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22章 女人心理养生老偏方(4)

  在认知及思想方面出现悲观、心灰意冷、无望与无助感、自责、死亡意念、自杀意念、思考缓慢、罪恶及自我惩罚之妄想及幻觉。生理方面表现为兴趣降低、食欲降低、睡眠有碍、体力降低。在行为举止方面,一般表现为说话少且音调低、速度慢、动作少且慢,严重时痴呆,但有时出现急躁行为,甚或自杀行为。

  很多时候,“忧郁症”的一些轻微症状,如疲劳、失眠、肠胃不适、持续的头痛及背痛等,可能被误解为其他疾病。医学界至今未研究出此病症的主要成因,但已发现了很多相关的因素,如脑与体内某些化学物质失衡;遗传会使某些人较易患上忧郁症;生活中因某些不愉快的事情或疾病而影响了心理状态,亦可能促使忧郁症的产生。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电痉挛疗法,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也可一并k用。到目前为止,有根治的方法;其实患者只要经常复诊及遵照医生指示服药,便能大大控制病情,可过上正常生活。

  忧郁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有体育疗法、营养疗法、精神疗法和交际疗法。这些都属于自我疗法。体育锻炼后可以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有益于克服忧郁症患者共有的孤独感。但锻炼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以做健身操为例,内容包括跑步、跳绳、健身舞等,每周至少做3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散步也可以收到同跑步一样的效果,专家们建议患者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以后逐渐加大距离,直到45分钟走完4500米。开始锻炼时,须经医生的同意。

  医学认为,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有专家认为,多疑症的人如果缺乏某种单一营养物质也可能引起忧郁症,所以建议人们多吃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食物,像粗粮、鱼等。他们还建议患者服一定剂量的复合维生素B,认为这些都是人们容易缺乏的。

  忧郁症患者往往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世界和自己的。为了改变这种错误观点,洛杉矶精神医疗中心的加里埃默提出了“三A法”,即明白、回答、行动,此三词的英文字母均以A开头,故称“三A法”。明白:首先要承认自己精神上忧郁;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言行举止有无异常,以及感觉思维的差别和身体反应等;回答:要学会每当犯下一个错误时,及时地识别并记录下来。先写下自己的错误想法,再写下一个较为实际的选择答案,其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想法。写完,询问自己:“这会是真的吗?”然后再问自己:“从另一个方面该怎样看呢?”行动:如果你感到不被人注意,那就换一个新方式;如果你在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则应修一门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或者寻找新的工作。还要多计划一些活动,使自己的生活规律化。

  另外,研究表明,善于与人结交者比喜欢独来独往者在精神状态上要好得多。美国某精神健康研究室最近发起了一场运动,口号是“朋友乃良药”。他们认为,社会支持甚至可使人延年益寿。

  中医加食疗,赶走心脑疲劳

  症状:慢性疲劳综合征

  偏方:①取银杏叶5克,开水冲代茶饮。新鲜银杏叶更佳。②取粳米100克、鲜荷叶1张,将荷叶洗净,剪去蒂及边缘,再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把荷叶盖在粳米上。开火煮粥,待粳米熟透,揭去荷叶,放入白糖,分次服用。③取核桃仁50克,大枣10颗,粳米80克。将核桃仁、大枣、粳米洗净,同放锅内,加水适量,共煮成粥。

  药理:以上3方均以补中益气出发,可有效治疗疲劳引起的头痛、头晕、失眠、健忘和关节疼痛等。方1常饮能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心脑血管供氧量,消除疲劳,抗衰老。方2常服能健脾利湿,助消化,缓解疲劳。方3常服补肾健脑,可辅治失眠、健忘、肾虚腰痛。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现代高效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慢性疲劳综合征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其中以脑力疲劳者为主,突出表现为全身性症候群并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健忘、低热、肌肉、关节疼痛和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基本特征为长时间极度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理化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其病因尚不明确,本病多发于20-50岁,与长期过度劳累(包括脑力和体力)、饮食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过大等精神环境因素以及应激等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运动等系统的功能紊乱关系密切。

  “唉,累死我了!”——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或者同事发出这样的感慨。尤其是在夏天,气温较高,一整天的紧张工作结束以后常常感觉身心疲惫。此时此刻的疲劳,已不仅仅是体力上的“累”,还有心理上的“累”,甚至是生理上的“病”。

  疲劳分为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疲劳。体力疲劳多见于体力劳动者,乃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过强的体育运动所造成的。表现为手脚酸软无力,全身体能明显下降。脑力疲劳主要见于脑力劳动者,由于长时期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大量消耗能量,招致大脑血液和氧气供应不足,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表现为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失眠多梦等。心理疲劳乃是由于现代生活中的高强度紧张感与压力造成的,由于超负荷的精神负担使心理处于一种混乱与不安宁的状态,情绪沮丧、抑郁或焦虑。

  如果你是上班一族,整日劳碌,并且经常超时加班,那么回家后感到浑身疲劳,就蒙头大睡。一觉醒来,又是一天的冲刺。那么,你可能被“慢性疲劳征”

  缠上了。多年前,美国发现了第一宗与感冒症状相似的病例,后来,它被正式命名为“慢性疲劳症候群”。从医学观念来看,这是因过度工作或运动,造成严重疲劳的病症。

  一般来讲,正常的人经过一轮疲劳后,休息一宿就可恢复充沛精力。如果你不属于这类型,而是隔天起身,还感觉十分疲倦,并且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状态就是“慢性疲劳征”。大部分人不把这种症状视为病症而掉以轻心,其实这会影响个人的学业、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的长期性疲劳,可能会引发其他病症。这种强烈的疲劳感如果持续半年或更久,便会出现轻微发烧、咽喉痛、淋巴结肿大、注意力不集中、全身无力等。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造成体内荷尔蒙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免疫力降低,同时也会引起肩膀酸痛、头痛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感染疾病的概率也相应提高。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新词语,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人多因工作繁忙、生活紧张、学习与精神负担过重、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等而表现为十分疲劳,经休息仍得不到缓解,并伴有肌肉疼痛、头痛、咽喉痛、多关节疼痛、低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夜间盗汗、体重下降、入睡难等症状夜寐多梦或睡眠后仍感到疲劳,似未睡一般,严重者可影响其正常的工作与学习。

  中医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有如此多的症状,正是人体阴阳失调、脏腑气血失荣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采用药膳疗法简单易行,无明显的副作用。

  在摆脱慢性疲劳综合征上,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运动是最有效的,因为运动可舒缓压力和减轻疲劳,因为运动可活动筋骨,使平时较少活动的肌肉得以松弛,消除局部疲劳。而运动恰恰是现代人最缺少的一课,出门依赖交通工具,上下楼靠电梯,没有机会运动,“四体不勤”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更可怕的是许多人从来没有主动运动的习惯,每天能量的消耗都集中在工作上,难怪体能每况愈下。

  所以,建议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体能活动,如爬楼梯、散步或打扫卫生,比完全不进行体力活动的人能减少27%的死亡风险;平均每天运动1小时,可延长2小时以上的寿命。

  此外,要消除工作中的环境压力,如使用计算机时,经常用的东西应当放在键盘旁边伸手就能够得着的地方。文件夹应当与屏幕的高度相等,这样就不需要调整眼睛的焦点。如果需要经常接电话,最好戴上耳机,这样可以避免弯腰接电话。每隔15分钟换一次姿势;如果一天需要在电脑前坐上两三个小时,那么每隔半个小时就要做一次深呼吸。打字的时候应不断眨眼睛。

  情绪中暑,找准穴位按一按

  症状:情绪中暑

  偏方:将右手中指尖放在左掌心劳宫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再把左手中指尖放在右掌心,手指尖用力按压2分钟。另外,按摩“身柱”(后背肩胛骨中间从大椎往下开始是胸椎,第一个突起的点,我们称之为第一胸椎棘突,再往下数三个,在第三胸椎棘下凹陷处)和“肩井”(肩部最高处,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指压时挺胸,一边吐气一边按压时间为6秒钟,如此重复20次。

  药理:在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易“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后会烦躁低落,动不动就会发脾气。中医认为,可按摩劳宫穴缓解情绪中暑症状。

  “心属火,易阴虚阳亢,阳亢火气就大”。正常的火是生命动力的来源,当人体受到内火(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或外火(风暑湿热等环境变化)侵袭时,就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从而给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据测算,在正常的人群中,约有16%的人会在高温季节出现“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对养生危害甚大。特别是中年以上女性群体,由于“发火”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所以,中年以上女性群体一定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以防止“情绪中暑”的发生。

  “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嵇康《养生论》中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见解,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故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走进大自然,平静一下心情。

  保证睡眠。情绪与睡眠亦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不稳定。因为夜间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故夏季应安排好足够的睡眠时间,有条件的人,尤其是老人,中午最好休息30-60分钟。

  调剂好饮食。日常膳食应尽量少吃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样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吃多饮“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这些都有良好的“清火”

  作用。尽量避免油炸、煎烤之品,甜食热量高,也要少吃,若大热天吃烤肉,更加速心火旺盛,令人焦躁不安。冰凉食物也要少吃,虽然冷饮或冰品在盛夏最受欢迎,却是最不提倡吃的食物,因为吃过多寒凉之品易致冷热失调。

  居室要注意通风。通风可迅速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及减少室内空气污染,使人产生凉快的感觉。早晚室外气温低,打开门窗,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凉爽。

  中午室外气温高,应将门窗紧闭,拉上窗帘,启动风扇、空调,阴凉的环境能使人心静神安。

  早晚外出活动。不要在封闭空间内待得太久,要因人而宜地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运动量不要太大,尽量从事温和运动。早晨,可到公园等草木繁茂、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锻炼。傍晚,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心旷神怡。

  注意养气。日常生活应保持不急不缓、心平气和的状态。中医养生注重“气和”,如果“气”的运行紊乱,不够自然流畅,身心都易致病。日常生活中,行走、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

  “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男人来自火星 女人来自金星 12星座恋爱宝典 物种起源 轻断食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身体语言密码 大设计 滚床单心理学 万物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