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54章 物流信息管理(3)

  射频卡将几个主要模块集成到一块芯片中,完成与读写器通信。芯片上有内存部分用来储存识别号码或其他数据,内存容量从几个比特到几十千比特。芯片外围仅需连接天线(和电池)卡封装可以有不同形式,如常见的信用卡的形式及小圆片的形式等。和条码!磁卡!IC卡等同期或早期的识别技术相比,射频卡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长!适于恶劣环境、可识别运动目标等优点。因此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适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射频卡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短距离的射频卡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长距离的产品多用于交通上,可达几十米。

  2.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

  根据射频系统完成的功能不同,可以粗略地把射频系统分成4种类型:EAS系统、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网络系统、定位系统。

  1)EAS系统

  ElectronicArticleSurveillance(EAS)是一种设置在需要控制物品出入的门口的RFID技术。这种技术的典型应用场合是商店、图书馆、数据中心等地方,当未被授权的人从这些地方非法取走物品时,EAS系统会发出警告。

  在应用EAS系统时,首先在物品上黏附EAS标签,当物品被正常购买或者合法移出时,在结算处通过一定的装置使EAS标签失活,物品就可以取走。物品经过装有EAS系统的门口时,EAS装置能自动检测标签的活动性。发现活动性标签,EAS系统会发出警告。EAS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防止物品的被盗,不管是大件的商品,还是很小的物品。

  应用EAS技术,物品不用再锁在玻璃橱柜里,可以让顾客自由地观看、检查商品,这在自选日益流行的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典型的EAS系统一般由3部分组成。

  (1)附着在商品上的电子标签,电子传感器。

  (2)电子标签激活装置,以便授权商品能正常出人。

  (3)监视器,在出口造成一定区域的监视空间。

  2)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

  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是使用带有RFID阅读器的手持式数据采集器采集RFID标签上的数据。这种系统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适用于不宜安装固定式RFID系统的应用环境。手持式阅读器(数据输人终端)可以在读取数据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波数据传输方式(RFDC)实时地向主计算机系统传输数据,也可以暂时将数据存储在阅读器中,成批地向主计算机系统传输数据。

  3)物流控制系统

  在物流控制系统中,RFID阅读器分散布置在给定的区域,并且阅读器直接与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相连;信号发射机是移动的,一般安装在移动的物体、人上面。当物体、人流经阅读器时,阅读器会自动扫描标签上的信息并把数据信息输人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存储、分析、处理,达到控制物流的目的。

  4)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用于自动化加工系统中的定位,以及对车辆、轮船等进行运行定位支持。阅读器放置在移动的车辆、轮船上或者自动化流水线中移动的物料、半成品、成品上,信号发射机嵌人到操作环境的地表下面。信号发射机上存储有位置识别信息,阅读器一般通过无线的方式者有线的方式接主信息管理系。

  我国射频技术的应用也已经开始了,一些高速公路的收费站口,使用射频技术可以不停车收费;我国铁路系统使用射频技术记录货车车厢编号的试点已运行了一段时间。一些物流企业也正在准备将射频技术用于物流管理中。

  总之,射频识别技术在中国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它的前景非常诱人。在信息社会,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及处理要求快速、准确,在不久的将来RFID技术就将同其他识别技术一样深人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生活。对于这样一个新技术,我们应当加强宣传力度,希望能够尽早普及它,利用它,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13.5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及其他技术

  13.5.1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的英文缩写是EDI,其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港、澳及海外华人地区称作“电子资料联通”。它是一种在公司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贸易工具,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EDI的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SO)将EDI描述成“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而ITU-T(原CCITT)将EDI定义为“从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的结构化的事务数据互换”。又由于使用EDI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文件,因此EDI又被人们通俗地称为“无纸”。

  总之,EDI指的是: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标准经济信息,经过电子数据通网,在商业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的全过程。

  从上述EDI定义不难看出,EDI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计算机应用、通信网络和数据标准化。其中计算机应用是EDI的条件,通信网络是EDI应用的基础,标准化是EDI的特征。这三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依存,构成EDI的基础框架。

  EDI信息的最终用户是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它自动地处理传递来的信息,因而这种传输是机-机、应用-应用的传输,为EDI与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如MIS)的互联提供了方。

  2.EDI的特点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EDI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电子化贸易手段及工具,具有几个显着的特点。

  (1)单证格式化。EDI传输的是企业间格式化的数据,如订购单、报价单、发票、货运单、装箱单、报关单,等等,这些信息都具有固定的格式与行业通用性。而信件、公函等非格式化的文件不属于EDI处理的范畴。

  (2)报文标准化。EDI传输的报文符合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这是计算机能自动处理的前提条件。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EDI标准是UN\/EDIFACT(UnitedNationsRulersfor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forAdministration,CommerceandTransport,联合国标准EDI规则适用于行政管理、商贸、交通运输)和ANSIX.12(美国国家标准局特命标准化委员会第12工作组制定)。

  (3)处理自动化。EDI信息传递的路径是计算机到数据通信网络,再到商业伙伴的计算机,信息的最终用户是计算机应用系统,它自动处理传递来的信息。因此,这种数据交换是机-机,应用-应用,不需要人工干预。

  (4)软件结构化。EDI功能软件由5个模块组成:用户界面模块,内部EDP(ElectronicDataProcessing)接口模块,报文生成与处理模块,标准报文格式转换模块,通信模块。这5个模块功能分明,结构清晰,形成了EDI较为成熟的商业化软件。

  (5)运作规范化。EDI以报文的方式交换信息有其深刻的商贸背景,EDI报文是目前商业化应用中最成热、最有效、最规范的电子凭证之一,EDI单证报文具有法律效力已被普遍接受。任何一个成熟、成功的EDI系统,均有相应的规范化环境作基础,如EDI存证系统,商贸伙伴(Partner)的协议,管理法规与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联合国贸法会制定了《电子贸易示范法草案》,国际海事委员会制定了《电子提单规则》,上海市制定了《上海市国际经贸电子数据交换管理规定》等。

  3.EDI标准

  EDI报文能被不同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系统识别和处理,其关键就在于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即EDI标准。EDI标准主要提供语法规则、数据结构定义、编辑规则和协定、已出版的公开文件。

  13.5.2GPS、GIS、MIS、DSS及0A技术

  众所周知,物流运输行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产业。各类物流运输仓储企业虽然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车辆动态信息的实时监控一直未得到解决,信息反馈不及时、不精确、不全面等问题导致了运力的大量浪费与运作成本的居高不下。面对当今客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以及国外物流企业运用信息技术与快速反应式运作抢滩中国物流市场的冲击,我们中国的物流运输企业必须采用新科技手段,运用GPS\/GIS来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才能自信地迎接来自各方的挑战。

  GPS(全球定位系统)

  1)GPS的概念

  GPS是美国国防部发射的24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定位、导航及授时系统。这24颗卫星分布在高度为2万公里的6个轨道上绕地球飞行。每条轨道上拥有4颗卫星,在地球上任何一点,任何时刻都可以同时接收到来自4颗卫星的信号。也就是说GPS的卫星所发射的空间轨道信息覆盖着整个地球表面。

  GPS的工作概念是基于卫星的距离修正。用户通过测量到太空各可视卫星的距离来计算他们的当前位置,卫星的左右相当于精确的已知参考点。每颗GPS卫星时刻发布其位置和时间数据信号,用户接收机可以测量每颗卫星信号到接收机的时间延迟,根据信号传输的速度就可以计算出接收机到不同卫星的距离。同时收集到至少四颗卫星的数据时就可以解算出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GPS由三大子系统构成: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系统。

  2)GPS的特点

  GPS的问世标志着电子导航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GPS系统与其他导航系统相比,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地面连续覆盖。由于GPS卫星数目较多且分布合理,所以在地球上任何地点均可连续同步地观测到至少4颗卫星,从而保障了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导航与定位的需要。

  (2)功能多、精度高。GPS可为各类用户连续地提供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

  (3)实时定位速度快。目前GPS接收机的一次定位和测速工作在1秒甚至更少的时间内便可完成,这对高动态用户来讲尤其重要。

  (4)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由于GPS系统采用了伪码扩频技术,因而GPS卫星所发送的信号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

  3)GPS的应用

  (1)基于GPS技术的车辆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是将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和现代通信技术综合在一起的高科技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将任何装有GPS接收机的移动目标的动态位置(经度、纬度、高度)、时间、状态等信息,实时地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至监控中心,而后在具有强大地理信息处理、查询功能的电子地图上进行移动目标运动轨迹的显示,并能对目标的准确位置、速度、运动方向、车辆状态等用户感兴趣的参数进行监控和查询,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方便调度管理,提高运营效率。该系统应用广泛,特别适合对公安、银行、公交、保安、部队、机场等单位对所属车辆的监控和调度管理,也可应用于对船等的监控。

  (2)基于GPS技术的智能车辆导航仪。该装置是安装在车辆上的一种导航设备。它以电子地图为监控平台,通过GPS接收机实时获得车辆的位置信息,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车辆的运动轨迹。当接近路口、立交桥、隧道等特殊路段时可进行语音提示。作为辅助导航仪,可按照规定的行进路线使司机无论是在熟悉或不熟悉的地域都可迅速到达目的地。该装置还设有最佳行进路线选择及路线偏离报警等多项辅助功仓旨。

  4)利用GPS技术实现货物跟踪管理

  货物跟踪是指物流运输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获取有关货物运输状态的信息(如货物品种、数量、货物在途情况、交货期间、发货地和到达地、货物的货主、送货责任车辆和人员等),提高物流运输服务的方法。具体说就是物流运输企业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物流作业时,利用扫描仪自动读取货物包装或者货物发票上的物流条形码等货物信息,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把货物的信息传送到总部的中心计算机进行汇总整理。这样所有被运送货物的物流全过程的各种信息都集中在中心计算机里,可以随时查询货物的位置及状态。

  2.GIS(地理信息系统)

  1)GIS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特征。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吾国与吾民 寂静的春天 爱的艺术 精神分析引论 上帝的指纹 石油战争 退步集 世界是平的 百家讲坛全集 货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