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第10章 胡太后(4)

  第二天,宋维果然上报韩文殊谋逆之事。如此篡逆,朝廷何能无动于衷,于是下令幽禁了元怿。但胡太后总觉事出蹊跷,她倒要详细调查一下,其结果是:穷治无实。于是元怿得免横祸。

  元又精心设计的除怿计谋,竞被胡太后戳穿,使他在众臣面前难以收场。他现在不仅恨元怿,而且又恨支持元怿的胡太后。自计谋被揭后,他确是心有余悸,怕元怿起而报复。更怕在元怿的怂恿下,胡太后会突然对他下手:革职、幽禁、置之于死地。为了保护自己,为了打倒政敌,还是先下手为强,元叉正在思虑着更大的行动。为此,他在积极物色得力的助手,而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就是宦官刘腾。那么为什么选中刘腾呢?

  刘腾本是宫中的宦官,而且是地位不高的宦官,他之所以显赫起来,是因为他将高皇后密谋杀除当时为充华嫔胡太后的消息泄漏出去,后来又参与密保工作。胡太后临朝听政后,多次加封刘腾,也使之成为显赫一时的权监。在此情况下,一些想进身为仕、升官加爵者拜倒在刘腾脚下,求其引荐。甚至竟有吏部一些官员也巴结刘腾,他们向朝廷建议:应该提拔刘腾的弟弟。当时多无人反对,只有以亲贤辅政的清河王元怿认为此人才能平常,不必提拔。就这样吏部的提议被元怿一言否决了。刘腾初闻吏部提议为之欣喜,后闻元怿否决又为之愤慨。他对元怿怀恨在心。

  元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决定借此良机使刘腾与自己结盟。于是,他主动接近刘腾,送去对刘腾关心的温暖,散布对元怿的不满,两人越交越亲密,越谈越投机,终于结成了反元怿的盟友。接着他们二人又密谋了行动方案。

  正光元年(公元520年)七月,刘腾对黄门胡玄度、胡定倍加关怀,时常屈尊前来问寒问暖。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兄弟二人受此恩宠实在过意不去,于是,每当刘腾前来之时,他们总表示出为其无以效劳而遗憾。这时,刘腾与他们的“闲聊”便注入了新内容:发泄对清河王元怿的不满。在刘腾的感染下,兄弟二人起初随声附和,后来还真有些恨意了。机不可失,刘腾立即给了胡氏兄弟一个效劳的机会。

  “现在为了要打倒元怿,你们必须做这样一件事:前往皇帝陛下处说元怿有谋逆之举。给了你们许多金帛,令你们以毒药置于御食中以害皇帝,以便元怿自立为帝。而答应你们事成之后的条件是荣华富贵。”

  现在已经与刘腾同舟共济的胡氏兄弟无辞相拒,于是点头表示:

  “我们一定按大人的指点去办。”

  刘腾部署完毕,立即先行一步,到孝明帝那报告元怿的谋逆行为。孝明帝见刘腾那紧张的神色,听那详尽的报告,不觉大吃一惊,但似不全信,恰在此时胡氏兄弟又来作了相同的报告,这回孝明帝真的信了。于是急赴显阳殿部署除逆事宜。

  其实不用孝明帝部署,在刘腾、胡氏兄弟报告的同时,身为领军将军的元叉已经作了周密的安排。他们先将未御前殿正在北宫嘉福殿的胡太后幽禁,关闭与前宫相通的永巷门,接着又四处搜拿元怿。

  元怿对此一无所知,当元叉率军四处搜捕之时,他正送上门来,入宫以后,他途经含章殿后欲直人徽章东阎。

  “站住!”正当元怿欲奔徽章东阎时,只听后面有人喊了一句。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元叉,他理都不理照直向前走。

  “站住!”元叉又厉声喝道。

  “难道你要谋反吗?”元怿听到元叉那声嘶力竭的叫声,冷冷地但又有分量地回了一句。

  “元又不会谋反,现在可是奉诏来捕谋反之人。”元叉不客气地回复道。

  元怿闻言知道不妙,是不是元叉又进谗?未容元怿思虑,只见元叉把手一挥,十几个禁卫军已将元怿围住,七手八脚把元怿抓了起来。

  接着刘腾又传诏召集王公大臣,人议大政。百官至廷,先由元叉公布元怿的罪行,后又提出了他的建议:议以大逆。众臣见状,畏元叉之势,除去仆射游肇表示反对意见外,其余均附和元又。

  元叉将廷臣的议定结果呈报孝明帝,此时皇帝正在为此而咬牙切齿,于是当即表态:可当夜,元叉便处死了元怿,解了心头之恨。

  宫内发生政变之时,胡太后正在静卧乘凉。当她听见前殿吵嚷声一浪高过一浪时,立即敏感事情重大。她立即起身赴前殿,可当她走到永巷门时才发现她已被关了起来。此时,她不知是谁发动了政变,但她很清楚:大事去矣!

  次日,侍中元叉,中侍中刘腾又借胡太后之名颁诏全国。诏日:

  魏有天下,奕叶重光。高祖孝文皇帝,以英圣驭天,徙京定鼎。世宗宣武皇帝,以睿明承业,廓宁区夏,而鸿勋未半,早已登遐。乃令车书弗同,鲸寇尚炽。幼主稚弱,夙纂宝历,曾是宗柘,莫克祗奉;朕所以敬顺群请,临朝总政。帝年以长,久思退身,所以往岁殷勤,具陈情旨,百官内外,已照此怀。而佥尔众意,苦见勤夺,僶俯从事,以迄于兹。自此春来,先疾屡发,药石摄疗,莫能善瘳,夏首及今,数加动剧,便不堪日釐万务,巨细兼省。帝齿周星纪,识学逾跻,日就月将,人君道茂,足以抚缉万邦,谐决百揆。朕当率前志,敬逊别宫,远惟复子明辟之义,以自绥养,实望群公逮于黎庶,深鉴斯理。如此,则上下休嘉,天地清晏,魏道熙隆,人神庆悦,不其善欤?”(《魏书》卷九《肃宗纪》)

  诏书一颁,宣告了胡太后的下台。自此,她被幽禁于北宫,真正地“清凉”了。

  六、东山再起

  元叉与刘腾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发动了宫廷政变,轻易地杀害了元怿、幽禁了胡太后,但这并未标志着他们的彻底胜利,因为,胡太后还是有一定势力的,一道诏书,只能哄骗平民百姓,难以掩过廷臣及胡太后死党们的眼睛。在得知胡太后被幽禁的消息后,死党们为胡太后鸣不平,接着又发动了援救活动。

  胡太后的堂侄儿胡僧敬,在胡太后被幽禁后,他四处奔波,发泄不满,并和备身张车渠等人密谋于暗室,准备以突然袭击的同样手段杀掉元又,重迎胡太后还朝。遗憾的是,他们的秘密被泄,末等他们下手,早已成为元叉的阶下囚,车渠丧生,僧敬流放。

  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八月,即在胡太后被幽禁仅半个月,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举兵讨伐元叉。举兵之日上表朝廷申明其意。

  自皇基绵茂,九叶承光,高祖、世宗徽明相袭。皇太后圣敬自天,德同马、邓;至尊神叡纂御,神鉴烛远。四海晏如,八表归化。而领军将军元叉宠籍外亲,叨荣左右,豺狼为心,饱便反啮。遂使二宫阻隔,温清阙礼,又太傅清河王横被屠害,致使忠臣烈士,丧气阙庭;亲贤宗亲,愤恨内外。……臣忝籍枝萼,思尽力命,碎首屠肝,甘之若荠。今辄起义兵,实甲八万,大徒既进,文武争先,与并州刺史城阳王徽,恒州刺史广阳王渊、徐州刺史齐王萧宝夤等,同以今月十四日俱发……

  但是,由于元熙未作充分的准备就仓猝起兵,加之指挥不当,起兵十日便为其长史柳元章、别驾游荆、魏郡太守李孝怡俘献元叉军,兵士一败涂地。

  元熙被俘后囚之于邺,他自知命将难保,于是致书好友,以为诀别之词。“吾与弟并蒙皇太后知遇,兄据大州,弟则入侍,殷勤言色,恩同慈母。今皇太后见废北宫,太傅清河王横受屠酷,主上幼年,独在前殿。君亲如此,无以自安,故率兵民建大义于天下。但智力浅短,旋见囚执,上惭朝廷,下愧相知。”

  临刑之际,元熙并未被死亡征服,而是昂首阔步,并且留下了两首五言诗(诗载:(《魏书》卷十二《任城王附元顺传》)。

  一首是示其僚吏:

  义实动君子,主辱死忠臣。

  何以明是节,将解七尺身。

  一首与知友别:

  平生方寸心,殷勤属知己。

  从今一销化,悲伤无极已。

  (《魏书》卷一十九《南安王附元熙传》)

  镇压了元熙以后,元叉、刘腾真正地控制了局面,北魏历史进入元叉当权之时,出现了元叉大权独揽,“威势尤盛,凡有迁授,莫不造谒”的局面(《魏书》卷十二《任城王附元顺传》)。我们从下面一个事例可见当时的情况。

  元顺,乃任城王元澄之子。世宗宣武帝时官拜中书侍郎,升太常少卿。神龟二年(公元519年)遭父丧去职。元叉当权后,官拜给事黄门侍郎。当时凡除官加爵者必至元叉府第拜谢,而元顺却仅拜表而已。元叉对此感到不满,于是竞责问元顺。

  “卿除授给事黄门侍郎,何以竟不见我?”当见到元顺后元叉劈头便问。

  “天子富于春秋,委政宗辅,叔父宜以至公为心,举士报国,如何卖恩,责人私谢?如此岂能服众望!”

  元顺一席话,噎得元叉哑口无言,使那元叉对元顺也不觉有敬畏之感。这样的人怎能留在身边,于是在此后不久,便授元顺以平北将军、恒州刺吏。元顺临行之际,向元叉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魏纷纭,方为国梗,桑干旧都,根本所系,请假都督,为国捍屏。”

  元叉本来对元顺就很不满,只是为了挤其出都,才授之为平北将军。没想到这元顺的胃口不小,竟要统兵都督之职,这怎么能行呢?只见元叉双手一撒,做出无可奈何的样子说:

  “此乃朝廷之事,非我所裁啊!”

  “唉,此言差矣!叔父既握国柄,生杀由己。既然自言天之历数应在我躬,何得复有朝廷也!”

  元叉听完元顺之言,拂袖而去。不久,元顺便转迁安东将军、齐州刺史,元又是让他在此闲地静养而已。元顺直言被抑,他怎么能扭得过元叉,于是只有“每怀郁怏,形于言色,遂纵酒欢娱,不亲政事”(《魏书》卷十九《任城王附元顺传》)。

  元叉的专横跋扈,引起内外不满,就连皇帝也有所表示。孝明帝在刘腾、元叉等人的哄骗下,支持了他们的政变,结果成了御用工具。当他渐渐稳定下来,冷静地思考时,觉得对母亲胡太后有些过火。而且,元叉的跋扈专权使他从另一方面感到了威胁和不安,于是决定冲开此宫之门人见母亲。元叉等人虽然从内心不希望孝明帝进见母后,但他们毕竟是亲生骨肉啊!劝阻是可以的,但又怕众论不服,引起一些骚动。况且,如果真惹恼了倔强的皇帝,恐怕这以后的事也不好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元义答应了孝明帝的请求。

  正光二年(公元521年)三月甲午之日,孝明帝率文武百官朝见胡太后于西林园。相隔半年之久未得相见的母子二人,那亲热之情准于言表。母子手拉手共人宴席,文武百官侍坐周围欢声笑语,看上去一片和谐气氛。酒酣之时,有人起舞助酒,大家更是兴奋畅饮。町是,接着一个人的力士舞却划破表面的和谐,带来了紧张气氛,此人就是曾参与元又同谋废胡太后的抚远大将军奚康生。

  奚康生,本是元叉的得力干将,形同手足,在废胡太后之事上为元叉立了大功,故此由右卫将军一跃而为抚远大将军、河南尹,仍领右卫将军。但数月的交往,他看不惯元叉的专横跋扈,不忍其迫害异己,所以他在寻机除之。今日他随孝明帝拜见胡太后,正欲借机以成其谋。故酒酣之际,他跳起了力士舞以助酒兴。令人疑惑的是,在其跳力士舞时,不时折旋其身顾视胡太后,且用举手、蹈足、瞪目、颔首等动作,表现出了他的杀缚之势。起初胡太后对奚康生的力士舞并不留意,及见他不时顾视自己,且做出了一连串的动作,她终于理解了奚康生的意思,内心感到高兴,外表却不露声色。她在思虑着自己的行动方案。

  傍晚时分即将来临,宴席也快要结束了。胡太后决定先抓住皇帝不放,然后再作打算。于是,当人们起身回宫之际,只见胡太后拉起皇帝,高声说道:

  “孩子,咱们母子久未相见,今日得会,应该好好畅叙一下才是,走,陪母后到宣光殿去!”

  “回皇太后,至尊已经朝见完毕,嫔御在南,何劳太后留宿?”当胡太后话音一落,侯刚便立即出面阻止。

  “至尊,乃太后陛下之儿,可以随意同陛下东走西走,还劳你费那么多神?”奚康生从背后插进了一句。

  奚康生的话说得在理,也足时候,是啊,母子久未相见,难道就不可以同宿畅谈吗?侯刚哑口无言,众臣也再无人拦阻。胡太后见状,拉起孝明帝一只胳膊下堂而去。不知是情动于衷的壮举,还是早已有备的蓄谋,只听那奚康生竟在胡太后身后大卢喊道;

  “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近侍们也步奚康生之后尘高呼起来。

  胡太后与孝明帝在“万岁”声中人殿,吴康生手持千牛刀步随于后,他要保护胡太后与孝明帝步人宣光殿。

  其实,元叉等人早已有所准备。在答应孝明帝要求的同时,他们便预料局势的发展,作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当第一步由侯刚出面反对失败后,他们便进入了第二步——明阻不行,暗劫皇帝。在宣光殿的周围,卫士们正在设伏以待,当胡太后、孝明帝与奚康生踏上殿时,他们一跃而起,奚康生手起刀落,连砍数人,但终因势单力孤被擒锁门下。胡太后母子见奚康生被擒,数十卫士将他们的去路挡住,十分诧异。正在举足无措之际,光禄勋贾粲匆匆而至,只听他对太后说道:

  “侍臣们均已惊恐不安,非陛下亲临难以镇定,请陛下辛苦一趟。”

  胡太后不知是计,转身便舍皇帝走开。趁此机会,贾粲扶起孝明帝从宣光殿东序走出直奔显阳殿。胡太后听到动静,似觉有诈,回顾之时已不见孝明帝的影子,她这才恍然大悟,北宫的门又被紧紧地关闭了。

  元叉与侯刚又一次转危为安,在他们的精心部署下,总算又幽禁了胡太后,但是,使他们难以理解的是同舟共济的奚康生竟背叛了他们。既然如此,那也不要怪手下无情了。次日,他们审讯了奚康生及其子难。结果奚康生被处以斩刑,立即执行。行刑之际,其子难悲泣相别,奚康生慷慨陈词:

  “我非因谋反而死,你还哭什么呢?!”

  说罢,只见他抬起头,迈开大步,奔走赴市,成了元叉的刀下鬼。

  胡太后失去冲开幽门的一次良机,真是又气又恨。事过之后,她静静地沉思,认真地总结失败的教训。她深知元叉此时大权独揽,不可一世,加之侯刚助纣为虐,势力已经很大。孝明帝已完全被他们左右,文武百官无不仰其鼻息。僧敬、元熙谋划武力夺权,被元叉很快消灭,奚康生单刀赴会,成了元叉刀下之鬼。自己想控制皇帝再次较量,未料元叉略施小计自己便惨败下来,现在看来,心急是难以成事的,必须设计一个长久之策。硬的不行,那我就软着来吧,一定要冲出幽门!

  元叉与侯刚在处死奚康生后,又坐下来详谋细议,从这次事件上,他们看到了胡太后急切复辟之心,看到了她的势力并未被消灭。因而必须加强防范,尤其要注视北宫中的动向,万万不可使胡太后再同朝臣、皇帝接触。自那以后,元叉出入禁中时,必有卫士开前尾后,手里还拿着刀剑,以防不测。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元叉的紧张慢慢地松驰下来了。这是为什么?

  原来被派往北宫窥视胡太后动向的心腹们,严格地执行着元叉的命令,对胡太后的一举一动都不放过。经过对这些报告的分析,元叉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胡太后已不像从前那样关心政事。近来,心腹们接二连三的报告都是:胡太后东转西游、别无他好。难道她真的厌倦政事、放弃复辟之心了吗?元叉倒也有些心计,他暗嘱心腹在接触太后有意与她谈及朝政,看看她作何反映。心腹们给元叉带来了满意的回答,每当谈及生活琐事、吃喝玩乐时,胡太后侃侃而语,每当谈及朝政大纲时,胡太后漫不经心,有时还对唠叨这些事情怒形于色。这些迹象表明:胡太后已无心于政事。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

同类推荐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金庸传 牛棚杂忆 名人传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痛并快乐着-白岩松自传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 李嘉诚全传 野心优雅 世界因你不同