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43章 课堂群体的管理(3)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以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竞争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共同争夺的目标,二是竞争的各方必须争夺同一个对象,三是竞争的结果必使一方获胜。竞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一个人从初中考入高中,从高中又考入大学,无不经过若干次的竞争才进入适当的工作岗位。课堂里的竞争包括群体间的竞争和群体内的竞争。班级之间的竞争属于群体间的竞争,班内学生之间的竞争属于群体内的竞争。各种竞争通常都能激发个人的努力,提高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缩小个人的能力与成绩之间的差距,提高学习效率。竞争也能使学生较好地发现自己尚未显示出来的潜力和自己的局限性,有助于自觉地克服某些不良的人格特征。竞争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与工作的兴趣,使集体生活更富有生气。因而适度的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但是,如果群体成员的态度与情感都属于自我定向,对学习和工作又缺乏直接兴趣,竞争就有可能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抑制学习和竞争的积极性,从不胜任的任务中退缩下来,降低他们在群体中的地位。由于竞争比较强调优异的成绩和名次,容易忽视活动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性。由于优异成绩总是与某个具体的人联系在一起,因而容易将别人的成绩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千方百计地想超过对方,导致竞赛动机过于强烈,损害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并最终对学习和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为了避免人际竞争的消极作用,有的心理学家主张合作学习,开展群体之间的竞争。有人曾将大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被告知,他们的期末成绩将视每个人在群体内的相对名次而定。也就是说,别人的成绩高了,自己的成绩就会相对降低。其目的是使学生在组内相互竞争。另一个组的学生则被告知,期末成绩将以小组为单位来评定,小组成绩的高低将视该组在各组中的相对位置而定,其目的在于使组内成员相互合作而参与组间竞争。结果发现,合作组不但在学习成绩方面优于竞争组,而且组内的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当然,也有心理学家提倡自我竞争,以学生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竞争,力争以现在的我超过过去的我。这样既能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又能避免消极作用。

  人际关系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据列文格研究,人际关系的发展经历零接触、注意、表面接触、情感融合等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说明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是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相互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信息发出者首先要把意义信息符号化,即将传送的意义信息编码为可以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记载的代码,然后通过各种信道将符号化的信息发送出去,最后由信息接受者经译码将符号化的信息还原成意义信息。如果信息接受者只接受信息而不反馈,就是单向交往。若信息接受者在接受信息后还向信息发出者传出反馈则属于双向交往。不管何种交往,都能使学生目标明确,消除误会和避免冲突,保持态度一致与行为协调,有序地在课堂里学习和活动,体验群体生活的愉悦,增强个人安全感,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

  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不能与人正常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概念不同。差生、后进生是对学生的一种总体评价,他们往往有较多的问题行为。但在正常的课堂里,其人数甚少。而问题行为则是一个教育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某一种行为而言的。同时,问题行为无疑是消极的,但是并没有指明是什么性质的问题,也没有说明消极到何种程度,显然屑于模糊性概念。不过,这种模糊性恰好如实地反映了问题行为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而且除了平时老师们所说的差生或后进生有问题行为之外,优秀的学生有时也可能发生问题行为。对于中小学学生而言,我们尽量不要给学生贴上差生或后进生的标签,而应该就某种行为表现论其性质,以及考虑采取何种管理对策。

  据斯威夫特等人通过系统的课堂观察发现,在典型的课堂里,25%至30%的学生有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上课漫不经心、情感淡漠、逃避课堂活动、与教师关系紧张、容易冲动、上课乱插嘴、坐立不安或活动过度等等。对这些问题行为如何分类,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美国的威克曼将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将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心理性问题行为。后来,奎伊将问题行为区分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和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种类型。我国心理学家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根据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将学生的问题行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包括行为粗野、公然违抗教师的要求、学生之间的教室打斗、过度活跃以及武力侵犯教师等等。二是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包括过度的沉默寡言、胆怯退缩、恐学逃学、孤僻离群,或者神经过敏、烦躁不安、过度焦虑等等。

  研究发现,教师与心理学家对学生问题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比较重视在课堂里打骂、推撞、追逐和讪笑等侵犯他人的行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擅换座位和传递纸条等过度亲昵的行为,高声谈笑、口出怪音、敲打作响、作滑稽表情和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故意不遵守规定、不服从指挥、反对班干部和老师等盲目反抗权威的行为,迟到、早退、逃学等抗拒行为,恶意指责、互相攻击、彼此争吵和打架斗殴等冲突纷争的行为。因为这些问题行为都直接扰乱课堂秩序,有的使教学活动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但是,被教师忽视的是学生上课凝视发呆、胡思乱想、心不在焉、做白日梦等注意涣散的行为,胡写乱涂、抄袭作业等草率的行为;胆小害羞、不与同学交往的退缩行为,寻求赞许、期待帮助的依赖行为等,虽然没有直接干扰课堂秩序,却一方面严重妨碍自己的学习,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心理不健康,因而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课堂里通常存在着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三类行为。积极的课堂行为是与课堂教学目标一致的行为。中性的课堂行为是既不促进也不干扰课堂教学进行的行为,包括静坐在座位上但不听课,出神地望着窗外,在纸上乱写乱画,看连环画或伏在桌上睡觉等等。消极的课堂行为则是那些明显干扰课堂教学进行的行为,包括喧闹、戏弄同学、扮小丑和顶撞老师等。课堂管理一方面要区别对待三类课堂行为,对于消极的课堂行为,应该给予明确的警告,也有必要给予必要的惩罚,但应避免讽刺挖苦、威胁、隔离、剥夺、奚落或体罚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惩罚。中性课堂行为虽然影响了自己的学习,但毕竟没有干扰他人的学习,因此教师不宜在课堂里停止教学而公开指责他们,以避免干扰全班学生的注意。教师一般可以采取给予信号、邻近控制、向其发问、排除诱因、暗示制止和课后谈话等措施,制止中性的课堂行为。另一方面,不要期望一步到位地消除消极的课堂行为。在通常情况下,首先要求学生将消极的课堂行为转变为中性的课堂行为,然后再要求他们将中性的课堂行为转变为积极的课堂行为。例如要求一位在上课时经常吵闹的学生(消极的课堂行为)先保持安静,即使自己听不进去,也不要干扰其他同学的学习,以后再要求他们在上课时注意集中、认真思索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行为矫正是消除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方法。这是用条件反射的原理来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以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的一种方法。包括厌恶疗法、代币制等。其基本步骤为:第一步,确定需要矫正的问题行为。第二步,制定矫正问题行为的具体目标。第三步,选择适当的强化物与强化时间的安排。第四步,排除或强化问题行为的刺激。第五步,以良好的行为逐渐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这种方法的运用必须以师生的密切配合为前提。要让学生了解行为矫正的目标。运用的强化物应该符合学生的需要,还要排除不良刺激的干扰。不过,行为矫正对于改变复杂的问题行为的效果并不明显,因为复杂的问题行为常常是由于内在刺激引起与维持的,并与外部刺激交织在一起,单纯用改变外部行为的办法是很难奏效的。

  所以,复杂的问题行为主要应该通过心理辅导来解决。心理辅导是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合作式、民主式的协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的过程。它不像传统意义上的教育那样带有某种强制的性质。它也不同于单纯重视矫正的心理治疗,因为它更强调协助正常学生的教育与发展。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个人的问题行为往往起因于外界因素对自我实现的阻挠以及个人缺乏正确的自我评价。因此心理辅导的主要任务应该是:第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第二,帮助学生正确抉择行为方向,确立合适的行为目标。第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善于改变环境或自己的不适应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提高社会技能。第四,帮助学生发挥个人潜能,排除实现理想抱负的障碍,过有意义的健康愉快的生活。心理辅导的成败取决于师生之间认知距离的缩短和情感隔阂的消除。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信心,诚恳待人,给学生以必要的支持。还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体验,能从学生的看法与感受出发去处理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发展学生潜能的良好场所。

  思考题

  1.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的领导方式是如何影响课堂气氛的?

  2.如何有效地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参考文献

  1.绍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冯仲良,伍新春,姚海林,王敏健.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莫雷,张卫.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4.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李伯黍,燕国才.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8.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陈时见著.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岑国桢等.品德心理研究新进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1.苏丹兰.课堂纪律刍议.山东教育科研,1997,(1):41——44

  12.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张向葵.教育心理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14.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5.朱益明等.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16.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17.李维.课堂教学技能.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18.杨心德.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心理学.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19.McCormick,G.B&Pressley,M.:EducationalPsychology:Learning,Instru—ction,Assessment.An imprint of Addison,Wesley Longman,Inc,1997

  20.Good,T.L.&Brophy,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5th ed.Longman Publishers USA,1995

wwW.xiaOshuo txt.netT xt ~小 说天,堂

同类推荐 浪潮之巅 魔鬼搭讪学 大设计 果壳中的宇宙 跑步圣经 时间简史 12星座恋爱宝典 轻断食 物种起源 万物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