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22章 黑社会成长记:发展之万人迷周公子 (1)

  德子后来对我说,玉面少年就是周公子,他在四大金刚中排行第三,位列毛孩和千户之后,七子之前,四大金刚是按照加入洪哥帮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我一直没有见过周公子。周公子在我的心中只是一个传说,传说中的周公子风流倜傥,玉树临风,他比那时候的电影明星郭凯敏、达式常还要英俊潇洒。甚至直到今天,我们那里还有很多关于周公子的传说,而周公子已经离开很多年了。周公子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他的离去也是一个传奇。上帝是非常公平的,他创造人类的时候,总会把最美丽的容貌,最优秀的品质,最出众的才华都给某些人,让他们在极短的生命履历中绽放了所有的光华,然后就会突然把他们带走。要不,人们为什么会说“红颜薄命”?为什么会说“天妒英才”?看看历史上的绝色美女,哪一个能够寿终正寝?历史上的绝代才子,哪一个能够颐养天年?

  周公子出场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份,只感到他的身上充满了太多的神秘,就连洪哥都无法猜测到他的来历。他在几十把刀斧环伺中安之若素,既喝酒又吃肉,两不耽误。两伙帮派势力即将火拼,大战一触即发,血肉横飞的场面即将上演,而他化干戈为玉帛,消弭血战于无形,这份潇洒与沉稳,就连洪哥也赞叹不已。

  洪哥当时就感慨,这个玉面少年以后了不得。

  而玉面少年周公子后来的很多精彩表现,更让洪哥喜爱不已。

  洪哥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心高气傲,他很少会喜爱上谁。

  那时候的周公子在县城的高中上补习班。他在第一年参加高考时,没有考上大学,准备第二年再参加。

  周公子非常不喜欢学习,他经常逃出学校,像一只飞出囚笼的鸟,在县城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周公子有背景,老师也拿他无可奈何。传说那时候,县城高中有很多女孩子暗恋周公子。周公子像秋夜的雨点,轻轻地敲开了她们情窦初开的心扉,走进了她们的梦境中。但是周公子情商很低,他看不到女孩子的眉目传情和暗送秋波,或者看到了装着没有看到。也许直到今天,在周公子离去很多年后,周公子还在装饰着很多女子的梦。“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是卞之琳的一首诗歌,周公子就是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人。

  周公子的父亲是位旅长。县城的附近驻扎有一个野战旅,四堵围墙把军营里的生活与外界隔离起来。但是,军队的孩子要上学,就只能来到县城的学校里。旅长父亲是一个脾气异常暴躁的人,他动不动就会把周公子暴打一顿。周公子在旅长父亲的面前诚惶诚恐,汗如浆出,从来连反抗的念头都不敢有。那时候的父母几乎都是这样,他们几十年来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要绝对服从和听话,所以他们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绝对服从和听话。

  旅长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骨缝里一直留着两块弹片,一到阴天下雨,骨头就会疼痛。在后来的一次战役中,周公子年过五旬的父亲担任团长,带着突击队一直突进到了距离那个国家的首都只有几十公里的地方。回国后,他升为旅长,驻扎在秦岭山中。

  老旅长非常正气,周公子考不上大学,他不求人,要求周公子重考。那时候的人都很争气,几乎没有人敢搞不正之风。搞不正之风就会臭名远扬,羞愧得抬不起头。

  周公子不喜欢学习,但是喜欢习武和摆弄枪支。那时候李连杰的《少林寺》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上演,随后又有一大批武打电影:《武当》、《南拳王》、《自古英雄出少年》等,几乎所有的少年都想成为李连杰那样的武打明星。

  周公子习武不敢让老旅长知道,他只能在军营之外偷偷习武,他的师父是化肥厂烧锅炉的老黄。

  老黄在我们家乡同样有名,前面我说《少林寺》刚刚上演的时候,有一个人看完电影后说:“让他李连杰来我们这里和我比试比试,我看不上他那两下子。”说这话的人就是老黄。

  我们家乡自古以来都是武术之乡。

  现在,以后影响了县城几十年的黑帮老大、两大天王、四大金刚悉数出场。但是,他们还没有走到一起,而且彼此都还没有认识。七子在少林寺习武,周公子在学校读书,毛孩在平原的村庄种地,只有洪哥、升子、德子、千户四个走投无路的人经常在一起。而且,那时候他们还不是黑帮,他们要成为后来名震江湖的黑帮,还有很远的路程要走。

  周公子的师父是老黄。

  其实,周公子从上高中开始,就跟着化肥厂烧锅炉的老黄习武。他经常在早晨离开军营的家中,连学校校门也不跨进,就背着书包去了化肥厂找师父老黄。化肥厂的锅炉房是一个独立的小院,远离厂房,环境清幽,几乎没有人会走进这里,因为这里又黑又脏,还有一种煤烟味在飘荡。

  老黄的工作很轻松,他每天只做两件事,给锅炉放水,给炉坑添炭,其余的时间就在小院里练武,或者坐在藤椅里看书。老黄的武艺很高,而文化水平很低,他只能读懂街头畅销报刊上的粗浅文字。那时候的报刊很少,一本《故事会》之类的刊物,会被无数双手翻得稀烂,而稀烂了还要拼凑在一起看。那时候饮水机矿泉水什么的都没有,人们喝水的时候,就拿着暖水瓶到锅炉房外打水。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几个暖水瓶,有花花绿绿的塑料壳的,有竹皮编织的,还有铁皮镂空制作的。现在,城市的大超市里,暖水瓶几乎绝迹了。

  每天下午,估计到了放学时间,周公子就背着书包回到军营的家中,老旅长问起今天学了什么,他就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地乱答一气,反正没有上过学的旅长父亲也听不懂。像这样学习,周公子再考十年,也考不上大学。

  老黄不是本地人,是从西边过来的。他的武功属于八门拳系,这种拳和我们当地人习练的武术不是一个门路。传说,八门拳是由岳飞创立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家军中的将士都习练此拳。也有人说,八门拳是西汉的马援将军创立的,马援将军西征羌人的时候,将一支军队留在羌地屯田,也将八门拳留了下来。千百年来,八门拳只在军中操练,民间不能习练,因为此拳太过凶狠,常常一招制敌,无坚不摧。只是在民国年间,八门拳才走入了民间,但是习练的人非常少。因为据说八门拳有一种行规,师父传徒弟,只能单传,而且传男不传女。如此凶悍的拳法,女孩学会了,哪个男人敢娶?

  老黄一来到我们家乡,就被人当成了眼中钉。自古以来,武术都是囿于门户之见,习练这种拳械的人,总以为自己的拳法是世间最好的,看不起别的门派。所以,后来的电影导演根据这些情节,演绎出了无数部武打电影。

  曾有一个民间高手,前来化肥厂锅炉房挑战老黄。他在老黄的面前,又是劈腿,又是挥拳,看起来气焰高涨,不可一世。老黄置之不理,他用铁锨翻卷煤炭,把沫煤放在一堆,把块煤放在一堆,翻着翻着,翻出了一块厚达五寸的长方形石头。煤炭是从地下挖出来的,里面经常会夹杂石头。老黄把铁锨放在一边,挥拳砸向石头,石头分为两半,老黄一手拿着一片,看了看,断裂的地方是青色的断面,说明这是石头,不是块煤,就扔在了墙角。民间高手看着这种情景,赶紧把自己抬起的脚放下来,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我一共见过老黄两次。

  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候我刚刚来到县政府上班,对县城的一切都感到新鲜,经常一个人沿着小巷行走,看着两边历经了几十年风霜雨雪的老房子。那时候的老房子举目皆是,散发着悠远的历史气息,让人留恋。现在县城里已经见不到老房子了,举目望去,全是像豆腐片一样冰冷坚硬的楼房。

  有一天,我在县城小学的门口,看到了一个连环画摊。靠墙放着几张木板,木板上摊放着被无数双小手翻旧了的几百本连环画,这就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在大街上见到的连环画摊。木板的前面放着一个交床,交床是我们那里的方言,其实就是可以折叠的小凳子,四根方形木条钉成口字形,中间用架子车辐条穿过,上面用皮条连接,也有用割开的篮球表皮连接的,那就是最好的交床了。这种交床打开后,可以坐人;不坐时,叠在一起,非常方便携带。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见到这种交床。交床在《水浒传》中也出现过,《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写道,九纹龙史进在夏夜捉条交床,坐在打麦场,看到贼头贼脑的李吉在张望。于是,引出了一串纠葛。

  那天,连环画摊旁的交床上坐着一个老头儿,因为还没到放学时间,一个顾客也没有,老头儿就坐在交床上,靠着墙壁打瞌睡,双手放在膝盖上。他的手掌好像比一般人的大,皮肤粗糙,但是我当时没有留意这些,我只是在以后才想到的。

  我看着连环画摊上有一套《三国演义》,蓝色的封面,名字写在封面右边,竖排,看起来很典雅。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男人,谁没有看过《三国演义》连环画?我当时大声问:“看一本多钱?”

  老头儿一下子醒过来了,他歉意地对我笑笑,伸出一个巴掌:“五分钱。”

  后来,我没事的时候,就经常来到老人的连环画摊前,一本接一本地看,那时候的连环画真是好啊,白描的语言,疏朗的线条,每一页画面都富含意境,让人浮想联翩。看一本五分钱。我每次过去都会看一本。后来,当连环画消失了的时候,当连环画成为了珍藏品,我在网上找到一些连环画的介绍,才知道当初看过的《三国演义》、《山乡巨变》、《岳飞传》、《耕云记》这些小时候耳熟能详的连环画,全都出自名家之手,怪不得那些画面那么好看。

  可惜的是,老头儿满架的连环画,我只看了很少的一部分,就再也找不到他了。旁边开店铺的人说,因为生意清淡,老人不摆摊了。那时候,学校里开始流行日本的那种动漫,绘画都是一种风格,单调无味,但是现在的孩子就是喜欢这些,不知道为什么。

  再见到老黄是在10年前我准备离开县城的时候。那一个月我没有好好上班,每到黄昏的时候,就会来到县城一条新开辟的街道上转悠,翻来覆去地想,该不该走?该不该走?

w w w.x iaoshu otx 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我等不到了 丑陋的中国人 2050超级大国 爱的艺术 正义论 寻觅中华 理想国 百家讲坛全集 权力意志 梦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