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伊凡·伊里奇之死 托尔斯泰(22)

【作者简介】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做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他的《战争与和平》(1863~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复活》(1889~1899),都是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一代文学巨匠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专家点评】《伊凡·伊里奇之死》是托尔斯泰晚年一部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一经发表就引起强烈反响,法国作家莫泊桑深深为之折服,曾经感叹说:“我看到,我的全部创作活动都算不上什么,我的整整十卷作品分文不值。”

纵观古今,文学中从不缺乏对死亡的描绘。但在19世纪之前文学中的死大都为的是某种“崇高”:祖国、民族、信仰、自由、爱情……可以将这种死归为古典的死,因为这其中的人其实是作为“类”而存在的人,所以往往“死得其所”。同时,对死亡的描绘是外在的,是他人眼中的死。然而,人作为个体与群体的双重存在,死对他而言还有另一面:死亡是每个人的生命存在中最内在、最本己的体验,是无可替代、无从借鉴、无法逃避,甚至无力言说的。现代文学大都描写个体的人面对死亡时的孤独、无奈、虚无、荒诞感,这可以称其为现代的死,这种描绘往往是内在的,濒死者的感受。

《伊凡·伊里奇之死》正是一部处于古典和现代之间的表现死亡主题的伟大作品。

小说开篇从旁观者的角度描绘了普通人对死的回避:每个人想的都是伊凡·伊里奇死后能够获得的好处,每个人都认为“死”是一件与己无关的事,甚至包括伊凡·伊里奇最好的朋友,他的妻子、儿女。

伊凡·伊里奇本人当初何尝不是如此?只有当他由于疾病不得不脱离他汲汲为之的生活的时候,他才真正思考什么是死?为何而生?病榻之上回顾一生,伊凡才突然发现“过得不对头”:他从没有真正生活过,他的一生都是在他人意见左右下的存在,他不过是他人的影子!他们所有人都没想过,为何而生?

所有的人又都在逃避死,都以虚伪、自私的态度遮蔽死亡。没有人想真正关心濒死者此时的感受,他也因此而孤独无助!只有那普通的农夫盖拉西姆,无意中说的话,让他感到些许安慰:你是病人,而我们都是要死的。

伊凡·伊里奇身上,肉体的毁灭与灵魂的觉醒是共同发生的。小说开头曾经写道,死后的伊凡,神色庄重,“脸上的神态似乎表示,他已尽了责任,而且尽得很周到。此外,那神态还在责备活人或者提醒他们什么事”。

提醒什么呢?

思考过死,才能更好的活。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包法利夫人 一个人的朝圣 雪国 荆棘鸟 竞选州长: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荒野的呼唤 哈姆雷特 1984 瓦尔登湖 无声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