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子夜
茅盾1896年-1981年
作者简介
茅盾1896年-1981年,本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笔名。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
茅盾1896年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十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其母抚养长大。从北京大学预科读毕后,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就在这时候,他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曰本,开始创作处女作《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和《虹》。“左联”期间他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长篇小说《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等。
建国后,茅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长职务,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届、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被选为全国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81年3月27日,茅盾病逝于北京。中共中央根据茅盾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他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说创作。1983年起陆续出版的40卷本的〈茅盾全集〉收录了他的全部文学著作。
故事梗概
1930年的一天夜晚,上海裕华丝厂总经理吴荪甫偕妻子林佩瑶和姐姐吴芙芳、姐夫一上海恒丰银行总经理杜竹斋,到码头接吴老太爷来沪。吴老太爷是因为乡下农民抗粮暴动,吴家开设的当铺首当其冲,才匆匆逃到上海。
初到灯红酒绿的上海,吴老太爷突然感到头晕眼花,天旋地转……突发脑溢血于子夜死去。吴老太爷开丧的日期,吴公馆宾朋满座,成了工商界名流聚会的好机会。
这天,在孙吉人、王和甫等倡议下,吴荪甫决定自己办银行,联合几家合资筹办益中信托公司。濒于破产的德丰丝厂总经理朱噙秋恳求杜竹斋借款延期,不料吴荪甫存心要榨出他囤积的干茧,怂恿杜再借款给他,等一个月后把丝厂吞并。
当时,丝厂工人正在酝酿罢工,开展经济斗争。裕华丝厂工人听到老板削减工钱的消息,开始消极怠工。吴荪甫听到总管莫干丞的报告,怒不可遏,要追查走漏消息的人。他决定开除已被查明向工人透露风声的小职员屠维岳。屠维岳非但不认错,反倒平起平坐地同吴荪甫议论起如何才能既少花钱又能制止罢工的办法来。
屠维岳的言行使吴荪甫不仅取消了开除他的决定,还给屠维岳加了薪,升他为总管事,屠维岳从此成了吴荪甫的心腹。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托杜竹斋带口信,准备与吴荪甫合作做公债。吴荪甫虽对投机买卖不感兴趣,但他想到,假如能在公债上捞点钱,对他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会很有好处,就与杜竹斋拜访了赵伯韬,并办起了合伙买卖证券的公司。吴荪甫把朱噙秋的丝厂连机器带干茧全部吞并了,益中公司又收买了八家小厂,吴荪甫跨踏满志。
赵伯韬依靠美国人撑腰搞起了托拉斯,打算用金融资本支配工业资本,裕华丝厂成了赵伯韬吞并的目标之一。工人运动方兴未艾,在玛金的领导下,以陈月娥、朱桂英为代表的裕华丝厂罢工运动开展起来,她们又联合各厂工人举行示威游行。以屠维岳为首的工贼们,分化瓦解工人,将朱桂英逮捕人狱,工人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吴荪甫面对不是投降赵伯韬,就是益中公司破产的厄运,在孙吉人的建议下,与英商怡昌洋行大班商量,用八个工厂作抵押,借了一笔款子。他决定把办工厂的资本都去做公债与赵伯韬决一死战。结果战势不利,吴荪甫突然晕倒在交易所。回到家中,莫干丞前来向他报告,工人又闹罢工,屠维岳被工人包围;王和甫又从交易所来电,急告杜竹斋也倒向赵伯韬,成了扒进的新户头。
在这种情况下,吴荪甫萌发了自杀的念头,丁医生进来,才使他打消了死念。他决定连夜与林佩瑶一起乘船到庐山去避暑,在子夜时分离开了上海。在轮船甲板上,吴荪甫凝望夜空,感慨万分,回顾和思索着自己的命运。
〔作品评介〕
《子夜》的主要思想成就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悲剧命运的描写。作品中描写的吴荪甫是上海工业界的巨头,他开办了规模很大的丝厂。作品还写出一些中小工业资本家,但他们的公司、工厂最后都以破产结局。破产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买办资本家、国民党政权的压迫。各种压迫使得民族工业举步维艰。再加上军阀大战,农村经济破产,更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吴荪甫等的失败结局,说明了实业救国道路是行不通的,表现了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的悲剧命运。二是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时代特征。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等的压迫下为求出路,而加剧了对工人的剥削和工人起而反抗的时代特征。吴荪甫等使用各种手段压迫工人,使得工人们无法生活,只得被迫罢工。三是对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深刻揭示。小说中矛盾的焦点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资本主义列强的在中国大肆倾销剩余产品,危及民族工业,而国民党政府也以苛捐杂税来排挤民族工业,买办资本家操纵中国的金融、公债市场破坏民族工业,以吴荪甫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资本家在这重重压迫下只能一步步走向破产的结局。
《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有两点:一是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民族资本家的艺术典型吴荪甫形象。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二是《子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对中国第一大都市上海作全方位描写的文学作品。《子夜》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它描写了工厂生活和工人运动,描写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奋斗,买办资产阶级的活动,金融、公债市场的风波,都市各阶层人物的面貌。它为中国现代都市文学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吴荪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一个失败了的英雄形象:吴荪甫具有两个方面的性格,一是果敢、自信。他的理想是发展民族工业,摆脱帝国主义及买办阶级的束缚,最终实现资本主义。因此,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他表现出果敢、自信的性格。在与赵伯韬的斗法中,确实显示了他的沉着干练、刚愎自用。二是动摇、悲观。公司的连连失败,沉重的一击之下,他性格的动摇、悲观的一面就暴露出来了。当吴荪甫在与赵伯韬的斗争中惨败时,他的悲剧命运也达到了高潮。吴荪甫的性格充分显示出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一方面对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封建主义的不满,另一方面对工农运动和革命武装极端恐惧与仇视;一方面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制度与军阀混战的局面不满,另一方面又依靠反动势力镇压工人农民运动。两重性使得他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夹缝中,同时也决定了他命运的必然悲剧结局。
赵伯韬是个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他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走狗,并且与反动统治阶级有联系。后台的撑腰,让他完全主宰着上海滩的金融市场。他的目的是消灭和吞并中国的民族工业。他是个心狠手辣的大魔王。在与吴荪甫的斗法中,他设下了个大陷阱,不遗余力地要把民族工业置于死地。作者还用他荒淫的生活方式来揭示他骄奢的性格特征,在他带有兽行的表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带有流氓习气的洋奴精神。
《子夜》的艺术特色:一是宏大严谨的结构。作品以吴荪甫为矛盾冲突的轴心,辐射出各种人物和事件。几条线索错落有致地进行铺叙,其中以吴赵斗法为整个作品的主线,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经纬交汇地构成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二是用大量的心理描写并采用传统的肖像描写、人物语言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对人物下意识和幻觉的描写增强了整个作品心理分析的色彩。
精彩片段
汽车发疯似地向前飞跑。吴老太爷向前看。天哪!几百个亮着灯光的窗洞像几百只怪眼睛,高耸碧霄的摩天建筑,排山倒海般地扑到吴老太爷眼前,忽地又没有了;光秃秃的平地拔立的路灯杆,无穷无尽地,一杆接一杆地,向吴老太爷脸前打来,忽地又没有了;长蛇阵似的一串黑怪物,头上都有一对大眼睛放射出叫人目眩的强光,岐啦一地吼着,闪电似地冲将过来,准对着吴老太爷坐的小箱子冲将过来!近了!近了!吴老太爷闭了眼睛,全身都抖了。他觉得他的头颅仿佛是在颈脖子上旋转;他眼前是红的,黄的,绿的,黑的,发光的,立方体的,圆锥形的,一一混杂的一团,在那里跳,在那里转;他耳朵里灌满了轰,轰,轰!轧,轧,轧!啵,啵,啵!猛烈嘈杂的声浪会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
〔选段赏析〕
这是《子夜》第一章吴荪甫的老爹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的“都市感觉”。这是一段有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精彩片段。吴老太爷乘车去吴公馆途中的所见所闻,凸现了城乡强烈的反差,表现了吴老太爷对现代都市深深的隔膜、震惊、畏惧与厌恶。“汽车发疯似地向前飞跑……”这段,写的是吴老太爷的主观感觉:摩天大楼“扑”他,电线杆子“打”他,目眩的强光“吼”他、“冲”他。所有的一切都给他那颗老朽而脆弱的心脏以沉重且致命的打击。其实吴老太爷以及他随身不离的护身法宝伏上感应篇》正是中国封建道德传统的象征,而沿途的“一切梦靥似的都市的精怪”则是西方物质文化的象征。接下来的结果就是吴老太爷终于因不堪忍受“邪魔”的上海而“脑壳里梆的一响,两眼一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他的猝死,代表着封建地主阶级旧的一章业已结束,象征着中国新兴资产阶级新的历史的开始。范博文的那段感慨:“老太爷在乡下巳经是‘古老的僵尸’,但乡下实际就等于幽暗的‘坟墓’,僵尸在坟墓里是不会‘风化’的。现在既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自然立刻就要‘风化’。去罢!你这古老社会的僵尸!去罢!我已经看见五千年老僵尸的旧中国也已经在新时代的暴风雨中间很快地很快地在那里风化了!”恰是作者通过人物之口所要表达的题旨。
ww w . xia oshu otxt.NE TT××xt×小×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