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5章 涤荡灵魂的伟大诗人(4)

  古代文人为官,经常不带家眷,如果职位低尤其不能带,所以无聊时去娱乐场所是常见的事。李商隐就是比较落魄的一个人。我们不妨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他的生卒年大概是813—858年,生长于郑州荥阳,九岁丧父。李商隐二十六岁考中进士,中进士前一直在令狐楚帐下当幕僚,中进士后的第二年春天,令狐楚去世,他就到泾州王茂元幕府为掌书记。这时他还得到侍御史的官衔。汉代御史中丞在殿中兰台,后世因通称御史府为兰台寺。李商隐任职兰台时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因此后人看到诗中有“走马兰台”四个字,就判定是写给婚前的王氏夫人的。但他诗中完全可能只是以最初任职的兰台来泛指官场,并不能因此认为此诗是在这个时候做的。

  当时唐王朝内部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令狐楚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牛党认为他“背恩”、“无行”。

  令狐楚的儿子做了宰相后,诗人受到进一步压抑。只好离京到远方幕府安身。妻王氏病故后常抑郁不欢,信了佛教,甚至想出家为僧。因此英年早逝。

  李商隐的“朦胧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的理解历来纷纭众说,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为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婢作的情歌,有人以为是悼念亡妻的挽歌,也有人以为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

  我想就诗论诗,说明《锦瑟》千古动人的奥秘所在。

  锦瑟为什么有这么多弦啊,每一弦每一柱似乎都在倾诉,追忆逝去的华年。并不是华年有多少美好的记忆,反而是一切曾经看上去很美的人和事,现在都变得淡然。因此,今天回忆和过去憧憬有什么区别呢?人生如梦,庄子不知道他是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他本来就是蝴蝶,而现在的庄子不过是蝴蝶做梦梦见它所化之人!

  蜀王望帝,国亡身死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就哀哀啼叫。

  他为什么哀啼呢?即使他的国家不灭亡,时过境迁,他原来所拥有和所牵挂的一切也都不存在了,包括王位、子民、荣华富贵、青春、美人、美食,这些都是挽留不住的。是啊,人生在不断失落,所以杜鹃永远不甘心地啼叫,是因为没有看明白最初,所以就不必过于牵挂。

  “沧海月明珠有泪”是引晋张华《博物志》中所载南海外有鲛人泣泪成珠的传说,“蓝田日暖玉生烟”也是根据传说:玉埋于地下,温润的玉气腾起轻烟。这两句一是借用本不相干的物象,因为其某些特征有助于抒情:沧海茫茫,让人茫然,找不到方向,迷失了自己,因而有莫名的伤感,不仅潸然泪下。而日照蓝田升腾起的烟气,也是让人感到眼神迷离,思绪消散。

  是啊,这世间有什么确定的东西呢?有一种情是美好的和值得珍惜的,可待成为将来的追忆,可是在觉得它美好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它会失去,所以那时就已经茫然若失了。有一些人,一些事,在当时就知道抓不住,就知道会变化,那么将来的追忆,也不过是感慨万千,并非是回味,并非如普鲁斯特所说的,回忆中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首诗,因为没有确指,意绪不明,大体是一种虚无幻灭的感觉,但是又有许多物象和情思若隐若现,轻轻撩拨着我们的心弦,勾起无限,又不让我们抓住任一,因此让古往今来的读者玩味无穷,并在总想抓住某些意蕴而又抓不住的审美游戏中对这首诗难以释怀。

  巴山夜雨阻归程

  前头我们谈了李商隐一相情愿地向青楼女子言情的诗。我想这只是他写给妻子的一种转移方式,一种精神寄托吧。也许他写诗时的潜在读者并非青楼女子,而是已经亡故的妻子。现在我们来看一首明明白白是写给他妻子的诗——《夜雨寄北》。当时诗人滞留荆、巴一带,归期不定。也许妻子书信来问,也许只是他知道妻子渴望知道归期,而是写了这么一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有的人认为是秋雨暴涨导致他不能回家,这是不对的。做幕僚的人,往往身不由己,既不能带家眷,又不容易探亲,因为古代交通工具落后,回家探亲真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巴蜀秋天雨水并不多,也不至于造成交通阻断,应该说,是妻子盼他回家,他也想回家,所以说到归期,就愁情满腹,想到归期还远,而且这种分离不知何时到头,更是感到茫然。什么时候才能一起诉说这个下雨夜晚的思念,倾吐如同巴山夜雨一样绵绵不尽的相思之苦呢?

  到那个相聚的时候,夫妻俩会有说不完的话,将蜡烛剪了又剪。

  “共剪西窗烛”是非常温情的画面,让人感动不已,而“巴山夜雨”也成为一个蕴涵忧郁的、充满温情的思绪绵绵的经典意象。有一部张瑜主演的电影《巴山夜雨》,虽然题材是关于“文革”中被冤屈的干部的,但是这里头也有离情别恨,也有一种未见天日的迷茫和忧伤。

  失意情尤切

  诗贵真情,何谓真情?情为何物?我想,情乃是一种精神的需要,一种生命本质存在的需要,而唯有在苦难中的人,最能够体味真情。失意人李商隐,将这种情写绝了。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写得非常苦。生而不能相见的思念之苦确实不是常人可以承受,大概这是古代文人多好酒而常在青楼玩乐的原因吧。别亦难比相见难更进一层。春风和煦在此变成了无力,百花残是一篇凄凉景象。而春蚕到死丝方尽,诗人夫妻都活得不长,真是应了这句话。极美,但是太悲哀。人不能相守而渐渐老去,晚上不眠只能对月吟诗,夜寒身寒心犹寒。神话中的青鸟是不会代为探看的,只是祈祷对方平安而已。

  他另一首诗中“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与“蜡烛成灰”呼应,表明诗人确实有点心如死灰。而“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极写了相见之难,难怪诗人如此无奈。

  这首诗被今人谱曲传唱,徐小凤唱得凄婉之极,梅艳芳也唱过,梅中年早逝,真是延续了李商隐的凄美。另外王蒙的小说《相见时难》,这个时代也只有“文革”以及远隔重洋能够造成相见时难了。古人的不幸,物质科技原因恐怕远远胜过社会原因。不过,现在这个随时可以联系、很快可以见面的时代,再也不容易有这么深这么真的感情,不会有这么美的诗句了吧?

  “春风又绿江南岸”再辩

  王安石人称“拗相公”,写诗也很认真执著。他的《泊船瓜洲》想必很多人都读过: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句中的“绿”字被视为“诗眼”,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王安石讲究修辞的著名例子。据洪迈《容斋随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在草稿上改了十几次,才选定这个“绿”字。最初是“到”字,改为“过”字,又改为“入”字,又改为“满”字等。不过据钱钟书考证,“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就出现过很多次,这样他就提出了疑问:既然这种用法已经有了,王安石借用就行了,他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了吧?

  我想,王安石没有看到或者忘记了别人的用法是也可能的,而他不甘心仿效前人,试图出新,但终于发现还是沿用“绿”字更好也有可能。不过,我们的看法是,一首诗固然有诗眼,有些字句为龙之“睛”,但是这个“睛”和“龙”是一体的。孤立地去谈“绿”字及其这种春风吹绿大地的用法是不能说明问题的。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此诗与钱钟书提到过的这首诗。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丘为的“已绿湖上山”,与王安石的“又绿江南岸”是完全相同的用法,但是,“东风何时至”这一问有点无端发问的味道,“春不知不觉而至”也不是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是“东风已绿湖上山”,就和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样明快了,由此可见是为了五言诗的需要而分成两句来说。而王安石如果是借用了丘为的话,也是点铁成金了。另外,“湖上山”也有点莫名其妙,何谓“湖上山”?为何要标明是“湖上山”?大概是为了交代地理位置吧。“江南岸”是一个物象,湖上山是两个,“绿”不能只作用于“湖上山”的一方面。“湖”在此诗中无任何作用,除了表明地理位置。“江南岸”则与作者渴望回到春光好的家乡关联着。

  由此来看,这种沿用是点铁成金,这种用法也未必需要借鉴前人,谁都可能用到。而在此诗中,成为“龙之睛”。

  风俗画背后的宰相情怀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这首诗,写出了中国古代过新年的喜气景象,反映了那时的人情风俗,让我们感到一种生长于传统文化怀抱的温暖。王安石的这首诗可以说是给人一种将幸福抓住了来体验的感觉,是这位北宋名相、大文学家送给千千万万中国人的一份永恒的新年礼物。

  不过,这首诗也有它在特定时代的特定内涵。王安石作为著名的改革家,他的诗要结合其作为来理解。《元日》通过新年新气象的描写,抒写了他执政变法,革故鼎新,破除积弊,排斥奸邪的抱负,以及踌躇满志的心态。

  王安石是有名的“拗相公”,或者说性格有些激烈。这种性格,应该说是他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王安石是有远大理想并且有坚定信念的。他要恢复汉唐盛世,一扫北方强邻,四海归一,世界大同。但是另一面,改革必定会有阻力,而他缺乏坚韧的精神和变通,因为自认正确,在朝中反而成为孤家寡人。

  其次,王安石本人对生活要求很低,能够克己。但是,大多数人还是在乎生活享受的,如果这种享受已经是一种既得利益,那么触动既得利益者的变法必然遭到反对。因此,变法不能一蹴而就,避免利益秩序的突然破坏——这就是改良或变法与革命的区别吧。王安石能够克己,便要求达官贵人也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不现实的。而他的锐意革新也就显得激烈。他的变法是无过的,只是有些事确实是不能按照应该的和理想的去实施。有的学者总结说,王安石的偏执性格给其人际沟通和合作带来极大的阻碍,他由于偏执,不善听取不同意见,因而树敌过多。不过最严重的还是,由于缺乏支持者,急不择人。王安石最重要的支持者与助手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尽是后世声名狼藉之辈,绝大部分都被列进了官修正史《宋史》的奸臣册中。这些人初入官场时,大多做事尽心尽力,尽显才干,但时间久了,便任人唯亲,排除异己,做事急功近利,唯利是图。

  《元日》里要驱邪,可是王安石的变法却依靠奸邪进行,那些有品行和良知的人反倒成为奸邪,所以宰相王安石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山中五绝》与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不仅是苏轼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也是北宋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理解苏轼生平和北宋政治的一个聚焦点。

  当时《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出版,御史台(汉代以来别称“乌台”)的人从中找到一些诗句,兴起文字狱。苏东坡的《山中五绝》,是一个重要罪证。那么我们来看看这组诗的本意以及它是如何被曲解的。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教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岂是闻韵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不须更待飞鸢坠,方念平生马少游。

  这组诗先写山中风光,太平景象,但诗人也看到有穷得去挖笋和蕨根以充饥的七十老农。苏轼觉得自己作为长官很惭愧。可以被理解为他在指责政策不好,甚至说这是直接针对朝廷控制盐务、打击贩私盐的政策,是在讽刺皇帝不体恤民情。

  苏轼写这组诗,是想表现自己的爱民之心,所以抓住不太理想的现象来责怪自己尽职尽责不够,理解民情不够,不配食君禄,这种责怨事实上是抬高自己,是一种很好的自我感觉。

  可是没有想到,他责备自己,被当成指责皇上。

  “过眼青钱转眼空”这句,更是被指为攻击“青苗法”。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诗三百:思无邪 刘心武续红楼梦 于丹庄子心得 红楼梦魇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 美人何处 于丹论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