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3章 街亭(2)

  与此同时,在相反的方向,另外一个人也在望着即将沉入黑暗中的陇山沉思,这个人就是魏右将军张合。

  张合是魏国军界的一尊偶像,当年太祖武皇帝麾下号称“五子良将”的将领中,张辽、乐进、于禁早已过世,徐晃也在去年病死,至今仍旧活跃在第一线的只剩下张合一人,他是魏国太祖时代的最后一位名将。这份资历,在魏军的高级将领里是无人能比的。张合自己也清楚,不过在自豪之余,他多少有些寂寞。

  当诸葛亮在祁山发动大规模攻击的消息传到许昌的时候,举朝哗然。对于心理准备不足的魏国来说,这一次蜀军的进攻非常突然。魏国的两支主力军团此时正驻守在荆、扬两地以防备吴国的进攻,分身乏术;大将军曹真又已经前往箕谷,朝廷必须另外派遣一支部队以最快速度赶去支援薄弱的陇西守军。

  在讨论到指挥官的人选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位精神仍旧矍铄的右将军张合。

  当时张合刚从南方回来,正在家中静养。当别人把廷议的结果告诉他的时候,这位老人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兴。他看着敕书上“陇西讨贼”四个字,不禁发出一阵物是人非的感慨。

  十三年前,他被派去进攻蜀中,结果在宕渠郡被张飞击败;九年前,他在定军山目睹了夏侯渊的死亡;然后他就一直驻守在陇西,后来被调派到长江一带主持对东吴的军事行动,从此再没靠近过西北。张合想不到自己年近六十,终于还是要回到那片战场,再次面对熟悉但又陌生的敌人。

  伤感终究只是伤感,身为一名军人,张合并不会因为自己的感情而耽误了职责。接到敕书之后,他立刻穿上朝服,进宫面圣,然后就具体的救援计划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得到了当今圣上的首肯。

  皇帝曹叡是最先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人之一,这个年轻皇帝对于西蜀入寇的惊讶程度,远没有他的臣子那么大。讽刺的是,这种自信是来自他的年纪——曹叡太过年轻了,对蜀国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的感性认识,而张合则正好相反。

  所幸这种自信并没有演变成自大的情绪,曹叡很清楚自己在军事上的才能,所以他期待着张合能有一番大的作为,于是这位老将军被授予了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权限——也就是全权委任。

  魏军的主力远在荆扬难以猝回,根据张合的建议,朝廷就近动员了四万名士兵,加上曹叡特意下诏调拨虎贲近卫军一万人,张合可以动用的兵力达到了五万。兵力的集结、粮草辎重的筹备、武械的分配以及马匹的调配,所有的准备工作由五兵尚书曹在七天之内就完成了。魏国虽然已经历任三代皇帝,其官僚机构在危机时刻的效率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张合知道多拖一刻,就多一份被动,多年的戎马生涯教会他一个简单道理——“兵贵神速”。在部队动员粗具规模后,他就立刻禀明皇帝,将后续部队的组织工作交给副将郭淮,然后自己带着刚刚完成动员的五万人向着陇西急速前进。

  临行前,皇帝曹叡搀着他的手,说:“张将军,魏国安危,就系于将军一身了。”张合看着年轻的皇帝,只是微微低下头去:“臣自当尽力,不负陛下之恩。”让期待着听到些壮烈言辞的曹叡微微有些失望。

  这是一次可以媲美“飞将军”夏侯渊的行军,当张合能够望见陇山山脉的时候,仅仅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而他身后的部队仍旧有四万多人。行军期间有不少人掉了队,但是沿途的郡县也相继补充了一批兵员。

  一路上张合陆续收到来自陇右诸郡的急报。天水、南安、安定举城反叛,西城、上邽等地都面临蜀军的威胁,士兵们临出发前的兴奋已经逐渐被沉重的战争压力所取代,张合身为统帅,也稍微受了一点情绪上的感染,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他进入陇山东麓的略阳地界。

  西北的天气到底还是比南方干燥很多,张合一路上总是觉得口干舌燥。现在又是这样,嘴唇感觉要裂开一样,鼻子也被风沙弄得很不舒服。他看天色已晚,揉了揉被风吹红的眼睛,把视线从远方移开,一边解下皮囊把清水一口气倒进嘴里,一边暗自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已经老了。就在这时候,护卫报告说前哨部队截下了二十名退下来的魏兵。

  “哦?他们是哪部分的?”

  张合听到报告,连忙把皮囊放回原处,身体前倾以表示对这件事的关注。护卫回答说:“他们是街亭逃出来的守军,据称街亭已经被蜀军占了。”

  听到街亭二字,张合目光一凛。这一处乃是连接关中与陇西的枢纽,如今落到了蜀军的手里,这将令魏军极其被动。他之所以急着出发,就是怕街亭失守,结果还是晚到了一步,被蜀军取得了先机。想到这里,他忍不住扼腕叹息,狠狠地拍了拍马鞍。

  不过张合没有把自己的失望之情表现得特别露骨,他平静地对护卫说道:“去把他们叫过来,我有话要问。”很快那二十名魏兵就被带到了他马前,个个神色惊慌,只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面前的是谁。张合并没出言安慰——他认为没有必要——而是直奔主题:“你们退下来的时候,看到的确实是蜀军,而不是我军退下来的部队?”

  这队魏军的伍长壮着胆子答道:“回将军话,正是,我们那日正在巡城,忽然见到陇西道有无数旌旗闪现,然后大批蜀军就攻过来。您也看到了,街亭城一共只有我们二十个人,守不住,我们为早点把这军情报出去,就弃城前来。我看得清楚,蜀军的旗号和他们的褐衫是不会错的。”

  这名伍长怕担起“不战而逃”的罪名,因此把当时的情景做了点小小的修改,又特意强调是为通报军情而来。他这点心思,张合早就看得洞若观火,只是没必要在此深究。

  “那么……”张合眯上了眼睛,嘴唇紧抿,“领军的大将你们知道是谁吗,魏延还是吴懿?”在他心里,能当此任的蜀将便只有这两位。

  “只看到大纛上写着一个‘马’字。”

  张合闻听此言,本来眯成一条缝的眼睛陡然睁圆,身子不由自主坐直在坐骑上。马?他在脑海里紧张地搜索,蜀军之中姓马的有什么名将?马岱?不可能,这个人没什么才干,全因其兄马超才为人所知。马忠?也不可能,他是镇守南安的。那么……莫非是马谡?

  马谡这个名字在张合脑海里一闪而过,并没有留下太多印象。张合来回想了半天,再也想不出其他人选,魏国这几年对蜀汉的情报工作比较松懈,他对蜀国军中的了解实在没什么把握。不过无论如何,蜀军占领了街亭,这个是事实。那么张合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把街亭夺回来,无论那敌将是谁。

  想到这里,张合抬起头,对他们摆摆手道:“你们退下去吧,去火夫那里拿些酒肉吃,然后随队而行。你,过来。”

  被他指到的伍长忙道:“小的在此。”

  “吃过饭你来中军帐中,问书记要笔墨,把街亭四周地理详细画张地图给我。”

  “是,是,小的不吃饭了,这就去办。”伍长看到张合没有追究他们弃城之罪,不禁喜出望外,变得格外殷勤。

  把这些交代完,张合又转过身来,手指一弹,一名传令兵立刻很有默契地飞马奔到旁边。

  “将军,有什么吩咐?”

  “传令下去,全军再前行五里,找个合适的地方扎营,埋锅造饭,但不准有炊烟。”

  “得令。”传令兵转身去了。

  这支部队已经经过了连续四五天的急行军,士兵们均已疲惫不堪。以这样的状态即使强行逼近街亭,也只是强弩之末;因此张合决定先扎下营来,稍做休整后再作打算。更深一层的考虑是,郭淮以及其他后续部队也已经开出了长安,落后张合大约两日的路程;张合必须先弄清楚蜀军的部队究竟有多少,然后再决定是以目前的兵力强行突击,还是会同郭淮的大部队再以优势兵力平推过去。

  张合不知道,蜀军也只是刚刚才到,同样疲惫,并且由于统帅马谡的一个新想法而耽误了扎营。假如他能够未卜先知,现在杀过去的话,也许街亭就会失而复得。可惜的是张合的视线没办法超越时空,于是魏军便错失了第一个良机。

  马谡的这个新的想法,就是上山结营。

  “将军要在麦积崖山顶扎营?”

  张休、李盛还有黄袭三名副将张大了嘴巴,惊讶地看着面带微笑的马谡,王平保持着沉默,只有陈松还是一脸的轻松。

  “没错,街亭城残破不堪,据城而守,根本没有胜算;当道扎营也难以制胜,大道太宽了;麦积崖上土地平阔,可以容纳万人,又有泉水。我军依仗天险,敌人攻不能攻,进不能进。待到丞相的援军赶到,两下合击,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敌人必败。到时候不要说陇西,就是趁势杀进关内,都没人能阻挡了。”

  马谡滔滔不绝地对着他们讲解道,刚才下山的时候他在心里仔细推演过好多次,自信是有万全把握的。

  “胡闹!简直是胡闹!”王平听他说完,终于忍不住了,出口呵斥道,“简直就是纸上谈兵,拿两万人的性命开玩笑!”

  他反对的一半原因是这个计划太过冒险,远不如当道扎营稳妥,一半是因为提出建议的人是马谡。

  马谡对他的这种态度早就预料到了,因此也没发火,只是微笑着对王平说道:“王将军,我军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这还用说,守住街亭,不让魏军进入陇西。”

  “那么我问你,我军扎在大道旁的断山之上,敌人是不理我军直接从大道前进,还是先来攻打我军?”

  “废话,当然会来先打我部,哪个傻瓜会不顾后方有敌人部队还继续前进的。”

  “既然无论扎营在麦积崖还是街亭城,都能达到阻敌人主力于街亭的目的,那我们为什么不选一个更加险峻的地方呢?将军不会连这个道理都不懂吧。”马谡还是满面笑容。

  “……你……”王平瞪着马谡,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虽然他的实战经验在马谡之上,但是若论兵图推演,他可不是马谡的对手。那可是在丞相府中锻炼出来的才能。

  “可是,万一敌人切断我军的水源该怎么办?”在一旁的黄袭提出疑问。“毕竟我们是在山上啊。”

  “呵呵,刚才我去实地勘察过了。那山下有两条明水水源,还有一条暗流,都是从旁边清水河来的水源,不仔细是看不出来的。只要派一支部队过去护住暗流,就算两条明道被截,也无所谓。”

  “哦……参军大才,小的不及。”黄袭无话可说,喃喃了几句客套话,同情地看了王平一眼,坐了回去。

  “那么,可还有其他疑问?”

  马谡望着那几名将军说道,无人再向他发问。看着王平欲言又止的难受样子,马谡花了好大力气,才克制住自己不露出得意。

  “既无异议,那么事不宜迟,立刻就去办吧。张休、李盛两位将军带人去麦积崖扎营,山上树木不少,足敷营地之用了;黄袭将军,你去我们的来路多扎旌旗,派一千人马驻在附近山中,好让敌人以为我军在街亭以西也有埋伏,不敢轻进。陈参军,就有劳你去街亭城中慰劳一下百姓。”

  马谡说到这里,又把视线转向王平,故意拖着长腔道:“王将军,我分派给你三千人,你去断山东边好好把守那条暗河水源吧。这关系到我军之生死,将军之责很重,还请小心。”

  “正合我意,谢参军!”

  王平“霍”地起身,双手接了令去,那个“谢”字咬得十分清晰。不知道“正合我意”指的是满意看守水源的职责,还是庆幸不需要跟马谡天天碰面了。无论如何,至少马谡本人对这个人事安排还是很满意的。

  扎营地点确定了之后,整个汉军部队就开始连夜行动起来。辎重部队开始源源不断地把物资向麦积崖上运送;伐木队三五人为一组,以崖顶为圆心开始向外围砍伐木材,在他们身后,工程兵们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修造营地、砦门、箭楼等必要设施;而伙队的炊烟也袅袅地向黑暗的天上飘去。如果从天空向下俯瞰的话,整个汉军就好像是一窝分工明确的蚂蚁,井然有序。

  能够容纳一万多人的营地,而且要坚固到足够抵挡敌人的围攻,这个工程量相当大。幸亏在诸葛丞相的大力提倡之下,蜀汉军队颇为擅长这类技术工作,效率比起普通部队高出不少。当次日太阳升起的时候,主帐旁已高高竖起清晰可见的大纛,而士兵们已经可以听到来自营地中央的第一通鼓声了。

  太阳光带来的,不光是蜀汉士兵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成就感,也带来了更加辽阔的视野与随之而来的战报。就在汉军营地刚刚落成之后,前往关中道巡逻的斥侯给马谡带回了一个消息——

  “前方十里处发现魏军动向,约有三万余人。”

  张合其实在前一天晚上的后半夜就觉察到蜀军的动静:远处山上满是火把的光芒,派出去的斥候也说蜀军正在扎营。不过他没有轻举妄动,一方面是因为魏军如今极度疲劳,难以持续夜间作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生性谨慎,不想在没把握好全局的情况下打一场混战。

  第二天早上是个晴朗的日子,良好的气候条件让视野开阔了不少。张合在大部分士兵还没睡醒前就起身了,在十几名亲兵的护卫下冒险靠近街亭观察敌情,一直深入到与汉军的斥侯相遇为止。双方各自射了几箭,就匆忙撤回了。

  视察回来以后,张合陷入了沉思。最初他以为蜀军会在当道立下营寨,据住街亭城持险以阻敌,他没想到他们居然会选择山顶。

  他取出昨天画的地图仔细端详,这份地图画得颇为拙劣,但基本的地形勾勒得还算是准确,很快张合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麦积崖。

  “蜀军在这里扎营,究竟想干什么?”

  张合拿着食指按在地图上,一边缓慢地移动,一边自言自语道。

  和马谡的想法一致,张合觉得上山扎营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假如汉军选择当道扎营,那么他大可以放手一搏,与蜀军死战拼消耗。因为大路无险可据,营地很难修得特别坚固,双方正面对敌,胜负在五五之间,而魏国的后续部队多得很,持久力绝对要胜过蜀军。

  但是敌将居然上山,这就是另外一种局面了。张合不可能对这股敌人置之不理自顾西进;如果要清除敌人的话,就必须将其包围歼灭,以张合现在的兵力,要做到这一点很勉强。退一万步说,即使郭淮的部队今天就与张合合流,对敌构成七比一的优势,蜀军据守的地形仍是十分险要,不花上个十天半个月很难打下来。在这段时间里,恐怕陇西战场早就尽为诸葛亮所有了。

  想到这里,张合摇摇头,他在赞叹敌将之余,也觉得十分棘手,这个姓马的将军真是麻烦的对手。不过奇怪的是,张合并没觉得有多么紧张,他不知道这究竟是因为多年戎马生涯,早已习惯种种劣势,还是单纯的气血衰竭而已。总之这个发现并没对这员老将的节奏有多大影响。

  昨天是急行军,所以今天起营的时间比平时晚半个时辰。魏军的士兵们在吃早饭的时候惊讶地发现,来往穿梭的传令兵与斥侯比平日频繁了不少。于是老兵悄悄地告诉新兵们,敌人就在附近,大战就要开始了。

  通过清晨的一系列侦察,张合基本上确定了敌人的大致数量:一万三到一万五千人左右,少于魏军,主帅是马谡——这让张合小小地赞叹了一下诸葛亮的眼光。他决定全军向街亭进击,同时传令让一千名骑兵在大队后面故意扬起尘土,好造成大军压境的错觉。

  张合的想法是,先挺进街亭,形成包围之势,再视战局来决定下一步走向。据回报,在大道西边也有隐约的汉军旗号,张合不想贸然深入。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于丹论语心得 诗三百:思无邪 美人何处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红楼梦魇 刘心武续红楼梦 于丹庄子心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