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4章 “穷”道

  曾国藩看重“穷”字的第三原因,则是出于他个人的信仰所在,所谓“仁爱忠恕、礼义廉耻”这种儒家信念,也让他立志要做个清廉的好官。

  曾国藩的小女儿崇德老人曾纪芬曾经回忆说,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曾把家人从湖南老家接到了南京。李鸿章以淮军首领和曾国藩弟子的身份请曾家女眷吃饭。这时曾国藩还有最小的两个女儿没出嫁,曾家姊妹二人,仅有一条绸缎做的裤子,两人相争,以至于哭泣。

  曾国藩知道后安慰小女儿曾纪芬说:“明年若续任总督,必为添制绸裤一条。”就是说明年我要还在总督任上,就为你专门做一条绸缎的裤子。女儿听了这话,立刻大为高兴,破涕为笑。

  我们可能会奇怪,曾国藩一个堂堂的两江总督,所谓中兴第一名臣,何至于要连任总督的位置才肯给女儿做条绸缎的裤子呢?

  事实上,别说对女儿了,就算是对自己,曾国藩也轻易不做好衣服、好裤子。曾国藩当初考中进士的时候,曾经做了一件天青缎的马褂,那也就是一套新衣服了。据说,这是他唯一一件绸缎的衣服。他平常从来不舍得穿,难得碰到有什么庆贺活动或者到了新年才穿一下。这件新衣服他珍藏了整整三十年,至晚年,还衣犹如新。

  所以他曾说:“古语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然以吾观之,衣亦不如故也。” (《全集·家书》)那意思是说衣服还是旧的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生活还是节俭的好。

  所以,他不仅自己崇尚节俭,也要求家人在生活上都要勤俭持家,所以他不仅很少给自己做新衣服,也很少给家人做新衣服。女儿不要说做条新裤子了,就算是出嫁成家的时候,曾国藩也规定,几个儿女一视同仁,结婚、出嫁的时候,所办婚礼花费或嫁妆,不许超过两百两银子。

  后来,也是崇德老人曾纪芬回忆说,说她四姐出嫁的时候,她母亲欧阳氏虽然最疼她,但一点不敢违反曾国藩定下的规矩,也只给了两百两银子的嫁妆。那个老九曾国荃不相信,说老大说大话吧,他嫁女儿才给两百两的嫁妆,估计只是说说而已,我不相信,我得查查看。结果他打开嫁妆一看,果然,只有两百两。

  曾国荃彻底服了气,说堂堂总督之女出嫁,这也太寒酸了,这样吧,我送四百两,算叔叔送给侄女的。由此,曾国荃对他大哥曾国藩的勤俭持家才算是心服口服了。

  其实,对于曾国藩来说,节俭是一种品质,关系到他的人生信仰。所以他在当时有个外号,叫“一品宰相”。是因为他每次吃饭只食菜一品,也就是只有一碗饭、一个菜,所以这个“一品宰相”其实是当世之人对他这种勤俭品质的褒扬。

  说到吃饭,曾国藩有名的还不只“一品宰相”的称号。他还有一种吃相,与古今两位名人非常相似,但却有着不同的内涵。

  说到这种吃相,它有个名字,叫“只吃眼前菜”。

  最早有这种吃相的人是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有一次,有人请王安石吃饭,第二天,请吃饭的人主动送了很多獐脯肉到王宰相家,说王大人喜欢吃这个,我们就送点来。

  王安石的老婆王氏一听很奇怪,说我怎么不知道老王喜欢吃这个獐脯肉啊。

  来人一听,说不对啊,王大人肯定喜欢吃,昨天他把一盘獐脯肉都吃完了。

  王氏突然明白了,就问来人,说昨天吃饭的时候,这盘獐脯肉是不是就在他眼前啊?

  来人点头,王氏哈哈一笑,说下次你放盘青菜在他面前试试,他也只吃那盘青菜。

  后来有人专门试过,果然,放什么菜在王安石面前,他就只吃眼前那道菜,其他的都不吃。

  那么王安石为什么“只吃眼前菜”呢?

  因为他是个大改革家,日理万机,脑子里从早到晚都在想工作、想事情,他想的都是国家大事,衣食住行这些小事他极不在乎,吃饭就当是任务,他根本不用心思,所以很麻木地只知道吃眼前菜。

  而在曾国藩之后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也有这个“只吃眼前菜”的习惯。他被袁世凯软禁的时候,袁世凯给他准备的伙食是非常好的,可他面对丰盛的饭菜,只吃眼前那道菜。结果当时的厨子很贼,越是这样,就越给他做好多菜。他只吃眼前一道菜嘛,他吃完,厨子拿着剩下的菜就去置办酒席了。

  章太炎是个性格狂放不羁的文人,他之所以只吃眼前菜,他自己说过,是因为他懒。懒得举筷子到那么远的地方,所以他只举到眼前就够得着的地方,这也算是文人特立独行的一种个性。

  在历史上第三个“只吃眼前菜”的典型的就是曾国藩了。

  他在两江总督任上的时候到扬州去视察,扬州的盐商可以说是富甲天下,听说总督大人来了,恨不得要把马屁拍足,所以备下盛宴款待。曾国藩因为要找盐商筹军饷,所以也不好意思断然拒绝。但到了现场,看到晚宴之奢华,也不禁为之瞠目结舌。

  在众目睽睽之下,这位堂堂两江总督寒着个脸,只在眼前一道菜上动了两个筷子,其他的菜没动一下。

  别人还以为他是“一品宰相”嘛,每餐只是一个菜,所以到这儿也不改这习惯。但过后曾国藩对身边人说:“一食千金,吾口不忍食,目不忍睹。” (《全集·日记》)就是说这也太浪费了,当今天下纷乱,百姓流离,这帮家伙却一食千金,我怎么吃得下去呢?我只吃眼前那道菜,也不过要表示我无声的抗议罢了。

  所以,王安石只吃眼前菜是因为他工作太专注,章太炎只吃眼前菜是因为他特立独行,而曾国藩只吃眼前菜则是因为他忧国忧民的信仰和洁身自律、勤俭节约的习惯。

  一个人,能像曾国藩这样,虽然身处高位,还能一生安于贫困,那一定是因为他有所乐道,所以那个词才叫“安贫乐道”。有信仰的人,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所以,曾国藩一生守住一个“穷”字,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家人,虽然有官场哲学明哲保身的需要,但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他自身的道德情操决定的。所以他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之后,曾国藩家从金陵两江总督府里搬回湖南老家的遗物,基本上全部都是书。这也算是一种盖棺定论吧,可知曾国藩安贫乐道,一生不虚。

  曾国藩曾经写过一句名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他又说:“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可见,受不受得穷,和一个人的品格以及人生成就都有着巨大的关系。

  当然,面对“穷”字,安贫乐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不仅面对穷是这样,面对不利的处境、面对自身的缺点,很多时候,都是“说时容易做时难”。

  那么,曾国藩自己有没有过这种“说时容易做时难”的情况呢?如果有,又会是哪种情况呢?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红楼梦魇 刘心武续红楼梦 诗三百:思无邪 当时只道是寻常 于丹论语心得 美人何处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于丹庄子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