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26章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角点(1)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

  毛泽东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问题上的立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力量主体,又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

  改善民生是体现和落实共产党人使命和宗旨的一个根本问题,在毛泽东看来,我们党和政府从事的一切事业,归根到底,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改善民生是进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的着力点和落角点。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视改善人民生活,注重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提出了公私兼顾,军民兼顾的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正确方针,并在此方针下,强调要维护群众利益,防止损害群众利益,缩小城乡差别、注重农村医疗事业的发展,并提出了注重社会保障和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改善民生的重要理论。

  (一)利益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立足于唯物史观,科学地提示和阐发了利益之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1.利益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本身。”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利益,就是由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而所谓物质生活条件,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性的物质要素的总和。

  2.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生活活动的根本动因。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们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动机、目的和意志的支配之下的,而活动的动机、目的和意志则产生于利益的需要。最初人类出于满足吃穿住需要的动机,而从事生产活动,现代人类的较高层次的活动,也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而开展的。譬如,政治活动就是人们追求利益的一种表现形式,利益决定、支配政治权力、政治活动。

  3.利益追求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们满足自身需要的利益追求是不断发展的。人们追求需要满足的活动是不会终止的。某种需要满足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已经实现和满足了的利益,作为既得利益,构成追求新的利益目标的基点和起点。正是在这种利益追求的活动的循环过程之中,人们不断地更新、重组自身的社会关系,促进和推动物质生产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利益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人类社会的基石。任何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即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利益是社会生产不断向发展的内在动因。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就是要适应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调整既有的物质利益关系,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开辟道路,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诉求。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到人们追求物质需要的生产活动是社会的基石和内在动力之源,提示了人类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者的历史,提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提示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是由劳动者创造的,离开劳动群众所从事的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人类社会就无法存在。而且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不仅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其次,人民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如果没有人民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作为基础,使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精神生产,也不可能产生社会的精神财富。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人类社会的一切科学文化成果,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所进行的生产斗争、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等实践经验的总结。

  2.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变革、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变革,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依次更替,无一不是广大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总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三)历史主体和利益主体的统一

  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追求所引起的历史变迁,决定着历史前进的方向,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如何实现则决定着历史的进程。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人民主体论的价值观念”决定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问题上的立场:人民群众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力量主体,又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利益主体。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革命和社会建设的成果当然应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不能由少数人占有。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贫富两极分化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社会主义较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由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广大劳动者创造的剩余劳动不再为资本家占有,而为劳动者自己所有,决定了发展成果当然应该由人民共享。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历史主体,又是其劳动成果的享有者,是利益主体,历史主体和利益主体是统一的,统一于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中。关注大多数人的命运,实现大多数人的利益,保障大多数人的权利,反对两极分化,始终是毛泽东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毛泽东认为,人民利益从利益类型来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利益,从利益关系来分包括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人民群众为追求和实现这样或那样的利益而存在于社会当中。人民群众的利益主体地位,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着力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的各项利益追求得到实现。

  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力量主体,也是利益主体,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人民,更要为了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应由广大人民共同享有,改善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实际的,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当然应该成为党首先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改善民生,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一直把改善民生看作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一)不断改善民生才能实现社会建设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改善民生是体现和落实共产党人使命和宗旨的一个根本问题。

  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社会建设的目的。毛泽东认为,人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要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的目的,就必须从关注民生,不断改善民生入手,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角点。

  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一再强调,党的事业的成败取决于群众是否拥护和支持,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群众生活。当时的中国人民,深受三重大山的压迫,处于饥饿死亡的边缘,中国共产党最早团结群众,就是从“打倒列强、除军阀,分田地”开始,使群众感到共产党与他们的利益要求一致,为了最原始的过好日子的想法,从而跟着共产党走。毛泽东一再强调,要使人民群众能真心实意地拥护共产党,跟着共产党走,支持和参加革命,建设和巩固革命根据地,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942年12月,毛泽东说:“我们的第一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关心和改善群众生活,使党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为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最终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我国当时的现状是“一穷二白”,生产力水平依然十分低下,人民群众的生活还十分困苦,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就要求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方针也把发展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前提。毛泽东指出“现在要有新的利益给他们,这就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毛泽东当时十分关注消灭贫穷的问题。50年代初,他就明确指出:“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那些穷的就不相信我们,他们会觉得跟共产党走没有意思”。这时候毛泽东已开始强调以消灭贫富,共同富裕,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思想,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在不断改善民生,发展生产力的前提下,才能激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才能实现社会建设的目标,从而达到社会和谐的局面。

  (二)不断改善民生才能推动社会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方针要求,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就要求通过改善民生,更好地坚持群众路线,从而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建设的前进。

  1.改善民生才能更好地坚持群众路线,推动社会建设

  我们党是领导人民事业的核心力量,领导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就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毛泽东始终强调,政府服务于人民利益不能停留在口头,一定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上,落实到具体的政策中。“要给被领导者以物质福利和政治教育。”这是1947年12月,毛泽东在讲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产党如何实现领导权时说的话。要使共产党实现领导权,就必须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问题,给他们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因为对于群众来说,物质利益是第一位的。群众得到了实惠,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才能响应党的政治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才能认可我们党的先进性,即是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的党;在另一方面,毛泽东也强调对群众要进行政治教育,通过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解决好群众短期的利益同长远的根本利益的矛盾关系,在强调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坚持群众路线,使群众得到现实利益,从而自觉地跟党走,为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实现自己的长远利益而义无反顾地进行社会建设。

  改善民生是毛泽东群众路线的落角点。依靠群众的毛泽东群众路线,最终要落实到为了群众,坚持社会建设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上,也就是落实到改善民生上。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如何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做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要关注民生,就要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在毛泽东看来,我们党和政府应了解群众的具体困难,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维护好他们的利益,只有这样,把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伟大事业上来,从而真正做到发展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如果不能把改善民生作为落角点,人民群众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社会革命和建设是为了人民就成为空话,发展依靠人民就没有了基础。

  2.改善民生才能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建设

  只有加强民生建设,让人民得实惠,才能凝聚群众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睦相处,不断焕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热情,这是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和方针。“百姓足,君孰与不足”,毛泽东引用《论语?颜渊》中的话强调要藏富于民,指出只要人民富足了,实现了自己的利益,才能跟党走,建设国家的积极性就高,国家也就会富强。“他们信服了,领导权就巩固了,否则会失去领导权的。”要使群众信服党,拥护党的领导,就必须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角点,这样才能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利益,这样,才能将人民团结起来,将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激发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活力,克服一切困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百家讲坛全集 自私的基因 忏悔录 人类的故事 货币战争 判断力批判 退步集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中国哲学简史 怪诞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