看实际才能。而李白没有科举方面的准备,所以一直希望通过社会名流引荐而登上高位。
开元二十二年,韩朝宗出任荆州长史和襄阳刺史。他乐于奖掖后进,李白写下著名的《上韩朝宗书》,说自己能文能武,有雄心,讲义气,“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但是韩朝宗无动于衷,他想,一个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会如此夸耀自己的。
但是,李白还是因为诗名入仕了。天宝元年(742),在玉真公主的推荐下,玄宗下诏征召四十一岁的李白入京。
李白入宫为诗文待诏,就是陪皇帝玩,以诗助兴的。李白的政治抱负是做宰相,所以十分失落。也不好好待着,经常喝酒,杜甫《酒中八仙歌》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潇洒是潇洒,这个样子被人进谗言其实也不冤。唐玄宗以“诏许还山”为名,送给李白一笔钱财,遣返出朝了。
其实,李白的入仕与诗歌虽然有关系,但是也许是他的婚姻给他带来了名声和地位,有助于其诗歌的传播。李白的婚姻很有意思:两度娶相门之后。他先是于开元十五年(727)在安陆与高宗朝的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并在安陆待了十年。许夫人在他四十岁的时候去世。后来他被遣返出长安后,在梁苑(今天河南的开封市)游历时,又和中宗朝的宰相武则天堂姐的儿子宗楚客之孙女成亲。自己做不了宰相,就娶宰相家的女子为妻,不仅是个心理安慰,也多少带有一些功利目的吧。这两次婚姻给李白带来的声名是显而易见的。
李白与宗氏结婚后共同生活了八年,没有留下子嗣。“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与宗氏逃难到了庐山。后来,永王李璘造反请李白出山,李白又想出来做一番事业,没想到永王的叛乱很快就被朝廷平息,李白被流放到夜郎,宗氏与弟弟宗璟给李白送行,此后就没有再见。在流亡途中,李白被特赦,归途去世。
诗歌也好,婚姻也好,都没能帮助李白登上高位,实现抱负,应该说,不是命运多舛,而是他只不过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颠沛一生的诗圣
杜甫的一生过得都不是很顺利。他虽自云“读书破万卷”,但年轻时,也不是十分进取之人,《唐才子传》说他“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公元747年,唐玄宗诏令天下才子到京师就选,三十五岁的杜甫兴冲冲地前往应试。可是也没有被选中,据说是奸相李林甫害怕贤才入选对其不利,从中做了手脚,以致没有一个人及第。也就在此时,杜甫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的父亲杜闲去世,一下子断绝了杜甫的生活来源。迫于生计,杜甫只好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知识,去长安城郊采药,然后沿街卖,偶尔也寄食于朋友那儿,这段贫困的羁旅生活,杜甫作诗云:“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尽管在长安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但仍旧没有放弃对功名的追求。
他不断向权贵投诗,终于在公元751年,向玄宗进献《三大礼赋》受到了赞许,好不容易当了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安禄山又造反了。兵荒马乱之际,活着是最重要的,于是杜甫逃出了长安。
公元757年,郭子仪率兵收复了京师,杜甫随唐肃宗及其百官回到了长安,当上了负责进谏的左拾遗,按说杜甫这时也该时来运转了,可事情并不妙。宰相房琯因作战失利被罢官。杜甫上疏认为房琯没有大罪过,应该仍旧给予重任。他说了一遍不罢休,在面见唐肃宗时,还老提起这件事,最后终于把唐肃宗惹火了,降为华州司功参军,负责祭祀之类的小事。随着官军在相州大败和饥荒,杜甫便弃了官,携家眷向南方逃难去了。公元759年,年近半百的杜甫,来到了成都。
初到成都,一家人先是暂住在西郊的一座古寺中。后来在严武的资助下,在浣花溪畔修建了日后闻名中外的草堂。虽然此时的杜甫对从政已经热情锐减,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心却与日俱增。当他听到唐朝的大军平定“安史之乱”收复河南河北时,老泪纵横,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然而杜甫终于没能回到家乡。据《旧唐书·文苑本传》中记载,杜甫一家离开四川后,客居湖南,由于被突发的洪水围困,没有东西充饥,饿了好多天。最后还是当地县令用小船把杜甫救回来的。县令想杜甫饿了这么多天,应该好好招待一下他,没想到却害了杜甫。杜甫吃着牛肉,喝着白酒,当晚就因为醉饱过度而辞世了。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可是生前确实潦倒至终,也许真的是“文穷而后工”,非历经磨难不能有旷古名篇吧!
“宫市”是怎么一回事
白居易是与李白、杜甫并称的唐代三大诗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白居易一生亲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朝,卒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
白居易生平之一盛事就是和元稹等诗人发动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风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其口号就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也就是要为人生为社会而创作,不是为艺术而艺术。为了实践自己的主张,白居易写了五十首讽喻诗,其中《卖炭翁》选入当代中小学语文课本,广为人知。
就《卖炭翁》而言,题记曰“苦宫市也”。今天的读者只觉得官家老爷巧取豪夺,很是愤慨,联想到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公家人没收农民拿到集市上去卖的菜,甚或联想到城管霸道,而小商小贩们敢怒不敢言,无处说理,所以觉得白居易很是替老百姓出了一口恶气。而很少有人细细推究“宫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所谓宫市,就是宫中日常需要的物品,让有关官吏去外面市场上买。贞元末年,皇上派宦官来主持这件事,这些宦官设立“白望”组织,大约有几百人,在长安的东西两市和繁华市区,左望右望,看中东西,就说是“宫市”即皇宫所买,立即压低价格强买,也不出示公文证件。没有人敢问他们是从哪里来。这些人让货主送东西,还要索取进宫门时给看门人的钱和运入宫中的运费。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