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8章 自然系统优势论:一个新的国家竞争理论(1)

  《美国大百科全书》说:“美国的繁荣大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著名战略管理专家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代表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不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主要因素。

  本书认为,自然是存续的基础,资源是争夺的焦点。随着自然资源等由生产要素范畴的物质价值上升到生命要素范畴的生命价值,一国之自然条件不仅将成为未来该国主要的竞争优势来源,更将是该国国民能够可持续生存的先决条件。

  波特教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成立的条件在于,自然生态与资源系统对人类的生存需要及生命需要是相对充裕的和可持续利用的。但现在,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存在的基础已经被动摇。

  因此,本书提出了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自然系统优势论。该理论认为,随着自然系统由商业价值向生命价值的发展,自然系统在国家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将大大增强,未来发展良好的国家,必然是那些有着丰富资源和战略生态纵深的国家。

  国家自然系统包括一国所占有的领土、海域等所属的一切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以及一国可支配或利用的其他国家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系统是立国、强国之本

  马克思指出,全部历史“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个人对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恩格斯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

  本书认为,人类诞生于自然,人类文明的延续首先是生命的延续,这个延续是以自然为基础的。

  大国的崛起,大都伴随着领土或资源的扩张、占有。最有代表性的是俄罗斯、美国、英国等。俄罗斯帝国兴起之初的莫斯科公国,只是一个拥有数百平方公里的小城,而到俄罗斯帝国最为强盛的时期,领域面积达2280多万平方公里。美国,1776年7月4日,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独立,此时,美国的领土只有大西洋沿岸13个州,总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并先后把13个州以外大西洋沿岸的大部分土地划归美国,美国领土达到230万平方公里。在此后的100多年里,美国通过购买、占领等方式,先后获得了法属路易斯安娜、佛罗里达、得克萨斯、俄勒冈、阿拉斯加等地区,以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国土面积增加了7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独立战争初期领土的3倍多,再加上后来从俄罗斯买来的阿拉斯加等土地,终于成为拥有超过9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比其宣布独立时大了10倍。类似的,日本侵华战争为争夺生存空间及生存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德国宣称的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

  因此,守护一国之自然系统,包括国土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环境,是国家的首要任务,一国之民众当今以及今后之繁荣发展,均与一国之自然系统休戚相关。自然系统是关乎一国之民众生存发展之首要问题。

  国家实力的自然系统约束

  人类在津津乐道于自身生产力发展的同时,经常忽视一个重要的现实:自然才是人类最大和必不可少的财富。与自然资源相比,人类创造的财富价值在本质上是微不足道的。

  比如,在满足人类基本生活和生存的领域,自然资源一直担当了人类生活的必备基础,包括空气、水、粮食、能源等。相对比的是,人类创造的功能和价值往往是那些改善人类生活质量、锦上添花的成分,如电子设备、多媒体娱乐设备、先进的医疗工具和药品、用于科学探索或战争的高精尖设备或技术等。

  即使是这样,人类文明的物质成就仍然只是对自然资源利用的结果,没有任何物质成就可以脱离自然基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受到自然的强烈约束。只是在某些领域,人类可以凭借技术和创造力,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多样的价值。

  自然禀赋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大国的更替,还是战争时期胜负的结局,均反映出自然资源对一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以中国为例,92%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料和30%的工农业和民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全国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加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无疑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美国的兴起与老牌西方强国的退位在于国家竞争优势

  美国的兴起,并不只是一种文化或政治文明的胜利。因为美国的政治文明与文化,均脱胎于西方,与欧洲主流政治文化没有根本上的差异性,而且,早期的美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均源于欧洲,师从欧洲。那么,美国缘何在立国后短短的二百余年中一跃而起,成为全球第一大超级大国呢?

  造成美国取代老牌西方强国的地位,首要原因是美国无可比拟的自然基础以及由此确立的国家竞争优势。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从美国主要资源如煤、原油、钢、农产品产出看,美国的经济成就是由雄厚的自然资源基础带来的。

  另外,太平洋战争美日决战,资源奠定胜负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最高统帅部曾提议发动太平洋战争,起初,日本海军山本五十六大将非常反对,因为他亲历美国资源之雄厚,工业之能力,明白美日之战,必以日本战败为结局。请看当时的一组数据:

  美国的人口高于日本近2倍。

  美国的国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

  美国的钢铁产量是日本的5倍。

  美国的煤炭产量是日本的7倍。

  美国的汽车产量更是日本的80倍。

  美国工业大大高于日本工业能力,不仅是美国工业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美国的自然资源远远比日本丰富是关键。日本由于缺乏自然资源,所以对中国的东三省一直垂涎三尺,日本陆军甚至扬言“宁可放弃本土,也不放弃满洲”,因为东三省有丰富的资源,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顺便提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苏德战争,与美日太平洋战争类似,苏联最后的胜利,国家自然禀赋也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1941年6月22日,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在此之前,苏联的军事装备和军人综合素质与德军旗鼓相当,但由于战争准备、战争艺术等方面的差异,开始的三年战争,苏军被动挨打。但苏联的面积是22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亿;而德国的面积是3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五六千万。

  德国没有丰富的战时资源可供使用,而苏联的资源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苏联辽阔的疆土、复杂的地理及气候使德国闪电战受到阻碍。德国闪电战失利后,进入消耗战,而消耗战往往是以资源和工业能力为基础的。苏联由于强大的资源优势,最终战胜了德国,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凭借强大的资源优势,成为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

  英国经济表现好于日本是因为动态自然优势

  动态自然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组织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及其保持和持续地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比如,美国是世界上拥有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美国在全球持续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也非常强大,那就意味着美国在全球拥有强大的动态自然优势。

  因为自然资源在国家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关键,所以动态自然优势就成为国家竞争中主要的核心竞争优势。

  英国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最近20年英国的经济发展也远远好于日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英国具有较强的动态自然优势。相比于日本,英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同时,英国在获取自然资源方面比日本有显著的优势。

  英国通过资本控制方式,控股或参股了全球许多重要的资源类企业。这些资源类企业在全球相关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英国石油公司、英荷皇家壳牌集团都是位列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力拓集团、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是全球铁矿石巨头之二;等等。

  拥有较强的动态自然优势的国家,其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而缺乏动态自然优势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就非常不利。

  巴西,资源大国迅速崛起

  巴西是人均占有土地、森林、水、铁矿石、铜等自然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为巴西近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事实上,巴西是靠着自然资源的优越性一跃而成为全球第十大经济体和经济较为健康的国家。

  非但如此,巴西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也非常乐观。铁矿石等矿产以及大豆等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这些资源和产品从长期看价格仍将不断攀升,巴西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巴西的另一个特点,是在能源技术开发方面先人一步。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起利用甘蔗生产燃料酒精以替代石油,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出口国。巴西经济学家斯巴力满怀信心地说:“用不了多久,腾飞的巴西将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那时,世界各国都因能源、资源等问题出现经济疲软,唯有巴西将连续以10%的增长速度引领世界新潮流。”

  由于巴西幅员辽阔,国家自然承载力强,因此,在可见的未来,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对巴西尚不构成发展的主要障碍,巴西的经济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

  §§§第二节波特教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简要回顾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什么决定的?为回答这一问题,著名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指出了全球竞争的基本原理。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一组决定因素及其辅助因素决定的。

  生产要素

  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生产要素又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高级要素则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与发展而创造的因素。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生产要素远比初级生产要素重要。

  需求因素

  本国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具有很大作用。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本国市场上有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因为成熟、挑剔的消费者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三是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

  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

  一个国家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支持。除了供货商的竞争力,其他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也很重要,它们往往带来新的资源、新的技术、新的竞争方法,从而能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因此,各支持性和相关产业之间具有经常的紧密的协调与合作关系,就会构成一国的国际竞争优势。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世界上尚无一种在各国皆能通行并适用的管理方式。由于各国企业的目标不同,因而企业的战略和结构不尽相同。美国企业注重短期目标,而日本和德国企业则较重视长期目标。不同国家有着特色各异的“管理思想”,它们帮助或妨碍形成一国竞争优势。此外,国内市场的竞争程度,对该国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重大影响。国内市场的高度竞争会迫使企业改进技术和进行创新,从而有利于该国国际竞争优势地位的确立。

  除上述四个因素外,一国的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对形成该国的国际竞争地位也起辅助作用。机遇包括重要发明、技术突破、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重大变动(如石油危机)以及其他突发事件。政府因素是指政府通过政策调节来创造竞争优势。波特认为以上影响竞争的因素共同发生作用,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全球的开放型经济环境,如果缺乏这样的环境,该理论将难以成立。

  §§§第三节“自然系统优势论”的提出

  自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之后,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他的这一理论是否还能适应我们这个时代?

  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它适用的范畴和条件,都有它应用的基本假设,当这些基本的假设有所变化,尤其是有重大的变化时,理论就未必能够适用于现实的需要。

  我认为,因为自然有限性与人类发展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以及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管理政策、获取方式、获得成本等方面的重大变化,尤其是自然资源的稀缺,已经使自然资源的价值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商业价值层次,而是要提升到生命价值的层次来认识,这必然使自然资源在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方面有了质的提升,从而动摇了波特教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理论基础。

  本书提出了自然系统优势论,以适应当今世界的环境变化。

  自然系统优势论的主要观点

  自然的有限性,自然主义发展理念、模式和实践,使波特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应用的基本条件产生了重要的变化,相反,却加强了自然系统优势论的确立基础。

  第一,传统经济学理论没有充分“评估”自然的价值。

  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劳动和资本创造了价值。虽然后来传统经济学理论有了不同的新发展,但总的来说,传统经济学理论都没有“计算”自然的价值。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许多商品的主体价值不是人的创造,而是天然具有的。

  事实上,自然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生存的根本所在,也必将是未来国家竞争力的最核心要素。

  第二,自然资源可能成为最有价值的价值链的一环。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它可能成为价值链中最有价值的环节。而从价值创造的理论分析,缺乏对自然资源这一前端价值链的控制,则可能完全处于竞争劣势。自然资源的廉价时代越来越远去。

  比如,30年前,人们几乎想当然地认为清洁水是免费的或者是几乎免费的,但现在,清洁水不仅成为了相当经济规模的产业,世界许多国家更是为未来的水资源而发愁——如果没有了水,不要说国家竞争优势,连国家能否稳定,甚至国家能否生存都成了大问题。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第二性 忏悔录 精神分析引论 论语别裁 吾国与吾民 重口味心理学 中国人的精神 金刚经说什么 易经杂说 色眼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