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3章 错误的沟通会让女孩更叛逆(1)

  打骂,最无能的沟通

  现在,随着正确教子理念的不断渗透,绝大部分家长都已经知道打骂孩子是最无能的沟通方式了,不过,说实话,孩子有的时候太不听话,太气人了,身为父母,仍旧会出现“情不自禁”想把巴掌盖在孩子屁股上的冲动。

  当然,也有人说“棍棒之下出孝子”。一个心理学家还说,在洋溢着爱的气氛的家庭中生活的男孩或女孩,不会因为该受的责打而怀恨在心。可是步入青春期的女孩原本就多疑,心理状态摇摆不定,且有着高到“变态”的自尊心,这时候加诸于身的打骂很难被她们接受,倒是十有八九会产生强烈的被遗弃感,觉得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不爱自己,自己已经可怜地被遗弃。这种自怜自伤的感觉转而会加深为深深的恐惧。孩子的恐惧感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胆小怕黑、晚上做噩梦、没有安全感,精神时刻都高度紧张。假如父母打骂程度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导致孩子的自暴自弃:你们不是喜欢打我吗?

  那我就干脆专门做坏事、做错事,就是不做让你们高兴的事!在家庭里的自暴自弃让女孩显得“皮厚”,而她把这种心理上的自暴自弃辐射到家庭外面的时候,就会显得冷漠、自私;而且,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把这种被打的感觉积压在心里,一旦自暴自弃,心灵的堤坝崩溃,就挡不住那种破坏的因子,很难说她不会出手去打别人,甚至去打父母;就算有身为女孩的角色禁制,鲜有真的动手的,但是,那种被家长称为“死犟死犟”的逆反心理却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让父母即使把手打肿了,其结果也很难尽如人意,于是就造成“越打越拧、越拧越打”的恶劣局面;假如孩子是因为做错事被打的,以后未必会不再做错事,而是做了错事之后,再用说谎逃避父母的巴掌,也就是说,在做错事的基础上,又加了说谎这一恶习……

  所以,非到万不得已,父母千万不要打骂孩子。《傅雷家书》的作者傅雷是一位严父,儿子傅聪练习钢琴不够用功的时候,他会祭起体罚的法宝。当傅聪长大成人,成为着名钢琴家,离开自己身边,到海外生活时,傅雷却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儿子当年过于粗暴的管教方式的忏悔。可见,打骂,真是最无能,也是最贻害无穷的“亲子”

  沟通了。有一个杀人犯叫杨杰的,小时候非常优秀,会唱歌,爱写诗,还会拉小提琴,还是个鼓手。可是他和同样沦为杀人犯的二弟,和沦为包庇犯的三弟在成长过程中,遭到了父亲毫不留情的打骂。有一次杨杰违背父亲不许游泳的命令,偷偷去了水边,父亲发现了,就扑上去,把杨杰按在水里使劲淹。有一次三弟杨辉上幼儿园时,父亲指着挂历上一个字问:“这是个啥字?”杨辉说这个字老师没教过,但他认识,这个字叫“年”。结果父亲不但没有夸奖他,还劈手给了他一个大耳刮子,至今杨辉仍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打他。就这样,错了也打,对了也打;小的时候打,大了还要接着打,只要家长一不高兴,孩子就要挨打,活活打出三个逆子来。

  要想和孩子沟通,真的不必靠打骂,只要肯多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另外,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强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而是同孩子友好协商。这样一来,你会发现,孩子是很会,也很乐意体恤爸爸妈妈的。

  不过,孩子身上也有最悖论的一点:既希望被领导,同时又挑战父母是否够格来领导他。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会不停地挑战父母的底线,甚至会出口成脏,故意踩踏父母的尊严,说些诸如“你走开!”“你真笨!”“你不配当我的妈妈!”“离我远点!”之类的话。

  这些行为或出于任性,或出于傲慢,或是想要悖逆,显然是在对父母权威进行公然挑战,理所应当受到严格的惩罚。不过,即使是巴掌迫不得已落在孩子的身上,也要注意,不要打坏了她,要把这种惩罚置于“爱”的前提下。具体操作时,爸爸可以执行家规,妈妈却要当一贴“创可贴”。孩子挨打之后,妈妈要跟她缓缓地讲明白:她哪里错了,为什么会挨打,虽然挨了打,但是爸爸妈妈仍然爱她,以后不要再说那样伤人的话了。这样一手鞭子一手糖,建立起父母的权威之后,和孩子就能进行有效沟通,而不必借助和依靠强硬的打骂了。

  不过,要建立父母的权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既不能丧失原则地溺爱迁就,也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和太多,让孩子没办法接受;更不能时阴时晴,管教孩子时过分情绪化;另外,当着孩子的面,夫妻千万不要搞内讧,这样父母的权威就都树立不起来了;而且,父母权威的建立很大程度是人格的感召,如果自身坐不端行不正,一方面要求孩子练琴、写字、读书,一方面自己却打牌、喝酒、搓麻将、看电视,那就不会有权威可言。

  如果爸爸妈妈建立起自己的权威,爸爸说道理便能够让孩子心服口服,妈妈温柔慈爱更能够使孩子依恋依附,夫妻二人紧密配合,宽严相济,自然就能摒除无能无用的打骂,和孩子用更有效的方式来沟通。

  唠叨,“唐僧式”父母让女孩厌恶

  熟悉电影《大话西游》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一个唐僧,超爱唠叨。

  悟空将月光宝盒随手一抛,正好砸在唐僧头上,他的唠叨就开闸了:“悟空你也太调皮了,我跟你说过叫你不要乱扔东西,你怎么又……你看我还没说完你又把棍子给扔掉了!月光宝盒是宝物,你把它扔掉会污染环境,要是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那些花花草草也是不对的……”悟空一把抓住唐僧手里的月光宝盒,唐僧的唠叨又开始了:“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如此滔滔不绝,实为“唠叨”之极品。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唐僧”也不少,我家孩子每天早晨起床的情景是这样的:“起床、起床,快起床!去洗脸、刷牙、梳头!你就穿成这样出门吗?今天降温了知不知道?啊?居然还在梳头发,你知道几点了!快,吃个面包,哎呀不要咬那么大口,多嚼两下,不然会得胃病!在学校好好学习,听老师话,别跟坏孩子一块儿玩。赶紧的,要迟到了!”孩子一睁眼,就面临着我的唠叨大法。

  关心她的时候,我又是这样的:“出门衣服要多穿;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吃饭不要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别吃饭;放学了就不要在学校逗留,早点回来……”

  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我又是这样的:“你怎么又做错了,怎么这么粗心,老师上课的时候你听没听?我小时候读书都比你专心,你看你,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这次才考88分,早干什么去了?

  平时说你也不听,光知道玩。说多少次了,好好学习,专心听课!”

  孩子惹我生气的时候我又这样:“妈妈天天工作这么忙,压力这么大,在外边累得要死,回家来你都不知道心疼,天天给你洗衣服做饭,你心里到底有没有一点感动?有?有你还不听我说话,戴着耳机听歌!气死我了,又不给我争气,又不知道关心人,生你还不如生棒槌……”

  结果很奇怪,我越唠叨她起床越慢,动作越拖拉,听课越不专心,上学不是迟到就是很晚才回家,成绩一天比一天差。我就是病了,她也只管听歌、看电视。感觉我的唠叨成了疫苗,越打,她的免疫力越强,产生的抗体越多,越不拿我的话当回事,都成恶性循环了。

  于是就成这样了:无论我是关心呵护式的唠叨,还是命令式的唠叨,还是发泄不满式的唠叨,在孩子那里都起不到任何好作用,只让她对我更加冷漠。怪不得专家说:“唠叨”有不同,效果都不好。

  有记者在天津市的中小学作了一份调查报告,共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在“你的父母唠叨吗”这一项调查中,有51.5%的小学生、68%的初中生和72.4%的高中生表示父母很唠叨。有一对夫妻在被问及家里妈妈、爸爸和孩子说的话各占多少比例的时候,妈妈给的答案居然是:“他爸爸50%,我60%,孩子很少说。”这多出来的10%,是父母在孩子说话的时候,插嘴插出来的。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孩子,都沐浴在父母滔滔不绝的唠叨之中。

  女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步入青春期后又格外敏感,被父母唠叨到了“痛筋”上,即使面上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心里也会感到内疚和不安,同时对父母还会感到深深的厌烦。

  其实,要让自己不唠叨也很简单,掌握好三个原则就可以了:

  第一,无关痛痒的事不唠叨。孩子长大了,生活中的小事基本都会做了,只是有时做得好,有时做不好。既然是琐碎小事,那就略微提示一下,然后“得过且过”吧。老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唠叨,就把你对孩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向、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真正重要的事情的意见和建议等等,给淹没在口水里了,然后被孩子一并忽略掉。就好比你编织了一个网,左一网右一网打算把所有的鱼都捞起来,结果孩子给撕开个大口子,大鱼小鱼全放跑了。

  第二,掐枝去叶留主干,好话只说头一遍。孩子如果做错事了,家长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能前三百年后五百载地翻旧账,翻着翻着就跟批斗阶级敌人似的,字字带血声声下泪。第一次这样做还有效果,孩子耷拉着脑袋心里升腾起负疚感,第二次做效果就淡了,第三次干脆就没效果,只会招孩子烦。所以此一件事就是此一件事,别牵扯到遥远的彼端,只要让孩子知道这次错在哪里,然后下次注意改正就好。

  第三,宁下指示,不作唠叨。有时父母的要求太笼统,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做,比如什么叫“要乖”呀?怎么才算是“好好学习”?孩子不得要领,你再唠叨有什么用?要让孩子乖,你就告诉她,饭前要洗手,客人来了要起立,有人打招呼你要知道叫人,回家要帮妈妈洗菜、择菜做家务……要让孩子好好学习,你就告诉孩子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好好做作业,不能抄别人的,有时间别上网,多读有趣有益的课外书……这样明确地指示一下,孩子就是想浑水摸鱼也不行啊。

  其实,唠叨是缘于关心和不放心。关心孩子,就想关心孩子的一切;不放心,就是不放心孩子做的一切。孩子已经长大,从现在开始,试着关心但是放下心来,就算孩子有时做错事,经过实践之后,也会主动发觉此路不通,然后掉头重新找路去走。毕竟每个人的“做人”

  都是靠自己“做”出来的,而不是靠父母“说”出来的。

  所以,从现在做起,我们要让孩子多说话,自己少说话。要说也是说有建设性的话,而不说些没用的口水话。只有这样,才能重建和孩子良好的沟通渠道。

  指责,会让半熟女孩不知所措

  今天上班的时候,我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对父女,爸爸在教年幼的女儿学数学,爸爸问:“1+1等于几?”女儿就说:“等于2。”“那11+11呢?”小女孩不会了,眨巴眨巴眼。爸爸看孩子答不上来,继续连珠炮一般地问:“3+5呢?8+9呢?12+13呢?”孩子更晕头转向了。爸爸生气地说:“你怎么回事,天天学天天学,学了半天还是就会一个1+1=2,把别的又都给忘了,真笨!什么都学不会!”孩子的小脸涨得通红,在周围乘客的目光下低垂着头,看上去那么地尴尬、害羞、委屈、难过。

  我不由想起我小的时候。

  我小的时候,特别笨。这个“笨”不是我说的,是我母亲说的。

  那个时候家里农田多,我没有干活的经验,只能跟在母亲身边,结果我干什么她都不顺眼。给棉花修尖理杈的时候,她说我:“没看见这棉花杈里的小‘耳朵’吗?你不把它们掐掉,以后棉花就结不出来了。

  没见过这么笨的!”一会儿又说:“哎呀你怎么把这老叶子都给捋掉了,棉花会枯死的。真笨!”浇地改畦的时候,她更生气了:“你把水口子给开到哪儿去了?你这么一改水都跑别人家地里去了!笨死人了!”锄花生的时候,她跟旁边一起干活的人们说:“我这个闺女,什么都不会干,成天就知道看书,这要以后长大了,看她怎么嫁人……”我的脸发烧,耳朵里嗡嗡响,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握着锄头都看不准方向,一会儿我娘的声音就在我耳边响起来了:“你把苗都锄下来啦,没见过你这么笨的!”结果有一天下雨了,院里积水,要挖一个小小的排水沟通到院外,我爹不在家,我娘让我干,我拿着锨傻站了半天,就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那种不知所措的感觉至今仍旧记忆犹新。

  我的女儿比我的个性强悍得多,当我指责说她饭也不会做,衣服也不会洗,洗头发还要别人帮忙,学英语不努力,穿衣服没品位的时候,她会毫不客气地顶回来:“谁说我不会做饭了,我昨天还做饭给你吃;现在阳台上还晾着我洗的袜子呢;今天是我自己洗的头发;我已经把英语课文背过了;你看看我的衣服,哪里没品位了……”于是我想,也许孩子不会受我胡乱指责的影响。可是有一天,她去买衣服,一定要问我哪个更好看,我说我觉得合适的你未必喜欢,你只要不买那些短、透、露、瘦的就行。结果她就是不肯自己拿主意。我很奇怪:“你买衣服,让我做决定算怎么回事?”她说:“你老说我穿衣服没品位,我都不敢自己决定买哪件……”我这才知道,无论是个性多么强悍的女孩,都没有办法逃脱“指责”这种重武器的伤害。

  指责,大概是家长共有的毛病。因为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所以对孩子的要求就过于苛刻,恨不得让孩子什么都会,什么都出色,是万里挑一的精英、人才,一旦事实和理想有差距,就对孩子横加指责。这种指责一半是泄愤,一半是希望自己的话能对孩子造成强烈的刺激,使孩子知耻而后勇,奋起前进。可是,事与愿违的是,这种种的指责根本达不到激励孩子的目的,反而引起孩子的反感,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胆小的孩子就会紧张得不知所措,个性强的孩子也避免不了妄自菲薄。

  所以,过多的指责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只会让孩子更加不知所措,然后犯更多的错误,然后再遭到更多的指责,陷进一个爬不出来的怪圈。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缺乏主见,形不成独立自主的人格,凡事喜欢依赖别人,习惯于听从别人的安排。

  而无法或者不敢按照自己心意生活的人,又怎么会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呢?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孩子因为父母的指责过上这样的人生,想想真让人不寒而栗啊。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果壳中的宇宙 跑步圣经 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 滚床单心理学 魔鬼搭讪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物种起源 12星座恋爱宝典 万物简史 浪潮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