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考察曹雪芹祖籍的意义与论据
考察曹雪芹的祖籍,有什么意义而值得费力探求?其意义是多层次的。最主要的有两层:一是文化历史长河中的氏族文化的源流迁动的大脉络;二是氏族文化在历史政治大变革中所受的影响与所起的作用。前者题目巨大,内容丰富,我另有专文析议(拙文讨论曹氏的氏族文化传统的总观与细目,将刊于《燕京学报》复刊第二期。)。后者在目前讨论中特别集中在一个焦聚:曹雪芹思想境界(包括人生观、修养、情操、道德、习尚等等)的形成的复杂缘由中,其家世的荣耀(包括文化成就)和不幸沦为清代“三旗包衣”(皇家世仆奴隶)这种重大无比的巨变,是一个最需要深细探讨的课题——而这就必须先将他的家世在明清两代的历史变动中的真相考察清楚。我们为了简便,称之为“祖籍”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当然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籍贯”属于哪州哪县的狭义的“死定”的地点问题。
这层十分重要的内容与意义,却常常为人所误解所忽略,甚至被视为一种笔墨之细节,考据之琐末,不值多议。
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应当弄清楚:曹雪芹上世这一支系,来自何方,迁于何地,缘何很早就成了世代不可解脱的“家生”旗奴。
如不明此义,那势必会更生误解——因为人家会质疑:曹氏在周代居山东,在秦汉居安徽(沛、谯),在三国魏居邺下,在五代、北宋居河北灵寿(古之中山真定),在南宋、元居江西新建——那么所谓的“祖籍”又究在何处呢?讨论岂非一桩纠缠自扰之事?
可能发生的这种疑惑不解,正说明了我们所讨论的雪芹祖籍,有其特定“界说”——指的是明、清这个大历史时期的祖籍,而不是指别的时代的始居地。
这一点要义清楚之后,我就可以列举个人的看法与其依据。
本文不拟多占篇幅,先只举可以称为关键之关键的一条——
考察雪芹祖籍的关键,是他家实乃宋开国枢密济阳武惠王曹彬之后。这证据因近年发现康熙间的《江宁府志》与《上元县志》中的曹玺传,而得到新的印证,谁也不再提出疑问了;但人们却忘掉了还有一层关键:武惠王曹彬的第三子曹玮,才更是确定祖籍问题的一个决定性的历史人物,也就是说,哪一家的论证真是从曹玮的支裔上寻得了雪芹上世确切记载,那他才是祖籍讨寻的胜利者。
且看,目下的“丰润说”与“辽阳说”双方谁能摆出铁证来?
我本人是“丰润说”的主张者,理由是丰润曹家和旗籍曹家(即雪芹家)是曹玮的后代,由江西新建县武阳渡迁到河北丰润的。迁至丰润是明初永乐二年的事;其后,丰润的一支才又迁至辽东的铁岭卫,这就是雪芹的上世。因此,考究明、清这个特定历史时代的祖籍,就是河北丰润,而不是辽阳。
拙说的论据是什么?请看以下——
(一)江西武阳曹氏族谱,丰润皘阳曹氏族谱,一致载明:他们的始祖是武惠王曹彬之第三子曹玮。玮字宝臣,官彰武军节度使,谥武穆,史有明文。
(二)旗籍曹寅诗文中,多次表明他家与丰润曹是同族的骨肉。此点《楝亭集》全书俱在,可以复按,任何曲解否认都是徒然的诡辞巧辩。
(三)旗籍曹氏确为曹彬之后,已见上文简述,既已明确,那么关键就完全落到了一点:此旗籍曹氏是否也为曹玮之后,如否,则“丰润说”不攻自破;如是,则旗籍曹氏乃与丰润曹氏确是一家骨肉,于是雪芹上世祖籍确为丰润,便昭然若揭了。
(四)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纳兰性德首为《楝亭图》第一卷作记题词,其词首言:“藉甚平阳,羡奕叶,流传芳誉。”而同时叠韵者四家,其第三家为古燕袁硍,起句叠韵云:“惠、穆流徽,朝野重,芳名循誉!”这就说明,曹玺这一支,本是武惠(彬)与武穆(玮)的后裔,而此事实,当时朝野上下,是人人皆知的美谈佳话。
(五)纳兰的词,是追溯曹家的汉代祖先(平阳侯相国曹参),而袁硍词则是追溯他们宋代的祖先彬、玮,也系层次分明。
这才是真正的“百世不可移”的铁证。
(六)我们须知:曹玮的后裔,至今确切记载分明的,只有从武阳迁丰润的这一支系,另无痕迹。而时当康熙初期,由于曹玺是皇帝的亲如家人的“嬷嬷爹”(俗称奶公),大家这才放心地打破了满汉民族的和政治的禁区,而明白地指出了曹家不但是“汉姓人”(当时不能称“汉族人”),而且是“汉拜相、宋封王”的极为煊赫的文武世家!
(七)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了悟:在此之前,曹家人报籍贯,总是(只能是)报“满洲”,报“辽阳”,报“沈阳”,报“奉天”……那都是随宦报地:与祖籍是两种性质迥异的事情。
(八)主“辽东”“辽阳”说者,费尽了力气,也无法在辽东一方寻到半句与“武惠”“武穆”有任何关系的记载乃至线索,他们实际上先是认定旗籍曹氏是该地的一家“土著”,后来才不得不顾及曹彬后裔的史实而臆造出“由江西迁山东定陶、由定陶再迁辽东”而与丰润“无涉”的假“史实”。
(九)上述康熙府县二志,在曹玺传中明言其祖父“令沈阳有声”、“宦沈阳,因家焉”,则可知其中“寄籍襄平”之辞,亦即谓此,译成今文就是“寄籍辽东”。盖“襄平”本汉时郡名,非指一个小地点。可看《汉书》的地理志。
(十)在此意义上讲,即就辽、沈二地而言,沈阳也不比辽阳次要,或许更为重要。《八旗满州氏族通谱》说曹世选“世居沈阳地方”而不言辽阳;《白山词介》著录曹寅是“沈阳县人”,也非辽阳。这都表明了与康熙二志是完全一致的。曹家因宦地随势迁动的轨迹与讳言真祖籍的“政治措词”皆须从此义寻解(曹振彦报籍贯是“辽阳生员”,见拙著《新证》所引。这只是后金认识早先杀戮文士的错误而开始需用选试“知识分子”时的一种历史痕迹的反映。参看拙著《新证》增订本第219页后金天聪三年条。此等皆与祖籍无涉,今不备列。)。不懂那个时期历史特殊复杂性,必然就会迷惑,以致错解了“史料”。
综上十点而观之,“丰润说”的总精神是以祖籍为契机,作简称,而寻求历史的巨变实际所给予曹家(以至雪芹)的重大影响,梳理了人文地理与政治历史的综合关系。“辽阳说”则以呆定的、单层的、“直线逻辑”的思想方法去把问题禁锢在一个小的孤立点上,并且不能识辨《五庆堂辽东曹氏宗谱》的不可据性——《文艺报》7月21日子夙先生的《揭开曹雪芹祖籍之谜》一文论析得最清,我在此就不再赘述了(关于“五庆”辽东谱的种种问题,我另文举出十点,刊于《曹雪芹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可供参阅。)。
[附记]
丰润曹氏之一支,永乐中后期迁至铁岭卫,至明末后金陷铁岭,屠城,曹世选被俘,为旗奴,后随军宦始至辽、沈。这一史实已由唐山94岁老人曹佐华证实,见于电视专题片《红楼梦与丰润曹》。
wwW.xiaOshuo txt.nett。xt-小.说。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