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刚柔并济:品读林语堂的处世姿态(1)
不管你的面孔是多么千变万化,总归要在这世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黑、白、红、青、忠、奸、善、恶,只要稍不留神,就有从神位被打落到地狱的危险。所以说,处世要刚强但不能执拗,要柔韧但不要懦弱。林语堂说,“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就是让我们半刚半柔半悠闲,即过得要有个性而又从容。
忍耐失败能换得另一个乾坤
中国和平主义的根源,就是能忍受暂时的失败,静待时机,相信在天地万物的体系中,在大自然动力和反动力的规律运动之下,没有一个人能永远占着便宜,也没有一个人永远做“傻子”。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人的一生之中,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无论是来自自身的,还是来自外界的,都在所难免。能不能忍受一时的不顺利,这就要看你是否有雄心壮志。一个真正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志在高远,不以一时一事的顺利和阻碍为念,也不会为一时的成败所困扰。面对挫折,必然会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功业,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困难正是磨炼人意志的最好时机,只有经受了困难挫折考验的人,才能成大事。
传说在尧的时候,天下洪水泛滥,大水冲毁了田园房屋,人们只能逃到树上和山中去居住,无法种植庄稼。作为部落首领的尧心急如焚,他决心治水,但因年老,所以只能苦心寻找能降服洪水、为民造福的能人。禹是颛顼的孙子,他勤奋敏捷,聪明能干,深受民众喜爱。接受了尧的命令之后,大禹和伯益、后稷开始了治水的工程。而此时禹才刚刚成婚4天,他毅然告别新婚妻子涂山女,投入了治水大业。在禹之前,他父亲鲧也曾治水,鲧采用沿河堵截,拦水筑坝的方法治水,在水患不太严重的时候还行,但一有大水,则无济于事,所以治水9年,一事无成,最后被杀了。禹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不气馁,不后退,认真总结了父亲治水的经验和教训,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人请教,慢慢地摸索出了疏通河床,开渠凿道,把水引入大海的办法。
然而,治水谈何容易!当时人们不知道河水的源流、走向和地理环境,怎么去疏导洪水呢?于是大禹亲自带人跋山涉水,与野兽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考察山川形势,克服了各种难以设想的困难,总算制定出了制服洪水的方案。
但是治水依然无法进行,一些异族部落如三苗,不听劝说,拒不合作治水,成为治理水患的严重障碍,面对此种状况,大禹只好发动战争,征服了三苗。扫清了治水障碍以后,大禹夜以继日地与治水群众一起大干。有一次禹路过家门,本想去看一看离别几年的妻子,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群扶老携幼的灾民,禹看见了以后,毅然转身离开,赶往别处治水去了。就这样,历经失败、成功。大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消除了水患。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大禹没有被挫折吓倒,而是坚定不移,吃尽百般苦,才换得人民拥戴他为王。
古人认为,人的一生之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对于挫折,要勇于接受,不能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怒气冲天,不能忍耐。在《论语》中,孔子说:“一时发起怒来,不顾自身和亲戚。这难道不是因发怒而忘记了自己的安危吗?”
对此,《孟子》也说:“北宫黝守养自己的勇猛,觉得有一点打击就好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了侮辱。他平常不理睬平民百姓,也不害怕大国国王。哪个诸侯攻击他,他就马上加以还击。”
人的一生谁没有挫折?有几个是一帆风顺的?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屡受挫折。他们全都以自己大无畏的勇气,战胜了挫折。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也。
面对挫折、打击、磨难,应该是沉着应对,不能被这些困难所压倒。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是发奋东山再起,而不是由此沉沦。确实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然而,在有了痛苦的遭遇后,如果能够忍受失败的痛苦,克服遭受挫折以后的消沉;总结经验和教训,努力奋斗,那么摆脱遭受挫折后的困顿是必然的。
在受到挫折、困厄时,暂时隐忍,修身养性,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听一听他人的意见,也是忍受挫折的一种方法,更是你重燃信心的动力。林语堂先生说,世上永远没有只占便宜的人,也没有永远的傻子,除非是你心甘情愿去当,那谁都无话可说了。
热爱我们的工作
有山林隐逸之乐而不知享者:渔樵也,农圃也,缁黄也;有园亭姬妾之乐而不能享、不善享者:富商也,大僚也。
——林语堂《乐享余年》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赞同工作只是日复一日地受难的说法,或许你以前非常憧憬现在的工作,因为它既是你体面地位的认证书,又可以赚取钞票过自给自足的小日子,还可以结交一大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时不时出去“腐败”那么一下子,真是想想都能把人给美死。可是,等到真正谋到了那个曾经令你魂牵梦萦的位置,你不禁傻了,怎么一切都变样儿了呢?
其实,并不是工作的错误,错的是你的心态。即使是再感兴趣的事情,只要变成了谋取身上衣口中食的工作,都会顿失花颜之色,这是你的心境使然。
林语堂刚刚创办幽默刊物《论语》的时候,他作为主编前十期的刊物都是义务劳动,他也并无怨言,皆因乐在其中。他没有工作当成追求物欲的工具,而是津津有味地体会着工作的乐趣,发自内心的开心。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以美丽的心情工作,至死方休。”
然而,当代人们的想法却正好相反,无论是物品的价值或是对于人的评价,都以金钱来衡量,愈贵的东西就被认为愈有价值,愈有钱的人就愈伟大,可以说是一种拜金主义。也就是说,所有的东西都用金钱来衡量,作为标准。
在某些方面,的确是不得不那么做。譬如说:国家征税,编列预算的,就不得不用一个人的所得来加以课税,这种情形下,金钱只是一个单纯而又方便的标准。
问题是世上的人如果都成了拜金主义者的话,那么除了金钱以外,就再也没有东西能作为判断价值的标准了。
然而,人们又认为努力工作赚钱是很愚蠢的,他们想要借着买彩票或赌博等发大财,妄想着不工作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到许多钱。
如此一来,不但勤劳的精神日益淡薄,工作的价值也不存在了,甚至失去了生命意义。
有人认为今后的世界必须以安定、安全、安心的三“安”为主,才能有所发展。
所谓安定,就是要使经济生活常保持安定,实行保险或社会福利工作,创造一个老有所安的社会环境。
所谓安全,就是指健康,不使人们在生命终止前受到任何意外事故或伤害,造就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
所谓安心,就是指精神上无忧无虑,如果不能做到安心的境界,那么前面两个“安”也将失去其意义。也可以说达到安心的境界,就自然而然地拥有了“安”。
我们如果想早日脱离不安的状态,过着安心的生活,就必须经常留心,注意学习,以拥有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然后才能够搞明白你究竟该用何种态度去努力,去工作,去享受,去换取最大的自由。
要活着就必须工作,要愉快地活着更得有工作。工作除了能得到报酬外,还能带给我们生活的意义,让我们充实,使我们觉得生活有几分价值和温馨。
一个人的尊严,并不在于他能赚多少钱,或获得了什么社会地位,而在于能不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开开心心、兢兢业业地安心工作,过有意义的生活。人们各做各的事,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虽然不同,可是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天分与专长,并将自己投入于创造的快乐之中,与社会大众共享,领悟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现代人所最期望的。
有人认为事业有“适合时代”与“不适合时代”、“能赚钱”和“不能赚钱”
的区别,说某种事业是“夕阳事业”,某种事业是“朝阳事业”。从某种角度看,这种说法也许是正确的。
欲享受工作之美的要素之一就是专心,也是敬业。因为敬业的人一定乐业,乐业的人必然成功。在乏味、被动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提高工作品质,也不可能在工作上发挥创意。敬业的人有一种认真的态度和坚持的习惯。古人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勤勤恳恳地把工作做好,把工作当做与生命意义密切相关的问题来看待。也正因如此,敬业的人,一生都绽放着活力和光彩。
工作,它充满了浓厚的人情、热情、欢情。一个没有人情,缺乏温情,极少热情,不知欢情的人,他可能有工作,但他没有朋友,性格孤僻,难以聆听到工作中那美妙动人的旋律。一位心理学家说:“对一个喜欢自己工作并认为它很有价值的人来说,工作便成为生活中一个十分愉快的部分。”
对热爱工作的人来说,工作就是人生的第一要义。工作使人振作、朝气蓬勃,但前提是他必须具备敬业的态度才办得到。敬业的人,经常忘记辛苦,忘记成败,忘记得失,他全神贯注地工作,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套用《中庸》的一句话说:
“至诚则灵。”在如此投入的状态下,工作不但有效,而且很容易发挥创意,把事业带到一个超然的境界,使人感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感受到一种情操的升华,感受到一种人格的锤炼。
热情是吸引你步入成功的恋人。你要想大展宏图,就应该像热爱恋人一样热爱工作。同时,一经确定目标,就要定下心来,且学习去热爱那些不喜欢的工作。
热爱工作是事业成功的基本条件。上网聊天的人通宵达旦、乐此不疲,关键就是兴趣所在。工作也是这样,如果不感兴趣,就不会产生热情,精神与肉体都容易疲倦。这样的话,不仅不会做出成绩,对身心也都是一种损害,这应该说是一种人生的不幸。反之,对工作具有兴趣和爱心,就不仅会积极热忱地工作,同时也会从工作中享受到很大的乐趣。真正的幸福就是能主动培养工作兴趣而愉快地工作。
所以,如果你还宠爱自己的心灵的话,就不要对它太过苛刻,而是指引它去热爱工作吧。你会发现,一切都会变得有趣和简单、充满生机。
知人与自知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
——林语堂《人生的乐趣》
了解别人是一种很需要技术的艺术活儿。就像一个面团儿,有的人能把它搓成艺术品,可它到了莽汉笨汉手里,就只能被鼓捣个丑八怪出来,或者十天半月还只能以面团的最原始姿态留在人世间。这种技艺,是很容易做的,只要不是残疾,几乎人人都有能力去完成,不同的是,一些人有的是能力,一些人有的是潜力、资质而已。
知人知己,恐怕是这个世上比较困难的事情,要将它学好,绝非易事,而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世界上最复杂的是什么?是先进的空间、生化技术?是最绝的杂技表演?
不,都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诡异的是人,是人的心。
所以,在我国就有“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难测,海水难量”,说起最可怕的事情,也往往不是豺狼、虎豹,而是“人情反复”。
所以,老子告诉大家:“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说,只有一方的“知人之智”不行,只有另一方的“自知之明”也不行,而应当合起来,既有知人之智,又有自知之明,这样就可以在人际关系中做到明智了。
善知人者,甚至可以建邦、治邦、安邦、得天下。刘邦何以能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原因之一就在于他能知人、用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定国家,稳定后方,安抚百姓,源源不断地供给军饷,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冲锋陷阵,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
此三人可谓当今豪杰,天下奇才。但是,我能悉心委用,所以能得天下。”李世民为何能治出一个世人皆赞的“贞观之治”?重要原因亦在于知人、用人:“自古帝王多嫉妒才能胜过自己的人,而我看见别人的长处,就和自己的一样高兴。
无论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往往能弃其所短,而取其所长。有的帝王爱贤者恨不得抢在怀里,憎不肖者又恨不得推入沟壑;而我对贤者很尊敬、重用,对不肖者也能可怜他,使两者都能各得其所。自古帝王多厌恶正直之士,或者公开杀害,或者暗中杀害;而我从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比皆是,立满朝堂,而我不曾罢免过一人,也不曾给一人治罪。自古帝王皆看重汉族,看不起少数民族;而我独独能一视同仁,一样爱护关怀,所以他们都把我看成父母。这五件,就是我能够建立这么大功业的原因啊!”
可见,知人如果做好了,是必有一番大作为的。但是,如何才能很好地了解他人呢?
知人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如果你也有这种功夫,那么就不怕总是不小心碰上心术不正的“坏人”了,不过那种看人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领悟得了的,而且,你还不一定会有耐心去学。可是我们每天都要和许多不同性情的人共事、交往、合作,把好人看成坏人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关系,但若是把坏人看成好人,那对自己的伤害可就太大了。对“看人”、“知人”没有一点能力还真是不行的。
那么我们要如何来看人呢?当然,就得靠那句古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了”。
我们要学会用“时间”来看人。所谓用“时间”来看人,就是指通过长期观察,而不是在见面之初就对一个人的好坏下结论,因为太快下结论,会因你个人的好恶而发生偏差,从而影响你们的交往。另外,人为了生存和利益,大部分都会戴着假面具,你所见到的是戴着假面具的“他”,而并不是真正的“他”。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这些假面具有可能只为你而戴,而扮演的正是你喜欢的角色,如果你据此判断一个人的好坏,并进而决定和他交往的程度,那就有可能吃亏上当或气个半死。用“时间”来看人,就是在初次见面后,不管你和他是“一见如故”还是“话不投机”,都要保留一些空间,而且不掺杂主观好恶的感情因素,然后冷静地观察对方的行为。
一般来说,人再怎么隐藏本性,终究要露出真面目的,因为戴面具是有意识的行为,时间久了自己也会觉得累,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会将假面具拿下来,就像前台演员一样,一到后台便把面具拿下来。假面具一拿下来,真性情就显露了,可是他绝对不会想到你会在一旁观察他。
用“时间”来看人,你的同事、伙伴、朋友,一个个都会“现出原形”。你不必去揭下他的假面具,他自己自然会揭下来向你呈现真面目,展现真实自我的。
用“时间”特别容易看出以下几种人:
其一,不诚恳的人。因为他不诚恳,所以对人、对事会先热后冷,先密后疏,用“时间”来看,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其二,说谎的人。这种人常常要用更大的谎言去圆前面所说的谎话,而谎话一说多说久了,就会露出首尾不能兼顾的破绽,而“时间”正是检验这些谎言的利器。
其三,言行不一的人。这种人说的和做的是两回事,但通过“时间”,便可发现他的言行不一。
wWw。xiaoshuotxt。net_T_xt,小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