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附录《反菜根谭》 (2)
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祖德荫惠,友朋援助,亦为有限。君子处世贵自立图强,不止图活己,更欲流泽广德,尤须自立也。
七一 待人有主心骨
士君子待人有主心骨。主心骨者,理也。爱人不以理,适是害人;恶人不以理,适是害己。
七二 自信人信
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七三 论知己
一死一生,乃知友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死生贫富转换之际而始终不渝者,知己也。一生之中得此一人,可以不恨。
七四 君子好人之好
君子好人之好,而忘己之好,人亦好其好;小人短人之短,而忘己之短,人亦短其短。
七五 不开口
俗云:“莫将闲话当闲话,往往事从闲话生。”阮嗣宗口不论人过,张韩撰《不用舌论》,盖有见于此,三个不开口,神仙难下手也。
七六 论谤
处世不能无谤,闻人毁己而怒,则誉己者至矣。己之过久不自知,则祸莫大焉。士君子闻毁不怒,谤之无实者,付之勿辩可矣;谤之有因者,非自修弗能止。
七七 苟全性命
诸葛武侯所谓“苟全性命于乱世”,“苟全”二字,便有无限功夫。
七八 以财发身
人当以财发身,不当以身发财。
七九 高人一等法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我之诈则高于彼之诈;受人之侮,不动于色,彼受之侮则过于我受之侮。此为高人一等法,亦是人生一大享受。
八〇 论事来事去
洪氏云:“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此言偏矣!要之视何事。君子于事,有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者,若事来始用心,则危矣殆矣。有铭心镂骨、家祭毋忘者,若事去而心空,则鄙矣俗矣。
八一 学古
汉人之雄武宜于建功,晋人之风流宜于涉世,唐人之气度宜于立志,宋人之道学宜于敦品,明人之聪明宜于精技。
评议卷三
八二 文人多大言
古来文人多大言不惭。潇洒如太白云:“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严谨如子美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明道如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试问其人果能为帝王师、有致君尧舜之才乎?唐虞、汤武之事果如棋酒乎?则又未必也。以胸襟眼界视之,莫若以大言不惭视之也。
八三 手技
古来学问家,虽不精书,而其书自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手技,不足贵也。
八四 中国有史而无士
何谓史?考之古制,通六书者为史。何谓士?在行伍者为士,故有甲士、士卒之称。两汉、三国时为士者尚知士之本义,古制亦尚存,故宰相犹以剑履上殿。自唐以后,古制渐泯,乃以能文章应科第者为士,于是名则为士,实则为史。士之本义全失矣,中国亦有史而无士矣。
八五 尼山本义
洪氏云:“尼山以富贵不义,视如浮云;漆园谓真性之外,皆为尘垢。夫如是,则悠悠之事,何足介意?”此论大背尼山本义。按洪氏“悠悠之事”当包括富贵。尼山所云特指不义之富贵也。《论语·述而》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可见圣人于富贵亦介意焉。
八六 押韵与人
凡诗押哑韵而能响者,其人必贵显;押险韵而能稳者,其人必安善。
八七 识之高下,人之高下
洪氏云:“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一部《菜根谭》,无非授人以众识,曰“扫除”者,矫情也。识者,了别也,神知也。识之高下,亦人之高下。至高之识者,即圣人也。
八八 脱俗与随时
士君子作人自然脱俗,脱俗处即矫俗处;应事往往随时,随时处非趋时处。
八九 宁受人毁
宁受人毁而不毁人,宁受人欺而不欺人。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九〇 荣辱死生
求荣者必厌辱,畏死者必贪生,此为世俗人情也。惟士君子知荣守辱,知死重生,一以道义识之。
九一 对待非理与妄念
非理外至,如洪涛倒海,当砥柱屹立,勿作随波逐流;妄念内兴,如狎朋诱饮,当严襟拒之,莫纵点滴之欲。
九二 人之流品
人之流品高下,不过在见己之过、见人之过、夸己之善、服人之善数事而已。缕言之,但见己之过,不见世人之过;但服人之善,不知己有一毫之善者,此上流也。见己之过,亦见世人之过;知己之善,亦知世人之善,因之取长去短,人我互相为用者,其次焉者也。见己之过,亦见世人之过;知己之善,亦知世人之善,因之以长角短,人我分疆者,又其次焉者也。世人但见人之过,不见己之过;但夸己之善,不服人之善者,此下流也。
九三 钟声之启示
静夜之钟声,庸人酣睡不闻,中人梦醒披衣而听,高人梦醒还思梦中之梦。
九四 一心之力
东方朔能令市朝为山林,周彦伦能令山林为市朝。盖一念之间,清浊顿判;一心之力,笼罩周遭矣。
九五 琴书诗画
琴书诗画,一入庸夫之手便带匠气、俗气;山川云物,一入高人之眼便带灵气、逸气。推思书籍,推思官职,又何不如此?
九六 论空寂
俗子最难耐空寂。试观贵宦门庭若市,何等春风得意;去职后门可罗雀,萧瑟荒落,往往悲不欲生。其实空寂是福。空寂则可以读书,空寂则可以调琴,空寂则可以悟道。释氏以空寂喻莲,良有以也。
九七 乞色与德色
处贫贱待人所难,难在无乞色;处富贵待人所难,难在无德色。
九八 傲与浮
学问有馀而聪明不足,其病往往犯傲;聪明有馀而学问不足,其病往往犯浮。傲则其学不化,浮则其学不固。其学不化则色庄,其学不固则无恒。色庄之至,则必为伪君子;无恒之至,则必为真小人。
九九 鱼鸟不若
陆鱼不忘濡沫,笼鸟不忘理翰,以其失常思返也。人浮沉宦海而高咏山林,亦是失常思返。鱼鸟之态纯属自然,而人之高咏多是作伪,是鱼鸟之不若也。
一〇〇 大人之学与小人之学
学问之道,有大人之学,有小人之学。小人之学讲艺也,大人之学明道也。
一〇一 心偏则妄动
贪心胜者,弹雀而不知深井在后;疑心胜者,惧蛇而惊迷弓影在杯;私心胜者,城北徐公为陋子;忧心胜者,杞国无事忧天倾。凡此私忧贪疑,皆因心偏,而心偏皆因妄动,释氏风幡之议岂虚语哉!
一〇二 世人恋富嫌贫
富贵是无情之物,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贫贱是耐久之交,处得他好,他益你反深。世人迷真逐妄,对富贵乃恋之求之,自作多情人;对贫贱乃嫌之弃之,忍为木石心,良足慨也。
一〇三 聪明与糊涂
吕端大事不糊涂,严贡细物必伺察。盖小事糊涂养就大聪明,小事聪明必酿就大糊涂也。
一〇四 贫能济人
济人未必富豪,漂母能推恩淮阴;行侠未必虎贲,红拂能投奔卫国。贫而济人,弱而行侠,最为当行上品。
一〇五 欲“无欲”即欲
人生何能“淡然无欲”?欲“无欲”即欲也。要之,不听人羁络,不任物鞭笞,则须欲淡泊,欲真率,欲刚直,人品之高下,即人欲之高下也。
一〇六 返真
道家调息,释氏观心,皆为返真。学者读书亦为返真。惜乎世人以为读书在于踵事增华,文心雕龙,致真我被残编断简蔽矣。
一〇七 知的和犯的
怒火燃飏,欲水沸腾,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的是真我,犯的是假我。此时必要舍假我而抱定真我,才是真君子。
一〇八 论孝与淫
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世间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
一〇九 最难耐
最难耐者,商沽操书画,俗子作僧家,嗜好虽清,魔障终在。最可叹者,美人罹贱役,英雄成闲客,惜风刀霜剑,居然净土。
一一〇 论与人交
与人交,不为人所信,义未至也;与人疏,不为人所远,亦义未至也。
一一一 论善观
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善观今者观古,善观古者观史。
一一二 苦乐宏谨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一一三 论魏征集倔强、妩媚于一身
唐太宗曰:“人言魏征倔强,朕视之更觉妩媚耳。”倔强之与妩媚天壤不同,何得集于一身?是“人言”与“朕视”之异也。李氏家业,魏征力辅之,故太宗觉妩媚。朝纲廷政,魏征严守之,故群臣畏倔强。
一一四 论宽
士君子涉世当求一宽字。旷达非宽,纵佚更非宽;放任非宽,聋瞆尤非宽。宽者宜以学问养育之,以世事锻炼之,使之自然而成,一宽而无所不宽之概。
闲适卷四
一一五 情必有所寄
舞衫歌扇,转眼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秉灵烛以照迷情,持慧剑以割爱欲,殆非大勇不能也。然情必有所寄,不如寄其情于卉木,不如寄其情于书画,与对艳装美人何异?可省却许多烦恼。
一一六 无上禅机
高人韵士,醉酒是禅,书画亦是禅,谈论亦是禅,琴棋亦是禅。何也?禅者静也,保持一团静气,自是无上禅机。
一一七 论文人画
自有文人画而意超,自有文人画而笔法坏;自有匠人画而意俗,自有匠人画而笔法精。
一一八 共味人生
拂意事可对人言。言之,人多亦对己言彼之拂意事,共味人生艰难,意可转适。会心处还期独赏。求共赏,人或有不以为然者,甚或牛头马嘴,竟讨没趣。
一一九 无坏境界
万种情思逢万境尘缘,始演出有泪人生;一轮心月对一天明月,终成就无坏境界。
一二〇 于人生之恋、厌
于人生之恋、厌,不但在富贵贫贱。试看富贵而自戕者,何可数哉!意者,人生之恋、厌,多系一情字。举凡亲戚师友、书画棋琴,万事万物皆可生情。情生而恋生,情重而恋重,情灭则厌生矣。
一二一 三福分
我有三福分:缺处知足,故清闲是福;苦中作乐,故吃亏是福;忙里偷闲,故读书是福。
一二二 自然之声教
残荷听雨声,感人世缠绵之情;稻田听蛙鼓,识宇宙活泼之机;篱落听童语,悟造物天真之趣;烹茗听瓶响,明混沌阴阳之理;霜天听鹤唳,知君子处世之志。此亦自然之声教也。
一二三 论大道
一阴一阳之谓大道,一苦一乐之谓人生,一疑一信之谓学问,一真一假之谓世情。
一二四 栽花与种田
文士栽花算种田,山夫种田算栽花,吾宁结山夫而远文士。何则?栽花算种田则趣闹,意轻薄;种田算栽花则趣冷,意真淳。
一二五 耐闲适
人人识得闲适是福,然几人于闲适有一耐字?若不得一耐字撑持过去,几何不堕入忙碌之名场,使南岳献嘲,北陇腾笑哉?
一二六 能劳者得闲适
人生最易见者,身闲心不适也。其弊即在“此身常放在闲处”。要得闲适,还当在一劳字上下工夫。盖能劳者,方体味得闲适。
一二七 慢就是快
做事慢即是快,快即是慢;度日闲即寓忙,忙即寓闲。知此理者为达士矣。
一二八 作人三昧
心易激动,我则求静;事恒纷忙,我则求闲;居多恩怨,我则求淡。此为作人三昧。
一二九 知足之素心
花间独酌,对月居然三客;松下抚琴,无弦还成万声。凡此种种,皆非才人之狡诈,实乃知足之素心也。
一三〇 平居
趺坐宜霜根老树,偃仰宜漏月疏林。寝室曲傍岩阿,书案平张松下。阶除步步芳草,轩槛处处名花。语鸟跃笼,半睡半醒中著耳;文鱼弥沼,无情无绪处凭栏。
一三一 论瞽者善辨
瞽者善辨,其目无所见,心无所纷,湛然而静故也。幼少之时所读书历久难忘,其天性未染,欲寡心清故也。
一三二 论作画作书之条件
非精博物不能作画,非解《说文》不能学篆。
一三三 作书求稳、险、老、润
作书当求稳、险、老、润。稳非俗,险非怪,老非枯,润非肥。审得此意,决非凡手。
一三四 观花赏叶
观花赏叶足清娱,然观花人多,赏叶人少,试观历代诗词便知。惟韩退之心雄万夫,独赏芭蕉支子,然有失偏颇;白乐天风流蕴藉,兼咏冷花湿叶,然略伤平允。究之赏叶人少,不全势利,花叶不相伦亦一因也。此理惟李义山省得。
一三五 善绘事者长寿
善绘事者,多得其寿,如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而神明不衰,盖以笔下皆生气,故气类相感而得长生。
一三六 皮黄喻诗
诗可比之皮黄,七古如大面,五古如须生,律句则正生青衣,绝句则小生花旦。
一三七 论风月之趣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故曰风月之趣为疗身心之忧之验方,身心之忧为养风月之趣之水土。
一三八 高一品作人法
栽花种竹,玩鹤观鱼,是寄情也,是移欲也。其实名利色也,粉黛色也;花竹鹤鱼,亦色也。以此色移彼色,是高一品作人法。
一三九 夺关斩将之意
不宜不看,不好不谈,不可不想,不能不画。此亦夺关斩将之意。
一四〇 书法喻诗
三代鼎彝,古朴奇奥,此《三百篇》、《离骚》也。两汉碑志,雄强茂密,此《十九首》、古乐府也。六朝志铭,遒丽精能,此三张、二陆、陶、谢、颜、鲍也。唐碑谨严,宋帖豪放,近人恢奇恣肆,变化百出,此李、杜、韩、白、苏、黄、范、陆,以及湘绮、散原也。学诗者必先知其源流,推其条理,然后可以集大成,学书者何独不然?
一四一 超物累,乐性真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然此时当力超物累,以乐性真,所谓身忙求心闲也。要觉到世间一切悲欢物欲,不过筏尔,我果登岸,终必舍去。
wwW.xiaOshuo txt.netT-x-t_小_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