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71章 缘来

  1956年2月,张爱玲搬到纽英伦,她得到了爱德华·麦克道威尔写作基金会的写作奖金。基金会主要资助一些有才华的贫困作家,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写作环境,让他们能衣食无忧地专心写作。供作家们免费居住的文艺营,设在一处幽静的山庄,山环湖绕,满目松林。张爱玲提交的是一部长篇小说计划,但是她在这里只能待三个月。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她遇到了生命中第二个重要的男人。

  费迪南·赖雅出生于美国费城,他的父母都是德国裔的移民。他年轻时就展露了罕见的才华,二十多岁时创作的一部戏剧入选麦克道威尔基金会的戏剧节,后来获得哈佛大学文艺硕士学位,一度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为许多权威的杂志撰稿。他经常奔走在欧美之间,与庞德、乔伊斯·康拉德、布莱希特等人都有交往。他后来到好莱坞发展,十多年间与许多电影公司、知名导演合作过,也领略了好莱坞的浮华繁艳。他的长篇小说《我听到他们歌唱》、戏剧《以色列城堡》,还有许多短篇被专家推为杰作。可是好莱坞的生涯侵害了他的文学创作。张爱玲到达爱德华·麦克道威尔写作基金会会所时,他恰好也在这里。那一年,张爱玲三十六岁,而赖雅已是六十多岁高龄。

  赖雅热忱、幽默,戴一顶帽子显出欧派风格的潇洒。他们第一次见面是3月31日,赖雅对这个东方女子的经历只有粗略的了解,但他感觉她端庄而雅致,有种沉静的东方女性之美。两人轻松愉快地聊了几分钟。第二天是复活节,他们并肩坐在大厅里共享复活节的正餐。两人开始了单独的叙谈,有时在餐桌上,有时在会所的过道里。张爱玲将自己的英文版《秧歌》拿给赖雅看,虽然翻译削弱了原作语言的灵艳秾丽之美,却也得到了美国一些报纸的好评,赖雅看后赞叹不已。

  半个月后,两人走过最初的打量与客气寒暄阶段,开始到彼此的工作室做客,谈话也逐渐转向深入。赖雅将自己带有传奇色彩的大半生经历,尽数讲给张爱玲听了,他结过一次婚,婚姻给他带来了一个女儿,但最终崇尚自由的他与女权主义的妻子离了婚。两人聊作家、聊作品,聊各自对文学的理解,对人生的态度,两人的心灵藉由这些话语,一步步靠近。

  他们的话题十分广泛,政治、书法、文艺作品、人生、爱情……虽然两人有着鲜明的差异,一个性情外向,是个活动家,一个性格内向,不擅交际喜欢独处;一个是坚定的左翼理想主义者,信奉共产主义,一个是素来对左翼的力量感到害怕,而宁可站立在任何党派之外,不信奉任何主义者。但是透过这些迥异之点,两人又有着同样的对自由的崇尚,对文艺的热爱,对人生的透彻,对安稳生活的渴求。已步入人生的晚境,张爱玲经历过一次传奇般的幻灭,又处在异地求生的飘摇阶段,两人在相识两个月后就步入了恋爱状态。5月12日那天,张爱玲随赖雅去一间小屋过夜。两天后,赖雅在文艺营的期限到了,不得不离开。张爱玲送他到火车站,知道他手中无钱,她还将身上仅有的一些钱物都给了他。

  对于这个美国白种男人,张爱玲怀有好感,觉得他有着超越年龄的迷人魅力,他头脑聪明,对编剧的技巧了解透彻也运用娴熟,对人对事都抱以热忱和乐观,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她。可是在短暂的接触中,对人事素来敏感的她也知道,赖雅做事缺乏耐力和毅力,也许他并没想过将自己的余生和她紧密结合在一起。对于婚姻,他早过了冀求的年龄,而以她的心性,也断不肯强求于他。一个月后,张爱玲也离开了文艺营,她在这里为香港的电影懋业公司完成了两个剧本《情场如战场》、《人财两得》。让她没想到的是,一个意外如暴风雨迎面砸向了她——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w w w/xiao 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于丹论语心得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若只如初见 红楼梦魇 美人何处 于丹庄子心得 诗三百:思无邪 刘心武续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