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21章 儒道学生:品读林语堂的精神家园(3)

  林语堂是崇尚人的本性和灵性的,因为热爱世俗,所以更加坚定了不能够有个十全十美的世界的信心,在他看来:“报纸上没有杀人的新闻,因为那时大家都是无所不通、无所不知,因此没有一所房屋会发生火灾,没有一架飞机会失事,没有一个丈夫会遗弃他的老婆,没有一个牧师会跟歌女私奔,没有一个皇帝会因恋爱而牺牲皇位,每个人的心思都千篇一律,大家都各照着他自己在十岁时所决定的计划去实行,丝毫不苟——这么一个幸福的人世还是省了吧!在这么一个世界里,人生的一切兴奋和骚动全都消灭了。世界没有文学了,因为那时已没有罪恶,没有错误的行为,没有人类的弱点,没有混乱的情欲,没有不规则的举动,最坏的是,没有令人惊异的事物。那就等于四五万观众在看他们预先已知道哪一匹马得锦标的跑马比赛一样,毫无趣味。人类易生错误的本性是人生色彩的精粹所在,正如跳浜跑马比赛上的出冷门一样的有兴趣。试想约翰生博士(Dr.Johnson)如果没有他的固执偏见将成为怎样一个人?如果我们全是十全十美合理性的人类,那么我们非但不能变成十全十美的智者,反而将退化而成自动机器,而人类灵心也只在记录某一些冲动,像煤气表那样机械地记录下来。这便是不人道的行为,而不人道便是不好。”

  是的,正如佛家有云: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片十全十美的树叶。如果你只是为了它而苦苦追寻的话,一定会错过太多太多的美景,太多太多的机会。所以,无论怎样,你都没有必要拿做事需“完美”来惩罚自己。生活中,既然不能拥有至上的“圆满”,便有了遗憾,有了痛苦,有了失落。如果你能领悟“半半”的好处,是个聪明人,就应该明白,即使是缺憾也有它的美,就看人是否能体会得到。

  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懦弱。

  放过自己,回首过去,只要是选择了就不是过错,完美不完美,算得了什么呢?总归还是要听自己的感觉才好。

  做神其实很容易

  思维是人的本能,但对一个人的错误,以微微一笑置之却是神了。

  ——林语堂《论东西文化的幽默(一)》

  在林语堂的世界中,他是特别推崇宽恕的。或许是因为从小便听信奉基督教的父母祈求上帝宽恕人间的一切罪恶,或许是他认为仁慈和善良是人性中固有的道德,而自己不过是照本心的意思履行而已。

  在日常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些许“冒犯了自己”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面对问题的态度,就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心胸与度量:心胸狭窄的人选择斤斤计较,因而“失众友”,心胸宽阔的人,选择用宽容包容一切,因而“聚众朋”。

  老子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宽容是人生中最高贵的品质、最崇高的美德,学会用宽容调味人生,生命中就会增添许多乐趣,学会用宽容调味人生,我们也才能得到更多的尊敬与爱戴。

  既如此,何为宽容?宽容并非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一味盲目地姑息纵容,而是在面对一些无足挂齿的小事时,不妨潇洒地挥手,让不愉快随风而去。宽容就如缕缕和煦的春风,吹开我们心中的愁结,使快乐永驻心间。

  宽容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人生抱负息息相关。纪伯伦曾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一个道德修养高、有着远大抱负的人,一定是一个胸襟宽阔、懂得宽容与饶恕的人;相反,那些没有宽宏大量的气度,凡事只知斤斤计较的人,很难成就大事,成为人们心中真正的英雄。

  战国时,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的边民又都种下了瓜种。不巧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挑水浇瓜。

  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旺不少。楚国的村民一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宋县令知道后忙请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我看,你们最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宋就摇摇头,耐心地说:“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破坏,谁都不会得到一个瓜的收获。”村民们皱紧眉头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宋就说:“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这件事后来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感动,甚觉不安,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国民表示赞赏。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百姓。这个故事就是“以德报怨”的出处。

  其实,大凡是受到别人不公正对待的人,基本上会有两种回应的办法。一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就是以怨报怨。你欺骗我,我也欺骗你,用这种方法来教训那些办坏事或破坏规则的人,他们吸取了教训或许会改辕易辙。

  第二就是“以德报怨”。你对我搞阴谋诡计,我仍旧对你友好,这样做是基于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的基因,只要有足够的力量去启动,用善和广大的胸怀去感动他人,坏人也能变为好人。但是如果纯粹的以德报怨,那些坏人可能会得寸进尺,并不把你的德和忍放在心里,反而以为你好欺负。而且你对好人、坏人都施以同样的德,这对好人也不公平。孔子说:以直报怨。这里其实一是指要用正直的方式对待破坏规则的人,二是要直率地告诉对方,你什么地方办错了事。例如,有不良的司机多收费,以怨报怨就是拒绝付款;以德报怨就是再给他一笔小费;以直报怨则仍按规定付款,但要告诉他犯了规,以后改正。这是宽恕,是不计较一时得失,心里平衡了,生命质量自然就高了上去。

  清代学者张湖说:“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让我们多一些长远的眼光,少一些狭隘的想法;多一些磅礴大气,少一些鸡肠小肚;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这才是现代有为之人所必备的气质和胸怀。

  让我们亦儒亦道地生存

  我们大家都是生就一半道家主义,一半儒家主义。

  ——林语堂《谁最会享受人生(四)“中庸哲学”:子思》

  人生最痛快的事莫过于两件,若进,则有个良好的仕途经济,若退,则有个贴心的家庭共叙天伦之乐。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会一股劲地钻研经济学问而放弃一切休闲娱乐活动的。若真有这样的仁兄,我们称之为钱袋,利囊,工作狂。也没有人只懂得一味地享受生活却不愿意赚些养家糊口的钱两的。若真有这种人,那我们自然叫他懒汉、笨蛋、无能儿了。

  因此,林语堂先生说人天生都半是儒家,半是道家,才是最好,才是最能接近人类的群体,还能体味自然本心。

  山涛家道贫寒,当县令的父亲山曜死得早,自己又不愿意出山做官,吃喝穿戴都很拮据。妻子韩氏是位十分贤惠的人,安贫乐道,毫无怨言。这天,山涛笑着对韩氏说:“家中贫困,实在难为你了,你就忍耐着吧,以后我当位至三公,只是到那时候,不知你愿不愿意做个公侯夫人呢?”韩氏正要答话,忽然抬头见阮籍、嵇康等人姗姗而来,连忙叫山涛在篱笆墙上挖个洞口,以便仔细观察那些朋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当阮籍他们散去以后,韩氏说道:“论才华,你不如嵇康、阮籍、向秀;论豪爽,你不如王戎、阮咸、刘伶;但若论度量,你比其他六个朋友都强,能屈能伸,喝酒不贪杯。你说日后要当三公,说不定还真能如此啊!”

  后来,嵇康恃才而性褊狭,遭杀害,阮籍以抑郁不得志而借酒浇愁,刘伶则成天喝得酩酊大醉以了却残生。山涛呢?果然如韩氏所言,位至侍中,迁尚书令,被朝廷誉为“年耆德茂,朝之硕老”的大臣。

  山涛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他有着“进亦不喜,退亦不忧”的良好素质,这就使得他无论是在朝廷之上还是山林之间,都能过得痛痛快快,怡然自得,让别人都羡慕,并且还得夸他能安分、懂事。岂不知,那统统都是儒道结合得刚刚好的妙处!

  在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里,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进取,恪守礼道的。

  《孟子》中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这意思是说:要针对环境的变化,可以做官就做官,可以辞职就辞职,可久留就久留,可以快走就快走,这就是孔子啊!

  这世间的聪明人,总要露出一半最好的自己。或者前途不甚明了,我就在家练习书画棋牌,小有名气;或者家庭纷杂,我就专心致志地攻读我的学问,好歹也是种安慰。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林肯成为总统,据他的律师同事赫恩顿的传记说,可以归功于他的太太。当时林肯怪可怜的:星期六半夜,大家由酒吧要回家时,独林肯一人不大愿意回家。因此就在酒吧里林肯练就了那副出人头地、简练机警、应对如流的口才。苏格拉底也是家里不得安静看书,因此养成一习惯,天天到市场去,站在街上谈空说理,因此乃开“游行派的哲学家”

  的风气。他们讲学,不在书院,就在街头逢人问难驳诘。这一派哲学家的养成,也应归功于苏婆。

  你看,倘若你有一方面暂时不尽如人意,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天空惶惶若此呢?此路果真不通,就暂且退后,不与时争,不与天争,自是有失必有得,有苦必有乐。只要经营好一个层次,今生就受益无穷。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于丹庄子心得 当时只道是寻常 美人何处 人生若只如初见 红楼梦魇 刘心武续红楼梦 诗三百:思无邪 于丹论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