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概括篇 (2)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①可当万钟②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③难成一文之功。
迷津指点:
①
斗粟:斗,量器名。一斗等于十升。斗粟,一斗米。
②
万钟:钟,量器名。万钟,意指受禄之多。《孟子·告子》:“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③
镒:古时重量名。《孟子》注:“古者以一镒为一金,一镒是为二十四两也。”
古文译读:
一个施恩惠于人的人,不应该总将此事记挂在心头,也不应该张扬出去期望得到别人的赞美。那么,即便是一斗米的付出也可以得到万斗的回报;一个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如果计较对他人的给予,而要求别人回报于他。那么,即便是付出万两黄金,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 四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列头角,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古文译读:
春回大地,风和日丽,百花争奇斗艳,为大地铺上了一层美好景致,春鸟也鸣发出婉转动听的啼叫声。如果士君子能有幸跻身于卓越人士之列,生活就可以保证温饱不愁,但是不想着为世人著书立说,做一些有益之事的话,那么即使他能够长命百岁,(在世人眼中和心里)也仿佛一天都没活过一样(被淡忘)。
■ 五
舍己毋处其疑①,处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责其报,责②其报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迷津指点:
①
疑:迟疑,犹豫不决。
②
责:要求。
古文译读:
倘若你想要作自我牺牲,就不应该因计较利害得失而犹豫不决,如果心存计较而犹豫不决的话,那么会使你的志向和气节蒙羞;倘若你想要施恩惠于人,就不应该要求得到他人的回报,如果贪图他人回报的话,那么连你原来的一番好意也会变质。
■ 六
一念慈祥,可以酝酿①两间和气②;寸心洁白,可以昭垂③百代清芬。
迷津指点:
①
酝酿:本指造酒,这里引申为“制造、调解”之意。
②
两间和气:两间,指天地之间,此处指人际关系。
③
昭垂:昭,明;垂,流布。
古文译读:
人在一念之间的慈悲祥和,可以创造人际间的和平之气;人能保持心地纯洁清白,就可以使美名千古流传。
■ 七
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①;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②而惊心。
迷津指点:
①
惕虑:惕,忧惧;虑,谋思。警惕忧虑。
②
茕独:茕,指没有兄弟;独,指没有子孙。茕独,孤苦伶仃之意。《周礼·秋官》:“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
古文译读:
真正的正直之士,能够做到虽然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而保持不忧愁的姿态,但是当他参加宴乐、云游时,知道保持警惕以免误入堕落迷途;真正的正直之士,即使遇到有权有势蛮不讲理的人也能做到毫不畏惧,但是遇到孤苦无依的人时,会感到震惊而同情、悲悯他们。
■ 八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古文译读:
一个人做了坏事最可怕的是不容易被人发觉,做了好事最忌讳的是自己宣扬出去。所以,如果做坏事能及时被人发现,那么灾祸就会小些,否则灾祸就会(因为发现不及时而)扩大;如果做了好事而自己到处宣扬,那么功劳就会变小,只有在暗中默默地做了好事(等被人发觉时)才会显得功德圆满。
■ 九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古文译读:
坚持不懈地做好事不会马上就看到它的好处,但是(做好事的)善良之人好比是草丛中生长的冬瓜一样,仍然会默默地成长、壮大;总是做坏事也不会马上看到它的害处,但是(做坏事的)罪恶之人好像是春天屋前的积雪一样,最后终归会慢慢融化、消失。
■ 十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
古文译读:
假如要问我们祖先的恩德,就要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享受,我们要感谢祖先当年留下这些德泽之难;假如要问我们子孙的将来是否能生活幸福,就必须先看看我们究竟给子孙留下多少德泽,还要想到子孙是否能够守成而不使家业衰败。
古人所说“为鼠常留饭”并不真的是让人给老鼠留饭,只不过用这个来劝慰世人为人处世要有同情弱者、兼济天下的胸怀。人性有恶善,待人也应以慈悲为怀,不能以算计人、损人利己为出发点。正因为慈悲心肠的人多了,人世间才能充满温情,人类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繁衍。
但是,仅仅做到慈悲为怀、与人为善,对于我们的道德修行是远远不够的。当我们给予别人帮助和恩惠的时候,还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要想做到真正拥有慈悲为怀,还应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助人并以之为乐就上升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施恩惠于人而不求回报,“为善不欲人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所谓“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假如抱着沽名钓誉的心态来行善,即使已经行了善也不会得到任何回报,出于至诚的同情心付出的可能不多,受者却足以感到人间真情。所以,施之无所求,有所求反而会没有功效。
隋朝时,有一位虔诚的佛教居士,姓李,名士谦。他天性很孝顺,自幼丧父,母亲去世以后,三年丧服期满,就捐舍自己的私宅为寺院,并且从此立志不再做官。李士谦一生没有饮过一滴酒,没有吃过一块肉,行为是如此的端正,口业也十分清净,从来不说有关杀生的言论,他继承了祖上巨额的遗产,所以家中很富裕,可是他的生活,比穷人还要节俭,穿的是布衣旧衫,吃的是粗茶淡饭,终日以救济无衣无食的穷人为急务。邻里有因丧事无法殓葬的,他施以棺木。有兄弟分财不均而争讼的,他就出钱补助不足的一方,致使他们兄弟自觉惭愧而互相推让,也都成为善人。
一次,乡里遭受天灾后,百姓们连吃饭都成问题,更别说耕种用的粮种了。于是,李士谦就把几千石粮食借给了同乡的人。刚巧碰到年成歉收,借债人没有办法偿还,都跑来道歉。李士谦却说:“那些是我家多余的谷物,本来就是想救济大家的,哪里是想得到利钱呢?”
于是,李士谦把所有的借粮人请来,为他们摆酒设宴,面对他们烧掉借据,说:“债务不存在了,请你们不要总想着还债了。”招待他们吃喝后,让他们放心地回去了。借粮人都打心眼里感激他,尽管李士谦烧掉了借据,但他们心想,如果有了粮食一定要还给他。
第二年庄稼大丰收,借粮人争着来还李士谦的谷物,李士谦却全部拒绝收下。有人对他说:“你积了很多阴德。”李士谦说:“做了人们不知道的好事才叫阴德。而我现在的行为都是你知道的,怎么算阴德呢?”
还有一次,也是赵郡发生大饥荒,李士谦二话不说拿出家里的全部钱财,买粮给他们熬粥喝,以此保全性命存活下来的人数以万计。他收埋死者的尸体,凡是看到的都给埋掉。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粮种,送给没有种子的贫穷人家。郡里的农民感激他的恩德,抚摸着自己子孙的头说:“这是李参军赐给我们的恩惠啊!”
李士谦没有趁人之危逼债,而是慈怜为本,以爱心示人,一焚券了债,二拒人还债,有恩于人却不居恩自擂,真正得到了人们的爱戴。开皇八年,李士谦在家里去世,享年66岁。赵郡的百姓知道了,没有一个不流泪地,说:“我们这些人不死,李参军却死了!”参与落葬的有一万多人。
区区一方乡绅这样的普通人,尚且可以做到“拔一毛而利天下”,自产利他人,施者不寄望于厚报。作为士君子,既已出人头地,又能丰衣足食,更应该像宋儒张载所发出的万世呼吁那样,“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否则,春花不如,春鸟不如,枉活百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熟知的一句名言。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不计较个人利害得失,作点自我牺牲无所谓,恩惠施予别人也不当回事,更重要的是不计较别人的过失。
北宋著名的两朝宰相吕蒙正也是一位心胸宽广、不计个人得失的真君子。在世人心中素来很有威望,以正道自持,不喜欢记着别人的过失。民间关于他的宽厚质朴的趣闻逸事也很多,其中他初任参知政事之时的一件小事最为出名。
吕蒙正刚刚出任参知政事进入朝堂时,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内指着他说道:“这小子也当上参知政事了呀?”那位官吏态度轻蔑,在大庭广众下公然非议自己的同僚,很是无礼。但是,吕蒙正没有据理相驳,而是装作没有听见走了过去。同在朝班的吕蒙正的同僚们看到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了他们,不让查问。
下朝以后,那些同僚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彻底查问。此时吕蒙正却说:“一旦知道那个人的姓名,那么我将终身不能忘记,如此倒不如不知道那个人的姓名为好。不去追问那个人的姓名,对我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面对如此屈辱的议论,吕蒙正非但没有恼怒,反而以德报怨,淡然地当做没发生一样选择忘记,其高尚的情操和宽厚仁慈的品行着实令人钦佩!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报复心,对那些不能善待自己的人施以报复是必然的,也是符合情理的。这大概也是显示人类的严厉和人世的严酷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人间的许多讨伐征战,人类的许多冤冤相报的争斗,都由此而来。春秋时期,邹国与鲁国有一次发生了冲突,邹国死了三十三个官吏,老百姓没有一个去营救的,邹国国君对孟子发牢骚,说这些百姓实在可恨。孟子却对他说:“时逢灾荒,在你的国中,百姓们年老体弱者暴尸荒野,年轻力壮者四处逃荒,而你的谷仓里堆满了粮食,库房里存满了珠宝,你的官吏却不向你报告,让你开仓济民。这等于是残害百姓。曾参曾经说过:‘警惕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将怎样回报你。’现在,你的百姓终于得到报复的机会了!你有什么可责备他们的呢?”
由此看来,要真正做到以德报怨,宽厚仁慈地对待所有人,不管是陌生人也好,敌人也罢,这的确是十分困难的。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君子”和“小人”之分吧?真正的德行高尚的君子,能够做到不计较利害得失,自然也能做到不在意牺牲自我,不在意施惠他人。因为君子无得失、不强求、淡恩惠,唯一追求的是高尚清白的情操、宽厚仁慈的胸怀和自强不息的气节!牺牲自己的利益施舍救助别人是非常高尚的品德,如果你有心积德,就要放弃自己的小算盘,真正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而不是用虚假的情意来欺骗别人,利用虚假的施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否则的话,你最多只能算一个伪善家,一旦被人识破阴谋,撕下虚伪的面具,丑行就会暴露无遗。
汉成帝登基后,王曼(皇太后王政君的二弟)的寡妻带着儿子王莽住在宫中。王莽看似仁厚,实则城府极深。得志前的王莽孝母尊嫂,生活俭朴,饱读诗书,结交贤士,声名远播。
王莽的大伯父王凤是军中最高统帅,患病时,王莽日夜在床前侍候,亲自尝药,数月蓬头垢面,连梳洗换衣的时间都没有。王凤深受感动,临死前,向皇太后王政君及成帝推荐王莽,使王莽越级升为射声校尉,成了北军八大指挥官之一。王莽的五叔王商是成都侯,跟当朝不少名士交好,也一再推荐王莽。不久,在众臣的力荐下,王莽被提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王莽在显露自己优点的后面深隐着一种险恶的用心,一旦得志后,其恶便开始显露了。
卫尉淳于长十分受宠,王莽认为是他前进途中的障碍,因而在侍奉七叔王根时,便攻击淳于长的隐私,后来又报告皇太后与汉成帝。成帝认为王莽首先揭发奸恶,忠心正直,遂晋升他为大司马。
六年后,汉哀帝刘欣去世,王莽已经大权在握了。他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打击政敌,同时对三朝宰相孔光毕恭毕敬。最后,凡是向王莽靠拢的,全部升迁;而冒犯王莽的,一律诛杀。
又过了七年,王莽毒死了汉平帝,又抱着“孺子”刘婴摄政两年后,终于篡夺了东汉的政权。当王莽逼着他的外祖母皇太后王政君要玉玺时,一向把他当做刘氏天下忠臣的皇太后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这样看来,王莽就是一个十足的伪善家,十足的小人,尽管他曾经权倾一时,但公道自在人心,历史上,他和他的子孙留下的只是耻辱的一笔而已。仁慈宽厚、宽以待人对自己的利益是一种消减,而损人利己对自己的利益会有所增加,从短期来看的确如此,但从长远来看却未必。君子获得的是别人的爱戴和崇敬,有了人心,他就会“得道多助”,现实利益的得失只在一时起作用,而这种无形的得失却伴随人的一世,格外长久。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那些大奸大恶之人,谁有过好下场?
王莽最终被商人杜吴一刀砍死了,许多人割下他身上的肉,一口口地吃下了去,这就是他的下场。
wWw。xiaoshuotxt。netTxt。小_说_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