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0章(1) 禅悦和禅风

    10.1 得道和望道
    参禅,开悟,得受用,心境常处于一种不为物扰、自由自在的状态,这状态经常表现于外,我们称为禅悦。多人的禅悦表现于外,互相影响,甚至推波助澜,成为风气,我们称为禅风。禅风由禅悦体现,因而同是一事,缩小说是禅悦,放大说是禅风。分开,有时不容易,也没有必要,所以这里合在一起说。
    禅悦是禅悟后的所得,显然,能悦不能悦,关键在于能悟不能悟。这就引来一个问题:南宗禅,从六祖慧能到现在,时间超过一千年,出家在家四众,人数多到数不清,究竟有多少是悟了的?确切的答案是不可能有的。原因很多。一是文献不足,如见于僧传、传灯录一类书的人名,也许不到四众的万千分之一。二是见于经传的,某一人,究竟悟没悟,我们只能根据道听途说,而不能检验。三是即使能检验,也不能找到有效的测定办法,以求得确切的结果。不得已,还是只能根据常情推断,这常情,包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也包括禅宗典籍以外的各类书的记载。根据这些,我们可以推知,专说出家的,过禅林生活,用力参禅求解脱的总是少数,绝大多数是把这看作生路的一种,温饱之外别无所求。再说用力参禅求解脱的,真能“心”出家,不再有俗世挂碍的究竟有多少?恐怕是稀如星凤。禅师们也承认这种情况,如盘山宝积禅师说:“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五灯会元》卷三)涌泉景欣禅师说:“见解人多,行解人万中无一个。”(同上书卷六)首山省念禅师转述他老师风穴延沼的话说:“聪敏者多,见性者少。”(同上书卷十一)洞山晓聪禅师说:“说禅说道易,成佛成祖难。”(同上书卷十五)
    白杨法顺禅师说:“染缘易就,道业难成。”(同上书卷二十)
    染缘是受俗世影响,如顺水行舟,道业是不为物扰,如逆水行舟,这不只是禅林的,而且是佛门的大困难,想克服是太不易了。
    悟了,得禅悦的受用,是得了道。这虽然是少数,但我们总当承认有此一境,情况留到下面说。等而下之,人数增多,是希求悟而没有悟,可以算作望道而未之见。再等而下之,人数也许更多,只是寻求生路,不望道,少数甚至败道,那就是有禅之名而无禅之实了。这一章谈禅悦和禅风,当然是指那些得了道的,虽然这得的实况(质),以及程度深浅(量),想说得既清楚又确实是难于做到的。
    10.2 一种安乐
    安乐,或化简说乐,在人生的路程中碰头碰脑,虽重大而并不希奇,可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会牵涉到许多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乐有没有终极价值?这是理论方面的大问题,求得圆满的解答很难,而且,由实用方面看,远水不解近渴。近渴也许没有什么理论价值,可是因为最实际,最迫切,所以人们反而更加关心。一般是不问天而顺天,想尽办法避苦就乐。视避苦就乐为生活之道,古今中外的人,几乎可以说都属于一派。分派是来于:一,看什么为乐;二,用什么办法求得。这里化繁为简,只说两派。一派是常人的,率性,仍旧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零碎解决,还常常不管后果。酒狂就是个好例,只图短时的飘飘然,竟把浪费、伤身、为亲者痛等置于脑后而不顾。许多正当事同样会引来苦恼。其中最突出的是成年后的成家立业,找异性未必一帆风顺,是苦,风顺了,生儿育女,经济问题,教养问题,也未必事事如意,还会带来多种烦恼。怎么办?昔日是认命,忍,今日是努力克服,万不得已就得过且过。由这类苦或烦恼间生出另一派,佛家。他们不愿意拖泥带水地解决,而想把苦或烦恼一扫光。办法呢?他们由心理学下手,分析苦或烦恼,知道那是来于求而不得。那么,彻底的灭苦之道自然只能是无所求,具体说是灭“欲”,以及为欲火上浇油的“情”。欲,情,与生俱来,想灭,不是顺天,是逆天,自然很难。这里且不管难不难,只说他们确是有“大雄”精神,真就去干。干分作两个方面:一是讲道理,从各个方面说明万法皆空,俗世认为的可欲之物并不可欲。一是身体力行,就是真移住山林,过淡泊宁静的生活,以求出世间。这样的理想能够实现吗?实事求是,我们似乎不能不承认两种情况:一是很难,所以,专就南宗禅说,平实教导之不足,才急得说机锋,用棒喝。另一是有些人确是有所得,因为,由多种表现可以看出来,他们的生活大异于世俗,像是不再有常人那样的情欲和烦恼。
    不再有情欲和烦恼,要经过一种剧烈的心理变化。变化的具体情况以及程度,很难说,或者说,会因人而异。如日本铃木大拙就以为,禅悟后可以物我合一。禅悟后真能有这样的神秘觉知吗?说能,说不能,都无法证明,因为具体的觉知不能移位。我们是常人,总愿意,即使神乎其神,最好也不离常识太远。所以解释心理变化,还是希望不过于神乎其神。就是说,这变化是平实的,如常人的过去觉得孩子可爱、现在觉得孩子不可爱就是。禅悟的变化当然比常人的爱恶变化深远,那是总的,对于世俗的可欲之物,不再觉得可欲,甚至进一步,不再觉得质实的一种确信,或换个说法,是灭了情欲。情欲灭的心理状态,可以称为禅境。这禅境,是一种心理的清净,心理的坚实,因而就可以不为物移,不为境扰,又因而就不会再有因求而不得而生的苦或烦恼。无苦或烦恼,是佛家设想的一种特有的安乐,它的来源不是叔本华的除苦或减苦,而是无所求(指情欲的求,不是衣食之类的求),其结果或所得是不再有情欲的系缚,可以自由无碍地生活。参禅求悟,所求是这种无情欲的心理状态,得此心理状态就是了了生死大事,得到常乐我净。
    对于佛家设想的安乐,可以有两种看法:一来于不平等观,党同伐异,说求常乐我净是避世,是消极的。一来于平等观,承认人人有确定自己的人生态度的权利,说求禅悟是想彻底解决,虽然不容易,却不失为一种高妙的理想。其实,就是我们常人,虽然在道的方面与佛门不能不有距离甚至大距离,对于禅悟和禅悟之后的感受,还是不能不感兴趣甚至表敬佩之意的。先看看禅悟。如:
    (1)云峰文悦禅师——未几,(大)愚(守芝)移翠岩,师纳疏罢,复过翠岩求指示,岩曰:“佛法未到烂却;
    雪寒,宜为众乞炭。”师亦奉命。能事罢,复造方丈,岩曰:“堂司阙人,今以烦汝。”师受之不乐,恨岩不去心地。坐后架,桶箍忽散,自架堕落,师忽然开悟,顿见岩用处。走搭伽梨(大袈裟),上寝堂,岩迎笑曰:“维那,且喜大事了毕!”(《五灯会元》卷十二)
    (2)荐福悟本禅师——由是益锐志,以狗子无佛性话,举无字而提撕。一夕将三鼓,倚殿柱昏寐间,不觉“无”字出口吻,忽尔顿悟。后三日,妙喜(径山宗杲)
    归自郡城,师趋丈室,足才越阃,未及吐词,妙喜曰:
    “本胡子这回方是彻头也。”(同上书卷二十)
    (3)云峰志璿禅师——上堂:“瘦竹长松滴翠香,流风疏月度炎凉。不知谁住原西寺,每日钟声送夕阳。”(同上书卷十六)
    (4)蓬莱圆禅师——师有偈曰:“新缝纸被烘来暖,一觉安眠到五更。闻得上方钟鼓动,又添一日在浮生。”(同上书卷十八)
    两首七绝写的都是禅境的安乐,比世外桃源更加世外,因为不只无争夺,简直连置身于内的心也没有了。
    禅悦和禅风的安乐,可以表现为多种样式,以下分别举例介绍。
    10.2.1 不改其乐
    《庄子·德充符》引孔子的话说:“死生亦大矣。”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把这句话重复一遍,后面还加上一句:“岂不痛哉!”这里说的是死生,其实是重在说死。人是生物,有生必有死,这是理。但理常常不能胜情,上寿百年,到弥留之际仍然不免于憾憾,是想活下去,这是情。这种情,用佛家的话说是生死事大,使无量数的人,轻则感到空幻,重则感到刺心。以见于经传的人物为例,陆机是被杀的,到刑场还想再闻华亭鹤唳;曹操是善终的,最后还嘱咐分香卖履:总之都是舍不得。舍不得而终于不得不舍,也就终于不得不接受苦;何况这苦还是最终的,不会再有乐来补偿。入世的人,高到圣贤,也知道心安理得之不易,这不易,在对付生死事大问题的时候表现得更为突出。怎么处理?就一般人说,是逆来顺受,不管。自然,这样也可以度过去,而且通常也许是无言地度过去。但问题仍在,是人人可以想到的,因为到弥留之际,自己也未必能坦然,心安理得。就是在这个问题上,常人的生活之道和禅有了大分别,因为禅境里已经没有这类执着。看下面的例:
    (1)圆通缘德禅师——本朝(宋朝)遣师问罪江南,(李)后主纳土矣,而胡则者据守九江不降。大将军曹翰部曲渡江入寺,禅者惊走,师淡坐如平日,翰至,不起不揖。翰怒河曰:“长老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师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邪!”翰大奇,增敬而已。
    (《五灯会元》卷八)
    (2)瑞鹿遇安禅师——(宋太宗)至道元年春,将示寂,有嗣子蕴仁侍立,师乃说偈示之:“不是岭头携得事,岂从鸡足付将来。自古圣贤皆若此,非吾今日为君裁。”付嘱已,澡身易衣,安坐,令舁棺至室。良久,自入棺。经三日,门人启棺,睹师右胁吉祥而卧。四众哀恸,师乃再起,升堂说法,诃责垂诫:“此度更启吾棺者,非吾之子。”言讫,复入棺长往。(同上书卷十)
    (3)洞山良价禅师——师将圆寂……师乃问僧:“离此壳漏子,向甚么处与吾相见?”僧无对。师示颂曰:
    “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欲得忘形泯踪迹,努力殷勤空里步。”乃命剃发,澡身披衣,声钟辞众,俨然坐化。时大众号恸,移晷不止。师忽开目谓众曰:“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复令主事办愚痴斋。众犹慕恋不已,延七日,食具方备。师亦随众斋毕,乃曰:“僧家无事,大率临行之际,勿须喧动。”遂归丈室,端坐长征。(同上书卷十三)
    (4)重云智晖禅师——师将顺世,先与王公(节度使王超)言别,嘱护法门。王公泣曰:“师忍弃弟子乎?”师笑曰:“借千年亦一别耳。”及归,书偈示众曰:“我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早拟移别处,事涉有憎爱,待他摧毁时,彼此无妨碍。”乃跏跌而逝。(同上)
    这记的也许经过修润,但至少我们要承认,心不为死扰,是佛家努力企求的一个境界,依理,禅悟后情欲已灭,应该能够获得这个境界。如果是这样,这种弥留之际的坦坦然,就很值得一般人深思了。
    10.2.2 另一种面目
    公安派文人袁宏道《孤山》一文说:“孤山处士妻梅子鹤,是世间第一种便宜人。我辈只为有了妻子,便惹许多闲事,撇之不得,傍之可厌,如衣败絮行荆棘中,步步牵挂。”这说的还是最普通的世俗生活,只是娶妻生子,没有涉及利禄。其实,人生一世,无论怎样谦退,总会或多或少地碰到利禄,这就不能不争夺,小则勾心斗角,大则明枪暗剑。结果是患得患失,也就不能躲开苦或烦恼。禅悟当然要断这类苦或烦恼,办法是走另一条路,不同于世俗的一条路。如:
    (1)鸟窠道林禅师——后见秦望山有长松,枝叶繁茂,盘屈如盖,遂栖止其上,故时人谓之鸟窠禅师。复有鹊巢于其侧,自然驯狎,人亦目为鹊巢和尚。……
    (唐宪宗)元和中,白居易侍郎出守兹郡,因入山谒师,问曰:“禅师住处甚危险。”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五灯会元》卷二)
    (2)(潭州)龙山和尚——洞山(良价)与密师伯(神山僧密)经由,见溪流菜叶,洞曰:“深山无人,因何有菜随流,莫有道人居否?”乃共议拨草溪行。五七里间,忽见师羸形异貌,放下行李问讯。师曰:“此山无路,闍黎从何处来?”洞曰:“无路且置,和尚从何而入?”师曰:“我不从云水来。”洞曰:“和尚住此山多少时邪?”师曰:“春秋不涉。”洞曰:“和尚先住,此山先住?”师曰:
    “不知。”洞曰:“为甚么不知?”师曰:“我不从人天来。”洞曰:“和尚得何道理,便住此山?”师曰:“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于今绝消息。”洞山始具威仪礼拜。……
    洞山辞退,师乃述偈曰:“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莫把是非来辨我,浮生穿凿不相关。”因兹烧庵,入深山不见。(同上书卷三)
    (3)船子德诚禅师——至秀州华亭,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以接四方往来之者,时人知其高蹈,因号船子和尚。一日,泊船岸边困坐,有官人问:“如何是和尚日用事?”师竖桡子曰:“会么?”官人曰:“不会。”师曰:
    “棹拨清波,金鳞罕遇。”师有偈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同上书卷五)
    (4)京兆蚬子和尚——事迹颇异,居无定所。自印心于洞山,混俗闽川。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冬夏唯披一衲。逐日沿江岸采掇虾蚬,以充其腹。暮即宿东山白马庙纸钱中。居民目为蚬子和尚。(同上书卷十三)
    这是“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类。但颜回守的是儒道,以上几位坚守的是禅境,多有世外味。这也是一种禅悦,惯于世间热闹的人是不大能够体会的。
    10.2.3 世事浮云
    这与上一节所谈是同一种生活态度的两面,上一节是取,这一节是舍。《论语·述而》篇记孔子的话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有条件的舍,就是说,有时候可以不舍。禅林的舍是无条件的,即俗话说的看破红尘,把世俗信为可欲的事物都扔掉。如:
    (1)丹霞天然禅师——本习儒业,将入长安应举,方宿于逆旅……偶禅者问曰:“仁者何往?”曰:“选官去。”禅者曰:“选官何如选佛?”曰:“选佛当往何所?”禅者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五灯会元》卷五)
    (2)雪峰义存禅师——(后)梁开平戊辰三月示疾,闽帅命医,师曰:“吾非疾也。”竟不服药。遗偈付法。五月二日,朝游蓝田,暮归澡身,中夜入灭。(同上书卷七)
    (3)佛手岩因禅师——寻抵庐山。山之北有岩,如五指,下有石窟,可三丈余,师宴处其中,因号佛手岩和尚。江南李主三召不起。坚请就栖贤,开堂不逾月,潜归岩室。(同上书卷十四)
    (4)芙蓉道楷禅师——(宋微宗)大观初,开封尹李孝寿奏师道行卓冠丛林,宜有褒显,即赐紫方袍,号定照禅师。内臣持敕命至,师谢恩竟,乃陈己志:“出家时尝有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用资九族,苟渝愿心,当弃身命。父母以此听许。今若不守本志,窃冒宠光,则佛法亲盟背矣。”于是修表具辞。复降旨京尹,坚俾受之。师确守不回,以拒命坐罪。奉旨下棘寺,与从轻。寺吏闻有司,欲徒淄州。有司曰有疾,与免刑。及吏问之,师曰:“无疾。”曰:“何有灸瘢邪?”师曰:“昔者疾,今日愈。”吏令思之,师曰:“已悉厚意,但妄非所安。”乃恬然就刑而行。(同上)
    舍,也许比取更不易,因为是可有而无,或已有而无,会引来更深的烦恼。江南李主就是个好例,到吟诵“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时候,心情会是怎样呢?禅林的得道者看清了这一点,所以总是看世间的利禄如浮云。这种无所恋慕的心理状态会产生另一种满足,是禅悦。
    10.2.4 奇言异行
    奇是不同于常。出家是不同于常。这不同,浅的,表现于身或外,如剃发,住山林,着袈裟,不茹荤,过远离异性的生活,等等都是。深的,藏于内,不直接可见,如守戒,因定发慧,以求解脱,等等都是。外内如此,是身心都出家的。
    都出家,会给常人一种印象,是道不同,或说奇。身心都出家,未必就是已经得禅悟。得不得,要看已否破了世俗的知见,灭了世俗的情欲。破了,灭了,心情有了大变化,有诸内就不能不形于外。这新的心理状态与世俗大异,表现于外,或言或行,也就必致大异。如:
    (1)五台隐峰禅师——入五台,于金刚窟前将示灭,先问众曰:“诸方迁化,坐去卧去,吾尝见之,还有立化也无?”曰:“有。”师曰:“还有倒立者否?”曰:“未尝见有。”师乃倒立而化,亭亭然其衣顺体。时众议舁就荼毗,屹然不动。远近瞻睹,惊叹无已。师有妹为尼,时亦在彼,乃拊而咄曰:“老兄,畴昔不循法律,死更荧惑于人!”于是以手推之,偾然而踣。(《五灯会元》卷三)
    (2)镇州普化和尚——唐咸通初,将示灭,乃入市谓人曰:“乞我一个直裰!”人或与披袄,或与布裘,皆不受,振铎而去。临济(义玄)令人送与一棺,师笑曰:
    “临济厮几饶舌。”便受之,乃辞众曰:“普化明日去东门死也。”郡人相率送出城,师厉声曰:“今日葬不合青乌。”乃曰:“明日南门迁化。”人亦随之,又曰:“明日出西门方吉。”人出渐稀。出已还返,人意稍怠。第四日,自擎棺出北门外,振铎入棺而逝。(同上书卷四)
    (3)临济义玄禅师——师与王常侍到僧堂,王问:
    “这一堂僧还看经么?”师曰:“不看经。”曰:“还习禅么?”师曰:“不习禅。”曰:“既不看经,又不习禅,毕竟作个甚么?”师曰:“总教伊成佛作祖去。”(同上书卷十一)
    (4)宝藏本禅师——上堂:“清明已过十余日,华雨阑珊方寸深。春色恼人眠不得,黄鹂飞过绿杨阴。”遂大笑,下座。(同上书卷十九)
    这样的言行,近于常人的玩世不恭,却超过常人的玩世不恭。
    常人的玩世不恭,根柢是阮籍、刘伶的愤激,骨子里还是入世的。禅师们不然,是不再有执着,乱说乱行都可以自得其乐,这乐是禅悦。
    10.2.5 自由无碍
    出家修行,要守戒律。戒律,前面说过,多而且细,在其拘束下生活,当然就谈不到自由。这是企图断了世间这条线,以便能够甘心出世间;或者说,企图断了世间的知见和情欲,以便不因物扰而受苦。这种努力是艰苦的,正如常人见到的规矩出家人的举止所显示,都是貌严肃而心在沉思。这种心理状态中也有乐的成分吗?像是很少,因为那至多还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期,要严防走回头路,顾不上。
    禅悟的要求是超过这种谨小慎微、怕狼怕虎的心理状态,因为悟了,世俗的知见和情欲已经没有,就可以如柳下惠的坐怀而不乱,或用禅林的话形容,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这种随缘而不为物扰的自由无碍的境界,可以随时随地表现为各种形态,也许应该算作最高的禅悦。随便举一些例:
    (1)益州西睦和尚——上堂,有俗士举手曰:“和尚便是一头驴。”师曰:“老僧被汝骑。”(《五灯会元》卷四)
    (2)亡名古宿——昔有老宿畜一童子,并不知轨则,有一行脚僧到,乃教童子礼仪。晚间见老宿外归,遂去问讯。老宿怪讶,遂问童子曰:“阿谁教你?”童曰:“堂中某上座。”老宿唤其僧来,问:“上座傍家行脚,是甚么心行?这童子养来二三年了,幸自可怜生,谁教上座教坏伊?快束装起去。”黄昏雨淋淋地;被趁出。(同上书卷六)
    (3)芙蓉道楷禅师——(宋徽宗政和)八年五月十四日,索笔书偈,付侍僧曰:“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
    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移时乃逝。(同上书卷十四)
    (4)白云守端禅师——上堂:“释迦老子有四弘誓愿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法华亦有四弘誓愿: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同上书卷十九)
    一切无所谓,这是外貌;骨子里却是有坚实的壁垒,因而任何外力才攻不破。这是心境的彻底安然,所以可以算作最高的禅悦。

同类推荐 干校六记 上帝的指纹 社会契约论 论美国的民主 石油战争 爱的艺术 理想国 论语别裁 丑陋的中国人 怪诞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