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37章 史地研究正误示例

  我国数千年史地建置迁徙变动频繁,沿革兴废,情形复杂异常,治史学者稍涉粗疏,即易致误。今拈一例,以示其考订是非真妄之不易,可资后来学人炯鉴。

  清康熙间杰出诗、词、曲(剧)家,著名藏书、刊书大家曹寅,满洲正白旗包衣人,隶内务府籍。此无疑问,但学者为研寻其归旗原由,遂必须考明他本为何地原籍,方得循地以知史。然而仅此小文课题,却涉及明、清易代之际的许多重大史事变故,内情十分曲折。此一史地问题,具有示例之代表性,因举以显示其概况,足以警戒学人,欲治史地文学,断乎不容掉以轻心,惑于文字表层而昧于历史实际。

  曹寅于自己诗文集,署名为“千山曹寅”。康熙《上元县志》卷16有寅父曹玺传,载“其先出自宋枢密武惠王彬后,著籍襄平”。嘉庆《山西通志》卷82,载曹振彦(寅之祖父)为“奉天辽阳人,贡士。”又今辽阳现存后金天聪四年石碑二座,列名人士多人,中有曹振彦在内。

  基此四项文献,遂有多家论者以为:“千山”在辽阳城南;“襄平”为辽阳之古称;加上山西地志明文“辽阳人”与辽阳实物有振彦之名字:合此四者,则曹寅上世本籍“辽阳”,尚有何疑?因而撰者在讲论中,以“辽阳”为定论。

  然而史实并非如此。稍一析解,便见分明——

  一、清代早期辽东人自署“襄平”者并非罕例。如名诗人、史家李锴之巨著《尚史》,其自序与每卷之首,皆大书“襄平李锴……”而锴乃辽东总镇宁远伯(平辽伯)李成梁之族孙,李家世居铁岭卫之小屯(辽北铁岭卫东南约40华里),从未移居他处,与辽阳毫不相涉。即此可证,“襄平”在辽北世家心目中绝非“辽阳异称”的词语。

  又如《奉天通志·人物》(4630页)载:“佟世晋,字康侯,襄平人。”按清史家久已熟知,佟族原居“通江口”(“佟江”,昌图境),迁抚顺,早已世代望族。只有一支曾暂居辽阳,亦仅四年而已,与籍贯无关。即此可证:抚顺世家,亦曾自署“襄平”。

  第三例尤有趣:佟卜年撰一书,题曰《襄平先生幽愤录》。著录家不懂佟氏自署“襄平先生”之本旨,乃误释卜年为“辽阳人”(可看《清开国史料考》)。

  第四例,《两汉纪字名异同考》一书,著者自署“襄平蒋国祚撰”。然一考《雪桥诗话》,此蒋氏实为河北宝坻人。

  举此四例,足证:明代关内关外,自他处落户于辽东者,多喜以“襄平”代指实籍——其原因应是,如署本祖籍,有碍;如署“辽东”“长白”,则会被识认为满洲人,故特取古汉地名以避实情,而又兼有文雅意味。

  第二项,将“辽阳贡士”或“辽阳生员”解为祖籍辽阳,更是一个不明清初学制的理解。盖清初始设“辽学”,虽系寄设在永平府之地,却实辖辽东十五州、卫。共设教官三员,每员分管若干地方生员。有“都司学”一员,兼管自在州、铁岭、开原、沈阳四学。而至顺治五年,改为“辽阳学”之名——因“都司”乃沿袭明制旧语也。此次改制,则凡以往属都司学之铁岭学、沈阳学等生员,若因服官地方,则须报“科名籍”(无科名出身,不得为地方官)。[此种史迹可于《清会典》《奉天通志》等书检读自明,今不繁引。]

  是以,当曹振彦受命做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时,必须报明科名籍是辽阳贡士(即都司学的生员出贡的优秀生)。此与祖籍是两回事——他是铁岭人,而非辽阳人。

  只这么一个典章制度之事,许多人就弄不清而急于立论,遂致大误。

  至于辽阳现存二石碑镌名,更与本籍祖籍无关。碑为庙立,庙在辽阳,而赞助修立者并非辽阳人土著氏族。此乃常识。今考碑上数十人中,有文献证明为铁岭(或属辽北铁岭地区)者计有20余人,而辽阳却在辽南区。

  略列数例:李思忠,铁岭人(《李氏谱条》);金玉和,铁岭人(《铁岭县志》);张世爵,铁岭人(《全辽志》);曹世爵,铁岭人(通州《家谱》);佟氏诸人,由佟佳迁开原、迁抚顺人;石氏诸人,本建州人,迁辽东铁岭(清史传);黑云龙,建州人(《盛京通志》);鲍承先,山西应城人(《清史稿》);李国翰,清河人……

  凡20余人,均非辽阳人。然则又何以独执曹振彦之必为“辽阳”祖籍之人?至于曹寅自署“千山”,正与他人称他为“长白”“奉天”“三韩”等泛语相同,皆有意讳避之辞也。清初流放罪犯僧人函可(号剩人)即自署“千山函可”。而他是广州人氏,久在沈阳、铁岭。

  又如流放铁岭22年的名御史郝浴(号复阳)作《银冈行》诗,即有“千山翠色落银冈”之名(铁岭为古银州地)。也不排除曹寅是暗用郝诗寓意(郝于康熙14年始赦还京师,助平三藩之变,时曹寅正在京中)。

  大名家称曹寅为“三韩曹使君”,这则是因为铁岭卫本在三韩境,明洪武时始移卫于辽北今址。因此,铁岭卫虽已不在韩境,却把“三韩”的代称也带到辽北新卫址了。这一历史曲折与清初文家用语,后人更是茫然昧然了。

  清人也有自署“三韩”的,如郎廷佐《重修廿一史序》即署“三韩郎廷佐”,而郎实亦铁岭人,此最分明。《永平府志》载周士采,“三韩人”,而据《续云南通志》,周实“奉天人”。

  他例尚有,今亦毋庸多举。

  复次,我们证以明代辽东档案(自洪武至万历),通检明辽东曹姓人员,共得八十五名,其中六名为关内籍,分布各地各一二人者不过数处,略多者则沈阳五人,辽阳五人,而在辽阳之五人皆系官职所在地,而非籍贯。此外所有三十七名,竟皆系辽北铁岭或邻近地区之人,实近全部见载于档案者之半数。这个统计数据,更表明了一个史迹实况:明代辽东曹姓人的本籍祖居之地即在铁岭,而不在辽南之辽阳。

  综合以上诸多证据,史实遂显:所谓曹寅之祖籍在辽阳的解释是一种误说,所有“千山”“辽阳贡士”“辽阳二碑镌名”“著籍襄平”等四项,全非祖居本贯之义,倒是铁岭一地显示出了历史本真。此一研究古代史地的示例,正误分明,依据充分,参互钩稽,详征细绎,方得其实,而不为假相所惑,可供学人深思反省。当今之治学者,不乏颠倒是非之例,也可借此自为警。

  〔追记〕据乾隆《盛京通志》之卷28铁岭县古迹,载明:辽金旧州县名下,凡三次确书“本汉襄平县地”。足证襄平指铁岭,清初犹然,又,铁岭城南之盬河村,古庙碑文即称“三韩盬河”,证明“三韩”实指铁岭(因史载高丽曾在此置铜山县)。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红楼梦魇 于丹论语心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于丹庄子心得 当时只道是寻常 诗三百:思无邪 美人何处 刘心武续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