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口舌与意气
这件在当时轰动一时的是非总算有惊无险,曾国荃与曾纪泽最后都安然无恙,官文最后被调走,曾国荃反倒获得了个意外的胜利。可曾国藩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弟弟的这种看似意气用事的小小纠缠往往会为将来埋下隐患。后来,果不其然,在事后不久,官文抓住曾国藩作战失利的把柄,纠合朝廷内满族官员的力量,对曾国藩进行了疯狂的攻击。而曾国藩最终不堪压力,在剿捻的事情上最后功败垂成,也留下了重大的遗憾。
曾国藩痛定思痛,写了很多封信教育弟弟曾国荃和儿子曾纪泽。
他对弟弟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不肖,曰傲,曰嚚讼,即多言也。”(《曾国藩全集·家书》)
这话是说,古来因为个人品德败坏而导致人生悲剧的人很多,总体来说有两种不良品德最易导致人生悲剧,一个是长傲,意即总是很傲,心中总是老子天下第一,谁也不服,而且还不是暂时的,是长久的,这叫长傲气;二是多言。这个多言是指什么呢?曾国藩举了个例子,比如尧的儿子丹朱不是不聪明,但品德败坏,所以尧宁肯把位置传给舜也不传给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那么丹朱的品德到底坏在哪里呢?曾国藩说他非常傲气,而且一直这样,就是前面说的长傲了。因为傲气,所以喜欢惹是生非,经常搞一些嚚讼。什么叫嚚讼呢?就是奸诈地揭别人的短,告别人的黑状,引发无穷无尽无聊事端,这就叫“多言”!
话说到这个份上,话里话的分量已经很重了,因为曾国荃干的这事,已经有“嚚讼”之嫌。所以曾国藩苦口婆心,最后说弟弟你也是一方诸侯,怎么动不动就与人起口舌之争呢?曾国藩说:“凡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者,其下必不服。”(《曾国藩全集·家书》)这个“说话不中事理、不担斤两”正是指意气用事的口舌之争。
至于教育儿子曾纪泽,曾国藩就更直接了。他也没有过多埋怨曾纪泽,因为这毕竟不是曾纪泽的错,但是他直截了当地告诫曾纪泽说:“欲以口舌胜人,转为人所不服也。”就是说别想靠争论胜过别人,越是吹得天花乱坠,别人越是不会服你的。所以,“居今之世,要以言逊之宜!”(《曾国藩全集·家书》)这就是明确提出来,以后遇事要不纠缠、少争论。
那么,为什么遇事要不纠缠、少争论呢?
曾国藩认为道理有三:
第一,争论容易导致口舌之争、意气之争。一意气,争论就很容易发展到争吵,而一争吵,注定两败俱伤,根本无是非可言。所以曾国藩说:“彼此持论不合,反复辩诘。内有矜气,自是特甚。”(《曾国藩全集·家书》)就是说,争论发展到争吵已经无是非了,根本就是意气用事。
确实,吵架这种事,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吵架的双方都拼命要争出个对方的不是来,甚至在家吵不行,现在还有很多上电视上吵的,但不论你吵得多文明、多作秀,你看这些吵架的,哪一个能说出是非分明的呢?我们生活里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清官为什么难断家务事?清官要断家务事的时候,往往都是因为家里人因家务事而起了争执的时候,一旦到了要清官来断的地步,那说明这种争执已经升级到非常的地步了,到这种地步,是非还说得清吗?别说清官了,就是天官也断不了啊!
有一年过年前我跟孩子去买炮仗,因为年前买炮仗的人很多,所以排了很长的队。我们正在排队,突然前面有两对夫妻吵了起来。一对夫妻说另外一对插队,另外一对说自己没插队,只是去拿装东西的篮子了,结果争着争着四个人就吵起来了,吵了好半天,几乎要动起手来。四人在众人的劝说下好不容易才罢手,各自骂骂咧咧地散伙。事后,在回家的路上,我突然问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孩子,问他这个事谁对谁错?
小孩还小,所以还算有童真,所以他的答案也令我非常意外。我本以为他会说插队的当然不对,但他却说这两对夫妻都不对。原因很简单,大庭广众之下,吵到这个地步,就算吵赢了,也颜面扫地了。
我一想,还真是这样,如此斯文扫地,哪有赢家呢?只要你开争、开吵、开骂,你已经输到底,输到家了!可惜,我们做大人的成熟之后世故了,虚伪了,要面子了,往往还不如孩子的眼睛看问题看得透彻。
这就要说到不纠缠、少争论的第二个理由——从形式上看,争论就是纠缠,对内属于内耗,对外完全没有必要。
柏杨先生曾有一段宏论,他说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一个中国人往往是一条龙,但一群中国人往往就成了一堆虫!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人喜欢内斗、内耗。而内斗、内耗的典型方式就是争吵不止、争论不休。
当年曹操八十万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东吴的谋臣武将还在为是战是和争论不休,就算是诸葛亮这种能舌战群儒的天才来了,也得一个一个吵完了才能引导孙权作决定。当然,诸葛亮舌战群儒这是小说家言,但孙权被手下吵昏了头也是事实,后来是鲁肃、周瑜坚定其必战之心,才最终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相比较孙权,益州的刘璋就没那么幸运了,刘备入川,手下为此争论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而刘璋本身孱弱,根本无力制止这种纷争,以至实力内耗殆尽,原有人才团队也分崩离析,终究把大好家国拱手让与他人。
综合比较来看,倒是曹操一方办事效率最高,他手下也谋士如云,他也非常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但奇怪的是他手下的谋士之间很少有争论的事情发生,这大概也是曹魏集团最终能胜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说,争论本身容易导致纠缠,在一个团队内部而言,往往会导致团队力量的内耗。但曾国藩更有远见,他说:“牢骚太盛者,其后必多抑塞。盖无故而怨天,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人必不服。”(《曾国藩全集·家书》)喜欢争论的人不仅对团队会造成一种内耗,甚至还会对自己造成一种内耗,因为争论的杀伤力是有反作用力的。一则意气之争容易动情动气,这最容易伤肝;二则意气之争容易导致怨天尤人,既然怨天尤人,那同样也会人尤天怨,所以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
你看,民间传说曾国藩是晚清算命大师,这都从命运的角度说争论的利害了,可见他对这事看得多重了。
至于对外的争论、争吵就更没有必要了。曾国藩说:“大抵清议所不容者,断非一口一疏所能挽回。”(《曾国藩全集·家书》)就是说如果外部环境不如意,你去争论、争吵、争执,从事理的角度看,根本就不会起半分作用,还是不要去费这个劲儿好了。
第三,不纠缠、少争论主要指的是那些意气之争。从内容上看,像真理,肯定是愈辩愈明的;而像做事的方案、方法等属于技术性的争论是有必要的,但因矛盾、是非、利益、关系而产生的争论就是绝对没必要的。
像曾国荃怒告官文,这种争论纯属是怄气。曾国藩事后替曾国荃分析,像官文这样的人,本身没什么能力,朝廷把他放在这个位置上,根本就是要监视我们用,说到底,他就是一颗棋子,你跟他有什么好争的呢?幸好他能力不强,他要是能力强,又有着制约我们的特权,你还跟他这么意气之争,你说你能讨什么好去?
况且,官文也不过就是欺负你没文化,替你申请了个“帮办军务”的虚名来笑话笑话你,就为这事,你跟他动真火、动肝气,你说你值得吗?别说他只是用这种歪主意来取笑你,就算他真的动了你的利益,你也不应该跟他这样起争执、告黑状啊?你这不是让全天下笑话吗?
曾国藩对曾国荃说,你总记得我常说的那句话吧——“让他三尺又何妨!”
说起这句话,还真是曾国藩后代常提起一句家训至宝。1988年,曾家后人、年过古稀的曾德培老人还在台湾著文回忆说,自己1939年要走上抗日前线的前夜,母亲在煤油灯下为他说起曾国藩为曾家留下的很多家训名言,其中就有一首“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七言绝句。
当然,细究起来,这首诗还并不是曾国藩的原创。它的作者是清康熙朝的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当时张英在京为官,他老家修房子,因为宅基地跟邻居起了争执。家人于是寄了一封信进京,要张英凭地位“摆平”这个不知趣的邻居。结果张英看完家书后一笑,直接在家书上题了一首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然后,张英就让人把信原封不动又送回家了。
巧的是曾国藩也遇到了这种事,他们曾家在湖南老家要盖新房,也跟邻居因为宅基地起了争执。当时主持家务的曾国藩的四弟曾国潢是个非常霸道的人,因为这事几乎要到县衙打官司,同时修书一封给曾国藩,让他“摆平”当地衙门。曾国藩看完后,不像张英只回了一首诗,而是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来教育弟弟,让他应以此为戒,勿与邻争利。信的最后,曾国藩又附了张英这首诗。后来,曾国潢看后还是接受了大哥的教育,曾家为此还主动把地基缩后了三尺。邻居一看不好意思,又听说曾国藩专门写了“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家书回来,更是感动非常,反而主动让出一些地基,让曾家扩建了新宅。
所以曾德培老人说,曾家世世代代都传续着这样的故事,也传续着这样的精神:不与人争利益之短长,专与己争品性之长短!
争论不过徒费口舌,口舌之争往往只有恶果。我们应该还记得那个著名的《三个和尚》的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瘦和尚住在山顶的一座庙里,每天他都会下山挑水吃。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两个人每天都一起下山抬水吃。后来又来了一个矮和尚,这下为了谁该去抬水发生了争执,三个人由争论到争吵,谁也不肯服输,最后索性谁也不肯下山。
水缸里已经没水了,三个和尚还是彼此不服气,终于一天晚上,老鼠弄倒了灯台,庙里一时火起,却因为水缸里没水,三个和尚最后失却安身之所。
所以中国人常教育子孙说: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其中蕴含的智慧,正是——少争论,莫纠缠,脚踏实地把事干!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