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7章 《金瓶梅》的地理背景之谜(2)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正文一开始不久,作者交代:“那时山东阳谷县,有一人姓武,名植,排行大郎。有个嫡亲同胞兄弟,名唤武松。”武大“因时遭荒馑,将祖房儿卖了,与兄弟分居,搬移到清河县居住。这武松因酒醉,打了童枢密,单身独自,逃在沧州横海郡小旋风柴进庄上,……住了一年有余,因思念哥哥武大,告辞归家。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方。那时山东界上,有一座景阳冈。山中有一只吊睛白额虎,食得路绝人稀。……”

  将以上文字与《水浒传》第二十三回对照,可知故事情节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点主要是:①将《水浒传》中的武松酒醉打了“本处机密”——一个小官,改为酒醉“打了童枢密”——朝廷四大权奸之一童贯,表达了作者对最高统治阶层的痛恨;②改变了武大、武松的籍贯,由《水浒传》中的清河县人改为阳谷县人;③清河、阳谷二地互易。《水浒传》写武大在清河县娶了潘金莲,后安不得身,只得搬到阳谷县赁房居住;《金瓶梅》改为因时遭荒馑,将祖房儿卖了,武大与兄弟分居,搬移在清河县居住。《水浒传》中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发生在阳谷县,《金瓶梅》中改为清河县。

  现在回过头来说关于“清河壮士”的问题。此句出现在武松打死老虎后的赞诗中:

  景阳冈头风正狂,万里阴云埋日光。

  焰焰满川红日赤,纷纷遍地草皆黄。

  触目晓霞挂林薮,侵人冷雾满穹苍。

  忽闻一声霹雳响,山腰飞出兽中王:

  昂头踊跃逞牙爪,谷里獐鹿皆奔降;

  山中狐兔潜踪迹,涧内獐猿惊且慌。

  卞庄见后魂魄散,存孝遇时心胆亡。

  清河壮士酒未醒,忽在冈头偶相迎。

  上下寻人虎饥渴,撞着狰狞来扑人。

  虎来扑人似山倒,人去迎虎如岩倾。

  臂腕落时坠飞炮,爪牙挝处几泥坑。

  拳头脚尖如雨点,淋漓两手鲜血染。

  秽污腥风满松林,散乱毛须坠山崦。

  近看千钧势未休,远观八面威风减。

  身横野草锦斑消,紧闭双睛光不闪。

  这是一首古风。修辞平直易懂,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很像民间说书艺人“口占一绝”、“即兴赋诗一首”那类作品的风格。此诗原在《水浒传》第二十三回中即有,文字略有不同。孟昭连先生考此诗“又见于《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安敬思牧羊打虎’的情节中,稍有异文”。

  由此可知,《金瓶梅》当是从《水浒传》中抄录的此诗,但在抄录中,没有照顾到前文已将武松籍贯由清河县改为阳谷县的处理,以致有此误。笔者据此估计,此诗应是《金瓶梅》作者以外的人补人的;否则便是因作者的粗率,造成了这种前后说法不一致的差错(但此种可能性较小,因在同回中,行文下笔之处,相距不远)。

  总之,《金》书作者改武松为阳谷县人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而仍称武松为“清河壮士”是笔误所致。因而,《金瓶梅》中的武松不应称“清河壮士”而应称“阳谷壮士”。

  4.“景阳冈”今朝在何处?

  无论是《水浒传》还是《金瓶梅》,武松打虎的故事都发生在“景阳冈”。因此,好久以来,“景阳冈”这三个字成了人们心目中带有神秘色彩的地名。

  据《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描写:武松在归途上,“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又“约行了四五里路,来到冈子下……”可见《水浒传》所说的景阳冈隶属阳谷县地界。又据《金瓶梅》第一回言:“……那时山东界上,有一座景阳冈……”可见《金瓶梅》中的景阳冈属何县地界是无法确指的。作者统称之为山东界上的景阳冈,是有意模糊地域方位。这是艺术构思必须的一种小说家笔法,否则后面的许多故事作者就难于安排停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瓶梅》比《水浒传》也是更像“小说”的小说。

  1990年,笔者在《金瓶梅》故事的发生地山东临清参加全国第四届《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会中有幸随与会代表们驱车共赴景阳冈考察,这里总结与本案(悬案)有关的三条:

  ①景阳冈今属山东阳谷县管(明代亦然),距离县城约40华里,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冈上有清末修建的“山神庙”,50年代改建为“武松庙”。

  ②景阳冈今不如昔。笔者所见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个土冈,让人一下就想起曹雪芹笔下“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诗中那个“土馒头”。其实也有几层楼房高,方圆约有几百米。遗憾的是光秃秃无林木,既无秀美可言,也显荒凉冷清。笔者颇怀疑此处是不是原本如此?抑或人们被小说家们的夸张描写的艺术感染力迷惑了。但访问当地老乡,却众口一词都说,这儿过去原本是古木参天,山丘起伏,莽草无涯之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世界的沧桑之变也太惊人了。历史不过五百年,名胜之地已然面目全非。这是否与乱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有关系呢?

  据当地文化部门的同志介绍,县政府已着手修复这一名胜景点,并将已修成的狮子楼大型仿宋建筑,写进了山东省旅游手册之中。

  ③笔者亲自访问了相传为“武家村”的村民。有几位老乡被举荐来回答我们的问题,据说他们都是武松家族的后代。据他们讲,武大郎并非书中所形容的那么矮,那么丑,相反他倒仍是一个一表人才的男子汉……但究竟是耶?非耶?无法可考,而且也是不必考的事。

  5.狮子街、土山、专厂、流沙河等地名在什么地方?

  “狮子街”是经常出现在书中的一条街道名。如第十四回说:花子虚拼凑了二百五十两银子,“买了狮子街一所房屋居住”。又如:第三十九回写西门庆刮刺上了韩道国老婆王六儿,“替他狮子街石桥东边,使了一百廿两银子,买了一所门面两间、到底四层房屋居住”。都与“狮子街”有瓜葛。不仅如此,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狮子街”的灯市。第十五回描写正月十五,吴月娘等四个妻妾坐了四顶轿子“到狮子街灯市李瓶儿新买的房子里来……登楼看灯玩耍”。众人“搭伏定楼窗往下观看。见那灯市中人烟凑集,十分热闹。当街搭数十座灯架,四下围列些诸门买卖。玩灯男女,花红柳绿,车马轰雷,鳌山耸汉。怎见好灯市?但见:……”下面便极写灯市的一派繁华景象。

  据考,关于灯市的一段文字,是从《水浒传》第三十三回清风镇上点花灯的情节改造移植而来的。但作者却精心设计在狮子街,作李瓶儿房中看灯情景描写。

  据临清的王连洲先生考证,此处所写的狮子街,连同灯市都在临清:即“现在临清市青年路西端卫河岸是明清狮子街的北端位置”。

  笔者曾于1989年、1990年两次赴临清考察,参观了卫河岸边的狮子桥遗址。据康熙《临清州志·孝义王勋》载:“官巡抚,好义喜施。……隆庆元年,勋独捐资,力修沟渠,建石桥于卫河东岸,名狮子桥,至今赖之,有碑文载其事云”。可见此桥清康熙年间尚存。但如今仅有遗址。遗址处有一石碑。王连洲先生是临清人,对本市自然更了解。他撰文指出:“狮子街也就是因桥取名……狮子街南端往南约二里处是南支会通河口。此街面对运河背靠新城,地处全城之闹区,自然是热闹非凡了。”孤证难证。再看其他地名。“土山”。这是个很不起眼的地名。因为凡“山”皆由土堆成,因而,读书中,常常不假思索,没把它当专有名词看。其实在临清,“土山”二字是专有的。此地名出现在第四十八回中:西门庆“出南门到五里外祖坟上,远远望见青松郁郁,……坟内正面土山环抱,林树交枝……”

  1989年,笔者亲自去临清考察了当地人称之为“土山”的山冈。只见它拔地而起,仿佛人工堆积物。但规模相当大,又难以设想它是人工堆积而成。这正是《金瓶梅》中所描写的那座“土山”。临清市《金瓶梅》研究会会长张荣楷同志介绍了此“土山”的来历:据临清县志载:“土山,在县城景岱门内汶河东岸……长约里许,坨陀起伏,形成数段,每段高约六七丈。相传明永乐时浚会通河泥土积累而成。”此说与笔者亲见相吻合。所以《金瓶梅》中的“土山”当是以此处为原型的。

  “专厂”。《金瓶梅》中所谓“专厂”即“砖厂”。“专厂”在书中占有显赫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书中经常写到它,而且可以从它的规模、建制等方面揆度。书中写了一个与西门庆交往甚多的太监:“管砖厂的刘公公”(三十一回至八十回出现过二三十次);又写了一个黄葆光,称为“管砖厂工部黄老爹”(如五十一回至七十五回,出现近十次)都与砖厂有关。朝廷派了太监刘公公来管厂,说明此地生产的是御砖。据史料记载,明清两代大型的御砖生产地即在临清。如今北京的皇宫、天坛、定陵等雄伟建筑所用的大量砖料,都是由临清烧制的。更引人注目的是“管砖厂的工部黄老爹”。据临清州志载,临清的砖官窑建于“明永乐初”,且“设工部营缮分司督之”(以上所引见张度修《临清直隶州志》卷九)。可见书中的工部黄老爹亦即《州志》中所讲“工部营缮分司”的一个官员。这些迹象都表明,《金瓶梅》中的专厂也是以临清的砖官窑为原型的。

  流沙河。这个地名很特殊,出现在第二十六回中:宋蕙莲向钺安儿打听来旺儿在监中的情况,“钺安儿道:‘嫂子,我告诉你知了罢,俺哥这早晚到流沙河了。”

  据王连洲先生介绍,这流沙河也是临清的一个地名:

  临清城东由西南至东北有一条很宽阔的古废河,俗称沙河,春夏多风,往往喷沙伤禾。现在城东少数区段仍可辨识出河床与方向,土质纯为细沙,关于此河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古赵河无水则积沙,夏秋间水盛则成河。东流入高唐马颊河。一说是老黄河,为宋时决河故道。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告诉我们临清城东在明代以前早存在一条流沙河。这又是一座城市的地理特征。来旺被押送着往徐州大道而来,由城内取道向东,正途经城东的流沙河。如果有人认为故事发生在别的城市,也必须具备向东走和城东有流沙河这两个条件。

  王连洲先生的意见可供参考。但似嫌缺乏史料上的依据,因为这样的分析,难以定论。比如,对该回下文操械警一词的说法,王的解释就不正确。操械警在什么城市说不清,但它未出西门府。不信再看第七十八回中,此词再现。两处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是在西门庆家中,而不是像王连洲先生分析的那样是临清的街道。

  但尽管如此,以上地名还是大多数都有较充分的文字依据,说明它们都在临清。

  除了以上这些较显著的地名外,还有许多较小的地名,临清的当地人也都明确指出它们在临清,而不是在清河。例如:猪市街(六、七回)、南关街(一回)、南门外(多回)、手帕巷(五十一回)、菜市口(十五回)、臭水巷(七十回)、细米巷(十五回)等等,可供参考。以上所论及的主要是《金瓶梅》中以清河面目出现而实在临清的地名。

  除此而外,《金瓶梅》中明写临清地物的内容也很多。典型的如:临清运河、马头、钞关、晏公庙、广济闸大桥等等。典型的描写是第九十二回:“这临清河上,是个热闹繁华大马头去处,商贾往来,船只聚会之所,车辆辐辏之地,有三十二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第九十三回:“此去离城不远,临清马头上,有座晏公庙。那里鱼米之乡,舟船辐辏之地,钱粮极广,清幽潇洒。”“止七十里,一日路程。”第八十一回:“那时河南、山东大旱,赤地千里,田地荒芜,不收棉花,布价一时涌贵……各处乡贩都打着银两,远接在临清一带马头,迎着客货而买。”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红楼梦魇 人生若只如初见 美人何处 于丹论语心得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于丹庄子心得 刘心武续红楼梦 诗三百:思无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